书城成功励志百位名人读书心法
28311100000020

第20章 名人读书方法(7)

中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不必太严的限制,主要是必须善于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一个高中毕业生,除了教本之外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而一辈子光读小说的人,同样是没有希望的。”

王力——由博返约法

着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有一次对他的研究生说:“对于由博返约,现在大家不很注意,所以要讲一讲。”

什么叫做“由博返约”呢?王力作了解释:就是“从博到专”。所谓由博返约,也就是说,读书时要注意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不能只“专”不“博”,而应该先“博”后“专”。

为什么要由博返约呢?王力是这样回答的:“我们研究一门学问,不能说限定在那一门学问里的书我才念,别的书我不念。你如果不读别的书,只限于你搞的那一门的书里边,这是很不足取的,一定念不好,因为你的知识面太窄了,碰到别的问题你就不懂了。过去有个坏习惯,研究生只是选个题目,这题目也相当尖,但只写论文了,别的书都没念,将来做学问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将来做老师,那就更不好了。”

王力用明白晓畅的语言,将由博返约的重要性阐述得清清楚楚。接着,他又告诉学生们应该怎样由博返约。他举了一个例子说:“作为汉语史的研究生除了关于汉语史的一些书要读,还有很多别的书也要读,首先是历史,其次是文学,多啦。”

由博返约读书法,虽然是王力先生对研究生提出的要求,但对我们中学生也同样是很有启发的。

钱钟书——求证法

着名学者钱钟书先生治学极为严谨,他读书不肯放过一个疑点,非得要多方考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

这里可以举出一个例子,来证明钱先生这种实事求是的读书精神。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里批评毛奇龄错评了苏轼的诗句。苏轼诗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毛奇龄评道:“不该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袁枚很生气,认为照毛奇龄的看法,那《诗经》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是错误的,难道只有雎鸠,没有斑鸠吗?

袁枚和毛奇龄的这一场笔墨官司,谁是谁非,一般人看看也就过去了,但钱先生不然。

他去找出《西河诗话》卷五本来,要看看毛奇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毛奇龄的原意是:苏轼诗是模仿唐诗“花间觅路鸟先知”句,但模仿得拙劣。人在寻路,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鸟比人先知,而水中的动物都能感觉出冷暖,苏诗说只有鸭先知,就不对了。

那么苏轼的诗句的确是错了吗?钱先生并不罢休。他又找来苏轼的原诗《题惠崇春江晚景图》:“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原来苏轼是题一幅画,画面上有竹子、桃花又有春江,江里还有鸭子,所以写“鸭先知”。看来苏轼并没有错,还是毛奇龄错了。

为了进一步将问题搞清楚,钱先生又查出了唐人张渭的原作《春园家宴》:

“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人在花园里寻路,不如鸟对路那么熟悉,这是写实。而苏诗说鸭先知水暖,是写意,意在赞美春光,这是对画面意境的升华,是诗人诗心的独特感受,应该说,苏诗“鸭先知”比张诗“鸟先知”更高明。

最后,钱先生又引用了王跖运《湘绮楼日记》(卷二六)中称赞苏诗是“上上绝句”的话,作为佐证,才下结论,认为毛奇龄是错误的:“会讲理学的,讲诗往往别具心肠,卑鄙可笑,不懂得东坡苦心。”

朱光潜——读写结合法

着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年轻时曾留学英、法,学过文理科不少专业的功课,他尤为喜欢文学、心理学和哲学三科。他读书是很勤奋、很认真的,总是一边读一边写读书笔记。随着学识的不断增多,他就不光是写读书笔记,而是边读书边写起论文和着作来了,还在学生时代,他就写出了《文艺心理学》、《美学》、《悲剧心理学》等多种专着。

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朱先生后来在向青年学生介绍读书方法时,总是提倡边读书边写作。他说:“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要写就要读得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一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边读边写,能促进读书。倘若一般性地读读,往往如过眼烟云,理解不深,记忆也不牢。将读书和写书结合起来,就促使自己读书时深入思考,并进行分析综合,把握住书的内容,并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血肉。这样一来,书就读进去了。

当然,这是指精读而言,对于重要的有价值的书要这样读。对于一般的书,随便翻翻,浏览浏览也就可以了。不是读什么书都要边读边写的,也不是读什么书都能边读边写的。再说,边读边写,也并不是要求非得一定写书,写点心得体会,写点读后感,记录点书中的内容提要,摘抄点名言警语,都是好的。

高亨——一通百通法

着名学者高亨先生早年在清华大学研究院就学时,曾选定《韩非子》一书作为主攻的对象,悉心钻研。他的毕业论文《韩非子集解补正》,就是这次阅读、研究的成果。这篇论文受到了梁启超、王国维两位大学者的赞扬。

读通了《韩非子》之后,高亨一发而不可收,接着又研读了许多周秦的其他重要古籍。《韩非子》一书成了他研究周秦典籍的起点,从这本书出发,他读通了其他一系列的书,取得了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

高亨先生后来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一经通,百经毕。”意思是说,认认真真地读通了一本书,其他许多书也就触类旁通了,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通百通”。

“一通百通”的前提条件是“一通”,通要真通,而不能似通非通。有的书看起来似乎“通”了,但未必真通。真正按高先生“读通”的要求来衡量,就会发现自己对书的某些字句根本没有确切的理解;对于书里的许多难点、疑点,原来也没有认真去思索;甚至连书的主要内容都归纳不起来。所以,对“一通”要下真功夫。“一通”是走向一条治学之路的第一步,只要“一通”真“通”了,才有可能“百通”。

高先生的“一经通,百经毕”,当然是做大学问的经验之谈。我们即使暂时不准备做大学问,在平时读书中,也不妨经常以一个“通”字反省自问,督促自己踏踏实实地认认真真地读书。

钟敬文——开放法

“在买书和阅读上我是主张开放主义的。”这是着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钟敬文先生对读书的见解。

他认为,读书博览与精读的辩证关系,古代的学者已经早见识到了。长期以来,他虽然有自己所从事的专业,但在购书和阅读上一直主张开放一些,不必过于拘泥。

他说:“见识面太狭,即使专业学识比较深湛,也是有缺陷的,因为知识领域虽然可能(也必须)相对区分,但是它们中间往往都是相通的。知识面太窄,就处处隔绝了。古人所讥笑‘孤陋寡闻’,原因就在这里吧。跟博览相连,我也主张精读。西洋有句名言,大意是留神那熟读一本书的人。我们知道世上的确有些大学者、大作家,他们是从一两部名着里获得无穷益处的。据说清末民初古文家(也是个有名翻译家)林纾,他晚年书桌上只放着一部《史记》。我们不能说,林先生生平只读过这部古史籍,也不能说他晚年古文的好处只得力于太史公书。但是太史公书,对林文的谋篇、布局和措辞等,曾给予不小影响,大概无疑的。有一部书是从青年时一直到现在仍放在我的床头书案上(现在手边的两个本子,是第三四回新购的了),那就是王渔洋选的《唐人万首绝句选》。我现在偶然把它吟咏一两页,仍觉得有所会心。另外一部,是普列汉诺夫的《无地址的信》。这本书,在过去四五十年里,我反复读过许多次。在20年代末、30年代初,它是教我懂得生物论、艺术论的启蒙老师。到今天它还不失为我学术上的益友。”

钟先生的“开放”读书法,实际上就是说,读书也要思想解放一些,根据自己的情况和需要,该博的就博,该精的就精,不管采取什么方法来读,只要对自己有帮助就行。钟先生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将博与精的辩证关系和利弊得失讲得很清楚,这对后辈读书者会有深深的启迪的。

郭豫适——无定法

着名红学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导师郭豫适教授,在论及读书方法时,提出一个非常独到的观点:“读书无定法。”

他说:“读书以何种方法为好?是博览还是专研?是细读还是粗读?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好,还是兴之所至自由地阅读好?是带着一定任务读书好,还是不带任务读书好?是‘苦读’——咬文嚼字、寻根究底地读好,还是‘乐读’——轻松愉快、赏心悦目地读好?如此等等。古人云:‘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觉得读书和作文一样,各人情况不同,具体方法有异,各人成功的经验和体会也不全一样。”

郭教授自己的体会就是:读书无定法。他认为,很难说某一种方法最好。要说最好的方法,那就是各种办法兼容并包,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

郭教授主张对各种读书方法,要进行辩证的具体的分析,比如说:“博览有博览的优点,专门研读有专门研读的好处。带着任务读书,其好处是目的性强;不带任务读书,其好处是兴趣自由。细读、‘苦读’,好处是深入钻研,细心体会,缺点是太花时间精力,而且有时颇为辛苦;粗读、‘乐读’,好处是省时省力,覆盖面广,缺点是浮光掠影,不求甚解。”

既然各种读书方法都有利有弊,那么究竟采用何种方法读书呢?郭教授以为,这要“从实际出发,阅读方法取决于阅读目的和阅读条件。就前者说,可以是为了完成某一任务,可以是为了一般地增加知识,自然也可以是为了业余消闲,从书里得到某种安慰或精神享受。就后者说包括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各人所处时、地不同,条件各异。不过读书即使有千种不同百般殊异,归纳起来,无非就是两种:研究式的阅读和非研究式的阅读。每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我以为这二者均有需要。”

郭教授还进一步指出:研究式的阅读和非研究式的阅读这两者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能互为转化的。比如你本来是为研究而读书,开头无甚兴趣,可是随着阅读、研究的进展,兴味可能越来越浓;或者你原来只是出于兴趣读书,可是读着读着,也许就会酝酿出一个有意思的研究题目来,这时候,研究式和非研究式,兴趣式和非兴趣式两种阅读便结合在一起了。

金开诚——蜘蛛结网法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金开诚说:“蜘蛛之所以能随时捕获小虫,就因为它那个网是联系、结构得很好的,假如蜘蛛东吐一丝,西挂一缕,那么它到处爬动也不会有什么收获。所以在学习上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触类旁通,以至融会贯通。”这是金开诚的读书方法,可以名之曰:“蜘蛛结网法”。

金开诚就是依靠这种读书法取得治学上的成功的。据知情者介绍:金开诚在北大任教20多年中,讲过许多种课程,先是研究现代文学,后又转向古典文学,继而又换到新闻专业,再后又换成古代文献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和所读的书都很杂。

杂,自然是学习的不利条件;但金开诚却有对付“杂”的办法。他边读书边“结网”,将各种繁杂的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以某个课题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围绕中心放射出几根主干式的纬线,再把各种各样的知识围绕着中心在纬线上联结起来,使本来杂乱的知识挂在“网”上,成一个独特的知识结构。

具体说来,就是把“文艺心理学”作为一个时期的中心,将各种各样的知识环绕着这一中心联结起来。这样,不管是读书、阅报,还是看电影、电视,都能够找到为这个中心服务的东西。天长日久,金开诚的那张知识的“网”围绕着中心越结越大,渐渐地就成为一个科学的知识结构。所以,他在“文艺心理学”的研究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他开设的这门课受到广泛的好评,他的《文艺心理学论稿》一书成为畅销书。

金开诚的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杂一点没有关系,只要善于结“网”,那么所学的知识就会杂而不散,杂而不乱;网结得好,杂乱就会发展成为渊博。

章培恒——花海酿蜜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章培恒,是我国近年来崛起的一位成就卓着的文学史专家。他的专着《洪升年谱》被列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优秀书目。1979年,他作为日本向我国聘请的第一个汉文学家,到神户大学授课,获得日本同行的好评,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章培恒在学术上取得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读书得法。他的“花海酿蜜”式的读书方法,为世人所称道。

所谓“花海酿蜜”读书法,就是在确定一个研究专题之后,广泛收集、阅读与此专题有关的书籍和资料,犹如蜜蜂采集花粉一般,采来之后,经过加工,将花粉酿成蜂蜜,从而形成自己独创性的见解。他撰写《洪升年谱》的过程,就是典型的例子。

章培恒年轻时对清代戏曲家洪升产生了兴趣,但是关于洪升生平事迹的资料却极少。为了能正确、中肯地评价他的代表作《长生殿》,章培恒决心把洪升作为研究对象,搞清他的生平年月、生平经历、创作思想等情况,编写出一部《洪升年谱》,以填补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确定了研究目标之后,章培恒便奔忙于“花海”之中了。他首先到洪升生活过的杭州翻阅有关资料,掌握了一批洪升的佚着、佚文等新资料。接着,他就着手研究洪升的作品。洪升有三本诗集,其中《稗畦集》的一部抄本和《稗畦续集》的刻本在南京图书馆,他就赶往南京去查阅、摘抄;另一本洪升早期作品《啸月楼集》,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为天下孤本,他听说中国科学院文研所有这本书的全部照片,就千里迢迢,自费赶赴北京借阅……就这样,章培恒翻阅了四百多种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从中收集了大量有关洪升的各种史料,然后进行分析研究,“加工酿造”,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洪升年谱》的初稿终于完成了。

牟世金——如临大敌法

山东大学中文系教授牟世金是研究古代文论的专家。他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出版了多种专着,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共计一百三十多万字。他的《雕龙集》一书被评为山东省1981-1983年度文学研究方面唯一的一等奖。他的论着多次被香港翻印出版。1985年7月,日本出版的《中国文学语学论集》将牟世金的论文《刘勰原道论的实质和意义》放在同类文章的首篇。牟世金教授的论着涉及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知识广博,足见他是一位博览群书者。他的读书方法很奇特,他自己是这样说的:“我近年读书,已成怪癖,打开书本,就如临大敌。”

所谓“如临大敌”,实际上就是多思善疑,读书时勤于思考,敢于提出疑问,而不是书上讲什么就信什么。他读书时总是边读边在书上画着红蓝两色的线条,那蓝线便是表示有疑问的地方。即使是像《辞源》这样比较好的工具书,他也要“如临大敌”一番,发现其中的某些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