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47

第47章 教会孩子保持优雅的仪态

身体是灵魂的外化,自信的养成需要身体的配合。好的仪态会使一个平凡的人变得风度无限。

好的仪态不但会改变一个人的外表,而且会改变他的一切——心境、气质、态度和自我感觉产生。因为,当你昂起头并尽量挺直身躯时,就会对自己产生一个无形的暗示:你信心十足,你不妄自菲薄,你是个有作为的人。而其他人对你的外表神态做出反应,也表露出这种信息——尊敬的神情。

大体来说,仪表要求有以下几点:

(1)仪容

头发要勤于梳洗,做好头发的日常护理。针对性别因素,兼顾身高、年龄,做到长短适中。发型要得体,与个人的发质、脸型、身高、胖瘦、年龄、着装、佩饰、性格相协调。

要勤于洗脸,保持干净清爽。眉、眼、口、牙、鼻、耳等部位,除了保持清洁,也可适当修饰。

手掌保持卫生、健康、美观,做到勤洗涤、常修剪,不要以脏手、病手与人握手、接触。

(2)举止

①良好站姿:直立、挺胸、收腹、直项;从正面看,身体重心在两腿之间穿过脊柱及头部,重心落在前脚掌;眼睛平视,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右手置于左手上;两腿直,膝盖放松,大腿稍收紧上提。

男性站立,双脚可分开,但不能超过肩宽。女性站立,双脚呈“V”字,膝和脚后跟尽量靠紧;或者一脚在前、一脚在后,前脚的脚后跟向后面的脚背靠拢,膝部略弯。

禁忌:身体不够端正,双腿开叉过大,两脚随意乱动,表现自由散漫。

②优美的坐姿:入座时,走到座位前,转身后,右脚向后撤半步,轻稳地坐下,然后双脚并齐。女士入座动作尤应轻缓。如着裙装,应用手把裙裾向前拢一下,坐下后,再抚平。

坐时,身体重心垂直向下,腰部挺直,手自然放在双膝上或坐椅扶手上,头平稳,目平视;两膝并拢或微微分开,女士的双膝必须紧靠,脚跟也要紧靠;如果需要侧坐,上体与腿应同时转向一侧。

禁忌:把腿叠成“4”字;用手把叠起的腿扣住;叠腿又晃动脚尖;把两腿叉开伸得老远;把脚藏在坐椅下,或者用脚钩住椅子腿。

标准行姿:全身挺直,昂首挺胸;起步前倾,重心在前;脚尖前伸,步幅适中;全身协调,匀速直行;双肩平稳,两臂摆动。

禁忌:方向不定,速率多变,瞻前顾后,八字步态,响动过大。

(3)手姿

基本手姿:垂放时,双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叠放或相握于腹前;也可以双手伸直下垂,掌心向内,分别贴放于大腿外侧。背手时,两臂伸到身后,双手相握,同时昂首挺胸。鼓掌时以右手掌心向下,有节奏地拍击掌心向上的左手,用以表示欢迎、祝贺、支持。夸奖时,伸出右手,翘起拇指,指尖向上,指肚面向被称道者。指引时,以右手或左手抬至一定高度,五指并拢,掌心向上,以肘部为轴,朝一定方向伸出手臂。用以引导来宾、指示方向。

禁忌:不卫生的手姿,如搔头皮、掏耳朵、挖鼻孔、抓痒痒等;不稳重的手姿,如大庭广众面前,双手乱摸、乱放,或是咬指甲、抱脑袋等;失敬于人的手姿,如以食指指点他人,勾动食指或拇指以外的四指招呼他人等;区分不清对象而使用易于误解的手姿。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同一种手姿,可能被赋予不同的含义。

(4)视姿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能够传神的。友善地看人表明愿意友善地待人。

①注视时间:与人相处,如若注视对方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1/3左右,表示友好;不足1/3表示轻视;占到2/3左右,表示重视;超过了2/3,则表示兴趣十足或者怀有敌意。

②注视角度:平视,适用于与身份、地位相当之人进行平等交往;侧视,如果是面对对方,则含有轻蔑不敬之意;仰视,表示尊重敬畏;俯视,表示对晚辈的宽容、怜爱,也可表示轻慢、歧视。

③注视部位:短时地注视对方双眼,表示聚精会神、专心致志,称为关注型注视;注视对方额头,表示严肃、认真、公事公办,称作公务型注视;注视对方眼部至唇部,是交际场合的常规,称为社交型注视;注视对方眼部至胸部,多为关系密切的男女之间表示亲善,故称近亲密型注视;注视对方眼部至裆部,适用于距离较远的熟人,也表示亲善,故称远亲密型注视;随意一瞥他人身上任意部位叫做随意型注视,也叫瞥视,表示注意或者敌意。

④注视方式:直视,即直接注视对方,表示认真、尊重、坦诚;凝视,即全神贯注地注视,表示专注、恭敬;盯视,即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注目对方某处,表示出神或挑衅;虚视,即目光不聚焦于某处,眼神不集中,表示胆怯、疑虑或失意;扫视,即上下左右反复打量,表示好奇、吃惊;睨视即斜着眼睛注视,表示怀疑和轻视;环视,即与多人交往时有节奏地注视不同的人或物,表示“一视同仁”地重视认真;他视,即与人交往时眼望他处,表示胆怯、害羞、心虚、反感、心不在焉;无视,即闭上眼睛不看对方,表示疲惫、反感、没有兴趣。

⑤注视变化:目光、视线、眼神的变化,都反映着内心情感的变化。比如:眼皮眨动过快表示活跃、思索,过慢表示轻蔑、厌恶;瞳孔突然变大放光表示惊奇、喜悦,突然缩小无神表示伤感、失去兴趣;眼球反复转动表示心有所思。

现在,挺起身躯,然后,你会发现紧张的心情开始松弛下来,觉得自己比以往好得多,内心深处也就更宁静、更愉快了。

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萨克雷(英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