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48

第48章 家长要教会孩子学理财

传统的家庭教育是不愿意让孩子接触金钱的,认为从小过多接触钱会使孩子思想受到铜臭气的不良影响,这种消极防范导致孩子从小缺乏经济意识,懂事以后反而会做出盲目消费、不会理财的现象。其实作为家庭成员之一的孩子,不可能不与钱打交道,试图给孩子创造一个纯而又纯的消费环境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适当地注意增强孩子的经济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经济头脑,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

那么,父母应该如何做才能更好的教会孩子进行理财呢?

(1)给孩子适量的零花钱

所谓适量就是根据孩子实际需要,以备急需,必须根据家庭经济状况,“宁可小气一点儿”,让子女体会节俭的必要,体会创业的艰辛。个别溺爱型的家长,就是囊中羞涩,仍常与人攀比,多给孩子钱,这会造成孩子不珍惜,乱花钱,不知钱来之不易。要教育孩子钱是父母辛勤劳动所得,一定要把零花钱与父母的辛勤劳动联系起来,培养孩子管理金钱的能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长,千万不能财大气粗,任意给孩子钱花。

(2)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

要让孩子知道零花钱是用来补充学习和生活之必需,而不是随便买吃的、买玩的,不能乱花,需要才能用。让孩子知道父母给零花钱,是对自己的信任,也是对自己的考验,相信自己能计划用钱,节约用钱,要经得起外界的诱惑,要有自控能力,培养自己的良好行为。让孩子知道“幸福不会从天降,不下苦功花不开”的道理。

(3)帮助孩子管好零花钱

要家长严格控制坚持“少则不加,多则不减”。孩子结余多了,千万不能“上交”,否则对培养孩子不利,引导孩子,一是交家长保管,二是自己保管好不遗失,三是存银行。最好引导孩子给自己记账,月底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哪些该用哪些不该用。

(4)培养孩子抗御金钱诱惑的能力

要让孩子知道金钱的两重性,既可改善人们生活,也能引人“下水”走入歧途。多给孩子讲一些勤俭节约的优秀人物故事,适当告诉他一些被金钱腐蚀而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讲一些法律知识,从小培养“守法意识”。现在城里孩子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孩子的“手拉手”活动,让孩子在对比中增强节俭度日的良好品德。有校办小商店的学校,尤其要配合家长教育孩子管好零花钱。不能为了利润而忽略了节俭教育。

孩子将来总要步入社会。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学会正确理财,不仅是让他学会用钱,还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聪明地利用零花钱提高孩子的“财商”,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此外,家长在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同时也应该注意以下原则:

(1)不回避金钱方面的问题

当大人在处理金钱时,如果孩子对相关问题好奇或有疑虑时,千万不要觉得不耐烦或用回避的态度来回应,这是教育机会,应该尽可能地用孩子懂的语意加以说明。

例如:当孩子问到:“为什么可以不用花钱,只用一张小卡片就可以买到东西?”这时候可以告诉他们:“这张小卡片叫做信用卡,用它来买东西时,商店会通过电脑告诉银行我花了多少钱,银行会先帮我付钱给商店,再通知我还这笔钱,并不是不用花钱就可以买到东西。”要强调这笔钱是要还的,否则如果让孩子误以为持卡可以不必付钱就得到想要的东西,将来很可能因此成为负债一族。

(2)让孩子学习珍惜金钱

不管是买东西给孩子或是给孩子零用钱,都要教育他们好好爱惜物品或保管金钱,若物品是因为孩子的疏忽而损坏,不小心弄丢了钱或是恣意浪费时,要让他们对这些失去或损坏的金钱物品负责,这样才会让孩子更珍惜他所拥有的金钱或物品。

(3)试着让孩子自己管理钱

既然要教孩子理财,就要相信他们可以自己处理金钱,父母只是在一旁提供必要的协助及咨询,给他一定的可支配金额,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管理,重点是要他们学习如何让每一分钱可以发挥效用。

如果您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您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您失去了勇气,失去一切。

——歌德(德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