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46

第46章 从小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

孩子一般都会有说粗话这样的一段时期,粗话对他们来说更像一种发泄情绪的符号,他们并不明白其代表的确切含义。目前在中小学生中,说粗话的现象相当普遍。这与学生从电视、网络、杂志等多个途径接触成人世界有关。由于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所以不少人错误地认为,说粗话就比别人威风、厉害,能一句话将对方噎得无言以对,是有本事的表现。于是听见一个词,尽管并不了解意思,也盲目模仿。

面对孩子第一次说粗口,家长们通常表现得相当惊愕,而后严加指责,认为孩子“不学好,小流氓”,还不停追问孩子是从哪里学的,专家认为,这样反而会起到强化作用。

当家长第一次听到孩子说脏话时,会感到很惊讶,认为孩子学坏了,其实,孩子说脏话只是想发泄一下自己内心的情绪,并不知道说脏话是个坏习惯。所以,刚开始家长可以装作没听到,表现得很镇静,让孩子知道说这种话并不会达到目的,以后他自然就不会说了。如果孩子并未体会到家长用意,一再重复脏话,家长应该严肃地告诉他:“这句话我不能接受,换个词再说一遍!”慢慢地,当孩子知道说脏话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让他人觉得自己缺乏教养时,他就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

(1)让孩子认识到文明礼貌的重要

告诉孩子人无礼时别人的感受和因自己的无礼而带来的不良后果。如果孩子“认生”,或有“人来疯”的现象,不妨轻柔地提醒他们注意礼貌。

(2)妥善利用客人来访的机会

在客人来访之前,和孩子将介绍、寒暄过程演示一番,并且告诉他说“请”和“谢谢”的重要性。客人离去后,父母要适当指出孩子行为失当之处,但对于他们表现得体的方面,也不要忘记称赞一番。

(3)关心孩子,互相尊重

教育孩子不能简单粗暴,即使批评孩子也应心平气和,并采用文明的语言,明确指出孩子错在何处,但不要出言粗鲁,笼统责骂。

(4)树立良好的榜样,以身作则

孩子擅长模仿大人的行为,因此由自己的礼节着手,是最根本的方法。父母平日要做到语言美,不用不文明的话开玩笑,也不在背后恶语伤人,以免孩子形成不好的说话习惯而不知这样会伤人。

一个有知识、有能力并富有进取精神的家长,才能为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真正赢得孩子的尊重。

另外,孩子讲粗话,是被认为缺乏教养,没有礼貌的表现。如何纠正孩子说粗话的习惯呢?

①装作没听见。

当孩子听到别人用粗话来表达情绪反应时,常常会模仿。其实,他可能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所以,初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大多数家长可以装作没有听见,让孩子的行为在引不起人们的反应的情况下,而逐渐得到削弱。

②站出来进行纠正。

如果孩子仍然再三地讲这些粗话,家长一定要站出来进行纠正。假如多次纠正,孩子仍然不改,父母可以说:“你再讲粗话,妈妈就不理你了。”

③责罚。

如果屡次纠正无效,家长可以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处罚。但是,责罚一定要讲究方式,千万不能给孩子的身心造成威胁。例如,做家长的最好不要说:“你再讲粗话,再也没有人喜欢你了。”因为,对孩子来说,“妈妈不要我”或“没有人喜欢我”等话语表示父母不爱他,大家都不喜欢他,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家长应该告诉孩子:父母不喜欢的只是你说脏话的行为,要处罚的是他的“错误行为”,而不是他“整个人”,可以采取“剥夺孩子的权益”。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赫尔岑(俄国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