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19

第19章 让孩子消除压力轻松面对考试

家长们经常遇到孩子一考试就怯场,发挥不好的问题,而对孩子考试怯场却束手无策。其实,考试怯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任何有考试的场合都可能出现,在小学生中更多些。怯场是一种短暂性心理失常现象,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情绪过度紧张所致。表现为原来已经熟记的材料、熟练的动作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头晕(俗称晕场)、目眩、心悸、恶心等症状,结果造成考试失利。

产生怯场的生理原因,是大脑皮层中由于情绪高度紧张而出现了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又因为免诱导规律而使大脑皮层的其他部位产生抑制,简单地说,就是大脑中紧张的兴奋中心把其他该兴奋的地方给压抑住了。因此,解决怯场问题,关键在于消除干扰性的优势兴奋中心。

孩子的过度紧张是由于过度的压力制成的,这压力既有外部的,也有自身的。

(1)压力来自家长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期望值非常高,而且把期望变成了言语、行动,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你一定要考好,考好了有奖励。”“考不好就是没出息。”“父母的希望全在你身上,考不好就全完了。”“考不好,回来跟你算账”……而且家长还在行动上重点保护即将考试的孩子,准备营养品、补脑液、高级饮料……这些言行成为有形和无形的压力,集中到孩子脑子里去。

(2)压力来自学校

有些学校以及老师运用动员、成绩排队甚至倒计时方式促使学生好好念书,提高成绩。对于面临升学考试的学生,更是双管齐下,造成紧张气氛。其实,这对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3)压力来自社会

由于社会上竞争日趋激烈,各种考试成为人们的一个热门话题。亲友们见到孩子,经常会问:“书念得怎样,考试得多少分?”而且往往鼓励几句:“好好念,将来考大学,当专家。”殊不知这些关切的话语,对孩子都会成为心理压力。

如果一个孩子对这些压力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调控,变压力为动力,考场上不乱方寸,那么,不但不会影响成绩,还有可能考得比较好。

如果一个孩子本来成绩就不好,而且没有信心,对这些压力抱无所谓态度。任谁怎么说,我行我素,考试也不会见起色。

问题在于,有的孩子心很重,把这些“石头”一块一块摞在脑子里,而且自己给自己加压,自我期望值也很高,但是又缺乏坚强的意志来调控高度紧张的情绪。一到考试的时候,高度紧张的情绪就成为严重的干扰源,当然考不好了。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解决考试怯场的问题呢?看专家们给家长支的招吧。

(1)让孩子保持平常心,要从考前复习开始

许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经历:在离考试还有一个星期左右,会突然发现以前记住的不少知识点都忘了。“打开书什么都明白,合上书大脑一片空白。”于是心里越来越焦急,越心急,越看不进书,开始了恶性循环。

这种心态是由于过分在乎考试结果,一心想取得好成绩,压力大,过于紧张所致。家长应该提前告诉孩子,若遇到这种情况,应静下心来,不要过多地考虑考试成绩的问题,还要注意劳逸结合,有计划地安排好复习,稳步求进展。

(2)家长带头做好考试减压工作

帮助孩子解决考试怯场就要从家长自身开始做起,做好减压的工作。一方面,家长不要在平时给孩子太多的精神压力,不要盲目地给孩子定过高的指标,达不到就如何如何。在临近考试时,尤其不要天天嘴不离口地谈考试的事,因为你说得越多,考试时刺激孩子产生紧张情绪的信号就会越多。另一方面,不宜在孩子考试前和考试期间,为孩子做过多的物质准备和具体服务,如买很多的营养品,像保护大熊猫似的处处服务周到,这些做法会给孩子增压。适当改善一下饮食是可以的,不能过分。

(3)淡化考试气氛,放松心情

像竞技运动比赛前的放松、调整一样,家长应该有意识地为孩子减压,尽量让孩子感到考试不过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和其他的日子一样,其实并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切不可制造出“临战”时草木皆兵的紧张气氛。

让孩子在考试的前一天适当参加一些低强度的体育运动,或者听一些轻松、愉悦的音乐,充分保证睡眠的质量。实在睡不着,可以尝试诸如反复数数等催眠方法。如果以前没有服用过安眠药物,千万不要吃。否则,服药后的副作用会在第二天出现。

孩子进入考场,在发试卷之前,可以做深呼吸,放松四肢,轻微地揉揉眼睛和脖子,或者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以轻松的心态准备考试。面对试卷时,如果感到头脑里空白一片,千万不要慌张,可尝试闭上眼睛静默一会儿,然后再看卷。

(4)引导孩子掌握考试技巧

当然,准备好复习也并非万事大吉,因为临场考试还有个技巧问题。考试时分类分步做题,遇到难题不要惊慌。在场上绝不想考试成绩和名次,拿到试卷,先浏览试题,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把题分成三类,先做有把握得分的试题,然后做较容易的试题,尽量得分,最后再挑战难题。遇到这种情况时,孩子可能有一两分钟时间感到无处下手,可事先告诉孩子这时可以闭上眼静坐一会儿,整理一下思路,从另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甚至索性放开手脚,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做到什么地步。一定要孩子切记,提高解题质量比提高解题数量重要得多!

(5)提醒孩子遇到突发情况时,注意调整心态

家长还要提醒孩子,遇到突发事件时,要注意调整心态。比如:当钢笔水滴在试卷上,非常难看,让人心烦,这时如果一任烦恼下去,会直接影响考试,应该顺其自然,安心做题。如此,才会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满意的成绩。

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美国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