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了不起的孩子
28270900000018

第18章 帮助孩子制定有特色的学习计划

对学生来说,有计划学习要比无计划学习好得多。

首先,学习的目标明确,实现目标也有保证。学习计划就是规定在什么时候采取什么方法步骤达到什么学习目标。短时间内达到一个小目标,长时间达到一个大目标。在长短计划指导下,使学习一步步地由小目标走向大目标。

其次,恰当安排各项学习任务,使学习有秩序地进行,有了计划就可以把自己的学习管理好。到一定时候对照计划检查总结一下自己的学习,看看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发扬,缺点克服,使学习不断进步。

第三,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大有帮助。良好习惯养成以后,就能自然而然地按照一定的秩序去学习。有了计划,也有利于锻炼克服困难、不怕失败的精神,无论碰到什么困难挫折也要坚持完成计划,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第四,提高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会受益一生。这种计划观念和计划能力,学生都应该学习和具备,这对他的一生都是有好处的。

然而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的孩子,或多或少会存在没有统筹把握自己学习过程的能力,这就要求做父母的应该指导他们制订学习计划并敦促他们完全执行。

(1)父母应该指导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并敦促他们完全执行

①计划要全面。

既然订的是学习计划,自然主要是安排学习时间,但还应当兼顾锻炼身体时间、集体活动时间、文化娱乐时间、帮助家长做家务时间等。

②安排好常规学习和自由学习的时间。

常规学习就是按照学校规定的学习时间学习,包括在校上课和在家做作业的时间,这部分时间应当根据学校规定和老师的要求去安排。自由学习时间,是指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后所剩下的可由自己支配的时间。

③长计划和短安排。

长计划就是指一个学期要实现的一些大目标,而短安排就是一周乃至一天所要实现的小目标。

④合理安排各种学习内容。

孩子心情比较愉快,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时间,家长可以安排他原本不太喜欢的科目;零星的、注意力难集中的时间,可以安排他做习题或学习孩子最感兴趣的科目。但还要注意穿插文体活动、家务劳动等,以此来调节孩子的大脑及四肢。

⑤注意效果,及时调整。

每个学习计划执行到一个阶段,就应该检查一下效果。如果效果不好,就需要查找原因,进行必要的调整。

(2)家长帮助孩子订立学习计划,要避免走进误区

①不要强行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希望。

父母对计划提出建议是必要的,但却往往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意愿,无形中给孩子造成压力,使其产生逆反心理,结果得不偿失。

②学习计划的内容不要安排得太紧。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没有好的休息就不可能有好的工作,学习安排得太紧,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来,甚至产生厌烦感。

③如果开始孩子无法依照计划行事,不要责难他。

孩子刚开始就失败而无法获得父母的理解,通常就再也提不起兴趣了。

(3)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具体内容

那么,怎样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呢?一份好的学习计划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①进行自我分析。

孩子们每天都在学习,可能有的孩子没有想过自己是怎样学习的这个问题,因此制订计划前首先要进行自我分析。

分析自己的学习特点。

可以让孩子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每个人的学习特点都不一样:有的记忆力强,学过知识不易忘记;有的理解力好,老师说一遍就能听懂;有的动作快但经常错;有的动作慢却很仔细。如在数学学习中有的理解力强,应用题学得好;有的善于进行口算,算得比较快;有的记忆力好,公式定义记得比较牢;有的想象力丰富,善于在图形变换中找出规律,所以几何学习比较好……可以全面分析自己。

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一是和全班同学比,确定自己成绩在班级中的位置,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二是和自己过去的情况比,看它的发展趋势,通常用“进步大、有进步、照常、有退步、退步大”来评价。

②确定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努力方向,正确的学习目标能催人奋进,从而产生为实现这一目标去奋斗的力量。没有学习目标,就像漫步在街头不知走向何处的流浪汉一样,是对学习时间的极大浪费。

确定学习目标首先应体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其次要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此外还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特点和现状。当然还可考虑一些社会因素和家庭情况。

学习目标要具有适当、明确、具体的特点。适当就是指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过高了,最终无法实现,容易丧失信心,使计划成为一纸空文;过低了,无须努力就能达到,不利于进步。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经过努力就能够达到的目标。

明确就是指学习目标要便于对照和检查。如:“今后要努力学习,争取更大进步”这一目标就不明确,怎样努力呢?哪些方面要有进步?如果改为:“数学课语文课都要认真预习。数学成绩要在班级达到中上水平。”这样就明确了,以后是否达到就可以检查了。

具体就是目标要便于实现。如怎样才能达到“数学成绩中上水平”这一目标呢?可以具体化为:每天做10道计算题,5道应用题,每个数学公式都要准确无误地背出来,等等。

③科学安排时间。

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就要通过科学地安排,使用时间来达到这些目标。要符合“全面、合理、高效”的要求。

全面是指在安排时间时,既要考虑学习,也要考虑休息和娱乐,既要考虑课内学习,还要考虑课外学习,同时还要考虑不同学科的时间搭配。

合理是要找出每天学习的最佳时间,如有的同学早晨头脑清醒,最适合于记忆和思考,有的则在晚上学习效果更好,要在最佳时间里完成较重要的学习任务。此外,还要注意文理交叉安排,如复习一会语文,就做几道算术题,然后再复习自然常识、外语等。

高效指要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安排时间。一般来说,把重要的或困难的学习任务放在前面来完成,因为这时候精力充沛,思维活跃,而把比较容易的放在稍后去做。此外,较小的任务可以放在零星时间去完成,以充分做到见缝插针。

一天中供自己安排的时间基本上分为四段:早上起床到上学,上午放学到下午放学,下午放学到吃晚饭前,吃晚饭后到睡觉。这时候家长也要提醒孩子应在这四段时间里统筹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内容。

④在进行时间安排时须注意的两点。

要突出重点。

也就是说,孩子需要根据自我分析中提出的学习特点或比较薄弱的学科在时间上给予重点保证。

要有机动时间,计划不要排太满太紧,贪心的计划是难以做到的。

家长需要提醒孩子订了计划,一定要施行,不按计划办事,计划也就没有用了。为了使计划不落空,要对计划的实行情况定期检查。可以制定一个计划检查表,把什么时间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进度,列成表格,完成一项,就打上“√”。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并修改计划,使计划越订越好,使自己制订计划的能力越来越强。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是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马寅初(现代学者、教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