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海归抢滩中关村
28246600000211

第211章 千古文章须妙手

2003年5月13日,汪延走马上任第二天,新浪首席财务官曹国伟在美国表示,尽管“非典”有可能对公司的在线广告业务和游戏业务收入造成潜在的影响,但公司业绩仍将以两位数,甚至是三位数的速度增长。受此消息影响,新浪股价大幅攀升,涨幅近8%,收盘于13.43美元,股价创下了年内新高。可以说,汪延接掌新浪的时机非常好。

汪延说:“那时,新浪已经上了轨道,我要依赖这个团队去把新浪的管理拉上去。在过去连续三个季度的负增长和新浪的人事变动中新浪做了很多危机攻关,在业务发展上新浪也一直在向前冲,但管理却一直没有拉上去。从2002年底开始,我和老茅就开始在一块致力于改进管理。”

汪延对新浪的现状认识得很清楚,新浪在很多业务上在行业里都是领先的,但需要在管理上提高效率。这件事情将成为汪延一个重点来处理。提倡“法治”,提高管理效率,进行制度化管理是汪一直在进行并且会不断完善的改革。

在汪延的设想里,盈利仍然是核心的。当时,网络广告已经很成熟,新浪在无线互联网、企业搜索排名和网络游戏三个领域大力开拓。

对于汪延的就任,许多人不看好。其实,汪是做业务起家的,具体负责新浪的运营,他知道新浪的优点和缺点。他知道自己的优劣短长。最重要的是,他年轻,容易沟通,加上此前几位首席执行官的经验与教训,他可以有备而来,有为而发。王志东和茅道临两个人,一个搞技术,一个玩资本,都有自己的套路,而且都是各自领域的“人尖”。如果茅道临依然担任新浪COO(继续负责资本运作)、王志东担任什么CTO或者“酋长”(杨致远在Yahoo的角色),那么新浪的现在绝对势不可挡。相形之下,汪延虽然经验不够老到,但是视野相对开阔,包容性强,上上下下沟通交流方面比起前任来说,已经从“窄带”步入“宽带”。因此,作为CEO的位置,以及新浪股东和董事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汪延可能比前任有着更强的“兼容性”。

理解内容,明白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汪延的最大的核心竞争力。这一轮门户的“雄起”其实主要就是短信和游戏的突然爆发。以王志东的技术情结和个性来看,他很难认同游戏、短信这类“好玩”和“好色”的“低俗”商业模式。在内容方面,王志东也并没有表现出非凡的敏锐度。茅道临也是如此,他的“TMT”和“中央厨房”等理论,并没有清晰而有力地抓住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汪延对内容则是真正有感觉的,因此一上台,就把陈彤提到了“资深副总裁”,说明了他很清楚,陈彤身上有着新浪许多核心竞争力。

总之,汪延采取了行动。将王志东的技术、茅道林的资本运作和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融合起来,并依托第一任CEO沙正治的国际化的思路与布局,新浪开始起步。

汪延首先巩固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新闻是新浪的核心竞争力,新闻也是门户的核心竞争力。虽然当时新浪的利润最低,股价最低,但是其社会影响力却远远领先搜狐和网易。这一点,全依靠新浪新闻一流的整体感和高品味。实际上,是陈彤独特的新闻感觉和内容把握,确定了新浪最硬实的杀手锏。但是,仅仅依靠陈彤的天赋和努力,已经不足以继续推动新浪新闻的前进。门户新闻的初级竞争阶段已经告一段落,已经进入依靠资本、人才、专业的全新竞争阶段,仅仅依靠整体品味、新闻聚合和栏目设置等,已经不够。于是汪延给陈彤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容建设,尤其是原创内容的建设。

2002年,网络游戏的市场规模有10亿元,搜索排名大约在3亿~4亿元左右,2003年网络游戏的市场容量有20亿元。退回到两三年前,这些增值业务几乎都是不可想像的。新浪2003年1月刚刚进入网络游戏,是追赶者,三大网站都不约而同地把宝押在了网络游戏上,竞争之激烈不言而喻。汪延开始在搜索、网络游戏的布局,通过新浪自身或者资本运作不断完善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汪延的经营思路日渐清晰:互联网网站上商业名气和竞争力优势的建立,重要的不是现在的收入,而是如何围绕自己核心的商业模式,建立真正的有增长性的收入模型。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核心不是技术,也不是资金,而是用户。新浪的资源庞大,规模化扩张的潜力也很大,但要有先和后的时间表,要有短期与长远的区别。以前,新浪是以速度制胜、先发制人,体系庞大之后,在很多领域,不可能大举出击,相反会变得很慎重,要前思后想看明白再进入,新浪战略变为“后发制人”,利用新浪的综合优势最终赶超竞争对手。

2003年底,新浪召集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长沙等地的众多媒体,隆重发布了其新的品牌宣言“一切由你开始!”面对全球网络业的发展及挑战,新浪的目标是将自己打造成为中国的著名国际化品牌。新浪的品牌再造改变的不仅是一句企业口号,它体现的是一个企业在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沟通模式、品牌形象,以及产品设计、开发等各方面理念的转变。自此,新浪更加关注用户的使用体验,更加尊重客户和合作伙伴,更加尊重员工的价值。它寓意着新浪将以“你”的利益为一切决策思考的基本出发点。

随之,新浪采用全新的ICP商业模式,即互动商业平台。围绕新的商业模式,新浪还提出了6P的策略,即新浪将以更加人性化的管理(Personality),提倡共同参与(Participation),最大限度地实施合作伙伴(Partnership)关系;通过不断提供用户个性化的服务(Personalization),不断追求效益最大化(Performance);成为互联网及相关产业的行业先锋(Pilot)。

新浪虽然已有10年的发展历程,但作为一个立足国际化的企业品牌,其品牌内涵几经更新:创立之初,“世界在你眼中”表达了新浪做中国最好的“门户网站”的理想;而“你的网上新世界”,维系了新浪做大做好的理想:在随后的时间,进入了“奔腾不息”持续发展时期。而“一切由你开始”则表明了新浪以人为本的态度。态度决定品牌的含金量。

新浪的发展战略应当是团队决策的结果,因为其强大的董事会制约着经营层的决策。尽管如此,CEO的作用是无法抹煞的。而且,正是这样,才显现出CEO的能力。“千古文章须妙手”,汪延就有这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