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最难忘的事和人
28241700000038

第38章 《胡适语粹》序目(1)

胡适(1891-1962)的主要著作,除专书外,生前死后的文字汇集是《胡适文存》《胡适文存二集》《胡适文存三集》(以上上海亚东图书馆版)、《胡适论学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版)、《胡适言论集甲编》、《胡适言论集乙编》(台北华国出版社版)、《胡适选集》(台北文星书店版)等。其他像《胡适的诗论一集》(北平六艺书局版)、《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台北自由中国出版社版)、《胡适文存》(台北远东图书公司版)等,比起以上诸书,或重出、或删节,都不算是便利读者的文字汇集。

胡适一生的主要著作和文字汇集,既是浩瀚汪洋,难于尽读,于是选本的编纂,也就有其必要。远在四十年前,胡适自己就编了一本自选集,叫作《胡适文选》(上海亚东图书馆版)。他在序里写道:

我在这十年之中,出版了三集胡适文存,约计有一百四五十万字。我希望少年学生能读我的书,故用报纸印刷,要使定价不贵。但现在三集的书价已在七元以上,贫寒的中学生已无力全买了。字数近百五十万,也不是中学生能全读的了。所以我现在从这三集里选出了二十篇论文,印作一册,预备给国内的少年朋友们做一种课外读物。如有学校教师愿意选我的文字做课本的,我也希望他们用这个选本。(《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可见胡适自己,远在四十年前,就有了这一心愿,不但有这一心愿,他还把这一心愿付诸了事实。

但胡适编《胡适文选》的时候,是1930年(民国十九年),重编《胡适文选》后,到他在1962年(民国五十一年)去世,他还有三十二年的写作生命。在这漫长的三十二年中,胡适自己没有再续编《胡适文选》一类的选本,这对爱读他的文字的读者来说,是一件很大的缺憾。

就通盘了解胡适思想的标准看,《胡适文选》和即使续编《胡适文选》一类的书,还是不够,因为它们的基本缺点,乃在但求代表性的文章成单元,却忽略了思想方面的普遍选样。结果是代表性的文章虽然完整了,可是代表性的思想却遗漏得很厉害。

为了免除思想上面的遗漏,西方对才智之士的全部著作,有一种可叫做“隽语选粹”(an anthology of Witticisms)式的收罗方法,分门别类,撷取才智之士的文章片段,综合印行。像伊格奈(Robert E.Egner)编的《罗素短论集》(Bertrand Russell‘s Best)、沙诺姆斯基(F.B.Czarnomski)编的《丘吉尔雄辩集》(The Eloquence of Winston Churchill)等,都属于这一类。这一“语粹”式的编法,把才智之士的全部著作,不论长篇大论也好、片语只字也罢,都能一一撷取精华,巨细不遗,故对整个思想的选样流传,极有帮助。

这本《胡适语粹》,就是比照上述编法而又略微详赡一点的思想选集。它的内容以胡适一生的主要专书和文字汇集为基料,以“哲学·思想史”“宗教·迷信”“东西文化”“中国前途”“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知识人”“方法论·国故”“文学·语文”以及“人物”等大类,分别囊括这些基料,并且贯串这些基料。全部囊括的基料经贯串为五百个小单元,各加标题,以资醒目。

在“哲学·思想史”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一、哲学史的三个目的    二、中国哲学的地位   三、中国哲学史的区分

四、《中国古代哲学史》缺点 五、中国古典思想    六、九流

七、中国思想史三期     八、革命家之老子    九、老子论天道

一〇、老子论无       一一、老子论无为    一二、老子人生哲学

一三、儒          一四、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一五、小人儒

一六、殷          一七、孝的哲学     一八、观象制器

一九、春秋影响       二〇、尊孔       二一、祭孔

二二、孔家店        二三、读经       二四、荀子论天

二五、墨家名学       二六、法家       二七、法的哲学

二八、道家         二九、道家是杂家    三〇、道的观念

三一、与时推移       三二、庄子生物进化论  三三、杨朱为我论

三四、邓析         三五、中国中古思想   三六、中古思想史长编

三七、中古哲学的前奏    三八、贱身       三九、暮气哲学

四〇、征服自然       四一、用众智      四二、以退为进

四三、道先称古       四四、造假书      四五、三圣说

四六、符命         四七、距师伐圣     四八、中国近世思想

四九、中国学术史的一大转机 五〇、理学       五一、理学运动

五二、理之害        五三、以理责人     五四、以理杀人

五五、格物         五六、格物毛病     五七、敬与静

五八、反玄学        五九、义理       六〇、新理学与新经学

六一、清朝的新理学     六二、朴学       六三、“清官”

在“宗教·迷信”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六四、孝的宗教       六五、孝的宗教与丧礼  六六、丧礼

六七、古代宗教成分     六八、阴阳家      六九、方士迷信

七〇、佛法与科学      七一、地狱       七二、禅学趋势

七三、顿悟         七四、圣经       七五、新理性主义

七六、基督教        七七、清教徒      七八、传教

七九、教会教育       八〇、女青年会     八一、名教

八二、打倒         八三、口号标语     八四、丁文江的宗教

在“东西文化”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八五、东西文化之别     八六、物质文明是精神的 八七、所谓“精神文明”

八八、妖言         八九、精神文明的基础  九〇、物质的文明

九一、西洋近代文明的特色  九二、心灵上的要求   九三、唯物属谁

九四、纸上文章与实际表现  九五、新宗教      九六、求知

九七、东方人的“精神生活”  九八、圣神      九九、人力车

一〇〇、认错        一〇一、全盘西化    一〇二、文化变动

一〇三、中国本位      一〇四、文化背景    一〇五、文化交流

一〇六、科学成绩      一〇七、模仿与创造   一〇八、日本人的模仿

一〇九、固有文化并不丰富  一一〇、旧道德     一一一、道德的高明

一一二、西洋也有臭虫    一一三、固有文化的三点 一一四、发明长处

一一五、中国思想的败绩

在“中国前途”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一一六、中国急需之三术  一一七、稳健派     一一八、人择

一一九、造因       一二〇、造新因     一二一、活马作死马医

一二二、现代化      一二三、武化      一二四、民国以来

一二五、五四以后的方向  一二六、五大仇敌    一二七、贫穷

一二八、疾病       一二九、愚昧      一三〇、贪污

一三一、扰乱       一三二、我们要建立的  一三三、“反革命”

一三四、老祖宗造孽    一三五、九一八     一三六、社会重心

一三七、社会重心的条件  一三八、全国人不知耻  一三九、全国人反省

一四〇、悲观与乐观    一四一、中国的进步   一四二、瞎子牵着鼻子走

一四三、等待       一四四、防弊      一四五、发展科学

在“政治”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一四六、乌托邦       一四七、国家与世界  一四八、民族主义

一四九、国家主义与世界主义 一五〇、国家思想   一五一、国防

一五二、禁书        一五三、专制与建国  一五四、专制与民族国家

一五五、独裁问题      一五六、幼稚园的政治 一五七、武力统一

一五八、训政        一五九、辛亥革命   一六〇、种族革命

一六一、宪政根据      一六二、不可怀疑宪政 一六三、独裁下的新奴隶

一六四、无为政治      一六五、无为史    一六六、三无

一六七、警察权       一六八、急进革命与渐进的改革  一六九、划一与互异

一七〇、民主制度      一七一、自由民主的潮流  一七二、逆流

一七三、政党        一七四、个人主义   一七五、自由主义

一七六、不革命主义     一七七、革命和演进  一七八、革命对象

一七九、革命与武力     一八〇、解决武力   一八一、帝国主义

一八二、以夷制夷      一八三、不列颠的诱惑 一八四、纸老虎

一八五、九国条约      一八六、日本前途   一八七、民族仇恨

一八八、中日亲善      一八九、世界危机   一九〇、共产是理想

一九一、共产主义的错误   一九二、苏联     一九三、国共合作

一九四、洗脑        一九五、共产渗入方法 一九六、盲动

一九七、清算胡适      一九八、“自由中国” 一九九、“自由中国”的宗旨

二〇〇、言论自由      二〇一、搜捕     二〇二、王制论杀

二〇三、我不会错      二〇四、费城会议   二〇五、下马说

二〇六、文治        二〇七、建设     二〇八、盲目的建设与害民建设

二〇九、建设标准      二一〇、考试制度

在“社会·经济”方面,小单元包括的有:

二一一、资本主义      二一二、社会主义    二一三、一个忏悔

二一四、社会化的经济制度  二一五、农村救济    二一六、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