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新编实用管理学
28133100000055

第55章 管理心理(1)

人是生产活动及其它社会活动的主体,对物质技术和财务的管理,也要通过人去实现。因此,必须研究在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特点、心理规律,以做好人的工作。

(第一节)人的需要、动机与行为

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某种需要。管理者必须了解人们在想什么,需要解决什么问题,想方设法满足其合理需要,以激发人的工作热情。

人的需要

需要是人们当缺乏某种东西时,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即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人有衣、食、住等生理需要,也有与其他人交往、友爱、安全、实现理想等社会需要。行为科学家把促成行为的欲望叫做需要,它是行为的原动力。

(一)需要的产生与满足的过程

根据心理学揭示的规律,人在受到某种刺激时就产生某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尚未得到满足时,心理上就产生不安和紧张状态。成为一种驱动力,心理学上称为动机。有了动机就要寻找或选择目标。当目标确定后,就要进行满足需要的活动。而当需要得到满足,行为结束,人的心理紧张消除。然后又产生新的需要,产生新的动机,引起新的行为。这样周而复始,直到人的生命终结。

需要与刺激分不开。刺激有多种多样,但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来自自身机体的刺激,如口渴而产生对水的追求,求知欲而产生对书、报的追求。二是外部刺激,如一个厂长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而产生了钻研技术、开拓新产品的需要。

人的需要受到社会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需要。人的需要是动态、变化的。需要由早期的比较简单地为了追求生理与安全的需要,逐渐产生除追求物质需要外的多种多样的精神需要。

(二)需要的特征与类别

需要有以下特征:1.多样性,如劳动就业、生活、社会交往、婚姻、家庭、理想等。2.动态性,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的需要越来越高。3.无限性,无论是需要的种类,还是欲望要求的程度,都是无限的。4.相关性,不同需要之间是互相有所关联的。5.重复性,某些需要不是一次满足就永远满足的,而是重复出现,需要反复满足。6.竞争性,某一时刻可能出现许多需要,但只有最强烈的需要才成为行为的主要支配者。

需要分以下几类:1.从需要的性质上分为生理上的需要与心理上的需要。2.从需要的迫切程度上分为远的间接需要与近的直接需要。3.从需要的范围上分为社会成员个人需要与共同需要。这两者的关系又分以下几种情况:两者是一致或相应的;两者之间部分一致,部分不一致或对立;两者没有直接联系;两者相冲突。

(三)需要的层次

西方行为科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等需要。其实这并不新奇。马克思对人的需要多样性及其层次性早就有明确的阐述。他说:“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马克思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生存、享受、发展。

几年前,刘熙民同志提出了我国职工八个层次的个人需求:

1.生活的需要:衣、食、住、医、休等,包括家庭在内的基本需求。

2.公正的需求:工作安排适当、报酬不受歧视。

3.提高的需求:学习、受到培养、具备更高层次的技能。

4.环境需求:团结和谐、心情舒畅的人际关系。

5.民主的需求:参与各层次的决策。

6.荣誉的需求:德、才、能、绩等被承认,受到尊重。

7.创造的需求:抱负、理想、创造、发明。

8.奉献的需求:无私,共产主义精神

除了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外,还有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他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三种: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情谊需要。他认为具有强烈成就需要的人,把个人的成就看做比金钱更重要。工作上取得成功或者攻克了难关,解决了难题,从中所得到的乐趣和激励,超过物质的鼓励。这种人事业心强,有进取心,也比较实际。他们在冒险之前往往经过精心的盘算,并制定有限度的成就目标。麦克利兰认为,具有高度成就需要的人,对于企业,对于国家都有重要作用。一个公司、一个国家,这种人越多,发展就越快,就越能走上先进行列。

(四)如何解决需要

第一,做好调查研究。通过深入观察、了解,召开职工座谈会,请职工填写“需要调查表”等方式,了解职工具体需要,以便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激发职工劳动热情。

第二,进行综合分析。职工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为有限与无限、有形与无形、眼前与长远、合理与不合理等情况。因此,必须在调查了解、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第三,满足需要的途径。一是职务内的满足,指在进行工作的同时就能得到某种满足,如有一个安全、舒畅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觉得工作本身是一种享受。同时,工作有了成绩,获得一定成就感。二是职务外的满足,是工作之后获得的,如工资、奖励、福利、免费医疗、劳动保险以及企业办的托儿所、食堂、俱乐部等。

满足需要应遵循下述原则:一是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解决需要的程度要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三是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的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

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活动的念头或想法,是激励人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即活动的动因。需要与动机是有区别的。前者是人的积极性的基础和根源,后者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例如,一个人在沙漠中口渴难忍,这表明他有饮水的需要。如周围没有水源,并不能促使他进行目的明确的活动,只有当他发现眼前有一片绿洲时,才会促进他向水源走去。

动机产生的原因有二:一是内在条件,即感到缺乏与期待满足这两个方面,二者合成一种心理现象叫欲望。二是外在条件,指个体身外的刺激,如食物的香味、优厚的报酬、电视中的广告等。外在条件若一定,则对某一物的动机强度与身体组织缺乏程度直接有关。若内在条件一定时,则对某一物的动机强度,随外部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动机性的行为,是内在和外在条件交互影响的结果。

动机有以下几类:1.高尚的、正确的动机和低级的、不正确的动机;2.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3.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3.暂近的动机和长远的动机;4.个人动机和社会动机。

(二)影响动机的因素

影响动机的因素,目前人们看法不一,栾贵勤同志认为有以下三种:1.观念因素,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2.现实因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影响人的情绪和行动,如职务的提升与否、工资的增加、奖金数量、领导者的作风、同志关系、家庭关系,等等。3.偶发因素,指日常生活中偶然发生的令人愉快或烦恼的事情。

苏东水同志认为影响动机的因素有以下三种:1.嗜好与兴趣。为解决饥饿,有人爱吃面条,有人则爱吃米饭。2.价值观。有人认为“人生以服务为目的”;有人以追求真理为目标;有人则重视物质亭受。史布兰格认为美国社会被重视的中心价值有六种:以知识真理为中心的理论性价值;以形式与调和为中心的美的价值;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政治性价值;以群体(他人)为中心的社会性价值;以有效实惠为中心的经济性价值;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性价值。3.抱负水准。它是指一种将自己的工作做到某种质量标准的心理需求。个人抱负水准的高低不同决定于三方面:(1)个人的成就动机,遇事想做好、想性过他人;(2)过去的成败经验,这与个人的能力与判断力有关,过去对某件事经常成功,自然就会提高抱负水准。(3)第三者的影响,如父母、教师、朋友、领导的希望、期待,或整个社会气氛都指向较高目标,则个人抱负水准自然也随之提高。

(三)动机功能(或机能)

1.始发个体行为。人的动机对行为起始动作用。

2.指引个体行为。动机能使行为朝着特定的方向、预期的目标进行。

3.强化个体行为。动机对保持和巩固行为起到强化作用。动机会因良好的行为结果,而重复出现,使行为得到加强。反之,动机会因不好的行为结果而受到削弱,使这种行为减少以至不再出现。

行为指向目标

(一)行为的特征

人的行为是直接由动机引起的。具体说来,人的行为是人体器官,受到环境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是人的思想、感情及欲望在行动上的表现。它具有以下特征:1.自发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类行为都是自发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2.原因性,遗传和环境可能是影响行为的因素;3.目的性,人的本质行为是有目的而不是盲目的,有时在别人看来某人的行为是不合理的,但对他本人来说却是合乎目标的;4.持久性,目标在未实现之前,行为一直持久地活动;5.可塑性,为了达到某种目标,人们可随着情况的变化而调整行为。

(二)动机与行为的错综复杂关系

人类的行为并非机械性的反映,它因时、因地、因情及其个人内部的身心状况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反映。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内在动机和外在的行为表现,有着许多复杂的关系:(1)同一动机,可能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2)同一行为,可能出自不同的动机;(3)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的行为;(4)错误的动机,也可能被积极的行为所掩盖。这就是说,一个人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动机”,可以相一致,但也可能不相一致。

(三)影响行为的因素

社会心理学家黎温认为,人的行为决定于内部力场与情境力场(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函数式为:

B=f(P·E)

上式中,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f表示函数。公式说明。人们的行为乃是人及其所处环境的函数。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人与环境的“综合效应”。如果再细分下去,“人”和“环境”又有许许多多的具体因素。

具体对每一个人的影响程度是不相同的。就影响个体行为的心理因素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知觉。人对环境的反应,有赖于对环境的看法,这个看法是透过知觉作用而产生的。人们往往不能百分之百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客观事物与人们的知觉之间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同样的客观事物,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知觉。由于不同的知觉,就对人的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2)个性。个性是人的全部心理特性和品质的总和。个性具有一定的意识倾向性,这种倾向性体现为个体的信念、理想、世界观;个性还具有鲜明的差异性,体现在个体的能力、气质和性格的不同。因此,个性与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一个人的个性了解,不仅说明他现在的行为,而且可以预见他未来的行为。

(3)态度与价值观。由于人们对事物的态度、价值观不同,对其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四)目标对行为起导向作用

所谓目标,就是用来表示人们所期望达到的成就或结果。人们的行为是为了指向某一目标,并有效地实现该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这就是人的行为规律。领导者应为组织制定科学而明确的目标,并指导各部门及个人制定具体的目标。目标对职工行为起三个作用,一是导向作用,二是推动、鼓舞作用,三是标准作用,即以目标作为评价与衡量工作绩效的尺度。

总之,人的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目标,目标达到而满足某种需要,然后又有新的需要。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种基本规律。

(第二节)激励的作用与方法

激励,即激发、鼓励的意思。激励一词并非西方所独创,早在2000年以前,司马迁所著《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便有“欲以激励应侯”之语。不过,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方系统的激励理论,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激励的概念及其作用

所谓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动力。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每个人部需要自我激励,需要得到来自同志、朋友、组织方面的激励。激励表现为外界所施加的吸引力或推动力,激发成自身的推动力,去实现预定目标。

激励有如下特点:激励的前提是被激励的人有潜在的力量可以发挥;通过激励使被激励者想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愿望和动机,而产生这种动机的原因是需要;人被激励的动机强弱,即积极的高低是人的一种内在变量,不是固定不变的;被激励的积极性必须通过行为或绩效表现出来;人的潜力并不是无限的,它受生理和能力的限制。

一个人当受到外界的推动力和吸引力即激励之后,通过自身的消化、吸收,便产生一种自动力,这时就使个体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自动力越大,行动也就越积极;反之亦然。

激励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它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课题。

通过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发挥人的潜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在研究对职工的激励中发现,按时计酬的职工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能力可能发挥出80%—90%,其中50%—60%的差距系激励的作用所致。

通过激励可提高被激励者的工作绩效。有人列了如下一个公式:

工作绩效=f(能力×激励)

这说明,一个人的能力固然是取得绩效的基本保证,但激励效果,即积极性的大小也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通过激励可以吸引人才。对此,美国十分重视。据联合国救科文组织公布:自1949年至1969年,有14.3万名高级专门人才从发展中国家流往美国。母国对他们的培养费要花50亿美元,而他们在20年里至少为美国创造630亿美元的收入。美国前国务卿腊斯克曾公开说:“专家入境,如果认真地对其进行安排的话,可以变成我们民族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资源。”

通过激励可以减少差错而提高工作质量。心理学家曾做过警觉性试验。试验是用一个光源调节发光强度,记录被试者辨别光强度变化的感觉,以测定其警觉性。试验四组:A组为控制组,不施加任何激励,只是一般地告知试验的要求与方法;B组是挑选组,应试者被告知。他们是经过挑选的、觉察能力最强、理应错误最少的成员;C组是竞赛组,明确要以误差次数评定小组优劣与名次。D组为奖惩组,每出现一次差错罚一角钱,每次无误奖励5分钱。

从试验结果说明,经过激励的行为与未经过激励的行为,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同时也说明激励方式不同,其效果也是不同的。

通过激励,可以使职工关心整体,发挥创造性。日本丰田汽车公司,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以鼓励职工向企业提建议。不论所提建议是否被采纳,均受到尊重、奖励。如果建议被采纳,并取得效益,那么可得重奖。结果该公司在1983年职工提出了165万条建设性建议,平均每人提31条,所带来的利润为900亿日元,相当于该公司全年利润的18%。

激励的原则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