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基层医生临床综合治疗实用全书
28074900000039

第39章 各科疾病中西医综合疗法(28)

胆道感染

胆道感染包括急慢性胆囊炎、急慢性胆管炎和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等。它与胆石症及蛔虫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也有些病人胆道无胆石或蛔虫,因胆道狭窄,胆管周围淋巴结肿大等病理致使引起炎症,也有些病人,胆道内无任何其他改变,因此主张胆道感染,应被视为一个病种。本病属于中医“胁痛”、“胆胀”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胆为“中清之腑”,与肝互为表里,共同疏泄,以通降下行为顺。情志不畅,湿热、寒湿之邪侵袭或饮食不节、虫积等均可导致肝胆脾胃功能失调,湿热蕴蒸,气机郁滞,气血郁结、热积不散,则化脓,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则热毒化火,火毒炽盛,扩入营血,甚则“亡阴”、“亡阳”。

现代医学认为胆道系统功能失调,引起胆囊括约肌或胆道口括约肌的痉挛而产生胆汁滞留。细菌(常见革兰阴性杆菌、阳性球菌、厌氧菌等)经血液、淋巴、肠道或邻近器官而侵入胆道。梗阻与感染是发病的两个主要因素。另有化学刺激引起,因胆囊中胆汁变性,胆汁酸对胆囊刺激能引起化学性炎症变化;少量胰液人胆道后,被胆汁激活的胰液消化酶侵犯了胆囊。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急性发作应卧床休息,轻者进食易消化、低脂肪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重者禁食、适当补液。

(二)中医分型与中药治法

1.肝郁气滞

右胁胀痛走窜不定,发热,恶心呕吐,口苦咽干,大便秘结,黄疸,舌边尖红,苔薄黄,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利湿。

【方药】柴胡疏肝汤加减:柴胡45克,当归45克,白芍12克,川楝子12克。木香45克,香附45克,玄胡索45克,甘草7克。

2.肝胆湿热

右上腹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压痛,腹肌紧张,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喜呕,全身黄疸似橘色,尿黄浊或赤涩,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

【治法】清热利胆,解毒攻下。

【方药】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茵陈35克,金钱草16克,柴胡13克,郁金12克,木香12克,川楝子16克,黄芩13克,玄胡13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大黄13克,黄连45克。

3.热毒炽盛

右上腹持续灼痛,腹肌紧张,反跳痛明显,或有包块,伴有寒战高热,全身深黄,大便秘结,面色苍白,神昏谵语,四肢厥冷,舌质红绛,舌苔黄干或灰黑无苔,脉微欲绝。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清营。

【方药】茵陈蒿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茵陈35克,虎杖35克,黄连45克,黄芩13克,生地16克,生石膏16克,丹皮45克,栀子12克,大黄12克。并加服安宫牛黄丸1丸。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解痉止痛

阿托品0.5~1毫克肌注,或山莨菪碱(654—2)20毫克加5%葡萄糖500毫升静滴,或异丙嗪25毫克,肌注,必要时用哌替啶(度冷丁)50~100毫克,肌注。

2.抗生素

采用联合用药,氨苄青霉素每日6~13克加庆大霉素每日24万单位静滴,也可加0.5%甲硝唑200毫升静滴,每日2次。感染较重,以氨苄青霉素与噻吩甲氧头孢菌素联用。噻吩甲氧头孢菌素每次1克,每日3次肌注,每日总量可为6~8克,对肾功能不全者应减量,用每日0.25~2克,每8~24小时给药1次。重度感染,用氨苄青霉素每日6~13克或氧哌羟苯唑头孢菌素每日2~4克静滴,严重时可增至每日8~13克,但肾衰病人一般剂量为每日2~4克。

3.利胆药

33%硫酸镁10毫升和去氢胆酸0.5克,每日3次,饭后口服。或用胆囊收缩素1~2单位/千克体重缓慢静滴或静注。

4.激素

严重的病人可给予大量氢化可的松(每日300~500毫克)或地塞米松20毫克,静滴。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金钱草500克,水煎代茶饮用。

(2)龙胆草、左金丸各45克,以龙胆草煎汤送服左金丸,每服3克,每日3次。

(五)针刺穴位疗法

(1)体针:主穴:胆囊穴、阳陵泉、胆俞、中脘、足三里。配穴:胆绞痛加合谷,高热加曲池,恶心呕吐加内关。强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2)耳针:取神门、交感、肝、胆、十二指肠穴或耳廓探测敏感区,选反应明显的2~3个穴位,重刺激,留针30分钟,每日2次。

(六)手术疗法

在中西医结合急救下,若病情无法控制应予手术治疗,以解除梗阻,降低胆道的压力。决定性的手术是胆总管取石减压及T管引流,病情允许时可行胆囊切除术。

预防与护理

(1)保持情绪乐观,注意寒湿,饮食有节,去除胆石形成的诱因。

(2)及时住院治疗,做好手术准备。

§§§第五节泌尿系统疾病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肾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引起的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尿的改变(血尿、蛋白尿、管型尿)、水肿、高血压等特征。病程较短,大多预后良好。本病属中医“水肿”、“血尿”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风淫外袭,肺失宣降,导致通调水道障碍,不能下输膀胱,小便不利,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肿;或疮疡湿毒,浸淫皮肤,内侵肺肾,致津液气化失常;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水湿之气内侵,脾为湿困;或湿热内壅,三焦气机阻滞;或风热内侵,热注下焦等,是急性肾炎发病的主要机制。因为肺、脾、肾功能受损,水湿泛滥,精微下注,络伤血溢,故发生水肿、蛋白尿、血尿等。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系感染后的免疫反应引起。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细菌最常见,真菌、病毒、原虫等也可引发本病。肾小球病变的发生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抗原(如链球菌的某些成分)与抗体(免疫球蛋白)形成的免疫复合物与补体结合并滞留于肾小球,激活补体,引起肾小球正常结构的物理和免疫化学性质改变。

(2)炎症时吞噬细胞在吞噬免疫复合物时,释放的溶菌酶及肾脏和尿中浓度增加的醣甙酶,均可使肾小球结构中的醣肽成分破坏。

(3)纤维蛋白沉着于系膜区刺激系膜增殖,可使肾小球炎症发展、迁延。其病理变化为肾小球系膜及内皮细胞增殖、伴多形核白细胞及单核细胞渗出,严重者肾小球渗出、出血,毛细血管襻坏死,少数球囊上皮细胞有新月体形成,肾小管变化不明显,肾间质可出现单核细胞浸润及水肿。

治疗

(一)普通康复疗法

起病后2~4周内应卧床休息,重症者应延长休息时间。早期应给以低盐、限水、易消化、高维生素、低热量饮食。有氮质血症者,适当限制蛋白质。水肿、高血压者,每日限盐在2克内。少尿者每日液体摄入量限制在500毫升左右。

(二)中医辨证论治

1.风寒犯肺

发病急,恶寒发热,咳嗽气促,头面浮肿,或全身水肿,尿少,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细。

【治法】驱风散寒,宣肺利水。

【方药】越婢加术汤合五皮饮加减:麻黄7克,杏仁12克,陈皮12克,白术12克,连翘12克,茯苓皮16克,半夏7克,生姜皮5克,桑白皮12克,赤小豆35克,大枣12克,甘草4克。

2.风热浸淫

发热恶风,咽喉肿痛,口干,头面眼睑轻度水肿,全身水肿较轻,尿少赤涩,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或细数。

【治法】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方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桑菊饮加减:麻黄4克,连翘12克,桑叶7克,菊花7克,杏仁12克,桑白皮12克,金银花12克,薄荷7克,车前子16克,赤小豆35克,白茅根35克,桔梗12克,甘草4克。

3.湿热内蕴

头面或全身浮肿,高热,少尿色赤,口干、口苦,皮肤疮毒未愈,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解毒化湿,通利水道。

【方药】普济消毒饮加减:黄芩12克,黄连7克,玄参12克,板蓝根16克,牛蒡子12克,连翘12克,茯苓16克,金银花35克,蒲公英35克,薏苡仁35克,车前草16克,白茅根25克。如血尿重加地榆、小蓟根各16克。

4.脾虚湿困

面浮足肿,反复消长,劳后或午后加重。脘胀纳少,面色□白,神倦乏力,尿少色清,大便或溏。舌苔白腻,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湿利水。

【方药】胃苓汤加减:苍术12克,厚朴12克,陈皮12克,茯苓16克,生姜10克,白术13克,桂枝7克,麻黄4克,车前子35克,益母草25克,泽泻12克,杏仁12克,桑白皮25克。

5.阳虚水泛

全身高度浮肿,腹大胸满,卧则喘促。畏寒神倦,面色萎黄或苍白,纳少、尿短少。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沉细或结代。

【治法】温阳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附子12克,云苓12克,白术12克,泽泻12克,猪苓12克,葶苈子7克,桑白皮12克,益母草12克,玉米须35克,赤小豆35克,白茅根35克,生薏苡仁35克,桂枝12克。

(三)现代西医西药治疗方法

1.控制感染

可用青霉素40万~80万单位,肌注,每天2次,也可大剂量静脉滴注,治疗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红霉素或头孢菌素先锋霉素类。

2.对症治疗

(1)利尿:少尿水肿可用利尿药如双氢克尿噻25~50毫克,或环戌甲噻嗪0.25~0.5毫克,每日2~3次口服,一般不用保钾性利尿和渗透性利尿。

(2)降压:利尿后血压还高可阿替洛尔12.5~25毫克,每日2~3次口服,配合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5~10毫克,每日2~3次口服。无少尿者和高血钾者可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12.5~25毫克,每日2~3次。如出现高血压脑病,应快降压制止抽搐、镇静及注射甘露醇防治脑水肿等。

(3)控制心力衰竭:利尿和降压对心衰都有治疗作用,心衰严重者可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

(4)急性肾衰竭急性期肾小球滤率下降,发生暂时心房少尿和氮质血尿。去除感染,利尿降压等对症治疗。少数患者可用透析疗法。

(四)单味药与经验方治法

(1)白茅根200克,加水500毫升,文火煮沸,待温后分2~3次服完,每日1剂。

(2)车前草、玉蜀黍、旱莲草、爵床草各16克,水煎服,5~7天为1疗程。

(3)白茅根、珍珠草、白花蛇舌草、玉米须、车前草各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五)艾灸疗法

水道、水分、三焦俞、膀胱俞、足三里、三阴交、气海。风热犯肺者加肺俞、合谷、大椎、曲池,脾虚水泛者加脾俞、胃俞、大肠俞,热伤肾络者加大椎、曲池、肾俞。

方法:①艾条悬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0分钟,每日灸治2次,15次为1个疗程;②艾炷无瘢痕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3~5壮,每日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③温针灸每次选用3~5个穴位,每穴每次施灸15分钟,每日灸治1次,5~7次为1个疗程。

(六)足底反射区按摩疗法

选取肾、输康管、膀胱、尿道、肺及支气管、鼻、头部、淋巴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反射区,每个反射区分别按摩3分钟,每日2次。

(七)脐部敷药疗法

甜蓼新鲜全草1把,75%酒精适量。先将甜蓼洗净泥土,拌少许酒精,略加细盐,做成饼贴脐上,以胶布固定,干则再换,连续使用1个月。本方适用于尿血症。

(八)敷药疗法

(1)莴苣叶1把,黄柏100克。莴苣叶不能水洗,与黄柏共捣融如膏,选神阙(脐中)、小肠俞、膀胱俞穴。用时取膏药如枣大1块,放于6~8平方厘米的胶布中间,贴于穴位上。每日换药1次,10次为1个疗程。本方适用于水肿症。

(2)蓖麻仁70粒,石蒜1个。两者共捣烂如泥,敷于双侧涌泉穴,外盖纱布,胶布固定。约8小时后去掉。每日1次,1周为1个疗程。本方适用于尿血症。

(九)按摩疗法施术者用拇指点按劳宫、神门、小肠俞、膀胱俞、三阴交、阴陵泉、血海、足三里、脾俞、胃俞穴,每穴2分钟。然后,患者取仰卧位,施术者以左手掌根、大鱼际侧及四指(拇指除外)指腹(右手在上),自鸠尾、巨阙推至幽门、期门穴。右手四指(拇指除外)指腹及小鱼际侧(左手在上),循胃脘呈弧形按摩。左右交替,持续连贯,往返10次。紧接着提拿上下肢。

(十)熏洗疗法

(1)麻黄、羌活、苍术、柴胡、紫苏梗、荆芥、防风、牛蒡子、忍冬藤、柳枝、葱白各适量。上药加水煎煮,取汁去渣,待药液温度降至40℃左右时沐浴全身,汗出即可,每日1次。本方适用于风热犯肺或脾虚水泛所致的急性肾炎。

(2)赤小豆750克。双下肢。将赤小豆用小火煎煮30分钟,取汁去渣,待温度适宜后浸泡双下肢,每日2次。本方适用于急性肾炎面浮身肿。

(十一)药茶疗法

(1)花生红枣茶:花生米(连衣)50克,红枣10枚。上2味,用清水洗净,煎汤代茶。每日1剂,代茶温饮。本方具有补益心脾、益气利水的作用。适用于肾炎低蛋白血症所致的下肢水肿、颜面虚浮,或伴见食少、便溏等症。

(2)二陈竹叶茶:陈皮、陈瓢各10克,鲜竹叶20片。上3味,用清水洗净后,加水煎煮,取汁去渣代茶。每日1~2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健脾、利水、消肿的作用。可治疗急性肾类所致的水肿、腰酸、神疲等症。

(3)蚕豆壳茶:蚕豆壳30克。将蚕豆壳炒焦,研成粗末,沸水冲泡代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主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有降低尿蛋白的功效,适用于肾炎蛋白尿。对营养不良性水肿亦有效。

(4)茅根茶:白茅根10克,茶叶5克。将白茅根摘净根须,洗净,同茶叶一起加水,煎沸15分钟即可。每日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的作用。主治急性肾炎,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

(5)黄芪茶:黄芪60克,大枣30克。上2味。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取汁代茶。每日1剂,代茶频饮。本方具有补气利尿的作用。主治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症见蛋白尿,浮肿,神疲乏力,易感冒等。

(十二)饮食疗法

(1)花生蚕豆汤:花生米120克,蚕豆200克,红糖50克。花生米、蚕豆放入砂锅内,加水600毫升,小火煮水呈棕红色而浑浊时即成。每日2次,温服,服时加适量红糖。本方具有益脾快胃、止血消肿的作用,用于治疗急性肾炎水肿血尿。

(2)菠菜饮:鲜茅根250克,鲜菠菜汁500克。白糖500克。鲜茅根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继续用小火煎煮浓缩至将要干锅时,加入鲜菠菜汁,再加热至稠黏时即成。每日3次,每次10毫升,服时加适量白糖。本方具有清热利湿之功,可辅助治疗急性肾炎热伤阴络证。

预防与护理

积极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链球菌感染,更应及时彻底治疗。对于一些反复发作的感染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应彻底医治根除,以免引发急性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病理改变多样,具有进行性倾向,病程较长。一般有水肿、蛋白尿、血尿和管型尿,后期有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衰竭,终至尿毒症,多数预后较差。属中医“水肿”、“阴水”、“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

中医学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是在机体脏腑功能虚损失调的情况下,通过风、寒、湿、热等外邪引诱而发病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可致机体气血运行失常,三焦水道障碍,水谷精微外泄,湿浊水毒内停,瘀血湿热内结。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源于肺、脾、肾三脏,尤以脾肾虚损为著,标证则以血瘀和湿热影响最大。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瘀血与湿热是慢性肾炎日久难愈,肾小球病变进行性加重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