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空中天使的对话
28048600000008

第8章 珍鸟家族——空中的珍品(1)

鸟以稀少而珍贵,以特有的本领而名贵,以华丽的外表而被人称奇。它们数量极少,甚至面临着灭绝的危险。有些甚至被称为国鸟,

美国国鸟——白头海雕

中文名:白头海雕

英文名:Bald Eagle

别称:白头鹰、美洲雕、秃鹰

分布区域:加拿大、美国本土和北墨西哥

在北美洲,生活着一种鸟中猛禽白头海雕,它身躯庞大。一只完全成熟的白头海雕,有1米长。双翅展开足有2米多长。成年白头海雕的眼、嘴和脚都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是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呈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它的体重大约5—10千克,平均寿命大约为15—20年。白头海雕的体型大小随着年龄、性别和生活区域的不同而变化。未成年的雕往往比成年的白头海雕个头还大,这是因为年轻的白头海雕会有较长的尾羽和翅羽。

白头海雕常常把高高的悬崖顶和大树顶端作为寻找猎物的了望塔。了望塔使白头海雕的视野极为开阔,如同一个望远镜,很利于它们捕获猎物。

雌性白头海雕一次通常会产下2枚卵,并孵化约35天。有时2只小雕都能够存活,但大多数情况下,体型较大的“幼鸟”会将较弱的“幼鸟”杀掉。

每年春天,成双成对的白头海雕在空中跳着“8”字舞,有时它们互相抓住彼此的脚,或者在空中像车轮一样滚落下来,这并不是在打架,而是在向对方表示好感。

白头海雕的视力是鸟类中最好的,是人类视力的很多倍。白头海雕良好的视力可以帮助它们看见躲藏起来的动物,以便获取食物。比如:某些东西在我们看来只是一团皮毛而已,但白头海雕可以清清楚楚地认出那是一只小松鼠。

白头海雕的尾部长有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有时会流出像油一样的液体,它们把这种液体涂在羽毛上,便可以将羽毛梳理得整整齐齐。在梳洗时,它们还会使劲地摇摇身体,抖一抖身上的羽毛。白头海雕彻底整理一次全身的羽毛需要很长的时间。

一般的鸟儿在鸟蛋开始孵化时就不会再下蛋了,但白头海雕不一样,雌鸟在生下第一个宝宝的几天后,还会生下第二个宝宝。这样,先出生的小鸟就比后来的小鸟大得多。在没有食物的时候,这个家庭就会上演骨肉相残的悲剧,大一些的小鸟会把自己的弟弟妹妹当成食物吃掉。

白头海雕是美国的国鸟,它的形象还出现在美国的国徽上。白头海雕生活在美洲的西北海岸线,它们非常凶猛,经常在半空中向一些较小的鸟发起攻击,夺取它们的食物。富兰克林等人曾希望将火鸡的形象印在美国的国徽上,原因是他们认为白头海雕偷食其他鸟类的食物,对人类没有一点益处。但最终白头海雕还是当选为美国国鸟。有一段时间美国的白头海雕数量急剧下降,后来发现导致白头海雕数量下降的罪魁祸首是杀虫剂。经过美国政府几年的努力,白头海雕的数量逐渐恢复,并且重现往日繁荣的景象。

飞行的金刚石——刀嘴蜂鸟

中文名:刀嘴蜂鸟

英文名:Sword—billed Hummingbird

别称:媒人鸟

分布区域: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一直到玻利维亚北

刀嘴蜂鸟个体小巧,羽色鲜艳,嘴部细长,分布范围很广,从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一直到玻利维亚北部,都是它的栖息地。它个头虽小,但在蜂鸟中也可以算得上大个了。刀嘴蜂鸟的体长约为21厘米,眼大有神,头部为棕褐色,翅膀上部的羽毛为黄绿色,身体其他部分的羽毛为铜绿色,全身都闪耀着明亮的金属光泽。使人称奇的是,刀嘴蜂鸟的管状的喙细长如剑,长可达10.5厘米,有它体长的一半,看起来非常美观。在飞行时,刀嘴蜂鸟像蜜蜂一样,双翼拍动很快,能够发出一种“嗡嗡”声,就像蜜蜂发出的声音一样,这也是人们把它叫做“刀嘴蜂鸟”的原因。

刀嘴蜂鸟有“飞行的金刚石”的美誉。它的羽毛不仅光滑、细腻,漂亮无比,而且也有特殊的反光作用。每当刀嘴蜂鸟迎着太阳飞行时,在阳光的照耀下,它的羽毛就会反射出五彩缤纷的色彩,这完全可以与美丽的彩虹相媲美。尤其是它进行翻转时,因角度不同,颜色的变幻更加绚丽多彩、无穷无尽,这给它增添了许多迷人的魅力。

刀嘴蜂鸟有着奇特的生活习性,它有许多地方与其他鸟类不同。主要以中美洲的攀缘植物西番莲的花蜜为食,有趣的是,刀嘴蜂鸟的长嘴正好适合西番莲的11.4厘米的长花冠。其长嘴可以伸到其喇叭形的花朵中吸取花蜜。在取食时,刀嘴蜂鸟不会停落在花枝间,而是将身体悬停在空中。刀嘴蜂鸟的舌是管状的,和医生使用的注射针管差不多。因此当它把嘴插入花冠时,它的舌头能很快伸出来,舌尖上的纤毛可以舔食花蜜。当纤毛上吸满花蜜后,舌就会自动缩回口中,舔掉花蜜。在多姿多彩的鸟类世界中,这种准确便利的取食方式,是极为少见的。

刀嘴蜂鸟的这种取食方式使自身和西番莲花朵都得到了好处,刀嘴蜂鸟获得了食物,西番莲花则得以传粉受精。刀嘴蜂鸟不愧为“花的媒人”。因为刀嘴蜂鸟在舔食花蜜时,可以帮助植物传粉。平时,刀嘴蜂鸟总是喜欢在花下飞来飞去,寻觅食物。这时,刀嘴蜂鸟的羽毛上就会粘上许多花粉,当它飞到别的花朵上时,这些花粉传就会传给其他的花朵,为这些植物完成授粉。

刀嘴蜂鸟不仅能够进行长距离飞行,而且飞行的速度很快,时速可达50千米左右。这种超群的飞行本领得益于其特殊的肌肉组织和翅膀结构。它具有一个很大的龙骨突和相当发达的胸肌,上臂骨和尺骨与其他鸟类不同,比较短,相反,掌骨和指骨则较长,翅膀中间的关节因为不能活动,所以刀嘴蜂鸟的整个翅膀都是僵直的,翅膀与肩之间的关节非常发达灵活。一般的鸟类,翅膀近端的肌肉能够运动而其远端的肌肉却不能,而刀嘴蜂鸟却能二者兼用。由于个头小、翅膀小,相对面积不大,刀嘴蜂鸟要保持一定的飞行速度和空中悬停,就要像许多昆虫一样,使翅膀的振动次数加快。特别是面对强大的天敌时,为了逃避敌害,就必须快速地振动双翅,才能逃出危险圈。因此从客观和主观上,都要求它发挥双翅的特殊作用。

在长期的飞行过程中,刀嘴蜂鸟锻炼出了一种特殊的扑翼本领,它的双翅每秒钟振动频率可以达到60—70次,最高振动频率可达90次,可以说是世界上鼓翅最快的鸟类,并且刀嘴蜂鸟在向下扑翼时,它的翅膀可以全部翻转。在花丛中穿梭飞行时,姿势变化多端,进退自如,能够急速而灵活地鼓动翅膀。既能向前飞,也能向后倒退飞行和向两侧飞行,并能悬于空中一个固定的位置。由于身体总是保持垂直状态,刀嘴蜂鸟的翅膀不再进行上下振动,而是开始前后振动。这种振动产生的恒定气流能够托住它的身体,它的尾羽只要轻微地活动它就可以前后运动。当它在空中呈大弧形飞来飞去时,就像是一架喷气式飞机,而当它忽然悬停在空中时,又像是一架直升飞机。由于扑翼的速度极快,人们在它双翅振动的地方,只能看到一个灰白色的类似烟状的光环,并且听到一种特殊的“嗡嗡”声。但是要想看到刀嘴蜂鸟双翅振动的真实情况,是极其困难的事情,除非借助录像机的“慢镜头”,这个愿望才能实现。不过,由于每日主要在空中生活,它的脚便退化了,小而弱,不适于行走,只能作暂时的停歇。

袖珍女神——蜂鸟

中文名:蜂鸟

英文名:Hummingbird

别称:神鸟、彗星、森林女神、花冠

分布区域:南加拿大、和阿拉斯加、火地岛、西印度群岛

蜂鸟是一种羽毛绚丽多彩的小型鸟,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类,它身体的长度大约3—5厘米,重量约20克,多数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树林当中。蜂鸟是一种非常美丽的鸟,任何一种鸟都无法相比,它们从头到脚都长着色彩鲜艳的羽毛,十分耀眼。蜂鸟的美是无法形容的,它们的美超过人们所能想象的任何一种鸟。蜂鸟头部长着丝状发羽,它细如发丝,闪烁着金属光泽。在其颈部,有七彩鳞羽,腿上长着闪光的旗羽,而其尾部则有曲线优美的尾羽。因此有人说它们是“鸟类中最美丽的化身”。蜂鸟大多生活在美洲,从加拿大和阿拉斯加,包括西印度群岛。黑颏北蜂鸟是美国和加拿大的西部最常见的种类。在北美洲东部,生活着红喉北蜂鸟。但是,在北美洲东部,人们也可以看到其他种类的蜂鸟的个别成员。有些大型的天蛾在白天活动取食花蜜时,常被人误认为是蜂鸟。

蜂鸟的飞行速度特别快,翅膀每秒钟能拍动80次以上,并且它还能笔直地向上、下、左、右飞行,还可以倒退飞,它们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本领呢?这得益于它们的尾羽,尾羽可以控制飞行的方向。另外,它的飞行还与它那强健有力的羽翼肌有关系。就身体比例而言,它们的羽翼肌比别的鸟都强壮。蜂鸟飞翔肌约占其体重的30%。蜂鸟还长着发达的心脏肌,与其他鸟类相比,蜂鸟的心脏要大出其他鸟类的2倍。据估计,蜂鸟在飞行时心脏跳动每分钟可达到1200次。这在鸟类中是罕见的,这是因为它们血流循环迅速,氧的需要量相当大。因为飞翔肌甚是发达,所以蜂鸟的飞行速度很快,时速可达50千米,高度可达4—5千米。所以人们往往只听到它的声音,却看不清它的身影。

为了补充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蜂鸟主要靠采集花蜜维持体能。蜂鸟还长有特别发达的喙和舌头。据科学家观察,蜂鸟的喙又尖又细,相对很长,很容易插入花中采食。有一种剑嘴蜂鸟,它的头和身体加在一起,还不及它的喙长。蜂鸟采花蜜时能在花前悬空停下来。由于蜂鸟的嘴又尖又长又细,很容易插入花中采食。蜂鸟的舌头要比它们的嘴长4倍左右,并且呈管状,和我们喝饮料用的吸管相似。当它们悬空停在花前,把嘴插进花朵的时候,舌头便从嘴里伸出,它们的舌头可以一直伸到花芯的底部,然后吸食花蜜。蜂鸟的脑袋很小,但是记忆力很好,它们能够准确的记住曾经到过的花丛,以及不同种类的花在什么时候盛开。

蜂鸟是一种恋花的鸟,虽然它长得很纤小,但它们却是候鸟,冬去春来。它们对栖息地的寻觅准确程度令人叹服。更为有趣的是,虽然蜂鸟的样子很小,但是它们的脾气很大。人们看见过它狂怒地追逐比它大20倍的鸟,附着在它们身上,反复啄它们,让它们载着自己翱翔,一直到平息它的愤怒为止。

蜂鸟善于筑巢,是鸟类中的能工巧匠。蜂鸟喜欢把巢造在树枝上,鸟巢由丝状物编织而成,做工精细,造型别致。此外,有的蜂鸟还会把巢建在蜘蛛网上。有一些蜂鸟的巢像篮子,用一根细丝垂吊在半空中,看上去还像悬挂在树枝上的一只小酒杯,非常精巧。

蜂鸟尊崇“一夫多妻制”。每年的繁殖季节,雌鸟和雄鸟交配过之后,就会飞离雄鸟的领域,单独建巢、产卵、孵化和育雏。雌性蜂鸟每次产卵1—2枚,只有豆粒般大小,每枚重量仅05克,大约200个蜂鸟蛋才有一个普通鸡蛋那么大。鸟卵孵化期为14—19天。小蜂鸟出生约20天后,就能飞出鸟窝觅食,开始独立的野外生活。

随着鸟类学家对蜂鸟的不断研究,蜂鸟演化的秘密终于被揭开了。研究发现,蜂鸟与现存的雨燕类亲缘关系很近,它们有共同的祖先。由于生活环境的差异,它们的祖先产生两种不同的适应。一部分鸟飞行速度大大提高,它们的后代成了现代鸟类中飞行最快的雨燕;另一部分逐渐具备在空中悬停的本领,它们的后代就是当今的蜂鸟。

随着人类自然环境的恶化,蜂鸟的数量也在不断减少。目前,蜂鸟已经被列入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据了解,墨西哥等中、南美洲一些国家都有专门保护蜂鸟的组织及定时的宣传活动,这些都对蜂鸟的繁衍生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百鸟之妻——大鸨

中文名:大鸨

英文名:Great Bustard

别称:地鵏、老鵏、野雁、独豹、羊鵏

分布区域:中国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吉林的通榆、镇赉,辽宁西北部、内蒙古

大鸨是大型地栖鸟类。翅长超过400毫米。头长嘴短。翅大而圆,无冠羽或皱领,雄鸟在喉部两侧有刚毛状的须状羽。雄鸟的头、颈及前胸为灰色,其余下体为栗棕色,密布宽阔的黑色横斑。下体灰白色,颏下有细长向两侧伸出的须状纤羽。雌雄鸟的两翅覆羽都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非常明显。栖息于广阔草原、半荒漠地带及农田草地,通常成群一起活动。善于奔跑,大鸨既吃野草,又吃甲虫、蝗虫、毛虫等。

大鸨雄鸟和雌鸟的个头相差非常大,在现生鸟类中,是体重差别最大的种类。雄鸟长75—105厘米,两翼展开时可达2米多,体重10—15公斤。雄鸟的体形粗壮,它的颈又长又粗,腿很粗壮。在雄鸟的脚上,还长有3个粗大的趾,很适于奔走。头和颈都是灰色,后颈的基部至胸前两侧有宽的棕栗色横带,形成半圆的领圈。上体为淡棕色,并具有细的黑色横斑,形成斑驳的保护色,在沙漠中不易被天敌发现。下体为灰白色,两翅的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形白斑,同黑色的飞羽形成鲜明对比,飞翔时极为醒目。雄鸟下颏的两侧还生有细长而突出的白色羽簇,状如胡须,所以被当地牧民称为羊须鸨。雌鸟体形较小,体长不足50厘米,体重不到4千克,喉侧也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这种鸟乍看呆头呆脑,其实十分机警,常昂首观察周围动静,以防敌害袭击。

大鸨喜欢过群体生活,据说它们总是70只在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群体,因此,人们在描述它们时,就在“鸟”的左边加上“七十”,它们也因此而得名。古代,大鸨曾被认为是“百鸟之妻”。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说大鸨只有雌鸟而无雄鸟,可以与任何一种雄鸟交配而繁衍后代。这种错误说法都是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对大鸨繁殖习性不了解所致。这种错误说法很可能是由于大鸨鸟雌雄的羽毛颜色很接近,同时繁殖期间雄鸟大鸨不孵卵、不筑巢,也不照顾雏鸟,所以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没有雄鸟的。实际上大鸨与其他鸟类一样有雌有雄,每年4—5月,是大鸨繁殖的季节。此时,雄鸟就开始向雌鸟求爱。雄鸟尾部的羽毛会朝天竖起,脖子及翅膀上的羽毛也直立起来,胸部鼓成球形。雄鸟在雌鸟面前一摇一摆地不断扭动,并发出“咝咝”的声音。求爱成功后,雄鸟和雌鸟就开始进行交配,之后各奔东西,“生儿育女”的重任基本落在雌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