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空中天使的对话
28048600000007

第7章 鸣鸟家族——空中的音乐家(4)

许多种类的繁殖雄鸟相互之间极为相似,只能通过脚、喙和眼等部位斑纹或着色细节来加以区别。雌鸟普遍缺乏亮丽的色彩,外表暗淡,似麻雀,主要呈褐色、橄榄色、灰色和米色。因此,甚至往往很难区分同一个种类的雌鸟、幼鸟和不繁殖的雄鸟。在性单态和单配制的种类中,配偶共同选择一个巢址,然后一起筑巢、育雏。而在性态和多配制种类中,着色暗淡的雌鸟在雄鸟于巢中炫耀时会光顾它们的巢,在一番钻进钻出之后,选择其中一个巢用以日后产卵。接下来,它通过添置衬材(通常为籽皮和羽毛)来对选中的巢加以完善,最后铺好入口通道。然后它与雄鸟交配,但接下来产卵和孵卵都没有雄鸟在身边;最后为育雏。与此同时,雄鸟开始筑新巢,以期和更多的雌鸟交配。倘若巢没有受到雌鸟的认可,雄鸟常常将它扯掉,把巢址腾出来重新筑一个巢,然后再次在巢下炫耀:拍动翅膀、发出急促的鸣声。

一个巢的工艺如何与织雀的喙形和大小没有明显的关系。编织精致的巢既可能由喙很细的精织雀类(为食虫类)或眼斑织雀所筑,也可能由粗喙型的小织雀、褐翅织雀或蜡嘴织雀所筑。其中,后2个种类的巢为织雀巢进化过程中的早期形式:竖直筑于两根芦苇中间,入口在侧面,但编织的工艺及所用的细带同样非常精良。这种侧面开口的竖直巢同样也见于科中第二大属非洲织雀属的巧织雀类,它们均为非树栖性,包括在芦苇、野草中筑巢的织雀种类以及栖于开阔荒野和草地中的织雀种类。马岛织雀属的织雀种类很特别,呈鲜艳的红色和黄色,仅限于马达加斯加及邻近的印度洋岛屿上,其中有数种濒危,它们也筑入口在侧面的巢。

织雀所筑的草巢在筑巢过程方面表现出更进一步的变异性。雄鸟只筑一个框架性的空壳,隐于草丛中,之后由雌鸟在添加衬材的过程中完成主体结构。这种模式使体羽鲜艳复杂的雄鸟有大量的时间在营巢领域上空飞行巡逻和进行张扬的炫耀,尽可能多地吸引雌鸟(在长尾巧织雀和杰氏巧织雀中便是如此)。

每只雌织雀都会产特定颜色和斑纹的卵。在有些种类中卵为纯色,而在其他种类中,卵的外表在种类内部和种类之间均各异。卵的这种外表多样性被认为是为了抵制大量的种内寄生现象(在某些种类中已有报道),使寄生雌鸟产下的卵与寄主雌鸟的卵相似的可能性减小。不过,只有数量少、体型小、具黑色粗喙的寄生织雀为真正的寄生鸟,它们将着色极为匹配的卵寄生在多种扇尾莺(扇尾莺科)的巢中。而织雀卵色的多样性以及巢入口通道长度的多样性均有可能是用于抵制白眉金鹃的寄生,这种杜鹃专门寄生于某些织雀。虽然这些织雀也产不同颜色的卵,但人们数次发现白眉金鹃被困在编织精巧的入口通道里。

有不少织雀生活在干旱地区,在那里绿色、柔软的草少之又少,它们所筑的巢与其说是编织的不如说是搭盖的。在全科最大的种类、椋鸟般大小的红嘴牛文鸟中,雄鸟将一大摞细荆棘枝搭于树枝上,然后在巢中吸引雌鸟前来为巢铺上千草和绿叶以形成整洁的巢室。此外,这一种类的雄鸟有一特征为整个鸟类界一绝:它们长有一个假雄性器官,用来刺激雌鸟进行交配,也用以刺激它们自己达到性高潮。而最小的织雀鳞额编织雀筑简单搭建而成的圆顶巢,入口在侧面,巢经常成小规模出现在一起。它们用草干及花序筑巢的方式与梅花雀(梅花雀科)极为相似。事实上,织雀与梅花雀在体型和外形上都非常相近。而鳞额编织雀这一变异的小型织雀种类作为食种鸟也有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即它们在对干种子的代谢过程中会在体内产生水分,因而无需在干旱环境中定期饮水。

在群织雀亚科的各个种类中,有仅分布在坦桑尼亚的大型织雀棕尾织雀,这一种类成群生活,巢为由硬草干筑成的粗糙管状结构,搁于树枝末端。当棕尾织雀准备产卵时便将一端封闭起来,平时则有个体分别栖息于管巢均开口的两湍。多数种类成5—10只小群生活在各群体领域内,每个群体有自己的一片巢。但在2种小型群织雀(如灰头群织雀)中,数个群体会将巢筑在一起,以至于一棵树上会聚集50个甚至更多的巢。在纹胸织雀中,一片栖息巢中只会有一对配偶筑一个繁殖巢。而群织雀则会用硬草干筑成一个如干草堆般的特大巢,其下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巢室,可容纳多达100对配偶繁殖。所有这些搭盖的巢日后都会被其他各种鸟重新用以繁殖或栖息,尤其是群织雀那巨大的巢,不仅受到非洲侏隼的青睐,而且也是多种猫头鹰、雁、鹰、雀和鹃的共同选择。

有些织雀种类分布广泛,如非洲的黑头织雀和黄顶巧织雀以及亚洲的黄胸织雀和纹胸织雀。其他种类分布范围则相对较为有限,如印度洋岛屿上的马岛织雀属的种类,其中有几种仅生活在单个岛上;又如大织雀,只见于圣多美。肯尼亚和乌干达境内的织雀种类比非洲其他所有地区织雀种类的总和还多,但那里有数个种类分布很有限、数量很稀少。有些只见于里夫特山谷周围山林中的局部几个地区,如奇织雀;也有些仅生活在肯尼亚数片小型的特殊栖息地中,如索口科森林中的克氏织雀和高地草原中的杰氏巧织雀。还有些种类,如非洲西部的黑颊织雀和喀麦隆的白喉黄腹织雀,数量很稀少,原因不明。有一个种类,即栗脸织雀,在阿拉伯半岛西部有分布。而亚洲的织雀形成一个独立的群体,主要见于印度次大陆,其中有些种类数量稀少,如巨嘴织雀。

大部分织雀为留鸟,尤其是森林中具领域性的食虫类,其中包括最特化的金背织雀和绿头金织雀,这2个种类像鸸那样在树皮上攀爬。其他种类则随着草原上食物和水源出现季节性变化而作局部迁移。只有生活在极为干旱地区的种类才会经常性移栖,如非洲西南部和东北部的栗织雀以及尼日利亚亚撒哈拉地区的绿腰织雀。目前所知真正的迁徙仅见于黄胸织雀的种群中,它们在冬季从喜马拉雅山脉的高海拔地区向低海拔地区迁徙。

例外的是高度移栖性的红嘴奎利亚雀,这一种类成大群追随热带降雨锋面在非洲大草原的大片地区四处活动,因为那会给它们带来繁殖所需的大量新鲜草籽和小型昆虫。它们营巢时做短暂的定居,繁殖时具高度同步性,在第一枚卵产下仅6周后便继续转移。这当部分归功于这种鸟拥有整个鸟类界最短的孵化期:仅为9—10天。后代在长到1岁前就能够开始繁殖。雄鸟进入繁殖期在着色形态上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头部变为金黄色以及脸部的黑色面罩扩大,而雌鸟繁殖时喙由红色变为黄色。

缝制高手——缝叶莺

中文名:缝叶莺

英文名:Orthotomus

别称:裁缝鸟

分布区域:印度北部至中国南方、菲律宾、东南亚、马来半岛及印度尼西亚

缝叶莺是一种生活在东南亚的鸣鸟,从印度到菲律宾(Philippines),再往南直至东印度群岛都会发现它们的踪迹。缝叶莺共有9个品种。它们大约长11厘米,头部呈橙黄色,尾部呈灰白色。缝叶莺以它们独特的筑巢方式而闻名。缝叶莺把巢系在树上。雌性鸟儿会产3—6个蛋。它们生性活泼好动,并不很怕人,常常十几只集成一群,“吱吱啾啾”地叫个不停,声音虽不婉转,倒也十分悦耳。缝叶莺长长的尾巴很有特点,常像旗杆一样竖在身后,有时尾巴向前倒倾,一翘一翘的,仿佛身体失去了平衡,甚至要敲到头了,它们喜食树上的昆虫,常会从树的根部向上攀着枝叶寻找,一棵树一棵树地搜寻。

缝叶莺的巢也建在它们寻食的地方,如果园、树篱、灌木丛等处,离地面不高,两米左右。既然叫缝叶莺,那自然是以“缝叶”而闻名了。它们喜欢选用芭蕉、葡萄等较大而结实的叶子做巢,把一片或两片下垂的树叶缝合成囊袋状,然后再营巢于叶囊中。如果叶片不够大,就把相邻的两三片或更多的叶片缝合成一个完整的囊。有时聪明的缝叶莺还会在叶柄上绕一些纤维,把叶柄系在小枝上,这样,即使叶片脱落了,巢也不会掉下来。

缝叶莺收集来棉花、蛛丝、细草茎、茧丝等纤维,有时人类制造出的化学纤维它也很喜欢用来做巢。在选好的叶子边缘用嘴钻一个小孔,把纤维穿过去,由于纤维很松散,被拉紧时,就在叶子的外边留出一个结,然后嘴脚并用,把两个叶缘合拢,在另一叶缘上也钻一小孔,把纤维穿过,并在外边留一线结,经过这一步,叶片就基本合拢了。但是,事情干起来远不像说的这样简单,这第一步是非常艰巨的工程,有时缝叶莺一次次的努力都失败了,就不得不放弃这片叶子,重新选择一片。一旦第一步大功告成,缝叶莺很快就会把两个叶缘缝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睡袋似的囊。再收集一些植物绒毛或棕榈树的纤维填垫在囊底,最后才用柔软的细草、兽毛、棉花等在囊中圈出一个深杯状的巢,一个小巧、温暖、舒适而又不易被发现的空中楼阁就造好了。雌鸟要在里边产下3—4枚卵,卵的颜色多种多样,白的、粉红的、淡绿的、天蓝的都有,并都点缀有深色的斑点。此时的雄鸟也忙碌起来,它要帮助雌鸟来孵卵、育雏,直到宝宝长大出飞。

与缝叶莺亲缘关系较近的一些鸟,比如棕扇尾莺、棕颈鹪莺等也都或多或少地懂一点“缝制技术”,但都比缝叶莺逊色多了,人们也很少注意过它们。

美食行家——乌鸦

中文名:乌鸦

英文名:Crow

别称:老鸹、渡鸟

分布区域:除南北极外其他地区

在雀形目鸟类中,乌鸦的个头最大,体长约40厘米。乌鸦不像别的鸟那样有鲜艳的羽毛,它的羽毛大多为黑色,有紫蓝色的金属光泽。翅比尾长,嘴、腿及脚为纯黑色。乌鸦的种类繁多,共36种,分布较广。分布在中国的7种乌鸦,大多为留鸟。

乌鸦很少受到人们的喜爱。其实,这并没有什么正当的理由,是由于人们的一些主观偏见造成的。乌鸦的叫声既粗劣又刺耳,又长着一身乌黑的羽毛,丑陋无比,因此人们不太喜欢它。有些迷信的人,以为听到乌鸦的叫声是不吉利的,常会啐口唾沫,以为这样可以解凶,其实这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乌鸦生活范围很广。无论是平原还是高地,人们到处都可以见到乌鸦的踪影。乌鸦喜爱热闹,经常三五成群一块活动,早出晚归,白天在农田、草滩、公路等活动,晚上就在村旁或山边的树上过夜。乌鸦也喜欢与人做邻居,尽管人们十分讨厌它们,但它们还是设法搬进了城镇和乡村,过着似乎比人类更悠闲自在的生活。

春季的播种季节,乌鸦显得格外令人讨厌。它们非常喜欢吃人们刚刚播下、即将发芽的种子,不但捡食留在土表的种子,还会挖出埋在地下的幼芽,拔食破土而出的嫩苗,对于辛辛苦苦的农民确实是一种灾难。

然而,乌鸦并不嗜食粮食,它们不像麻雀那样危害粮食,它们喜欢吃田里的害虫。对于它们来说,吃肉还是要比吃粮好。它们经常以农田里的蝼蛄、蝗虫、金象甲、菜青虫等害虫为食,这些都是它们的美味佳肴。由于乌鸦个头大,食量也很大,能够消灭大量害虫。因而,乌鸦成了消灭农田害虫的生力军。人无完人,乌鸦也一样。尽管它们吃粮食,但也吃害虫,甚至能够捕食老鼠,对人类还是有功劳的。乌鸦还曾被请去帮助消灭甜菜农场里的甜菜象鼻虫。以前在日本,也认为乌鸦是害鸟,通过对它们的食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才知道乌鸦的益处远远大于害处,于是就把它列为益鸟进行保护。在我国,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来加以对待,在造成危害的地区适当捕杀,以化害为利。

乌鸦堪称鸟类中的“美食家”,对很多种食物都感兴趣。动物的尸体当然也不例外,在开阔的草原上,成群结队的乌鸦四处游荡,常常与秃鹫一道分享大型动物的尸体,充当自然界中的清道夫,既促进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也能防止疾病的蔓延。

在生物学家眼里,乌鸦是最聪明的鸟类之一,它们能学会许多方法来获取食物。一些生活在海边的乌鸦,以取食牡蛎和贻贝为主,牡蛎和贻贝都有坚硕的壳,乌鸦不易吃到壳里的肉,但它们都学会了一招绝技,它把贻贝叼起来,在空中飞翔,然后把它投向一块大石头,贝壳被摔破了,也就能吃到肉了。它们的技术十分熟练,总是能把贝壳摔破,而又不会把肉搞得稀烂无法下口。对付牡蛎就有点麻烦,因为牡蛎是固着在岩石上的,乌鸦叼不起来,但这也难不倒它们,它们知道叼起一块石头来把牡蛎壳砸碎,就能享受生猛海鲜了。

人们对乌鸦的误解太多了,人们常说“天下乌鸦一般黑”,其实并不完全这样,我国常见的乌鸦有秃鼻乌鸦、大嘴乌鸦、小嘴乌鸦、寒鸦、白颈乌鸦等种类。白颈乌鸦,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脖子上有道白圈,并不是通体漆黑;寒鸦虽然体型与其他种乌鸦十分类似,但脖子、胸部和腹部都是白色的。看来,事情总是应该一分为二地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