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28招提高利润的秘技
28044200000023

第23章 多久还钱最划算

“当年福特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用了65亿美元。其实福特公司只要有5亿美元的自有资金就可以了,其余60亿美元都是可以从资本市场找到的。”——格林柯尔创始人顾雏军

负债期限的决定

对于大多数企业,或多或少都会向银行申请贷款。不管银行承不承认,它们的确“嫌贫爱富”,几乎每家银行都在努力争取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有政府背景的企业,并且给予较低的利率、较长的还款期限。

与之相反,如果企业不够大,并且与政府关系不够紧密,那么一般都是企业“求”着银行发放贷款,不管那种情况,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向银行申请贷款贷多久?

通常来说,还款期限越长,利息越高。一家企业原本只需要贷款2年,但它如果贷款期限为5年的话,就算第2年末把款还清了,这第2年的利息还得按5年期的利息支付,这是不划算的,白白多支付了银行利息。

但有时企业会面临相反的情况。原本从银行那里取得了2年的贷款,但2年末才发现实际需要贷款3年,此时,就有两种结果:

①借新债还旧债。这需要企业在良好的信用记录下,从其他途径融到足够的资金,归还先前贷款,会增加企业在交易过程中的成本。

②违约。企业信用记录不好,或者新债没有及时到位,先前贷款无法偿还,给企业的信用带来负面影响。

风险与稳定的匹配

最理想的情况是:企业需要多长期限的贷款就向银行申请多长期限的贷款。这个道理听起来很简单,也是正常的思考逻辑,但是要完全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

因为企业需要的资金有些用于短期投资,有些用于长期投资。短期投资投入后,收回本金,再投入,再收回——实际上短期资金也成了长期资金;长期投资临时投资期满时,又成了短期投资。

一家企业究竟应当如何规划贷款?其中的方法和家庭中理财是一样的。

有一位朋友在国内一家大型证券公司工作,并担任总投资顾问一职,经验十分丰富。他爱人是另外一家期货公司的客户经理,做得也很出色。两个人都从事金融行业的工作,目前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但几年前的生活却并非如此。

“好几次,我家人都不怎么同意我们在一起。”那位投资顾问朋友说道。

“哦?你们蛮合得来的呀?为什么家人要反对?”我问他。

“主要是家里面的人觉得我是一个做证券的,她又是一个做期货的,两个人的生活都很忙,并且风险都很大,结婚以后生活都不怎么稳定。”他很不理解的继续说道:“行情好的时候,做证券也赚,做期货多半也赚;行情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亏,家里的日常开支都难以保证。”

尽管家人认为多少有些不完美,但后来,在两人的坚持下,还是走到了一起。

长辈的一席话,很简单直白,但其中的多虑并不无道理。

试想一下,小两口从事的都是风险很大的工作,这种风险不是来自于失业的风险,而是收入波动的风险,相比于一些实业行业的工作,证券从业人员的收入通常会随着行情的变化而大幅波动,而且经济总是有一个周期性,收入也会表现出起伏。

大多数人都是风险厌恶者,希望自己的收入稳定且逐步增长。

那位投资顾问的家人所考虑的是,遇到行情不好时,夫妻两人的收入都不好,如何支付家庭的日常开支,毕竟结婚后,将直接面临小孩的抚养费用。

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企业,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不管一个月的收入怎样,总有一部分开支是固定的,如一个家庭的食品支出、日常通讯、交通、衣物、企业员工的工资、利息支出等,这些固定开支就是家庭或企业面临的风险。

经营企业和经营家庭遇到的情况是差不多的,当无法支付这些固定支出时,风险也就变成真正的损失了。

所以,那位家人也许并不懂太多的财务知识,但是生活经验却告诉他们,一个家庭每个月需要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支付日常花销,因为这部分日常花销是固定支出。

生活的智慧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经营。一家企业要能够较好地抵御风险,一定时期内有一个稳定的收入或现金流入来应付日常运营。

那么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应该向银行申请多长期限的贷款呢?这需要企业拟定一份现金流预算,预测一下,投资项目每期的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然后再根据企业自身的现金流情况,再去分析资金缺口的大小。这样的贷款才是最合理,也是成本最低的。

“商学院点拨——营运资本筹资”

营运资本筹资政策,是指在总体上如何为流动资产筹资,采用短期资金来源还是长期资金,或者兼而有之。制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就是确定流动资产所需资金中短期来源和长期来源的比例,根据这一比例的不同,企业的经营资本筹资政策可以分为: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和保守型筹资政策。

配合型筹资政策要求按照匹配原则确定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的比例,即企业的长期投资由长期资金支持,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支持。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实现企业的收益性与流动性的相对平衡。

采用激进型筹资政策的企业,其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提供,但长期投资却由长期资本和短期资金共同提供,即“短融长投”。相对于配合型筹资政策,激进型筹资政策由于企业短期资金比重较大,能够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但却增加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一旦企业资金链断裂,则会难以偿还已形成长期资本的短期债务。

与激进型筹资政策相反,采用保守型筹资政策的企业,短期投资由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提供,长期投资则有长期资金提供,即“长融短投”。这种筹资政策,能够帮助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因为短期投资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回,而长期融资不必在短期偿还,故偿债能力得到提高。但同时,长期融资一般需要支付较高比例的利息成本,因此降低了企业的收益性。

那么,企业应该选择何种筹资政策呢?这不仅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的经营业务的现金流特点而定,而且更是需要把握宏观金融环境。比如,在金融危机中,企业应该多关注风险而不是收益,也就是说,应当多留出一部分过冬的粮食,为自己留出一点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