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6岁育儿百科全书
28032300000008

第8章 1~2岁育儿宝典(1)

一、发育状况

宝宝体重与身高

根据幼儿体格发育的规律,1岁以后幼儿的体重增长速度比婴儿期体重有所减慢,同时幼儿开始学习走路,以致活动量增加,所以1岁后的幼儿不像婴儿时期那么胖,但比婴儿期显得结实了。

什么样的体重和身高算正常呢?请参照下面说明。

1~1.5岁时幼儿的体重(kg):

男:8.44~12.08

女:8.00~11.68

1~1.5岁时幼儿的身高(cm):

男:72.3~84.2

女:70.9~83.1

1.5~2岁时幼儿的体重(kg):

男:9.38~12.13

女:8.99~11.71

1.5~2岁时幼儿的身高(cm):

男:77.7~84.5

女:76.7~83.4

2岁时幼儿体重(kg):

男:10.35~15.83

女:9.95~15.3

2岁时幼儿的身高(cm):

男:81.2~98.1

女:80.9~96.5

在幼儿1~2岁的时候,应至少每半年测量体重1次,并把测量所得的数据与上面所列的正常数据进行比较,这样就可及时地掌握小儿体重及其变化。当所测量的数据低于相应年龄的最低值时,应引起注意。尤其是当连续测量3次以后,发现体重没有明显增加或有所下降时,就要找出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例如,改善喂养幼儿的方法或检查幼儿是否有疾病,以便去除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

一般来说,如果给幼儿吃适当的食物,他的体重应该相差无几。幼儿会在饮食中进行自我调节,他会适时地从食物中取得他所需要的东西。如果小儿不够重或超重,这也许是父母给小儿吃不适当的食物造成的。

幼儿过重往往是食用了过多的肥肉、过多的甜饮料或者过多的精制糖类食品(如糕点、饼干、果酱等)造成的。

或者是你无意中控制了幼儿的活动,只让他坐在婴儿车上而不让他去做消耗热量的爬行或步行等运动。你应该鼓励幼儿多活动、多做游戏,越活泼越好。

关于体重太轻的情况,除非是有意识地限制幼儿吃东西,否则极少的宝宝是不够重的。也许幼儿与其他同年龄同性别的孩子相比体重是显得轻一点,但是以他自己的体重和高度为比例却是正常的。很多父母担心自己的宝宝矮且瘦小,但事实上一些小儿虽然长得矮而瘦小,却是健康的,就像有些成年人看起来也是矮且瘦小一样。如果给小儿吃营养均衡的食物,他会很高兴、很满意的,并且在正常、快乐的发育成长,所以家长们就可不必担心。

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

宝宝从一出生,神经系统就飞速发育,特别是大脑,各种生理机能、语言和动作发育也相对较快,在幼儿1~1.5岁时,他的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都在不断的发展,并有以下特点:脑的重量增加。新生儿脑细胞已经形成,但其体积相对大人来说较小,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随之还有逐渐增长和加粗的神经纤维,神经细胞的体积逐渐增大,使脑的重量增加。

1周岁时,幼儿的大脑重量已经从出生时的350克左右发展到了950克左右,幼儿的脑重已达成人(1400克)的70%。这说明脑部生长最迅速的时期是在幼儿时期,这个时期幼儿的脑部发育将为以后的智力活动和行为发展打下基础。

幼儿2岁时脑重为1050~115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5%。大脑的绝大部分沟回均已明显。神经细胞约为140亿个,并且不再增加。脑细胞之间的联系也在日益复杂化,大脑相应区域也因后天教育和训练的刺激而不断增长,个别差异开始表现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幼儿的大脑细胞间已经建立了联系。刚出生时的婴儿,脑细胞之间缺少联系,从出生至2岁之间,会生长出许多类似树枝状的突起的神经纤维,使脑细胞之间密切的联系关系建立起,这就为儿童智力发展提供了生理基础。

随着婴儿年龄的增长,神经纤维的外侧会长出一层保护壳,用来隔绝来自外界的干扰,这个过程叫做髓鞘化。髓鞘化使得神经传导畅通无阻而免受来自外界干扰。

新生的婴儿由于尚未髓鞘化,其动作很不精确,如果碰到他的手,会使他全身哆嗦。随着髓鞘化的逐渐形成,幼儿对动作的控制能力增强,动作也更加迅速、准确。

前卤门的闭合

卤门位于头顶前部,是头部骨骼之间的缝隙,呈菱形,在一岁之内是反应体内有无疾病的窗口,一般10~15个月时关闭。

出生时,前卤门约为2厘米×2厘米大小,在生后数月里随着头颅不断增大而改变,6个月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封闭,变得越来越小,这是因为颅骨生长发育的结果。前卤门闭合得早晚,反映着颅脑发育的情况,也在间接说明骨骼系统发育的情况。

正常小儿l~1.5岁时前卤门完全闭合。如果前卤门小,并在小儿6个月时即闭合,这种情况常见于脑发育不全、畸形、遗传病因素、维生素D中毒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幼儿前卤门比较小,也可能属于正常现象。因此,要确定前卤门是否小,应结合孩子的年龄、头颅外形、精神反应、智力和体格发育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如果前卤门大(大于3厘米×3厘米),1岁半以后仍未闭合,这种情况多见于头颅骨发育障碍或颅内压力持续增高的病症,如克汀病、脑积水及先天性心脏病或严重营养不良所引起的发育迟缓。

宝宝的骨骼特点

骨骼就像钢筋支架一样,支撑着我们的身体。其中它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水、有机物和无机盐。成人的骨骼中,约1/3是有机物,约2/3是无机盐,而幼儿的骨骼中有机物、无机盐各占一半。所以柔软、弹性、容易受外力影响而发生变形是幼儿骨骼的特点。如果长期用裤带或松紧带束缚胸部,会影响胸廓发育,发生肋缘外翻;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坐立姿势及背书包姿势可造成幼儿驼背或脊柱侧弯等。因此,在幼儿发育期间,要特别注意幼儿的坐姿、站姿、走路的姿势等动作的正确性。

另外,在幼儿生长发育的同时,骨骼也在不断地发育。骨骼最初是以软骨的形式出现的,软骨必须经过钙化才能成为坚硬的骨骼。在骨骼钙化的过程中,需要钙、磷为原料,还需要维生素D,以促进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幼儿机体如果缺少维生素D,就会患佝偻病(软骨病),从而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所以,在幼儿发育期间,应多给孩子吃含有丰富钙质及维生素D的食品,让孩子多晒太阳,以预防佝偻病的发生。

乳牙的蒙出

1~2岁的幼儿已经不再以母乳为主要食物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固体食物为主,因此牙齿对这段时期的幼儿显得非常重要。乳牙是幼儿时期的咀嚼器官,食物经过牙齿的咀嚼变得细小,有利于胃肠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此外,乳牙还是辅助发音的重要器官。根据乳牙萌出的情况,可以判断幼儿骨骼发育的大概情况。按时长牙,以及牙质优良的幼儿说明骨骼发育比较好;患小儿佝偻病、重度营养不良、先天性骨骼发育障碍的幼儿常发生长牙迟缓或牙质不好等情况。

婴儿的第一颗牙出现早晚不同,一般是4~12个月之间出来都算正常。如果1岁时还未长牙,只要其他发育都正常,也不必太担心,只有极个别情况是由于代谢紊乱而出牙迟,但通常这不会只表现在牙齿上,也会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

一般6~12个月长出四颗前牙(中间的门牙);9~16个月:再长出四颗边上的门牙;13~19个月:长出四颗前乳磨牙;16~23个月:长出四颗尖牙(犬齿);23~33个月:长出四颗后乳磨牙。此时,乳牙出齐,共有20颗。

2岁以内幼儿出牙数可采用以下公式估计:

出牙数=月龄-(4或6)。

牙齿的健康除了数量之外,牙的质量、颜色也是很重要的方面。如果牙齿发黄,可能是妈妈在怀孕期间或妈妈哺乳期间服用过四环素类的药物,或在宝宝饮用的水中含有过量的氟。若牙齿的表面呈蜂窝状或椹状,粗糙或牙冠残缺不全,牙齿的颜色呈白垩色或棕褐色,没有光泽,且不透明,这是釉质发育不全的原因。一般是因为在牙齿釉质发育期间,宝宝消化不良,营养吸收障碍,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的缺乏或患水痘、麻疹、佝偻病、肺炎或者妈妈在怀孕期间患风疹、败血症等。但是因为釉质发育是发生在牙齿萌出之前,所以一旦缺损形成是无法修复的,只能是预防。乳牙的釉质发育期是胎儿4~5个月到出生后1年内,恒牙釉质发育期是出生到6~7岁。此外,釉质发育不全的牙齿钙化程度低,很容易患蛀牙,所以最好定期检查幼儿的牙齿。

宝宝的乳牙是20个,但有的宝宝牙齿却多于20个,这称为多生牙。多生的牙齿一般牙位错乱,形态异常,影响牙齿的美观,并且容易引起口腔疾病,所以对多生的牙最好及时拔掉;也有的多生牙齿的位置比较正,没有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这样的牙齿也可以保留。

宝宝有一种常见的牙颌畸形,医学上称前牙反牙合,俗称地包天。一般为遗传因素或不正确的哺乳姿势,使宝宝总是下颌向前伸吸奶以及一些不良习惯如吮手指、咬上唇等原因造成的。家长发现宝宝有地包天这种牙齿畸形的时候,首先应想想宝宝是否有以上几种常见的不良习惯,如果存在就要及时改正。此外应及早作整形治疗。乳牙期间矫正是比较容易的,一般很快就可见效。

为了让幼儿的牙齿更为坚硬,防止蛀牙,可以定期带幼儿到医院去使用氟,每周1次在牙齿涂上氟化物,连续4次就可以了。

宝宝的心肺功能

宝宝心肺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宝宝的身体健康。一般来说,接近两周岁的幼儿平均呼吸频率为26~28次/分,心脏跳动的频率平均100次/分,血压平均值为收缩压13.199kPa,舒张压为8.533kPa。正常情况下脉搏与心跳的频率是一致的。因为5岁以下小儿的心脏主要受交感神经的支配,迷走神经的抑制作用缺少,比较容易兴奋,所以脉搏与心脏的跳动速度比较快,而年龄越小越明显。

当幼儿发热、哭闹或运动的时候,心跳和脉搏的速度也相应的加快。幼儿体温每升高1℃,每分钟心跳或脉搏增加10次左右。安静状态下1~2岁的幼儿脉搏为120次/分左右。幼儿肺脏的容积比较小,每次吸入呼出的气体量较少,但需要量接近成人,只能通过增加呼吸频率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因此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1~2岁幼儿的呼吸频率为25~30次/分。如果在安静的情况下2岁以内幼儿呼吸频率超过50次/分,不满3岁幼儿超过40次/分,则幼儿患肺炎的可能性相对来说就比较大,就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

宝宝学走路的历程

宝宝走路动作的发展不同于动物,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是幼儿要学会抬头、翻身,然后学会坐起、爬行,大约在幼儿10个月时才会站立,1周岁以后开始学习走路。当然,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营养的好坏、疾病、训练机会等,儿童开始学习走路的年龄也是有个别差异的。

能够行走这一变化使孩子的眼界豁然开朗。宝宝走路动作的发展在儿童心理发展上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是幼儿成长发育的一次进步。直立行走能使幼儿的双手得到释放,使他们有可能主动地用自己的手触摸各种物品,玩弄各种各样的玩具,这对他们通过自己的感知去认识周围的世界,促进智力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宝宝在刚刚开始学习走路时,难免要跌倒,这是学会自己走路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孩子体轻,走路的速度相对较慢,通常情况下,都是向前摔,而且有手的帮助,所以不会摔得很重。但是,还是要注意防止幼儿向后仰倒,因为仰倒很容易碰到孩子头部的后面,从而可能会引起脑震荡。因此,家长要为孩子提供一些有利于学习走路的条件,既要鼓励孩子大胆地练习,又要注意宝宝的安全。最好选择在地毯上练习走路。孩子穿的鞋子也要大小适中,最好是穿软底且较舒适的鞋。

当宝宝开始学习走路时,他对自己的行动还不能很好的控制:只能朝一个方向行走,不能转弯、回头;一旦过快地行走就很站住。但是到了19个月时,幼儿可以自由的行走了,也许还可能会跑。到了2岁的时候,幼儿就能够在跑步的同时改变方向,回过头,并且可以用目光粗略地看看自己的肩膀,而不会失去平衡,导致跌倒。他能够突然地停下来而不跌倒,并且能够弯腰低头捡拾物品,并且能保持平衡。宝宝在这个时期很自然地喜欢到外面去跑。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家长必须小心看护宝宝,虽然宝宝在这一时期里体力有所增强,但你不要期盼他能一次走很长的路。

如果宝宝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有退步的情况,不必担心,他可能在某方面发展的慢了而他在另一方面发展得快些,也可能是因为生病后体力有所下降的缘故。

学习走路对幼儿来说毕竟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因此家长要经常鼓励宝宝,让宝宝对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一般情况下,正常的宝宝满周岁以后便会开始学习走路了,但也有一些宝宝到1岁半还不会走路,让父母很是担心,其实这样的宝宝以后走路走得很好的例子也是非常多的,家长们就可不必过分担心。

宝宝手的特点

在1岁~2岁这段时间,宝宝手的精细动作的变化是非常大的。

1岁以前的幼儿,手已经可以抓握东西了,同时也可以眼手协调地玩弄东西。但是,这些动作是不分化的,宝宝还不会根据物体的特点来操纵它。例如,不论是杯子、气球还是图片,他都拿来敲击,不会分别用杯子做喝水动作,用气球来做拍打的动作,把图片拿来看的动作。而且,他的动作也是不灵活、不准确的。

在幼儿1岁以后,在正常教育的和生活的情况下,在经常接触日常的物品中,由于成人的不断演示和幼儿的不断模仿,逐渐学会了比较复杂、准确而灵活地摆弄和运用物体的动作能力。

而且手的动作也不再只是和物体直接联系,还增加了其他性质。首先,儿童学会了使用工具,如用铅笔画画,用小鼓敲打等。另外,手还成为和物体联系的媒介,即学会了把物品交给别人或者从别人那里用手接受物品。

还有就是手已经可以指示或表示某些意思。这时的幼儿可以理解大人的手势,并且能用自己的手指点物品,如问他“灯在哪里呢?”“电视在哪里?”他就可以用手立即指出灯与电视所在的方向。问他“你的鼻子呢?”“眼睛在哪里?”他也都可以准确地指出来。

宝宝运用手的能力的发展,在宝宝心理发展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手的灵活准确运动能使大脑的广大区域受到刺激而发育。所以加强幼儿手指的活动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所以家长们要鼓励宝宝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