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战争之手
28002500000010

第10章 铁血政策

卑斯麦就是容克地主出身,他的父亲曾经对他说:“记住,你是自由的骑士,不是交税的地主!”

1815年4月1日,普鲁士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俾斯麦出生。

卑斯麦生于勃兰登堡的一个容克贵族之家,他狂热地维护容克的特权和君主制度,历任联邦议会的普鲁士代表、驻俄和驻法大使。1862年得到国王威廉一世的重用,被任命为首相,1862年9月30日,就职仅2个星期的普鲁士首相卑斯麦,在出席议会预算委员会的一次会议上,当时在讨论1863年度财政预算的决议草案,卑斯麦发言,刚开始他口气舒缓地表达他对政府和议会共同解决预算问题的愿望,但突然他话锋一转,转向了解决德意志统一问题,他说:

“德意志看得起普鲁士,不是它的自由主义,而是它的实力……当前各种重大的问题的解决,不是靠演说和大多数人的决议……”

“普鲁士必须积聚自己的力量并将它掌握在手里以待有利时机。”“这种时机已被错过好几次。维也纳条约所规定的普鲁士国界是不利于健全的国家生活的。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这正是1848年和1849年所犯的错误……,而是要用铁血来解决。”

但这突然而至的演说不但没有博得热烈掌声,反而像是在一盆平静的水里投进了一块石头,顿时水花四溅。在威廉一世的内阁中,只有陆军大臣罗恩表示支持,其他的内阁成员一致地反对,连威廉一世本人也对他的演说表示担忧。10月5日,当威廉一世从巴登返回柏林途中会见了卑斯麦,他忧虑地对卑斯麦说:“我完全可以预见这一切将会如何终场”,“在歌剧院广场前,我的窗子下,他们将会砍下你的头,过些时候再砍下我的头。”他想到了被推上断头台的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而把卑斯麦比作斯特拉福伯爵。

然而,这些阻力和担忧丝毫没有让卑斯麦胆怯,他坚决地说:“没有别的路可走,只好奋斗”,“我们能不能死得更体面一些?”“我自己是在为我的国王的事业和陛下奋斗。”

在当时的德意志诸邦,尽管早有统一的愿望,但长期的割据早已矛盾重重,而奥地利作为德意志的领袖却无所作为,甚至可以说对统一德意志没什么兴趣。而德意志诸邦希望走一条缓慢的统一道路,即制定一个统一宪法,然后再寻找统一的方式,而卑斯麦对这种“宪法统一”嗤之以鼻,他说:“假如确实成功地按照这条新的、正在走的道路争得了一个统一的德意志的祖国……那我可能会对这个国家新秩序的创始人表示我的感谢;但是现在对我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他根本不相信什么“宪法统一”,他说:“我确信,普鲁士的荣誉并不取决于为了那些正在生病的议会著名人士在德国到处扮演唐·吉诃德”,“德国的统一和在议会的讲坛上作报告的权力不是同一类问题。”

卑斯麦以强硬的方式推行“铁血政策”,准备统一德意志。当议会出现反对的声音,希望罢免他时,他轻蔑地说:“我们这里不是英国,我们这些大臣是国王的奴仆,而不是你们的奴仆。”至于这种来自议会的反对和阻碍,他曾经嘲讽地说,“一个议会比一支军队更容易被动员起来。”“通过议会的辩论,通过11票之多数是不可能对这些原则作为一种判决的。”他蔑视议会的同时,却担心这种民主思想很可能会影响到普鲁士绝对服从的军队,他说,“这可能把民主政治的毒药撒进纪律严密的普鲁士。”这才是他对议会有一点担心的地方。

卑斯麦坚信,只有通过战争才能获得统一,他一边坚决果断的推行改革和着手为战争作准备,一边经常发出带有血色的言论,他说:

“要对这个(德国)问题作出决定,根本就不是在我们的议院中,而是在外交以及战场上”;

德意志统一问题“只能通过同反对者进行战争的道路来实现”;

“没有普鲁士的军队,并且是一支强大的普鲁士军队,德意志民族的观念根本就不会实现。”

这就是卑斯麦,早就被形容是一个“以训练新兵的军刀刀刃为乐事”的“烈性容克”,当他拥有权力之后,什么都改变不了他的决心,条顿骑士团的精神在他身上完全得到了发挥,而德意志也因此人而走向强大。

1864年,卑斯麦联合奥国发动对丹麦的战争,迫使丹麦放弃两个公国。这时,卑斯麦认为“如果奥地利不在战场上遭受失败,它不会允许普鲁士成为统一德意志的主宰。”于是在1866年发动了对奥战争并取得胜利,从而巩固了普鲁士在德国的统治地位。1867年成立了以普鲁士为中心的北德意志联邦。但南德四邦由于法国的阻挠还留在联邦之外,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了法军。年底南德四邦加入了德意志联邦,成立了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宣布为德意志皇帝,卑斯麦任德意志帝国宰相兼普鲁士首相。卑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塞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残酷镇压工人运动;对外力图运用联盟政策,确立德国在欧洲的霸权。1871年1月18日,宣布德意志帝国的成立。列宁总结说:“俾斯麦依照自己的方式,依照容克的方式完成了历史上进步的事业。”卑斯麦于1898年病逝。

而在卑斯麦发动的统一战争中不仅丹麦、奥地利和法国受到沉重打击,另外还有一个集团也受到了冷酷无情的打击,那就是以罗思柴尔德家族为首的犹太集团——卑斯麦虽追求的不仅是德意志民族的统一,而且是完全的崛起,而这就需要在经济上也实现统一和强大,因此,卑斯麦除了策划战争外,他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驱逐当时在德意志占有重要分量的犹太财团势力。因此,卑斯麦就像是一个魔术师一样,在经济领域发动了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将罗思柴尔德家族等犹太经济和金融势力排挤出德国,结果,罗思柴尔德家族在德国统一战争中不但没有获利,反而损失惨重。因此,在战后,罗思柴尔德家族开始支持法国,为法国提供了大笔贷款,以便遏制德国。

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卑斯麦对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厌恶和痛恨。在普法战争期间,巴黎被普鲁士军队包围长达4个月时间,巴黎城内因此物资匮乏,尤其是食物严重缺乏,巴黎动物园内的动物早已被饥饿的人群吃的只剩下骨头,甚至连猫肉、鼠肉都成了丰美的晚餐,一时间巴黎内外饿死的人遍地都是,战场周围到处都是死尸,普鲁士首相卑斯麦、普鲁士陆军统帅毛奇为躲避这种恶劣的环境而搬迁到了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城堡中。当他们来到这个诺大的庄园时,这些欧洲显贵们看到在严酷战争中这座城堡不但没有任何伤害,而且一如既往的奢华,什么也不缺,也不由地相信威廉九世曾经发出的赞叹:“这一切也只有罗思柴尔德家族才有办法拥有”,以致卑斯麦首相空闲下来甚至可以在庄园里捕猎山鸡,且每次打猎归来都收获颇丰。狩猎归来,卑斯麦首相就让城堡的管家拿出酒来,但管家却推说由于战争的限制,城堡内早已没有任何酒了。但卑斯麦根本不相信,严厉地威胁管家,管家这才说城堡内存有100瓶波尔多葡萄酒,但卑斯麦还是不相信只有这么一点,恼怒之余下令搜索整座城堡,结果发现了藏有数万瓶好酒的酒窖。大为恼火的卑斯麦曾想要一把火烧了这座城堡。

1871年,当普法战争结束后,罗思柴尔德家族决定向法国提供1亿英镑,以便法国向普鲁士支付战争赔款,由此,法国也成为罗思柴尔德家族的债务国,罗思柴尔德借机深入法国,并渐渐控制了整个欧洲的铁路。法国给俄国提供的贷款其实也是由罗思柴尔德家族提供的。

卑斯麦并没有想到,容克集团与罗思柴尔德家族所代表的犹太集团之间的战争此时才刚刚开始,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容克集团和犹太集团最后都不是赢家,而是那个刚刚结束内战的美国,以摩根集团为核心的美洲财团成了真正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