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建筑
27942900000002

第2章 中国历代建筑奇迹精品(2)

在殷墟已发现的宫殿夯土台基有五十余座,其形状有矩形,u字形和长条形的,其最宽的达14.5米,长达80米,堪称规模宏大。在夯土台基内用大块天然卵石作为柱础,其中一座大的宫殿共有三排三十个柱础,还有圆形铜垫(又称质)出现。殷墟还出土了大量的大理石的石雕,诸如虎、鹗、蟾、兽等,可能都是建筑部件或装饰物,这就印证了古籍中的“宫墙文画,雕琢刻镂”确有其事。

殷墟商代宫殿建筑都建立在夯土台基上,由墙体、木梁柱和坡屋顶构成,显示了商代建筑技术的水平。但这里仍没有砖瓦的出现,说明仍处于“茅茨土阶”的阶段。

在殷墟中发现各个独立的房子间,大抵采用东西南北屋,两两相对,中为广庭的四合组织,这种四合院的房基已发现有四组,这说明在殷商时期,我国的四合院房屋布局法已经初露端倪。

在殷墟、郑州商城某地也发现了一般平民居住的小型房屋建筑,其中殷墟的小房基,仅三米宽、五米长。而郑州商城还保留着半地穴的形式,室内地面或用黄细泥或用白膏泥涂抹一层,或经火烧使之坚硬光滑,这显然带有新石器时代的痕迹。在河北藁城台西村遗址发现的是地面建筑遗址,其墙壁下部用板筑,上部用坯垒砌,坯间用草泥相粘。

对于商朝的建筑,除了根据考古发掘及古籍中的有关记载进行考证和推测外,也可以充分利用商朝的甲骨文中有关建筑文字所保存的信息,这就使我们不仅能想像当时建筑的大致形状,且可据此推知出房屋建筑的顶台及干栏的样式。

在二里头,郑州商城和殷墟的夯土基中均发现了陶水管,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陶质给水、排水设施。

三百里阿房宫

“蜀山兀,阿房出。复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以上是晚唐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杜牧追记秦朝阿房宫的一段话,短短的二十七字,不仅将阿房宫的模样勾勒出来,同时也使我们感到了它那恢宏的气势。阿房宫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满足其唯我独尊,好大喜功的欲望而兴建的诸多宫殿之一。

还在他统一国家的过程中,就不断地把各诸侯国的建筑技术和样式撷取融合而施之于他的新建筑之中。在他统一六国期间曾连续建筑了不少宫殿苑囿,《史记·始皇本记》记载:

始皇二十六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诸庙及章台皆在渭南。秦每破诸侯,写仿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南临渭,自雍门以东至泾渭、殿屋复道,周阁相属”。阿房宫遗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约十五公里的阿房村。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后,秦始皇嫌成阳旧宫规模狭小,便于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在渭河南岸的上林苑中建造宏大的宫殿建筑群——“朝宫”,并“先作前殿阿房”。可不要小看这个前殿,据《史记·始皇本记》记载,其规模为“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如果我们对上述表述还感到模糊的话,不如到遗址实地考察一下。该遗址在赵家堡与大古村之间,现存宫殿的夯土台基东西约一千多米,南北长五百米,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规模之大便不难想象了。为了满足秦始皇的升天得道以求长生不老的欲望,又在阿房宫“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以象天极阁道绝汉抵营室也”。这里,我们再结合前引的杜牧有关阿房宫的描述,可知阿房宫不仅规模异常宏大,且已经开创了日后中国园林所常用的“借景”手法,从整体规划构图方面把数十公里外的天然地形“南山之颠”也组织进去,借作“阙”用,显示其宏伟的气魄,这也反映了中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

关于阿房宫的建筑情况,我们仍可通过《阿房宫赋》来了解其大概:“二川(渭川、樊川,即渭水和樊水两条河)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迥……”这是形容其楼阁之多,楼阁之间有遇廊相联结。至于飞檐挑角的形态则是:“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其后又描写建筑于长桥之上,跨越渭水的阿房宫犹如卧波之蛟龙,而联结阿房宫与南山之顶的架木复道则象雨后的彩虹绚丽多姿。为了修建阿房宫,特地从北山运来石料,又从巴蜀运来木材。秦始皇没能等到阿房宫建成,便去世了,留下秦二世又继续修建。然而秦二世也等不到阿房宫的建成,秦朝便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灭亡了,阿房宫及整个咸阳宫殿也随之被项羽的一把大火焚烧殆尽。

咸阳宫殿始建于秦孝公(公元前350),秦始皇统一后又重修。本世纪70年代中期,在陕西咸阳市东十五公里的牛羊村北塬(即北阪),考古工作者使秦都咸阳宫的一部分宫观建筑群的基址、墙体和一些焚烧后的遗物得以重见天日。在这块东西长六十米,南北宽四十五米,高出耕地面六米的台地上,已发掘出可能是高层建筑的主体殿堂一号室及另外的包括居室与作为盥洗沐浴用房的十一个宫室外,还发现了走廊过道和四个排水池,七个窖穴。所有这些建筑物均建筑在夯筑的台基上。

从该遗址我们还了解到当时的地面已相当考究,其中一至七室的地面为光滑、平整、坚硬,表面施朱红色的“丹池”,其他室的地面则用方砖铺成。从该遗址我们还可了解到:此时的制砖技术已日臻完善,砖的种类也日渐增多:其中有素面砖、太阳纹砖、菱形素面砖、米格纹砖、小方格纹砖及截面为锯齿状的平行线纹砖等好几种实心砖;此外还有作为踏步用的长达一百至一百三十六厘米的长方形几何纹、龙纹、凤纹的空心砖。

宫殿屋顶仍沿袭商周的四阿式,下由木柱、柱础、栌(斗)栾(拱)与梁、檩、榱(椽)支撑。

宫室的墙壁是夯土与土坯混用,壁间有壁柱,墙面先以掺有禾茎的粗泥打底,再以掺有米糠的细泥抹面,然后再刷白粉;楼上的墙体则是在承重木柱之间固定竹笆或荆笆,然后内外涂泥与刷粉。当时的屋顶已全部用瓦覆盖。瓦的纹饰除了云纹之外,还有莲、葵等植物纹及鹿、鸟、昆虫等动物纹。

从该遗址还发现,秦宫殿更注重建筑装饰。在一室的甬道与八至十二室的内墙壁上均发现了作为装饰的壁画。包括上述阿房宫及咸阳宫在内,总计秦始皇统一后十年内所造的宫殿,关外有四百多处,关中有三百处,可想而知规模之巨大,范围之广阔,所耗物力、财力和人力之多。不仅如此,秦始皇统一后,还修建了贯通全国的驿道,绵延万里之遥的长城及供其死后享用的骊山陵墓。

万里长城

中国的万里长城堪称世界七大古老雄伟的建筑之一。它与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印度的泰姬陵、罗马的圣索菲亚教堂、亚历山大墓以及大斗兽场同为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据说宇航员从月球上回首地球,依稀看到地球上的工人建筑物只有两处:一处为埃及的金字塔,另一处便是中国的万里长城。

春秋战国时各国为了互相防御,各在形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据文献记载,最早修筑长城的是楚国。当时楚国筑的长城,叫“方城”,北起今河南方城县北,南至今泌阳县东北,连绵数百里。战国时齐、中山、魏、郑、韩、秦、燕、赵等国也相继兴筑了长城。战国末年,匈奴开始强大起来,为了防御北方匈奴、东胡等民族的骚扰,秦、赵、燕国又分别在其北方边界修筑起高大的城墙。秦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黄河;赵长城,西起高厥(今内蒙古自治区临河),东至代(今河北蔚县);燕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口)。东至辽东。

公元前222年,秦灭赵后,匈奴乘机占据了原属赵国的河套地区。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于公元前215年,派大将蒙恬率领三十万大军反击匈奴,收复了河套地区。接着又命令蒙恬“因地形,用制险塞”,把原来的秦、赵、燕三条彼此不相衔接的长城联成一线,重新加固,并增调民力戍守,筑成了一条“(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延袤万余里”的长城。

万里长城像一条巨龙,随着地势的高低起伏,蜿蜒在秦朝与匈奴交界的地方。在当时有其国防上的积极意义,同时对于后世也有伟大的防御作用。但在封建制度下,特别是在秦始皇的统治下,这一雄伟的建筑工程,却变成一种暴政,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灾难。蒙恬修筑长城时,除三十万军士之外,更多的是征调大量民夫,一共修了十多年,建筑工地成了老百姓服繁重徭役的苦难深渊。在修筑过程中,死了很多人,于是便有了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以此来抗议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压迫。

据说,从前有个叫孟姜女的善良而美丽的女子与一个叫范喜良的青年农民相亲相爱并喜结良缘,谁知新婚宴尔却飞来横祸,范喜良被秦朝的官吏强迫抓去修长城,一去几年,杳无音信。孟姜女在家思夫心切,寝食不安,她怕丈夫受不了北方的寒冷,便日夜不息地赶制“寒衣”,随后又带着“寒衣”,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长城脚下,满怀希望与丈夫相聚。

可是向别人一打听,才知道丈夫已经命归黄泉。霎时,她如五雷轰顶,一切美好的愿望全被眼前这残酷的事实击得粉碎。她恨这无情的长城,恨这繁重的徭役,更恨秦始皇的暴虐统治,可她只是个妇人,她太弱小了。她只能放声痛哭,她把往日对丈夫的千般思绪、万般情意全部通过哭声倾诉出来,为了让她那已长眠于九泉之下的丈夫听到,她哭得泪水飞溅,哭声震天动地,她越哭越伤心,直哭得天愁地惨,狂风怒号,黑云压顶。老天也被感动了,就连长城也支持不住了。

忽然,一声巨响,像天崩地裂,孟姜女把长城哭倒八百里……修筑长城虽有负面作用,但毕竟在历史上起到过防御作用。这无疑是中国建筑史也是世界建筑史上一桩空前伟大的业绩,以后历代对长城继续修整使用,至明代,又将过去的土筑城墙改为砖石结构,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并沿城墙修筑了许多烽火台。清代,清统治者意识到修长城并不能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决定不再修长城。这样连续修筑一万多里长城的历史就此结束。

为了加强统治,巡游全国,秦始皇又下令修筑“东穷燕、齐,南极吴、楚”,从京城咸阳到全国各地的驰道,路面宽五十步,路的两旁每隔三丈,种一棵青松,全国的交通因此而畅通无阻了。

秦朝时除了上述建筑外,在其都城咸阳的布局上也有其独创性,它摒弃了传统的城郭制度,在渭水南北范围广阔的地区建造了许多离宫,东至黄河,西至淠水,南至南山,北至九峻,都是咸阳的范围。这种布局既表现了秦始皇的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也与他的充分自信及雄厚的国力有密切关系。

壮观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临潼城东十里,南依骊山、北临渭水。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穿治骊山”就开始修筑陵墓,等到统一六国后,更是由李斯总负责,调集了全国的七十二万服苦役的人员,凿穿三泉,又运来荆蜀的木材、北山的石料,建筑地下宫殿。相传有一块重约百吨的大石头,因为运不动只好抛弃在骊山旁边,后来被名为“恨石”。地下宫殿建好以后,又铸铜置放石椁,再以水银充作江河大海,上具天文,下具地理,陵中放满了奇珍异宝。里面还设置了百官牌位,以继续侍奉死去的秦始皇。另外,还用金银制成凫雁,人鱼膏为灯烛。为防备盗掘,还设有机关弩矢。一个陵墓用了这么多人工,里面又有如此多的机关、设施,费了三十七年的时间,到公元前210年,也没有最后完工,因农民起义而被迫停止。为了防止施工人员泄漏其中奥秘又将其统统封闭在里面。

除了地下的陵墓外,在地面上还建有享殿,以供祭祀。据记载,当时整个陵区“周围五里,高五十丈”。然而,随着秦王朝的覆灭,项羽军入关中时,在火烧咸阳宫的同时,也一把火将陵区的建筑物焚毁。

现经考察和部分发掘初步了解,陵园及葬区的范围总面积为一百二十五万平方公里,陵园面积近八平方公里,有内外两城.内城五门,外城四门,门上各有阙楼,陵墓在内城南部,呈覆斗形。由于长期风雨侵蚀,人掘畜踩,现仅有五十二米高,已远低于当年了。

根据钻探和试掘得知,陵内的建筑遗址和遗物很丰富……陵东侧有地下门道三条,并有地阙及通往墓内的甬道。内城北部有密集的建筑遗址,似为供奉秦始皇像生前那样生活起居用的寝殿等。这种布局开始了我国陵园建制的先例。

陵园的周围是从葬区,在发掘过程中,最令世人瞩目的是发现了震惊中外的一、二、三号兵马俑坑,埋葬着陶俑、陶马七千多个和数以万计的实用兵器……其中以第一号坑为最大,东西挺二百三米,南北宽六十二米,深四米五至六米五,总面积为一万四千二百六十平方米,其中置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六千多件,排成方阵,煞是威武整齐,无怪乎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将它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二号坑为一号坑的一半,总面积约六千平方米,主要由四个兵种陶俑组成的混合阵容。三号坑最小,当属指挥位置所在。其构筑方法大致是:“俑坑顶部的重量主要靠下面的立柱支撑;立柱上置有纵横交错的梁枋,以构成井口枋式的‘构架’,梁枋上密排棚木,棚木上铺有席子;席子上覆盖胶泥土,胶泥土上覆压红色及黄色、褐色封土”。俑坑地面用青砖墁铺。一、二号俑坑有火烧痕迹,三号坑则曾塌陷。这与文献所记曾被盗劫焚毁的说法相符。

此外,在始皇陵北还发现了三处可能是作为寝殿的建筑,墙用夯筑,地面或夯或用石铺,顶用瓦盖。再从这组建筑的门道、地面看,讲究而特殊。有的用素面石板铺地,有的则用很美的线雕菱纹铺地石铺地……所有这些仅为陵墓的一小部分,但已可想见当年建筑的宏伟壮观了。

“斗城”长安

汉承秦制,其建筑在秦代成就的基础上又取得长足的进步。这首先就表现在城市建筑方面。两汉时代出现不少通都大邑,其中以西汉惠帝时期(公元前195—188年)所建的长安城与东汉修筑的洛阳王城为代表。特别是前者,规模宏大,堪称典范。其建筑规划也颇具特色,是在充分利用原有宫苑的基础上建筑而成的。西汉初年,刘邦打败项羽后,定都关中,将秦朝的“兴乐宫”重加修饰并改名为“长乐宫”,由栎阳迁都于此。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由丞相肖何监造未央宫,宫周长十一公里,有台、殿共四十三所,建筑规模极其宏伟。汉惠帝时(公元前194—188年),194年开始修筑长安城墙,191年又再次增修城墙和城门楼。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公元前140—87年)兴建了城内的桂宫,明光宫和城西的建章宫与上林宛。后者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群与园林建筑。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建章宫开始兴建。这是一处巨大的建筑群,规模大于城内各宫,全宫由二十六殿组成,其中广中殿可容万人。《长安图志》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