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历史文化百科——建筑
27942900000001

第1章 中国历代建筑奇迹精品(1)

古代房屋建筑

原始人类在学会营造房屋以前,为了躲避猛兽和风雨的袭击,常住地势高爽、背风的天然山洞里。在进入氏族社会以后,人们才开始营建房屋。古书上说“上古之世”人们“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和“因丘陵掘穴而处”.大体反映了人们开始建造房屋的情况。

据考古发掘,我国新石器时代人们的住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半地穴式建筑,一种是桩上建筑。

半地穴式房屋有方、圆两种形式,地穴有深有浅。这种房子都是用坑壁作墙基或墙壁,有的四壁和室的中间立有木柱支撑屋顶。为了加固柱基,主柱周围加上一圈夯打结实的细泥,有的泥里夹杂着碎陶片和红烧土,也有的用天然石块作柱基。木柱上架设横梁和椽子,铺上柴草,用草拌泥涂敷屋顶。有的深地穴四周没有柱子,把屋檐直接搭在墙基上。为了防潮,使房屋经久耐用,居住面及四壁常用白灰或草拌泥涂抹,有些还用火烤。门道有的是斜坡,有的是台阶。有的门道延伸于屋外,架有门棚。屋内对着门口有一个灶坑,供做饭、取暖、照明和保留火种用。

桩上建筑,又叫“干栏”式建筑,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一种原始的住宅。直到今天,我国西南和台湾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仍然居住这种形式的房屋。这种建筑是用竖立的木、竹桩构成高出地面的底架,再在底架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住房。在古文献里有不少关于“干栏”建筑的记载。在生产工具极为简陋的情况下,当时的人们能将粗大的树木加工成适用的方木桩、木板,并做出榫卯、企口,充分显示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到了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父权制家庭生活的需要,住房的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房子面积缩小了,房间有单室的,也有前后相通的双室。有的地面建筑,四周立柱,平地起墙,正中架梁,盖成两坡面的屋顶,有的地面长方形大房子,里边有独成一室的,有两间互通而以隔墙分开,共设一个炉灶。

有的地方已用土坯砌墙。原始社会住房建筑上的柱网结构和榫卯技术的出现,为我国独具风格的框架式房屋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不同阶级的住房有了明显的区别。商代一些村落遗址的房子,大都是以半地穴式为主,既不打地基,也无夯土墙,构造极为简陋,形状有方有圆,很不规则。而奴隶主贵族的住房则不同。他们的住房是用夯土加土坯做墙、木柱做梁架的地面建筑。屋顶大多用四阿式或两坡水式。房子有一定的组合,可分为单问、双间和三问连在一起的三种。室内地面平坦,有的经火烧烤两次,光滑坚硬。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的商代早期宫殿遗址,经过复原,是一座建于夯土台基、坐北朝南的木构建筑。殿的四周环绕廊庑,屋顶为重檐四坡式。

西周时,房屋建筑技术有相当水平,已用瓦作屋顶。对墙体的作用也有了新的认识,如有的房屋的墙用板筑夯土,墙面和室内地面均涂抹有用黄土、砂子和白灰搅拌成的“三合土”,坚硬光滑。建筑群内外的排水设施也十分合理、科学。整座房屋建筑如今天我国北方流行的四合院。

我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它的基本构造方式是以立柱和横粱组成构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拄上,墙壁只起隔断作用,而不是承重的结构部分。所以,门窗可以自由开设,室内空间的分隔,墙壁的材料和作法等都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斗棋是我国古代的木结构建筑的特点之一,在世界建筑中很特殊。它的种类很多,名称和结构也很繁杂。它的使用,成功地解决了剪应力对梁枋的破坏性,而增加了建筑的牢固,同时加深了屋檐的外挑深度,使整个建筑更加美观。斗棋至迟在商代出现.在战国青铜器的花纹上,可以看到较完整的斗棋图象。

我国以木结构为主的建筑结构体系,到了汉代已初步形成。当时的建筑已广泛使用斗棋。汉代的住宅,已有完整的廊院和多层楼阁、屋顶结构已相当多样化,中国古典屋顶的几种形式,如硬山、悬山、歇山及庑殿顶,这时均已出现。在画像石中还可以看到汉代建筑上的板门、交棂窗和窗内的帷幕。有的陶楼上还保存着彩绘的痕迹,使我们能够据以想象当时建筑物“五彩彰施,图象今昔”的情况。但在汉代建筑中,砖的使用尚未充分普及,板筑的夯土墙还是相当普遍的。

西汉末年,豪强地主急剧发展,逐渐出现了坞堡式的庄园住宅。这种住宅,四周围有高墙,正中有门房、门楼,院内是四合院式。由正房、厨房、仓库、厕所和猪圈等组成。有的院内设照壁和二道门,把庭院分成前后两部,正房设于后院。

到了唐代,我国的建筑事业更为兴盛,宫殿、寺庙、塔幢等在各地大量兴建,琉璃材料和石材雕饰的使用更为多见。斗棋的使用这时更加成熟,与粱、袱、柱子结合得更加谨严。而且大小和形式不同的建筑物,其物件的基本形式、用材标准及加工已表现出统一的手法,说明这时的木结构已逐渐走向定型化,唐代的大建筑物已多用砖砌墙。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发展到了宋代,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宋代的建筑造型更趋于秀丽,打破了完全对称的单调格局,出现了多样的平面和立面。砖、石建筑物也有很大发展,纯以砖石发券构成的楼阁殿堂即所谓“无梁殿”出现了。至明代,无梁殿在南北各地均有建造。

明、清时,我国木构建筑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其中包括简化梁架结构和应用斜梁等。有时将梁柱直接置于柱头。一些大建筑物仍用斗棋作装饰,但比例显著缩小,成为高檐横列密集的装饰物。一些建筑则创造和发展了拼合料打地杖、加铁活等做法。木刻、石刻、砖刻、彩画、装修等,是明、清时期主要的建筑成就之一。当时的许多琉璃制的建筑物件,经历了几百年的雨雪风霜,迄今仍光辉鲜艳。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在当时统治阶级的住宅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例如官僚、地主家,常常四、五代同居,多以大妻庭为单位,形成封闭独立的住宅建筑群。在建筑布局上则有尊卑之别,长辈住上房,晚辈住侧房,仆役住下房。妇女不能轻易到达外院,宾客外人不可进入内院。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群

当我们大致了解了黄河流域先民们的生活居住情况后,很自然地想到:生活在长江流域的祖先,他们的居住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只能根据古籍上的记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来想像我们祖先的生活情景,但是究竟如何才叫“构木为巢”,仍是众说纷纭,不得要领。直到1973年夏,考古工作者在浙江余姚县的河姆淀村,发现了一处约七千年前的原始氏族遗址,这个千古之谜才被解开!我们知道,长江流域,湖泊密布,地下水位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不可能像北方一样挖掘地穴,但人们又必须在这儿生活下去,既要预防野兽、毒蛇的袭击,又要防止毒虫的叮咬,还要经受那潮湿多雨的闷热天气的考验。

我们的祖先经过不断的摸索,发明了干栏式的建筑。何谓干栏式建筑?所谓的干栏式建筑就是“用竖立的木桩构成底架,建成高出地面的一种房屋”。即《旧唐书·南蛮传》中所说的:

“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河姆渡正是这种建筑遗址。这种干栏建筑先在河湖边上将木桩打人地下,作为房屋的地基,再用大小梁承托悬空的地板。有如西双版纳傣家的竹楼。上层住人,防潮湿、防毒蛇野兽;下层可饲养家畜,堆放杂物,河姆渡已发掘的部分是长约二十三米,进深约八米的木构架建筑遗址。整个木构架建筑由几千根干栏横竖接合而成,估计原是一座长条形的体积相当大的干栏式建筑。在遗址中还出土了像柱、梁、枋、板等木构件及石器等加工工具。令人惊喜的是:在许多构件上都带有榫卯,有的构件还有多处榫卯。板与板之间、柱与梁之间采用榫卯衔接的技术,使接口处不见缝。这不仅增加了木架构的牢度,同时也使建筑物更加精确、更加规整。这就要求有相当高的工艺水平。我们的祖先,远在六七千年前已发明并掌握了如此精湛的营造术,堪称世界建筑史的绝作!

这种干栏式建筑的遗迹在吴兴钱山漾、江苏丹阳香草河、吴江梅堰等地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中均有发现,并影响到以后的各代一直到现在。我们在江南水乡、福建等地乃至西双版纳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均能找到它们的踪影。这种建筑又成为日后楼阁式建筑的嚆矢。

在我国原始社会中,除了上述两种代表性的建筑外,还有一种叫做“石棚”的建筑也值得一提。这种建筑是用二至四块竖立的巨石做支撑,上面覆盖一块扁平的巨石而成,犹如用石搭起的棚屋,故名。这种类似欧洲石器时代的巨石建筑之一的石棚,在我国北到辽东半岛,东至山东,西南到四川,东南到福建均有发现。其中尤以辽东半岛为多,计约大小石棚五十四个,分布于十一个县区中,其中又以复县松树的石棚为最,其顶盖长4.2米,宽3.5米,高2.8米。

据推测,这种巨石建筑当时是作为宗教仪式而产生的。

到了原始社会的末期,随着人们适应自然界能力的增强、生产力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也逐渐形成。这时的人们已开始注意对建筑物环境的规划布置。同时,建筑艺术也开始萌芽。

有些部落在建筑物上涂抹鲜艳的颜色,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遗址建筑的墙面涂着红色的条纹。有的部落建筑还有相当复杂的装饰性雕刻,如陕西省临潼姜寨遗址的建筑住房人口处墙壁上的刻纹图案等等。

我们的祖先逐渐告别漫长的原始社会而叩响文明社会的大门,中国的古代建筑随之也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最早的城和最早的宫殿

我们的祖先经过原始社会的长期阵痛,终于踏进了文明社会的门槛。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奴隶社会的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古代建筑亦生机勃发,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征。

关于夏朝的建筑,最早我们只能根据古文献的记载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世本》上说:

“禹作宫室”。《吕氏春秋》也说:“夏鲧作城”。至于何谓宫室,什么叫城,仍然是个未知数。虽然《竹书纪年》记载夏朝的末代统治者,桀时“筑倾宫、饰瑶台”,在《帝王世纪》中更称其为“琼室瑶台金柱三干”。但总有要么夸大其词,要么不着边际的感觉。

直到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掘了古文化的遗址,其后一系列的考古新发现,才使我们得以走近古人,对夏朝的建筑有个初步的了解。

在7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告成镇北面嵩山南麓王城岗发现了四千年前的城址,可能是夏朝初期的遗址,我们知道,嵩山附近的豫西一带曾是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地区。遗址包括东西紧靠在一起的两座城堡,其中东城已被河水冲去,西城平面略呈方形(约九十米见方),筑城方法比较原始,是用卵石作夯具筑成的。在山西夏县也曾发现一座距今约四千年的城址,而当时夏朝都城安邑据说是在这里的,其规模为一百四十米见方。此外,在豫东淮阳平粮台也发现了四千年前的城址,面积稍大于前者。上述城址大致向我们展示了那一时期的筑城方法和城墙的模样、古城的规模。

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的遗址是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的,距今约3900—3500年。

这是一座廊庑形的建筑群的遗址,有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的夯土台基,夯土的范围东西约长一百零八米,南北宽约一百米,整体近似于正方形,总面积约一万平方米,整个夯土台基呈北高南低状,台面残高0.8米。经研究判明:该建筑群是由堂、庑、门、庭等单体建筑所组成。殿堂的建筑面积约三百五十平方米,为八开间,进深三间的重檐四坡式建筑物。因为没有发现砖瓦的遗存,根据《大戴礼记·明堂》及《吕氏春秋·恃君览》中的有关记载,则可推知当时仍处于“以茅盖屋”和“茅茨土阶”的阶段。殿堂的周围有回廊环绕,大台南突出部位是大门的遗址,整个布局反映了我国早期封闭庭院(廊院)的面貌,这一遗址也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较大规模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的实例。

始建于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大发展时期。商朝的统治区域辽阔,东至大海,西至陕西,南抵安徽、湖北,北达河北、山西、辽宁。商代已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的制造业已经相当发达,除了制造大量的青铜礼器、生活用具、兵器外,也制造了一定数量的斧、刀、锯、凿、钻等生产工具。这表明手工业专业化分工已很明显。手工业的发展,生产工具的进步以及大量奴隶的集中劳动,使建筑技术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商朝不仅筑城的规模已远远超过夏朝,而且有一定的布局。现已发掘并经确认为商朝的城址有两座。一座是郑州的商城,另一座是湖北黄陂县的盘龙城。郑州的商城,周长六千九百米,全部都用夯土分段筑成,横断面呈梯形,平均底宽约二十米,顶宽约五米,高约十米。

相比之下,盘龙城要小得多。城垣南北约二百九十米,东西约二百六十米,总面积只相当于郑州商城的二十五分之一,应是当时的一个小方国所在。尽管如此,它同郑州商城一样,在城内东北部的高地上均发现有不少大面积的夯土台基,可能是宫殿、宗庙的遗址。在城垣的四周挖有城壕。

到了商朝后期,都邑更为发达,不仅都邑的规模宏大,而且有规划、有步骤,殷是商代都邑的代表。这个商代晚期二百七十多年的王都,在盘庚迁都于殷的时候,就确定了王室建筑的方位,武丁时期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兴建工作。殷墟遗址范围约二十四平方公里,呈带状分布,绵延约五公里。王宫区在遗址的中心区,王宫区西面有一条人工挖成的壕沟,与洹河东面、北面的弯道共同构成一个环形的防卫设施。在王宫的西、南、东面分布着众多的居民点和大批的手工作坊。在王宫和居民区分布有水井、道路、储藏物品的窖穴和奴隶栖身的地窖洞穴。在王宫区和居民区附近设有墓葬区。

商代的宫廷建筑虽然仍沿袭夏末的土木结构,处于夯筑台垣茅茨土阶的阶段,但其规模与装饰显然有了新的发展。

在郑州商城的东北部约六万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发现了几处大面积的夯土台和大型房基,最长的约六十余米。在黄陂盘龙城遗址,城内东北高地约有六千平方米的宫殿遗址,夯筑台基高一米左右。已发现的三座主要殿堂基址,位于土台中部,南北向布置,相互平行,略形成一南北中轴线。殿堂的四周有回廊,中为四室的大型寝殿形制。四室中间较大,两端较小,房基外围绕有四十三个大柱洞,东西两端各五,柱础置于圆形或方形的础穴中,础石较大。四室均由木骨泥墙围成,各室都在南壁中间开门,中间二室在北壁偏东处又开有后门,两端两室估计原有后窗,以适应长江流域湿热气候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