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山西省广灵县绿川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
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 杨富青
我到广灵县绿川公司是第二次了,第一次来,那可是吃了个闭门羹。
那次是山西省建材行业办的两名同志陪我一起来的。而且事先已经联系过,应当是万无一失。结果到了绿川后,绿川公司办公室的李主任和小郭一起告诉我们,说郭总已经去北京了,走得很匆忙,我听了当时就懵了。心想,我们那么大老远从太原跑过来,有约在先,咋就能不在了呢?说得好好的,咋就能一早去北京了呢?
李主任说,他们杨富青总经理去北京是有急事,没办法,只好去了,实在对不起,实在对不起了……说了多少个对不起我记不清楚了。
我当时在想,昨天说好的事情,一转眼就变卦了,至少也应当打电话告我们一声啊!这哪能行,像开玩笑一样,太不负责了……
绿川公司办公室的李主任和小郭倒是接待得挺好,对我们很热情,一直在致歉,说他们也不知道会这样,太突然了。听了他们的话,这才把我们的心情调整过来。他们让我理解他们企业的难处,他们再三说,要把企业做好也不容易,这是广灵精华集团的董事长临时决定让他们的杨富青总经理去北京的,很突然,也很仓促,匆忙之中离开了广灵,一大早就从大同市坐飞机离开了。
说到这里,他们一直在求我理解,我也就真的理解了。绿川水泥厂是广灵精华集团的下属单位,是分支机构,必须听命于上级,而且他们是民营企业,那就更要听调而动了。
这天中午,我们吃完饭,就又开车走上回太原的路程,一路上,要在高速公路上快速行驶,大约需要走三个小时的时间,来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回去也不会快多少的。
一路上我在想,看来见到这位民营企业家还是有难度的,要费点劲的。无论咋样,总是要见到的啊!不见咋能采访?
我在想。第二次来这里采访是什么时候啊?看来遥遥无期了……
还是没见到杨富青
事隔几个月后的今年夏天6月份,我随着山西省建材行业办主任郭世刚在奇村参加了他们的一个培训班开学典礼后,就又启程来到了位于山西北部大同市境内的广灵县绿川水泥厂。这家水泥厂,以他们的说法,官名叫做“广灵精华集团绿川建材公司”。
大夏天的,天气真好,车走在山西大运高速公路上,两侧是绿色的世界。山西大地到处是郁郁葱葱,在深绿色的簇拥中,心情很舒畅。尤其是进入雁北地界后,广袤的田野一览无遗,绿色染遍了整个山西北部的土地,山西也是个绿色的世界啊!但是,一路上我仍然在担心着,这次到绿川,能见到他们的杨富青总经理吗?车子走到半路上,我听到了世刚在接电话,那是杨富青总经理打过来的,说他正在大同市内办事,中午可能回不去,他已安排好家里人接待了。
“又是回不去”,真的有这么忙吗?我的脑海里又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但不管咋说,他是在大同市的,大同距广灵近在咫尺,应该没问题了,只是晚回来一会儿啊!晚回来一会儿,是应该能接受的。但我还是觉得,见这个杨总真有点难啊!不知为什么,脑海里总是有些异样的兆头在浮动着。
时值中午,我们来到了绿川,进到了这家企业的办公室里。果不出所料,杨总还是没有回来,好在这次见到了一位负责任的精华集团董事长代表柴源,这也是值得庆幸的。
柴源,这是一位长者,外表很朴实,大夏天的塞外,他身上还穿着一件外套,头上戴着一顶帽子。他个头不很高,长着个方脸盘,赤铜色的脸色,满口说着广灵的地方方言。一开始,他的话我听着很费力,好在走南闯北惯了,我的适应能力还算强,到后来听着听着就逐渐适应了一些。
他尽管满口广灵话,但他说话不紧不慢,有板有眼,很有节奏,语言速度中等,而且带着一种官腔,他一定是在政府部门工作过的官员,这种判断应当是不会错的。果不出所料,吃饭时,在饭桌上他道出了他的年龄,今年67岁,是当兵的出身,转业后曾在广灵县的经济委员会当主任,既然是县经委主任,那他应当在经济管理方面是有一把刷子的。我从他的话语里听出来,他对绿川的情况很熟悉,而且说话很有逻辑,也很有章法,条理清楚,有条不紊,关键地方总要强调一下,那是在县里的官场上干出来的,练出来的。他老成持重,经验丰富,在这家民营企业当顾问也应当是响当当的,是一位有经济头脑的领军人物了,当然是会很受人们欢迎的。
更为让人意外的是,他居然是我当年在空军航空学校当飞行学员时的同班同学刘乃绪的同学。他说他也差点被选上空军飞行员,就差那么一点点,说着还有一点遗憾的语气流露出来……
时值中午,杨富青总经理还是没有回来。我们只好午休后再说了。
下午3点,等我醒来时,郭世刚主任已经开车离去。我留在了精华集团绿川水泥厂的宾馆里。当然,这个下午并没有白白浪费掉,正好有熟悉情况的柴源主任给我介绍厂里的生产和经营情况……
他终于出现了
直到第二天上午的上班时间,才在杨富青的总经理办公室里见到了他。
杨富青,这个名字很熟,虽然没有见过面,但这个名字确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等我见到他时,看到他的一举一动,才知道他是个干事业的那种人特有的性格。他真的闲不住,是说他总在各地跑来跑去,很难在办公室里稳稳地坐下来。
就在我来到他办公室里时,他那里已经来来往往好几拨人了。走了又来,来了又走,有点川流不息的感觉。
杨富青,是个中年人,这是个圆头圆脸,个头中等,身材长得很敦实的人。他脸色红润,皮肤白皙,留着并不是很整齐的寸头,长出了一副干练的身板。他身高大约有1.70米以上,看起来膀阔腰圆,上身穿着一件纯白色衬衣,那真是一件很白的衬衣啊!下身是一条有着挺括裤缝线的西装裤,与那件白色衬衣很协调。这大约是头一天刚从大同市办事回来的缘故吧,一看就是为了应付一定的场面才特意穿戴的。
他和这里的其他人一样,也是说着满口的广灵方言,我听着这里的人全是同一类型的话语,清一色的地方方言。他们相互间沟通很容易,但外人听起来就有了一定的困难。好在我什么话都听过,也就容易听懂了。
他的办公室比较宽大,是三间位于二层楼上中间地段的阳面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外面一大间是用来办公的,里面套着的一小间是他的休息室。他中午、晚上不回家,可以在那里睡觉、休息。
他坐在那个办公转椅里面,总是在晃动着身体,一会儿接个电话,一会儿又转过来和有事找他的下属对话,如此反复多次。也就发生在我进到他办公室里的20分钟的时间里。他同时还要给我介绍情况,但遇到有人找他的场面,我真的插不上嘴,也真的没有他和我说话的时间。
又是电话铃响了,是手机的铃声。他接了起来。
“喂,那里扣咱的车是什么原因?什么道理?咱那两辆送水泥的大车到底犯什么规了?”
“在哪里扣的?什么?大同县?知道了!”
他真的没有谈话的时间。他又开始在找人了,找关系了,他要解救他那里被扣的两辆送水泥的大车啊!
电话一个个打出去,一个个电话又从外面拨过来,如此反复多次。就是两辆被扣在大同县的送水泥的大车在左右着这里的场面和时间,他真的很焦急,那是一位责任人遇到突发事情后的正常的工作状态啊!
这件事还没有处理完,又从门外来了两位他的下属。这次的内容与上回完全不同,是向他汇报厂里有一台挖掘机,厂里急需要用,但没人会开,而这台机器还马上要投入使用,要处理一件很急很急的事。
这也真是十万火急,要很快要想出解决办法……
在这种状况下,他还在和我说着话,谈着他们企业的一些情况,同时还在应对当前出现的事情,也真的是有点难为他了。
看来只能这样谈下去了,我没法改变它的这种状态和处境,我慢慢地适应了这样的环境。好在,他很快找来了厂办公室里的一位中年工作人员,让这名工作人员和我一边说着一些数据,或记录我要寻找的相关资料。这样下来,还是能了解一些问题,在与杨富清聊着的同时,也能见缝插针地寻找一些适当的话题,了解一些情况。
一个上午就这样在匆忙中过去了,但真的让我感到了这位企业总经理业务的繁忙、工作面临的繁杂,没完没了的事务缠身,也就在这时,我才开始能慢慢地理解他了。
这是广灵县的一家利税大户
绿川,这是一家“广灵县精华集团”的子公司,它并不是一级法人单位,但他的利税收入在广灵县也是一家大户。他虽然没有在广灵县内成为单独纳税人的户头,但他却在精华集团的总纳税额中占到了很大的比例。精华集团每年给广灵县上交的近五千万元的利税中,绿川建材公司就占到了近一半。这实在是在广灵这个贫困县里的金钱贡献者啊!
柴源主任给我说,绿川建材公司,真的对广灵是有贡献的。这不是说在嘴上的,而是在近几年的实际工作中实现了的。
精华集团,原来是以生产矿用炸药为主的民营股份制企业,1995年,开始了金属镁的生产而且从此金属镁成为了这个集团的主要经营内容。这是由于,在当地的资源中,有着大量的富镁白云岩,于是镁就成为了当地的“金”矿藏。实际上,山西广灵县是全国知名的金属镁原料基地。在精华集团开始生产金属镁之后,逐渐发展成为了当地金属镁的大型企业。现在精华集团的总部已迁至北京,成为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区里的一家。精华集团现已有有形资产达8亿元,每年销售收入达7个亿,利润达人民币5000万元。每年,上交大同市广灵县税款达4500万元,成为广灵县内最大的纳税大户,占到全县税收的近50%。
柴源主任告诉我,生产、冶炼一吨金属镁,就会产出7吨工业废渣,这既污染环境,又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存放,由此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为了彻底解决金属镁生产和废渣排放的矛盾,消化生产金属镁产生的工业废渣,变废为宝,形成绿色生产的产业链,实现精华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这才开始了绿川水泥厂的建设、开发。实际上,这是一种产业链,是一种循环经济。为了生产金属镁废渣水泥,杨富青开始走马上任,开始了调研、试制工作。用了整整3年时间,他们与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共同研制开发金属镁产品。经过了无数次的试验、研制,终于在1998年研制成功了生产复合硅酸盐水泥,使各种废渣的掺入量达到了30%以上,明显地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产生着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绿川建材公司生产的这种水泥产品,经中国建材院国家水泥质检中心等权威部门技术鉴定测试,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相应的指标都符合GB12598-1999复合硅酸盐水泥标准。这项技术成果,很快通过了山西经济委员会的技术鉴定,被山西省科委列入科学发展计划项目,同时被国家环保局列入2001年国家重点环境保护实用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名单。这项产品还填补了国内的产品空白,取得了国家专利,并获得了国家技术科技成果奖,被评为2002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2004年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由此,在2001年9月9日开工建设绿川水泥厂,在2002年过春节时建成并开始投入生产运行。
柴源主任强调了一下,确切地说,这里生产的水泥产品,准确的名字应当叫做“镁渣硅酸盐水泥”,当时日产达到700吨熟料,年产3.5万吨水泥。这样,把当地生产金属镁而产生的废渣全部吃掉,榨干吃尽。而且,连大同市周边的天镇县、灵丘县、新荣区内及河北省邻近山西的相关县份的金属镁废渣也全部吃尽,生产金属镁所产生的废渣就这样被全部吃掉了。这对当地的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柴源主任说,绿川建材公司建成投产以来,一直在金属镁废渣的利用方面搞科研,由此,杨富青成了绿川建材公司的科研带头人。现在的绿川建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2亿元人民币。年产50万吨镁渣复合硅酸盐水泥,年销售收入达一亿元人民币,2007年上缴利税2400万元人民币。
他说,绿川水泥产品的问世,是环境保护的产物。绿川公司的工艺设备选型、废渣利用,都是从环境保护出发,公司用了2000多万元专门解决绿川的环境保护问题。他们高标准,严要求,终于使这家水泥生产企业成为了花园式的绿色生产企业。2008年,绿川被山西省环境保护局授予了“绿牌企业”,成为山西省建材行业中唯一的一家水泥生产企业中的挂牌绿色企业。这一点,山西省人大常委会组织的“三晋环保行”的记者都曾作过报道,同时记者团还建议推广绿川水泥厂的做法。
绿川,目前已经通过了ISO19001和ISO1004质量管理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了品牌意识很强的企业。
杨富青的心思
在与杨富青的接触中,我隐隐地感到了他的思想深处的一些东西,其实他是有思想顾虑的。他所以迟迟不愿和我们见面,有着他的难言之隐。
应当说,绿川水泥厂,或者说是精华集团绿川建材分公司,杨富青担当的角色并不是一级法人代表,他也只是精华集团下面的一个子公司的一把手,是被精华集团董事长聘用的角色。对于宣传他,是有思想顾虑的。
我不止一次地对他说,宣传你一个人,实际是在宣传你们精华集团,更是在宣传你们的绿川水泥厂。你是这个集体的代表人物,你代表的是这个群体,所以你不要有什么顾虑。而且,你在你的工作岗位上是做出了成绩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是大家公认的。你获得的建材行业全国劳动模范的称号,是经过各个方面考察和认可的,是经得起检查和考验的。
就是这样忠恳地与他交谈后,他才坐下来与我聊起了他的工作和生活。
他很直率,很坦诚,也很谦虚。他今年42岁,是广灵县城关镇兰庄村人。他在广灵县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1987年参加工作,一开始,他在精华集团下属的运输公司开车,先开大车,后开小车,他先后开过解放110、上海、北京吉普、奥迪100,开了8年车他就改行了。
他说他是因工作需要调到绿川水泥厂工作的,他曾在精华集团汽车运输公司任经理,主要从事精华集团的汽车运输业务。当时主要是从事运输煤炭、炸药、镁锭的业务等,在他担任运输公司经理期间,这家运输公司没出过任何问题。本来,这种运输业务事故率是很高的,但在他任期中没有出过任何人身伤亡事故。说到这里,他感叹地说了一句:
“主要是管理问题啊!”
他在2002年来到精华集团绿川建材分公司,开始了他在这个厂的新的岗位上工作,后来,在试验成功镁渣水泥后,这个厂大批量地投入了生产。
他告诉我,到目前为止,他们这个绿川水泥厂一共只有492名职工,在生产第一线的只有274人,他们采取了三班倒的办法,每班有70多人。这里的员工是公开招考的,中专、大专学生都有,大多来自附近的大同县、浑源县、怀仁县,但还是广灵县的职工居多。厂里的技术骨干力量,主要是从外面招聘的,有少数是来自安徽省海螺集团巢湖东关水泥厂……
其实他说得很简单,我在和别人的交谈中才知道,他真的不想说自己那些“丰功伟绩”,他觉着他很平凡,很一般,就不想多说了。
其实他是一名创新尖兵
他的同僚告诉我,杨富青总经理是一名实干家。
2002年,广灵精华集团建成了年产50万吨的镁渣复合水泥生产线,那时的杨富青,作为****党员,被调到绿川公司制成工段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大胆实施技术革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在他的带领下,曾经先后完成了十多项技术革新,创造了十几项技术成果,受到了精华集团的表彰和奖励。他多次被评为“优秀技术工人”、广灵县“十大杰出青年”。2005年荣获山西省劳动技能竞赛三等功,成为绿川公司的一名技术骨干,专业人才。
其实,杨富青一直是在钻研技术的。在他担任汽车运输公司经理的时候,他就有“汽车小能手”的称号。
在他担任水泥生产关键岗位铸成工段工段长后,他一直保持着钻研技术的思想作风。为使自己尽快适应工作,他订阅了大量的水泥专业方面的书籍、报刊、杂志,在不断阅读吸取营养的同时,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水泥生产研制工作中。他常常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不仅上班时间学,下班后仍然在学,不懂就去请教别人,直到弄懂弄通为止。人们久而久之就给他送了“倔牛头”“工作狂”的雅号。
杨富青在他的工作岗位上真是兢兢业业,不辞辛苦,一心扑在了工作上。一次检修中,杨富青为了搞清楚水泥磨的内部结构,他灰头土脸地钻在水泥磨内整整待了一个整天。不但没有吃饭,还接着干了个连班,直到下一班人快要下班的时候,才由众人把他拖出来。
还有一次,他听说合肥市水泥院来了一名水泥磨技术人员,他为了向这名技术人员求教一个技术问题,他在公司宾馆住着的那位技术人员的房门口整整站在那里等了两个多小时,直到这位技术人员帮他把问题解决,他才离开。
正因为他这样执着追求,废寝忘食,努力向上,弃而不舍的精神,几年内他就成为了绿川建材公司水泥制成系统的技术权威。同时,凭着他的刻苦钻研,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终于通过了全国高等教育的自学考试,获取了大专文凭。可以想象,这位只有初中学历的杨富青,面对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那样严格的筛选,他是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和艰辛啊!人们都知道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难度,好多人在这种考试面前畏而却步,有的中途退出,有的半途而废,但他却顺利地通过了。这是一次学习大检阅,他能过关,说明了他学习的认真和扎实,我们真得应当祝贺他的成功。
绿川水泥厂里的人说,杨富青是个技术迷,3年来,由杨富青参与并实施的技术创新项目有10多项,为公司节约能耗价值达150多万元,水泥的台时产量由原来的27吨提高到现在的38吨,产品质量稳定上升,“绿川”牌水泥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山西省水泥市场用户满意品牌”,连续两年被国际认证联盟评为“管理优秀奖”。
杨富青总是把自己放在生产第一线,那是他不想离开、不愿离开的神圣岗位。
在绿川公司建成投产之初,杨富青总是泡在生产一线。在第一次点火时,杨富青和大家在一起点火,点了12个棉球,最后一个才点着了。在这段时间里,他晚上经常不回家,一个月一个月地不回家,成天就钻在点火第一线。当时升温投料投了三天三夜,他在工作岗位上待了三天三夜,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工地成了他的家。
2002年10月20日开始试车,那时条件非常艰苦,常常是半夜吃饭,从来没有早吃过。那时的杨富青,常常是灰头土脸,头发乱七八糟,衣服也脏得不成样子了。
有一次,预热器工艺不正常给堵住了,要把它捅开,当时,预热器像火龙一样向外面喷火,火焰能喷出30米~40米高,在上面作业,那是很危险的。人们要上到预热器上面,用气管打气向里面喷,那样才能把预热器捅开,那次的施工,虽然没有出大问题,但也有人受了点轻伤、小伤。人们你先我后捅了三四个小时,才收到成效,杨富青总是在这种危险的岗位上出现。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杨富青始终在第一线指挥。那已经是冬天的天气,西北风吹着,人们很疲劳,杨富青也站到十几米高的平台上,带头去捅那个堵住了的预热器。工人们都看在眼里,和他一起齐心协力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机器检试的过程中,杨富青亲自钻进停了火的预热器里面,在那里领导施工。他每天钻在里面,又是要四五天才能修好,最多的时候修了七天。他和工人们在一起,常常是满身油渍,满脸灰土,他从不当回事,天天钻在里面摸、爬、滚……
求贤若渴
在绿川建材公司开始进入生产之初,最缺的就是人才。一是缺管理人才,二是缺技术人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杨富青大胆地去安徽省巢湖市求贤,因为那里东关水泥厂曾经培训过他们厂里的看火工、技术员。因为有了这样一种接触前提条件,他们才有可能从那里挖掘出一些技术人员回到广灵县来。
2003年6月份,他和当时去到安徽巢湖东关水泥厂学习过的郭永胜带了两名司机南下,汽车在路上走了1600公里的路程,风驰电掣地来到了巢湖,他们找一家宾馆住了下来。这次出行的目的,就是寻找两条旋窑、三条立窑的看火工和专业化验人员。
郭永胜出主意,想从曾经教过他的师傅赵谋水那里寻找突破口。赵谋水,是巢湖东关水泥厂的看火工班长,他的技术在东关水泥厂是数一数二的,是那里的拔尖技术人员。于是,他们用电话约了赵谋水师傅出来,想到一家茶馆里见面。
“喂,你是赵谋水师傅吗?”
郭永胜拨通了赵谋水师傅家里的电话。
“是啊,你是小郭?你咋到巢湖了?有事吗?”
“我和我们绿川水泥厂的杨富青厂长来巢湖了,想让你推荐几名技术人员到绿川工作啊!请赵师傅帮忙,你能出来一下吗?我们杨厂长想见见你。”
“是想从我们厂里挖人啊……这个事我可是不敢做的,你们另找别人把!”
郭永胜说:
“我们厂长来了,就是约你出来坐坐,也没有别的事情,请你出出主意,看我们厂下一步如何才能发展好?”
“既然是这样,那我就出去一下,你们在哪等我?”
小郭告诉了见面的地方,赵谋水挂断了电话。
然而,杨富青和郭永胜在预定地方整整等了足足有40分钟,最后赵谋水还是没有出来,看来是非要登门不行了。杨富青和郭永胜还是不死心,开车去到了赵谋水师傅家中,看望了赵谋水师傅。这算是师徒之谊吧!赵师傅最后还是情谊为重,和他们从家里出来,在一家招待所里边吃边谈,他们说开了绿川水泥厂的苦衷。
杨富青看着赵师傅说:
“赵师傅,你还是要帮我们的忙啊!我们绿川眼下最缺的就是技术人员,化解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你的!我们厂会给这些技术人员最优厚的待遇,从工作上、生活上安排好,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希望你能理解我们的一番好意。”
郭永胜也在一旁请求他的师傅帮忙,在这样的情况下,赵谋水师傅才答应了帮他们寻找技术人员。当然,这是请人家出山的,价钱是由人家提的,谈到收入,年收入从5万开始,一直到10万才敲定下来,同时还要在巢湖市买一套30万元的住宅,解决家庭的住房问题。
杨富青第一个约请的就是赵谋水师傅,这不仅是郭永胜的师傅,更主要的是赵谋水技术全面,是当时巢湖东关水泥厂的领军人物。但是,当时赵师傅家里孩子小,不过一周岁,答应了他那么多,尽管他提了一些条件,最后他还是出不去。在赵谋水师傅的帮助下,请到了一名叫做申家根的师傅,他55岁,是看火工,当时他已经在厂里内退了。他提出年薪5万,杨富青总经理马上答应,他还提出要带一名化验室主任赵应武,对方提出年薪8万,杨富青也马上答应了。就这样,这趟安徽巢湖之行并没有白跑,请回来生产重要岗位上的两名关键人物,解决了厂里当时的难题。
来到广灵县绿川工作的巢湖人、化验室主任赵应武是个个头不高、长相英俊、非常精干的中年人,他口齿伶俐,说着满口的安徽话,带着一种感激的神情说:
“我是2003年7月份过来的,绿川水泥厂对我们这些外来技术人员挺重视的。这里环境很好,我已经来了5年,和厂里人相处得很好,我们关系融洽。现在,我家里人也都来广灵了。这里虽然是私企,但工作效率高,管理严格。虽说是水泥厂,但这里对环境治理要求很高,所以厂区和周边的环境都很好,我在这里工作得很舒心。”
说到这里我才知道,申家根师傅在3年合同到期后,回到了巢湖他的亲戚开办的民营水泥厂工作去了。
但是,在这里意外地看到了赵谋水师傅。
原来,赵谋水引荐他们厂里的工人到山西广灵县绿川水泥厂的事后来还是被巢湖东关水泥厂知道了,他被厂里进行了制裁,从看火班班长降为一般工人,而且还调离了看火工工作岗位。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赵谋水师傅还是来到了山西广灵县绿川水泥厂,成了这里的看火工中的带头人。
绿川水泥厂为了解决赵谋水的家庭住房等困难,先后为他在县城租房,解决生活必需品以及子女上学等问题,不惜通过各种渠道,为赵师傅排忧解难,使他能在这里安下心来工作。对赵谋水等从安徽来的技术骨干,逢年过节厂里总要去看望,送慰问金,带去慰问品,问寒问暖,使这些安徽籍的技术人员安心在这里工作,生活、家庭都得到了保障。
赵谋水,脸孔微黑,戴着一副眼镜,这是我在他的看火岗位上看到他时的情景。
他是一位44岁的中年人,实际上,后来我才了解到,在他们思想中,他们一开始主要是对绿川建材公司这家私人企业有着一定的疑虑。在这几年里,他们看到了精华集团绿川建材公司的发展壮大,才解除了那些不必要的顾虑,对这里有了一定的感情。
赵谋水说着安徽巢湖话,一看就是一名厚道人。
“我家属在这里住了几年,去年回安徽巢湖老家了。家里有老人离不开。我的岳父是肺癌,当时厂里派车给我老丈人看病,派车去北京,派车送回去。岳父病故,厂里又安排我回家送葬,派专车送我到北京,真的特别感人。”
他说:
“山西人很好,山西人很好!”这是他发自肺腑的感激之情。
一顿晚餐
在绿川只见到三次杨富青,一次是在他的办公室里,另一次,是在他们的办公楼前和一起共进晚餐的时候。第三次是我离开绿川之前的厂区里,这三次见面,印象是有所不同的。
在办公室,他是一种坐办公室的工作人员的服饰打扮;而在他的办公楼前,却见他穿了一身蓝色的工作服。老远望过去,我真不敢认他了。这件蓝色的上衣罩在他身上,与在办公室见到的他判若两人,只有他的脸庞与闪着光亮的眼睛是熟悉的。足见化妆对人的外形有着多大作用。就在办公室外见到他后,这个晚上的晚餐他陪我吃饭来了。
我听说,杨富青是一般不会陪客人吃饭的。这天真是有点意外。当时,我在他们厂的食堂小餐厅已经落座,办公室的李主任与我共用晚餐,他是来陪我的吧!其实晚餐很简单,几盘小菜,稀饭、馒头……正在我们快要开始前,杨富青出现了,他出现在这个餐厅的门口,然后就落座,坐在了我的身旁,他没有过多寒暄,只是静静地与我开始了吃饭。这顿饭没有酒,杨富青不喝酒,我也不喝,只是静静地吃着饭……看来他吃饭时是很低调的。
应当说,他们这里的食堂办得是很不错的。有野菜——苦苣菜,有树叶,有苦荞面,有山药蛋,又有糊糊,那是一种有豆类、谷类合成的米粉糊糊。还有著名的广灵特产东方亮小米熬成的小米稀饭,还有黄花菜、土鸡蛋,全是绿色食品。杨富青这是专门来陪我吃饭的。他手下的人说,他从来不陪客人,他这次专门来陪我,这是个例外。他尤其不陪客人喝酒,他首先自己不喝酒,因为他是糖尿病人。巧的是,我也是糖尿病患者。同病相怜嘛,不喝酒,我们自然说起了糖尿病。
“我患糖尿病也有好几年了。”
这是他说到糖尿病时的一句话。
“因为糖尿病,我不再喝酒了。原来我是能喝白酒的,而且很能喝,每次大约在半斤以上吧!自从得了糖尿病以后,就再也不沾白酒了,滴酒不沾,所以也就没法去陪客人吃饭了。”
这使我理解了他不去陪客人吃饭的原因。
“那天你们来时,我正在大同办一件关系到我们绿川企业的大事,是必须办的事,所以没法脱身,实在离不开,在大同陪税务部门的领导在吃饭。虽说我不喝酒,也得陪,实在是出于无奈。所以没有能赶回来,实在对不起了。”
他边吃边说着,很实在的话语,听着很自然,这是在解释他为什么中午没有回来的原因。他虽然是说着满口的广灵话,但我还是听明白了。应当说,他还是很注意这些小的地方的,不让客人对此有误会。
这个晚上,他是穿着工作服与我共进晚餐的。话题一转,他就说起了糖尿病。他在询问着我是如何对待糖尿病的,如何治疗和控制血糖指数的,他问得很详细,像是在请教医生那样。在与他的交谈中,我感觉到他对于治疗糖尿病的知识是很熟悉的,对糖尿病的了解也是很多的。对于哪种药治哪种糖尿病也是很了解的。他的知识比较广泛,这说明了他很爱学习,很爱读书,知识面很广,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应当说,企业家就应当是学者型的。没有知识是进不了企业家行列中的。
我问起了他爱看什么书?哪些类型的书?他说:
“我看的书很杂,有水泥专业的,也有建材行业的,还有企业管理的,当然也有生活常识一类的书籍。比如糖尿病,我就想多了解一些预防和保健治疗的知识。”
因为我看过不少关于糖尿病方面的书籍,他很想听我说一些保健类的、辅助治疗糖尿病的、非药物保健方面的知识。我觉着他很爱学习,乐于接受新事物,很爱听,就在饭桌上与他交流起来。这顿饭,实际吃成了保健饭。非常有意思的是,他的那些下属对我们的谈话很感兴趣,在那里洗耳恭听,小餐厅里成了保健知识讲座的地方。
这是一顿简单的晚餐,但却在这里看到了杨富青的学习精神,渴求知识的心态,爱好学习的精神。他总在钻研着什么,学习着什么,他每时每刻都处于学习状态。
他说他的糖尿病控制得不是很好,引起了心脏病,这实在是应当引起注意了!他只有42岁的年纪,以后要走的路还很长啊!
绿川水泥厂——绿色水泥生产厂
在柴源主任的陪同下,我走进了绿川水泥厂厂区。
其实,我在绿川水泥厂宾馆小住的这几天,每天早上我都要走出厂门,走到田园中去,看看绿川的外貌。这里的宾馆就在厂区隔壁,仅隔着一道墙。
宾馆和厂里的办公楼居于同一个院子里。这个小环境真的让人感觉很舒心,很惬意。院中央种满了芍药,这几天正是开花季节,院子里花团锦簇,生意盎然。我所住的那个二层楼小宾馆,也和大城市的三星级宾馆不相上下。里面很干净、整洁,有条不紊……与宾馆对应的是,绿川的办公楼,那也是一座三层小楼,依然是那么干净、整洁、一尘不染。从这里可以看到绿川公司的管理者的匠心与水准。这样的环境,自然折射出绿川水泥厂的整体环境水平了。
绿川,是居于广灵县城外5公里之遥的作疃村附近的。这里是一处宽展的田野地带。在广阔展开的雁北土地上,零星地散落着几处村庄,这些村庄,都在绿色的围裹之中。远处,山峦在爬行、腾跃、起伏着。近处,是一片片展开的田野。在平展而开阔的田野上,到处种植着玉米一类的农作物,那种绿色的风采,真让人心醉。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在绿色的田野上,展开了一片一片的黄花菜地。
广灵县是山西北部地区黄花菜的主要产区之一。在眼前的大片的黄花菜地里,绿色的黄花的茎在向上窜着。当前正在拔节时期,再有半个多月就会开花了。这是一种经济作物,在山西北部地区是最适宜生长的。人们都知道,黄花菜的营养价值很高,是山西对外出口销售的土特产品。就这样,绿川水泥厂处在了这样的绿色包围之中。
走进绿川水泥厂,到处是绿色植被。尽管水泥生产厂是一种重度污染行业,但在这里,厂区干干净净,产区内外都大量种植了绿草和鲜花。在绿川水泥厂区中央,有群体喷泉在向上喷涌着水帘,腾空而起的水柱送来一阵阵凉意和清新。在喷泉周围,是精华集团总部统一安排种植的绿色植被苜蓿草,柴源主任告诉我:
“精华集团这几年还在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养殖业,主要是养羊。这些苜蓿草就是专门用来喂羊的,这是作为饲料种植的,同时也是一种绿化、美化环境的措施。”
柴源主任告诉我,眼前这一大片,这个厂区占地面积为200亩土地,这是很大的一块地盘了。在这个区域内,一大部分地区是用来堆放原料的,有石灰石、金属镁废渣、铁矿石等,这些都是作为要掺进水泥制品中的添加剂。他指着正在施工的厂房说:“那里正在盖储料库,这是为了把所有堆放在外面的原料放进室内而新建的,目的就是减少堆放的原料对整体环境的污染,这也是绿川投入2000万元进行环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说话间我们已经走到了正在施工的料库的近前,这真的是一个规模很大的储存原料的仓库。在料库周围,已经随处堆放了不少各种石料、原料。有青灰色的石灰石块在那里堆积如山,绵延一片;有暗黑褐色的铁矿石堆放在了另外一处场地上;外面,川流不息的大卡车还在源源不断地往里面运输着各种原料。在露天处,各处堆放的原料已经堆积在那宽大的空间里,要把这些原料存放在仓库里,那真的也是一项不小的工程啊!那该有多么大的仓库啊!
我们走在厂区的通道上,从远处看到了耸立在厂区的许多高大的圆形桶状物,那是些庞然大物。那些筒状物有四五层楼高,外面统一涂上了一层环保的色彩,从底部开始,一大部分是纯白色,快到顶部时,才改用天蓝色收边。这种色调在厂区非常醒目,让人感觉舒服,心理平衡……
我们走在厂区通道上,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真有点震耳欲聋,连我们两人说话的声音都难以听清,还得贴近对方的耳朵大声喊,那也是水泥厂的一景啊!
柴源主任说,近处正在运转的机器是粉碎搅拌机,它是用来把石灰石、铁矿石等原料粉碎,这些都是按一定比例、按一定工艺流程有序进行的。经过这样的粗加工后,就制成了水泥的生料。下一步还需再经过高温的炉火加以烘烤,把生料烧成熟料。这当然要有一定的温度控制,科学的配方。而这个程序的实施,就要有经验的看火工去监控了。经过高温烘烤后的产品就成为了熟料,再加入一定比例的金属镁渣粉以后就成为了水泥成品,装成品袋或散装出售了。
我在厂区中央走着,无意间遇到了杨福青总经理和他的一班人,他们中有绿川建材公司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水泥生产厂厂长等领导层人员,他们正走向厂区中央的一座三层楼房,那是水泥厂的指挥机关。就是这一伙人在指挥着、掌控着这个企业的运转,这是一群厂里的精英啊!由于是顺路,我们也随着走进了这座三层小楼的中央控制室。
我来到这里才知道了,看火工,实际是坐在仪表台前看着仪表在控制着炉火的燃烧。在一件宽大的房间内,前面摆开一排仪表,全部是自动化的操作和控制台。看火工们正在中央控制室内聚精会神地工作着,神情很专注。我注意到,其中就有从安徽省巢湖市来到这里的看火工班长赵谋水师傅。他很热情地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又专心地关注他的操作台了。
我们走进了绿川水泥厂的中心实验室里,这里的实验人员都在聚精会神地工作着。实验室全是在用仪器检测,每生产一批水泥成品都要经过这里的分析化验和抗强度试验,手段是很先进的,设备是很完善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水泥产品的质量,这里的监测是很严格的。
在实验室里,我遇到了从安徽巢湖来到这里工作的化验室主任赵应武,他走出办公室,笑着和我们打了个招呼,又接着忙他的事情去了。这里的人都在匆忙当中,每人都有自己的岗位,每人都有自己的职责,科学管理,非常严格,非常专业,非常认真。他们那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真让我肃然起敬。
我默默地看着这里的一切,想着这一套套的管理办法,深深感到,就是这些坚守在第一线的工人们,他们在向社会创造着巨大的物质财富,在向社会做着巨大的奉献。他们是历史的主人,是社会生产力的推进者,是他们在推动着社会向前进。
走出绿川水泥厂的厂区,我深深地回望着那些高大的厂房和圆柱形的工厂专业生产车间,还有那白色的、高大的、并排在一起的圆形桶和圆筒顶部的天蓝色的装饰,默默地思索着,回味着,霎那间,让我身上有了一种强劲的力量,热血随之也沸腾起来……
我知道,这是一种力量的共鸣、共振、感染和传播。
管理办法是三天三夜熬出来的
厂里的人都说,杨富青是不怕熬夜的。
厂里的人还说,绿川建材公司的管理条例是杨富青他们几个人三天三夜熬出来的。对于这三天三夜熬出来的说法,杨富青本人也不否认。当时他们在制定的是《岗位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与厂里生产管理非常密切的相应制度。
销售经理刘仲斌说,2004年1到6月份,厂里各个车间都在研讨、研究岗位管理规定一类的条例,在群众讨论的基础上,杨富青总经理召集了三名生产调度、四名工段长,在一起研究制定相关的绿川水泥厂的管理条例、法规。当时大家心中无数,只能找一些相关的参考资料一起进行研究,边讨论,边制定,那真的玩命了,每天晚上干到半夜一两点才能睡觉,第二天照常上班,到晚上7点再继续干。连着这样干了有三四天,最后才制定了我们绿川水泥厂的管理条例,成为我们全厂人共同遵守的准则。
当时用手写,我是执笔人,大家边谈、边记、边讨论、边修改,办公室里常常是乌烟瘴气,很呛人,七八个人在吞云吐雾,每个人全在喷吐着烟圈,把屋子里搞得虚无缥缈起来……
“当然也有吃瓜子的,那真是热闹场面,以后再也没有见到过。那时尽管很年轻,也就30多岁年纪,无忧无虑,好奇心强,好胜心也强,非要干出个名堂来。后来真的干出来了,杨总还真有点狠劲。狠狠地拧了大家3天,真的就拧出成果了。”
刘仲斌经理真的很年轻,衣着也很讲究,说话时也有点激动的样子。他身上穿着一件衬衣,洗得很干净,而且熨得也很平展,一看便知,是一个生活很有条理的人。同时也让我一看便知,这是杨富青得力的助手。
那时,其实我们也有打瞌睡的,熬不过了就打个盹,那是创业阶段第一批进来的人。虽然年轻,但也经不住每天晚上一两点才睡觉,白天还要继续上班,那可真是熬人啊!我们这批人就是这样熬出来的。
“实在熬不住了,就叼着烟卷到走廊里转两圈,走两个来回,然后再回来继续研究、讨论。”
当然,他们是在参考着其他相关水泥生产厂家的资料制定本厂的制度的。但有一条,那就是要结合本厂实际,绝对要和本厂的生产状况紧密结合起来,那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这种熬夜是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着创作,那是要费脑筋的。你一句我一句地打开思路,然后把它贯穿起来,组成一个结合本厂实际的完整的管理文本,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应当说,熬三天三夜能熬出来也是个奇迹了。因为他们这里的专业人才毕竟是少了点,那就要靠大家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才能完成这样一件艰巨的任务。
后来,他们还制定了新的《质量管理手册》和体系运行文件,并按新版进行实际运行,后来还制定出台了新的行政、后勤、供应、仓储、安全、保卫等管理办法,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进行加以充实、完善。
还是刘仲彬在说:
“杨经理真的很爱学习,休息时间看技术书籍,水泥生产、设备、化验,各种书都有,同时他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厂办副主任郭永胜插上嘴说:
“杨总真的爱学习,他专门订有《智慧与启迪》《特别关注》《中国建材报》《水泥》等报刊杂志阅读,他还很关注厂里的剪报《绿川动态》《信息简报》《文化专栏》等,他常常把精华集团的有关文件在厂里的《广而告之》专栏里公布于众,让大家了解集团公司的有关要求、指示,以便认真执行。”
郭永胜是绿川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他对杨总投以敬佩的感情。
“杨总还喜欢乒乓球运动,他还要在每年的适当时节举办职工篮球赛、乒乓球赛、水泥知识竞赛、拔河赛等多项体育和智力运动竞赛。”
刘仲彬接着说:
“杨总学习有个特点,他总想弄懂一些问题,有时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他常和别人争论得不可开交,有时听起来像吵架。有时他们在一楼争论,我在二楼都能听到,我以为是吵架,下去一看,是和技术员杨忠荣在争论,杨忠荣已经调回大同市里工作。他们当时的争论,就是为了水泥生产中的生料配料的配比比例问题,这个问题已经争了好多次,实际上是纯学术的讨论。他是很认真的,对科学是很严谨的,实事求是的,不马马虎虎,敷衍了事,这真得让我们都很佩服。”
42岁的绿川建材公司的郑总工程师告诉我,2007年,他们企业扩大再生产,节能减排。在窑尾投放了1500万元,属于技术改造项目,在降低能耗,预热器分解炉、冷却机配套供应方面作了些改造。熟料产量日产到700吨,把产量由当时的30万吨提高到50万吨,熟料每188公斤降低了30公斤,每吨水泥生产电耗综合降低24.5度。
杨富青总经理每年都要和大家一起出去考察,带着本厂的问题进行考察攻关。到东北长春“电联”、山东山水集团、河北冀东水泥、北京燕山集团、河北鑫磊集团,这些全国大的水泥集团我们都去过。每年去10多个技术骨干,看完回来搞技术开发,搞节能减排,把我们绿川的技术搞上去,成本减下来,这是我们杨总追求的目标……
郑总工程师也是当地人,中等个头,一看便知他是那种精明人。但他说话是比较接近于普通话的,他是个专业型人才,人长得白白净净,是个知识人才的模样,听他说话,感到他对厂里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也是第一批走进绿川的创业人员之一,那是厂里的有功之臣啊!
打开市场的大门
杨富青在做好管理工作的同时,还把目光放在了扩大市场,加强销售系统的工作上。其实,这是绿川水泥能不能够占领市场的大事。
总起来说,绿川水泥的销售市场是乐观的,常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这是水泥的总需求决定的。在大同、雁北一带,水泥的总供给是有缺口的,是供不应求的。
首先,他们对市场进行全方位的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北京奥运会工程已接近尾声,大同市和黄羊山等几家大型水泥厂,由向外销售转为在大同境内销售。尤其是张家口地区,新建了大量粉磨站,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将矿渣磨成矿粉,直接参加水泥生产,生产出来的水泥成本很低,售价也低,对绿川水泥的生产产生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杨富青带领绿川水泥厂的全体职工,确定了“以质取胜,全面占领市场”的销售策略,他们很快安排销售人员一方面认真学习营销学策略,提高竞争意识,树立品牌意识。从另一方面,很快回访老用户,进行市场调研。同时积极捕抓市场信息,了解市场动态,采取“巩固老客户,开拓新客户”,发挥大同、朔州、张家口三个驻外办事处的网络覆盖作用,以产品质量和营销服务的优势,大力塑造品牌形象,开拓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开拓了张家口地区和大同地区的大多数搅拌站,开始有了固定的大型客户。
在对市场进行定位的基础上,对客户进行了分类。一类客户为保利客户,二类客户为保量客户,三类客户为长期合作客户。根据不同的客户采取不同的市场措施。由此确定了主攻方向,制定了不同的市场策略。这样做,不仅占领了市场,而且也淘汰了一批劣质客户。对这些不同的客户,绿川建材公司本着合作态度,按照“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的原则,成心合作,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全年销售水泥39万吨,日出库量在1700吨以上。
总起来说,杨富青所带领的团队,市场运作是成功的。他们成功开发了张家口银泽房地产开发公司、大同华腾、淮安电厂,大同绕城二、三、七、八标等一些大中型客户,确保了利润。与此同时,加大了货款的回收力度,实现了销量和利润双丰收、水泥供不应求的局面。
他们在外树形象的同时,还在厂内加紧了技术改造。
他们专门派出技术主管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市场调查,经向技术权威和专家咨询,并经过科学论证后,对水泥磨进行了技术改造,增加了收尘器,改善了磨内通风,改装了隔仓板,采用了放射性孔径,增加通风面积,减少回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完善和调试,台时产量已稳定达到39吨,比改造前的台时产量增加了4吨,日产量可达1900吨,从根本上改善了旺季产销的矛盾,满足了用户的需求。
不断进行员工民营理念教育
在杨富青任总经理以来,不断加强了管理层的员工思想教育、工作作风教育和工作态度教育,着重体现了民营企业的民主优势,深化民营理念。他们结合精华集团公司开展学习的《企业家的十二把刀》活动,先后集中公司各级管理层学习了李践博士的《十二把砍刀》光盘,然后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管理方法方面的探讨和研究。讨论、发表文章、谈心得体会。与此同时,公司用很长的时间重点开展“落实民营理念全员动手节约降耗”,从用煤、用电、用水、用油、原材料消耗、机物料消耗、办公用品、来客接待、活动费用等方面与去年同期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新的计划。出台了各部门《月平均耗用标准》和《考核办法》。制定了《生产经营责任书》进行全方位的经济考核。
同时,加强人本管理理念,加强员工的主人翁意识,给公司带来了和谐,促进了公司的生产经营。
杨富青真的在关心员工
杨富青对员工真好,这是厂里人的一致反映。
我在厂里住了几天,每天早晨要出去散步,常常在厂门口看到上下班员工的接送车停在厂门口,看到每天上下班的人流涌进厂门。
那是一台大型通道接送车,那辆接送车等于把两辆大巴连接在了一起,车内客容量自然增大了很多。
8点时,大车停在了厂门口,上班的员工一下子从车上下来,涌进了厂区,那是一幅非常诱人的图景。我看到上下班员工大多是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大踏步地走进厂门,每人胸前都佩戴有员工卡,上面自然印有本人照片和相关资料。
第一线员工是每天24小时三班倒,每班有70多人上下班、轮班、换班。在每天朝阳升起的时候,人们走进了厂区。当然还有一部分人是自己骑着摩托车走进厂门的,还有少量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员工,那大都是住在附近村庄里的。
我每天还在厂区食堂附近出入,常常看到员工出入食堂就餐。我问他们每天吃些什么?有的员工告诉我,每天中午是黄糕泡烩菜。我问他们为什么每天不变呢?他们笑着说,他们喜欢吃黄糕泡烩菜,好吃还耐饥,全厂职工都喜欢吃……
后来我才知道,当然也有馒头、大米、面条,但厂里人大多是大同和广灵当地人,都喜欢吃黄糕泡烩菜。厂里的销售调度员齐华对我说:
“其实,我们厂里的食堂是对员工的一种福利,只象征性地收点费,杨富青总经理经常走进食堂,问长问短,对食堂的饭菜有没有什么要求?真的,在职工食堂上,杨总是尽心了。”
像齐华这样的说法,我真的听到了不少。好多人都说,他们就喜欢吃黄糕泡烩菜,这是当地人的食俗。
厂里的财务会计武桂智说:
“杨总这人看起来很粗,其实他很细,它是粗中有细。他对财务把关很严,在他吃不准时也来问我,他也是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管理水平的。”
杨总最大的特点是对员工特别关心,根据民营企业的特点,为了增加对困难员工和对员工意外事情发生后的赞助,厂里成立了职工补助基金会,基金会完全是自愿的原则,每年每人交一定数量的钱,作为会费。然后用于赞助那些突发困难的职工,这是一项群众性的福利,在私营企业里,这样做可以对职工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这是杨富青总经理想出来的办法,大家都积极支持,大家的钱,用来支持困难户,救人于危难。今年,厂里电工邓增义的妻子有病,基金会补助基金2000元救急。
今年我6岁的孩子碰了头,杨总派人派车让我带孩子去大同看病,缝了7针,他还垫付了孩子看病的钱……这样关心职工,我只是其中之一,厂里人都说杨总好,大家心里感到一种温暖。
但是,杨总批评人是很严厉的,人们都理解他,因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总起来说,他在管理上很严格,不管哪一层领导,只要做不好,他就会严厉批评。但他从不计较个人的事情,在生活上是很人性化的。
后来我才了解到,厂里销售部女员工杨建华的母亲因癌症逝世,杨总知道后,马上派厂里供应科长和销售经理用车拉去棚布,一直在那里帮助处理丧事,直到处理完毕,这是前些日子刚刚发生过的事。
办公室小郭说:
杨富青总经理没有不良爱好,不玩麻将,不喝酒,不在外面鬼混,不爱多说话,闲话少,开玩笑少,自我严格要求。总是走在企业、家庭、食堂这三个地方,三点一线,他的日常生活轨迹就是这样。
杨总在厂里的威信是很高的……
绿川水泥产品,由于质量有保证,研制出了快凝、高标号、彩色水泥,水泥产品也进入到北京市场,尤其是进入到奥运“鸟巢”工程。
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绿川建材公司还始终注重回报社会,这是他们的一大主题。绿川建材公司先后为周边乡镇、农村解决就业岗位100多个,安排下岗职工150多人,为上万农民增加收入大约为380万元,改善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价值达180万元,扶助贫困家庭500多户,仅原料运输就为当地农民每年增收500多万元。
杨富青由于工作业绩突出,2006年荣获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十大创新能手”,受到了****山西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接见。2007年,又荣获了建材行业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