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地面保护神——地空导弹
27764600000009

第9章 地空导弹大家族(5)

(2)探测、发射与控制探测与跟踪可供选择的制导站包括APAR、SEAPAR(为APAR的缩小型,能够为多枚ESSM提供制导)、AN/SPY-1、SMART-L和STIR雷达。火控系统采用间断等幅波照射,具有制导多枚导弹的能力。

ESSM系统既可以采用现役的垂直发射系统(例如Mk48、Mk41发射装置),也可采用早期的Mk29旋转式8联装发射装置。Mk41系统的每个发射单元可将4枚ESSM装在一个方形储运发射箱中。

5.性能特点

该导弹可从目前各国装备的Mk29、Mk41、Mk48等标准发射架上发射,具有以下优点:(1)具有中段制导;(2)具有先进的作战模式,即发射/搜索、延时照射、间断照射、全程寻的;(3)具有快速启动能力,处在发射筒中的导弹无需加热就能立即发射;(4)减少了发射过程中排放的烟雾,减轻了对舰载电子/光学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与原海麻雀导弹相比,ESSM进行了如下改进:

(1)使用了新型火箭发动机和尾翼控制系统,提高了导弹的飞行速度和末段机动性能,能够跟踪高速反舰导弹;

(2)增加了推力矢量控制,缩短了反应时间,以适应Mk41导弹垂直发射装置;

(3)缩短了照射雷达照射目标的时间,目标跟踪照射雷达可同时制导3枚导弹;

(4)改进了弹上计算机软件,使导弹能够对付低空目标,还增加了中段制导方式;

(5)研制针对反舰导弹的弹头结构和最佳引信。

目前,ESSM已经发展了4种不同型号,即RIM-162A、RIM-162B、RIM-162C、RIM-162D。

RIM-162A采用Mk41发射装置,与宙斯盾系统配合使用,具备S波段(2~4GHz)的上行数据链路,I/J波段(8~12GHz)的下行数据链路;RIM-162B与其他作战系统配合使用,仅有I/J波段的上行数据链路;RIM-162C与RIM-162B的区别是使用Mk48发射装置;RIM-162D与RIM-162B的区别是使用Mk29发射装置。

四、以色列“箭-2”反导武器系统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上拥有中程弹道导弹的国家为12个,拥有近程弹道导弹的国家近40个。以色列在海湾战争期间曾受到伊拉克39枚“飞毛腿”导弹的袭击,迫切希望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在美国的支持下,以色列研制成功“箭-2”反导武器系统,于1995年7月30日进行了“箭-2”反战术弹道导弹的首次飞行试验,1999年1月1日拦截弹道导弹试验获得成功。

“箭-2”采用多联装筒式发射装置,每一个巨大的发射装置里装有6枚拦截导弹,导弹发射升空后以9马赫的高速飞行,射程超过10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达50千米。这意味着“箭-2”可在同温层拦截并击毁来袭的中程和短程弹道导弹,将敌方导弹坠毁碎片造成的危害减至最低。“箭-2”式反战术弹道导弹系统配置的“绿松”雷达,能够在480千米以外发现目标,并能同时跟踪和指挥拦截14枚来袭的“飞毛腿”导弹。

2000年3月14日,以色列国防部宣布,将在境内正式开始部署第一个“箭-2”式导弹连。当天下午,在特拉维夫以南的帕尔马奇姆空军导弹试验基地举行的一个仪式上,以色列飞机制造公司象征性地将第一套“箭-2”式导弹防御系统交给空军。第二个“箭-2”式导弹连也已经完成部署,阵地设在以色列北部哈德拉市附近,第三连正在组建中。2002年7月,以色列空军又为“箭-2”式反导武器系统新配置了一种自制的指挥与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发现和跟踪远在伊朗和叙利亚发射导弹的情况,并能计算出它们的飞行轨迹、发射地点和攻击目标,为空军提供长达7分钟的预警时间。此前,以色列主要依靠美国预警卫星获得弹道导弹攻击情报,预警时间只有4分钟,海湾战争期间“爱国者”导弹的预警时间还不到3分钟。

在以色列面积不大的国土上,部署三个“箭-2”式导弹连,即可形成覆盖全国的导弹防御系统,以色列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的国家。

“箭-2”式反导武器系统的研究开发和部署经费超过20亿美元,美国负担了其中的一半。每枚“箭-2”导弹的造价约300万美元。2003年初,在第二次海湾战争即将爆发之际,以色列陆军参谋长亚龙将军答记者问时称:“我们今天的情况比12年前好了许多,以色列可能是世界上面对导弹威胁防范最好的国家之一。”“飞毛腿”要袭击以色列,必须穿过两道关:一是使用“箭-2”式导弹系统的高空防御,二是使用“爱国者”导弹系统的低空防御。

五、以色列巴拉克-1系列

巴拉克-1是以色列为350~400吨级巡逻艇设计的近程点防御导弹系统,可对多种目标进行高、中、低空拦截,具有杀伤范围大、系统操作简单等特点,特别是具有对反舰导弹卓越的拦截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素有“以色列宙斯盾”之称。该系统从1979年开始研制。

巴拉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于1979年开始研制;1981年首次在巴黎航展展出;1983年6月,巴黎航展展出其改进型巴拉克-1;1984年进行了飞行试验;1986年成功进行了地面发射;1988年进行初始实战发射试验;1993年开始在以色列海军服役,并进行了实战发射试验;2003年印度海军在其西南部的果阿海岸进行了试射;2006年以色列与印度达成协议联合研制巴拉克-8导弹。

巴拉克-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由8联装导弹发射装置、埃尔塔系统集团(以色列飞机工业公司的控股公司)生产的用来执行搜索/跟踪/照射任务的El/M-2221STGR雷达、火控系统和数据处理机等部分组成。全系统结构紧凑,各组件的尺寸和质量都比较小。

(1)导弹布局与结构

巴拉克-1导弹体积较小,导弹头部为尖卵形,弹体采用正常气动布局。弹头前端为引信,引信之后依次为雷达制导装置、战斗部、飞行控制机构、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可折叠的稳定翼安装在发动机段)、控制舵、指令接收机及可分离的推力矢量控制装置。弹翼位于弹体中后部,舵面位于尾部,处于同一平面上。

巴拉克-1导弹采用1台双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减小对舰艇的冲击力,采用较小的起飞推力。

在导弹发动机排气口加装了由4个燃气舵片组成的推力矢量控制装置,燃气舵最大偏角为22°,控制导弹在初始飞行段低速时(起飞约0.6秒后)能迅速转向目标。

采用高爆破片杀伤式战斗部。壳体由厚度为1.1毫米的马氏体钢制成,破片共4000块,单块破片质量为2.5克,破片速度为2200米/秒。战斗部采用激光近炸引信,带有钨合金预制破片,可形成很大的目标破坏力。

巴拉克-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雷达跟踪加瞄准线指令制导方式,使用EL/M-2221STGR雷达系统该。雷达的天线质量为700千克,方位角为360°,俯仰角范围是从25°俯角到85°仰角,工作在X/Ka波段,对飞机的跟踪距离为30千米,对掠海飞行导弹的最大跟踪距离为15千米,每部EL/M-2221STGR雷达可同时制导2枚导弹攻击同一个目标。

巴拉克-1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使用的对空搜索雷达是埃尔塔系统集团的S/X波段EL/M-2228SAMDR相干脉冲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为70千米,对雷达散射截面(RCS)为0.1平方米的掠海飞行导弹的探测距离为20千米,在发现目标后,进行预警之前只要一个脉冲信号就可以完成检测。EI/M-2228SAMDR雷达可以将搜索到的目标高度、速度和方位信息自动传送给火控中心、STGR雷达和舰载电子对抗系统。雷达和火控系统总质量为1.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