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27746200000002

第2章 杜甫传(1)

一、少年杜甫

杜甫出生在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其远祖杜预,是西晋时有名的大将,平定东吴有功,又曾注解过《左传》,是杜甫引以为荣的。杜甫的祖父名叫审言,武则天时做过膳部员外郎,后来做修文馆直学士,是著名的诗人,为人非常自负,对杜甫有一定的影响。审言的儿子名闲,做过奉天县(今陕西乾县)的县令。杜甫就出生在巩县杜闲的家里,他的母亲是当时大族清河崔家的女儿。

唐玄宗开元五年(公元717年),杜甫六岁。有一次他到郾城(在巩县东南),看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剑器”是武舞曲名;“浑脱”本是蕃语,这里指太尉长孙无忌用乌羊毛做的毡帽,称为“赵公浑脱”,后来演为舞曲,也叫“浑脱”,合称为“剑器浑脱”。舞者戎装,手挥宝剑,表现出一种威武勇健的战斗精神。公孙大娘是玄宗时著名的女舞蹈家,也是当时教坊舞女中唯一长于舞“剑器浑脱”的人。她和她的舞姿给杜甫的印象很深,杜甫儿时的这一次观赏直到五十年后他还依然记得很清楚,好象就在眼前:

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

意指:观众人山人海,全都因公孙大娘的舞技而惊骇起来,感到天旋地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她舞蹈时下降的姿态,象后羿射日时九个金光灿烂的太阳自天坠落;那上升的姿态又象众神驾着飞龙而行;她忽然而来,好象震怒的急雷,雷过余响还在;陡然舞停,好象江海无波,被秋月的清光凝照着。总之,杜甫是被这位“玉貌锦衣”的女舞蹈家的有声有色、威武雄壮而又多变化的舞技所吸引住了。

杜甫七岁时便开始做诗,他的第一首诗是《咏凤凰》。凤凰是我国古代专说中的灵鸟,杜甫歌咏它,表现了诗人幼年时就富于幻想。到九岁的时候,他已经写满了一口袋的大字,书法便有了一点基础。后来不断努力,他的书法也就相当出色了。例如晚年的《得房公池鹅》诗说:“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就是拿晋朝的名书法家王羲之来自比的。明朝人胡俨曾在内阁看到过杜甫亲笔写的《赠卫八处士》诗,说是“字甚怪伟”,“怪伟”大约和杜甫在《李潮八分小篆歌》中主张的“书到瘦硬方通神”的“瘦硬”相近。

杜甫的母亲死得很早,父亲在外面做官,不常在家,便把他送到洛阳的姑母家中寄住。他的健康情况不好,常常患病。洛阳是当时的东都,地位仅次于西都长安,皇帝常到那里去住,王公大臣也都有房宅在那里。开元十四年,杜甫十四五岁,他经常和洛阳的文人交往了,崔尚、魏启心等人认为杜甫的诗文写得很好,拿汉朝的著名文学家扬雄和班固来和他相比,是极为奖许他的。可能由于崔、魏等人的赞誉,杜甫得以常到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府第里去作客。李范好学,喜欢和文人来往,崔涤弟兄几人都能文章,对于文名骤盛的少年杜甫自然乐于接待。杜甫在他们那里还多次听到当时著名乐工李龟年的绝妙的歌唱,直到晚年在潭州(今湖南长沙)重逢李龟年时,他还回忆起少年时的这些次难忘的艺术欣赏。

杜甫的健康情况已经逐渐好转。他在家里是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他象一头健壮的小黄牛,成天转来转去。当八月里梨子和枣子成熟的时候,他一天无数次地爬上庭前的树巅去摘果实。

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喜欢上了喝酒,并喜欢和有声誉的前辈如崔、魏等来往。他们在酒醉之后,环视八方,没有把世俗人物放在眼里。在杜甫日后的思想里,不免有些狂放、自负,甚至有时很颓废,和少年时的这段生活也不能说没有关系。

二、南北漫游

杜甫二十岁的时候,曾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和浙江),二十六岁时,又北游齐赵(今山东、河北南部、山西等地),这对于杜甫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帮助。因为他们不仅观看了祖国的山河城邑、名胜古迹,从而实际地了解各种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且广泛地熟悉人民生活和社会的情况,这不是那些足不出京城的史官或宫廷文人所能比拟的。这说明被称为诗中之史的政治诗人杜甫,和前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曾经走过一段相似的道路;然而日后杜甫的疏救房则与司马迁的营救李陵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房只是战败而李陵却投降了敌人。所以不能全盘去类比,且留待下面再谈。

杜甫能够作南北漫游,而且时间长达八、九年,使他感到很“快意”@(《壮游》诗语)*,说明他是有所凭借的,他有家人和亲戚在做官,使他可以不愁生活费用和路资。加以开元年间,社会比较安定,道路比较畅达,才能实现他的漫游计划。至于漫游的目的,除了上面说的观赏祖国的壮丽河山,增长自己的见闻和知识外,士大夫阶级游山玩水的享乐思想(如南朝宋谢灵运那样的)在杜甫身上也同样有所表现。当然,他还可以由此结识一些人,彼此揄扬,造成声名,考试时较有希望被录取,或者被有势力有声望的州郡长官引荐。这是当时的一种风气。

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杜甫满二十岁,便到吴越去观赏江南的秀丽山川。他在苏州,到西北阊门外去看过吴太伯的庙宇和吴王阖闾的坟墓。游览了阖闾墓所在的虎丘山上的剑池,那里有几丈高的石壁;也游览了城西南的长洲苑。然后,租下航海的船只,准备到古人传说太阳所出的海外扶桑之地去看个究竟。这个想望没有实现,他便南渡钱塘江,到会稽(今浙江绍兴)去看越王勾践和统一六国后南游会稽的秦始皇的遗迹。他在鉴湖(今绍兴南,一名镜湖)旁边感受到炎夏难得的凉爽。又在曹娥江里乘船南行,到了晋朝王徽之雪夜出访戴逵的剡溪(在今嵊县),那里风景特别秀丽。不久,高入云霄的天姥〔mǔ母〕山(在今新昌境)就矗立在他的面前。这些美好的山川和古迹引起了他莫大的兴趣。这次漫游路过江宁(今江苏南京)时,他还到城西隅瓦棺寺去看晋朝名画家顾恺之画的维摩诘像。这次南游对他的知识的丰富和文思的进展有很大的帮助。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杜甫从吴越回到了巩县,再到长安(今陕西西安)去应试。那时他已经自许为“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他怀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思想。

尧舜是儒家理想中的圣君,《论语·尧曰》载尧让位给舜时的话说:“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意思是要按中庸之道而行,当念四海的困穷,求天禄的长终。尧舜之世成为封建士大夫理想中的太平盛世。《礼记·礼运篇》载尧舜而上的五帝之时,是所谓“大同”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是儒家的“仁政”理想。这种理想不仅美化原始社会,有复古倾向,重要的是它借减租赋、施小惠等改良主张掩盖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对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起着迷惑的作用,而且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杜甫正是抱着实现这种理想的愿望去长安应试的,他希望能够考中,但结果是落第了。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他又北游齐赵,这一次出游又达四五年之久。春天,他到赵王丛台(今河北邯郸东北)上歌唱;冬天,他到齐景公畋猎过的青丘(今山东广饶北)旁边射猎,又在皂枥林、云雪冈呼鹰逐兽,纵辔奔驰,过他“放荡”、“清狂”的“裘马”生活。在齐地射猎还和苏源明在一起,他们一同登上泰山日观峰,抬头观望八方。苏源明后来进士及第,做了太子谕德的官职,不屈于安禄山,累官秘书少监,是杜甫所敬仰的人。

杜甫在洛阳写过《游龙门奉先寺》、在兖州(今山东滋阳西)写过《望岳》,都是五言古诗,但用了很多对偶句。他早期的诗以五言律诗为多。这是受了六朝诗和唐初沈期、宋之问以及他的祖父杜审言的律诗影响的缘故。《望岳》一首写得很好:

岱宗(泰山)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同“层”)云,决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天宝三载(744),杜甫已经33岁。

这年三月,曾经亲蒙唐玄宗赐诏征辟的大诗人李白,在度过了3年翰林学士、亲接龙颜的生活之后,因为傲岸恣放的性格不为世俗所容,受到上层社会的排挤,而被皇帝赐金放还。李白也曾经是一位自许甚高、抱负伟大的诗人,帝城长安3年的生活,则使他清楚地认识了上层社会中的污浊和腐朽气息,洞悉了政治生活中的黑暗内幕,这对他成为一个更有深度、更为出色的诗人无疑是有益的。虽然被放离长安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但那样的前途对这位向往光明、纯洁的诗人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相反,山水自然的胜境,道家修身养性的神秘行为,对从来好奇、少年曾学道的诗人倒更有诱惑力了。就这样,李白离开长安,往东漫游而来。这一年的秋天,在洛阳这个豪门比邻、文士接踵的繁华热闹处见到了杜甫。

在洛阳交游奔走了近4年而无所获、已知世态炎凉的杜甫,一见到李白这样一个性情豪迈纯真的人物,大为高兴,就像遇见了老朋友似的,一见面就向他诉说了自己厌倦人心巧伪的烦恼。的确,他俩身上存在着不少共同点:都热爱自然,喜欢游览名山大川,都有不凡的抱负,希望造就经天纬地的事业,都有傲视流俗的气质,都是性情纯真的诗人。但是,他们之间的不同点也是显然的:李白早年接受的是驳杂而以侠、道为主的教育,他的性格更为外向,他比杜甫大了12岁,他已经经历了对政治的极度失望和对朝廷幻想的破灭,他是一个盛名赫赫的成名诗人,他现在准备向东(远离政治中心)遨游而去,做一个适情任性的世外高蹈者;而杜甫还在期待着他政治上的发达,他是一个始终放不下“众生”的入世者,一个骨子里的儒家门徒(虽然也不拒绝佛道的沾惹),他诗才虽露,也有佳作问世,但离著名的诗人还有不小的距离,还需要在血与火中锻造,他现在的目的是能够西进,在最高权力机构中实施自己追模杜预政治功绩的理想。

这样,在天宝三载的秋天,他们就一起辞别洛阳,越过黄河,到王屋山访道去了。他们要寻访的道人道号华盖君,是王屋山道观的住持。当他们攀登到小有清虚洞天时,访得华盖君已死,他的弟子们大多星散,只有少数人留守在王屋山那白茅盖成的道观中。阶前的炼丹炉早已停火,再也没有仙药可求,也没有值得晤谈的奇人了。但是他俩还不死心,希望能够出现奇迹。这两个狂热的人最终十分沮丧,在千山万壑的沉寂中下了山。因为李、杜当初在洛阳见面就约好了同游梁、宋,所以就一起来到了汴州。杜甫直接来到当年高适呆过的梁、宋漫游,同时等待着李白;李白则先去陈留拜访自己任陈留采访大使的从祖去了。不久,李白赶了来,与杜甫一起遨游,在这里,他们又遇见了诗人高适。

不久高适南游楚地,杜甫和李白便到齐郡(治所在今山东济南),和邻郡北海太守李邕〔yōng雍〕交游。李邕是注《文选》的李善的儿子,他的文章和书法是闻名于当时的。兼之他在武后时曾面折武则天的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所以声望很高。但是早在开元年间,他不以自己的年高和望重为意,要求与杜甫见面论文,如今杜甫来到齐郡,他自然是十分欢迎。天宝五载(公元746年)的夏天,他们同游于大明湖中的历下亭,高适集中有《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诗,大概这时高适也已北来同游。杜甫和李邕又同登鹊山湖对面的新亭,这亭是李邕的从孙齐郡司马李之芳修建的。

杜甫在齐郡写过一首排律《临邑舍弟书至苦雨黄河泛溢堤防之患簿领所忧因寄此诗用宽其意》,章法结构井然不紊,但是内容无甚可取,比高适在天宝四载所作《东平路中遇大水》也不如。对着“郡国诉嗷嗷”、“白屋留孤树,青天失万艘”的悲惨景象,他不同于高适说的“我心胡郁陶,征旅亦悲愁”并提出“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的主张,而是想借蟠桃大树过渡,乘水势而钓巨鳌,用戏语来安慰对方。说明这时杜甫的思想里对人民的生活并不怎样关心,他的认识是后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深入的。

另外,杜甫在鲁郡写过一首《赠李白》的小诗,对李白的好任侠、使酒尚气作了规劝: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然而他们同去东蒙山(今山东蒙阴南)访问董炼师,又一同去访寻范隐士,想炼就“丹砂”。杜甫有诗句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对李白很是推重。他们亲如弟兄,“醉眼秋共被,携手日同行”。他们的感情真是与日俱增。不久,杜甫和李白、高适分别,李白去到江东,高适回到梁宋,杜甫则独自一人再入京城长安。他到长安不久,李邕因得罪了宰相李林甫,被李林甫派人杖杀了,杜甫感到十分悲痛,后来写了哀悼的诗。

三、京华悲辛

杜甫在长安奔走于权贵之门,想找到一条入仕的道路。不管他是怎样的卑屈,但是仍然遭到了冷淡的待遇。他自己这样写道:

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这是杜甫对自己的行动的真实写照,但这种精神状态是多么地低下。他住在客舍里,幻想着忽然得到别人的赏识,因而飞黄腾达,“邂逅”成其“良图”。

天宝六载,玄宗下诏,要亲自征求那些身怀异才的在野士人,说希望参加这次选拔的士人都可以到京师来就选。杜甫盼望已久的良机似乎到了,他怀着极大的希望参加了这次选拔。他不知道,那位“口如蜜,腹如剑”的宰相李林甫则态度正好相反。他定下规矩,所有参加征召的士人,必须首先经过地方官的挑选,然后那被选拔出来的人,通通都由尚书省长官考试,让御史中丞监考,像往常吏部考进士一样,诗、赋、论、策统统要考个遍,这考法打了这些有“一艺”之专而无全艺之才的士人一个措手不及。等到考试的结果一公布,居然没有通过一个人!

也是在事后,参加这次考试的士人们陆续明白,这是宰相李林甫搞的鬼。杜甫,及中唐时代的著名诗人元结在参加了这个骗局性的考试以后,用笔记下了李林甫的这一阴毒行径,并对这个宰相充满了怨恶和愤懑。当然,在一个宰相善于弄权而当政的时代,这些怨愤是很难得到宣泄的。

元结还年轻,他后来考中了进士。而杜甫这时已经36岁了,经过这巨大的打击,那高扬的精神翅膀下垂了。他仿佛一下子老了10岁,那澎湃的激情,旺盛的精力,对未来实现理想的强烈自信,一下子失落了。他仿佛换了一个人,或者说,那充满了朝气的浪漫的壮年时代已经离他远去,凄凉、落魄、感受生活困境的中年时代提前到来了。而真正体验到困境的杜甫,实际上是真正沉入到生活中去,具有了一个伟大诗人必然具有的批判精神,因为与上层政权的距离而看到更深的社会问题,并因此而形成了忧国忧民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