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的爸爸妈妈十分注意对苏珊理财观念的教育。苏珊的爸爸请了一位私人音乐老师,每周教苏珊学习小提琴。每次课后,爸爸都是把15张1元的钞票交给苏珊,再由苏珊一张一张地付给老师。菲菲很奇怪,为什么不由苏珊的爸爸直接交给老师呢?爸爸可是家长啊。
后来,苏珊的父亲对菲菲说:“我们家并不富裕,但我们想培养苏珊的艺术感,可是我们不想使苏珊认为一切都是很容易地白白得来的,而是来自父母对她的热爱和勤俭省下来的钱。”
菲菲渐渐明白了,苏珊的爸爸妈妈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不但进行得早,而且十分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培养。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自然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理财观念和习惯。
回国后,菲菲向自己的同学们讲述了苏珊的故事,并且深有感触地说:“在这方面,我们真的该向苏珊学习”。
但愿中国的家长们也能够向苏珊的父母学习。
自己花钱自己挣
在我国,孩子的零花钱来得比较容易,一般都是父母给,没有通过自己劳动挣钱的体验。在这次“民宿”活动中,中国的孩子对国外孩子“自己挣零花钱”感到新奇,同时也更觉得他们比自己更独立。
来自天津一所中学、居住在美国芝加哥一个美国家庭的H同学这样描述了自己的见闻:
芝加哥西北郊外是美国的首富地区之一,这里的居民常常是百万富翁,但在一个炎热的夏日里,我看见有三个七八岁的孩子在路边卖10美分一杯的柠檬汁,路边树下一位富态的妇女则倚在躺椅上,一边看书,一边不时地观望三个孩子的买卖。每当小孩子们又赢得了一位路过的顾客,他们便会大声地向那位中年妇女喊道:“妈妈,又是10美分!”而那位母亲每次也都会来到孩子们跟前,拍拍孩子们的肩膀,鼓励他们说:“嗯,干得不错!看,你们又挣到了10美分”。
我看见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着兴奋与骄傲,而这种兴奋与骄傲是我从来没有过的。
这位妈妈不但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真实的游戏,同时她也从一个小的侧面教会了孩子金钱与工作的关系。
与前文提到的那位让父亲无奈的女大学生相比,挪威的大学生也许更幸福——为什么这么说呢?
寄宿在挪威人家里的M同学说:“挪威的孩子靠打工挣的钱挺多的,打工的工作也不难找,端菜、刷盘子,或在书店里摆摆书。所以,大多数孩子高中毕业后就开始打一假期的工,这样,就能赚够大学第一年费用的一半多了。
上大学以后也可以继续打工,而且时间可以很灵活,根据学校的上课时间安排就可以。这样,只要自己稍稍辛苦一点,一个大学生靠打工所得支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挪威大学生的幸福感,应该来自他们能够自食其力的自豪与骄傲,谁说不是呢?
实际上,参加“民宿”活动的几位同学都认为,国外孩子打工挣钱的做法确实挺好,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了回报,不仅是对自身价值的一种肯定,同时也锻炼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自己觉得独立了,不再依靠父母。
那么,我们的家庭和社会,是不是应该早些为有这种想法的孩子们,提供精神支持并创造条件呢?
节俭是美德
有专家指出,在我国今天的少年儿童身上,成年人所具有的传统的节俭观念已少有体现。他们在购买商品时,往往并不顾及价格因素,至于钱的来源和父母挣钱的艰辛,更是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之内。而这些观念和行为,恰恰与国外注重理财教育而培养形成的习惯相差很远。
北京五中的S同学在《难忘的10天》这篇回忆文章中写到:
德国是个发达国家,人均收入是很高的,但是他们都十分节俭,从不浪费。德国学生中有一个叫Susana的小女孩,她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有一次我们说好第二天去孔雀岛,Susana有别的事不能陪住在她家的中国学生去,因此商量决定,让那名中国学生暂与我们住一晚,第二天由我们带她去孔雀岛。为了岛上的野餐,Susana为我们准备了一篮子吃的东西,可我们出门时竟然忘了带。在送我们到地铁站时,她突然想了起来,而这时开往我们住处的地铁已经进站了,她却执意要回去取。我们问她是不是只是吃的?她回答说是。我们劝她算了,吃的不重要,不要回去了,因为地铁站离她们家太远,有好几站呢。她却十分认真地说“我们家冰箱小,而我们又吃不了那么多,会坏的,扔掉太可惜了。”最后,她还是去取了。30分钟后,她气喘吁吁地回来了。原来她怕我们等太久,竟然没等公共汽车而是跑着去又跑回来的。这时,我第一次觉得自己竟然是个浪费的人!我真感到有些惭愧了,在这方面,我们做得远远比不上她。
尽管我们常提“勤俭节约”的口号,可比他们还差得很远。幸运的是,我们在与德国学生的接触中发现了不少自己的“短处”。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去过挪威的M同学列举了我们和国外小孩几个方面的不同,同样看到了差距:
一是他们很注重节约。比如喝汽水,我在国内少说一周也得喝几瓶,可在那儿一开冰箱拿汽水,人家就说“别总喝,那东西挺贵的”。当时我还特生气,心想“怎么这么小气,不就是点汽水吗?”后来一看,人家就是来人吃饭的时候才喝汽水,平时都喝水。其实汽水的价格跟咱们这比并不贵,只是人家有节约的观念。
二是他们买东西是从实际需要出发。比如电脑,并没有咱们这么高的普及率。公司有电脑在家里用不上的就不买。咱们这儿可不这样,干什么用、怎么用先不管,买回来再说。很多都变成了大型游戏机,不一定对学习有用,其实就是浪费。国外是以需要作为买与不买的判断标准。比如,你说这东西挺新鲜要买,但是如果不是需要买的,父母绝对不给买。
三是中国的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对孩子的消费要求,特别是一些看似合理的要求都会尽力满足。而挪威不这样,不像中国把孩子看得这么重,要什么就给什么。
看看,中国的孩子经过这一番“理财留学”,不但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的一些不当之处,还给当父母的挑起毛病来了。让这些父母们欣慰的是,孩子从国外回来后,“消费观念成熟了,懂得节约了”。
在劳动中体会金钱来之不易
有正确的思想,才会有正确的行动。外国的家长往往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劳动,体会到挣钱的辛苦、钱来之不易。因此,孩子在消费时,自然而然地知道珍惜每一分钱。
前文中提到的S同学说:“我最初到美国时,和其他很多中国学生一样,带很多的钱,花起钱来也很大方,一掏就是几百美金。可是后来我发现,对于美国孩子来讲,几百美金可是一大笔钱啦!尽管他们平时生活条件比我们好,但也不是钱一掏一大把。因为家长们几乎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地给孩子那么多钱。孩子们有时必须通过家务劳动,才能从父母手里每月挣几美元,比如帮助倒垃圾,收拾房间,或者修剪草坪等。很多孩子自己支配的零花钱都是通过劳动获得的,因此他们懂得钱来之不易,花钱没有我们中国孩子那么大方。”
另一位G同学讲了这样的一段经历:
我有时和美国家庭的小姐姐及她的朋友一同出去,小姐姐的朋友帮我买了冰淇淋,这样被“招待”了两次之后,这位朋友告诉我:“下次能不能请你自己付钱,因为我的钱是自己打工挣来的,数量也不多。”听了这话,当时我惭愧极了,我不知道钱是她一点一点打工挣来的,多不容易呀。我马上把以前她为我付过的账一起还给了她。
另一位同学说,自己在德国的打工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他一直把那份打工得来的“不算太多的收入”好好地存在银行里,“不舍得轻易把它花了,要把它花在非常有用的地方”。
我国的孩子从小习惯了理所当然地花父母的钱,缺少在劳动中获得报酬的体验,所以常常是“不懂得珍惜”。但是,当我们欣喜地看到,参加“理财留学”活动的同学在消费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时,是否也应当反思我们的教育,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呢?
§§§第三节理财教育,从小抓起
不要“羞于谈钱”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羞于谈钱的国度。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从生产生活方式来说,人们的普遍观念是“重农轻商”;从思想文化角度来说,人们尊奉的是“勤于教子,耻于经商”、“君子不言利”、“重义轻利”。这使得“金钱”这个词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被“异化”甚至“丑化”,追求金钱成为腐朽、堕落的思想。
在今天的市场经济社会,虽然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羞于谈钱”仍然是人们的普遍心理,针对少年儿童的金钱和理财知识的教育,更几乎是一片空白。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闭口不谈钱,担心跟孩子谈钱或者让孩子过早地接触钱,会使孩子“钻进钱眼里”,或者给孩子造成阴暗、负面的心理影响。这使得很多孩子从小不能对金钱形成正确的认识,“不会花钱”,更谈不上规划钱,规划自己的事业和人生。
小女孩阿玉的父母都是生意人,收入十分丰厚,但在商场上天天与钱打交道的他们,深感金钱的残酷甚至黑暗的一面。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远离金钱的侵扰,他们在阿玉很小的时候就把她送到了乡下的爷爷奶奶家,然后每月留给充足的生活费用,由爷爷奶奶管理。阿玉就是在这种“没钱”的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
有一天,阿玉到外面玩,对一个小朋友手中的玩具很感兴趣,就直接跟人家要。那位小朋友当然不给她,并且告诉阿玉说:“这是我爸爸花钱给我买的,我不能给你。你要想玩,就回家让你爸爸给你买一个。”
阿玉很奇怪,她还是第一次听到“钱”这个词。她当时就问:“钱是什么东西啊?”这时候,周围的小朋友都笑话她:“真是可笑,连钱是什么都不知道……”
对钱没有任何概念的阿玉,遭到小朋友的取笑之后,只要一说到与金钱有关的话题,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当时被一群小朋友围着笑话的场景。这个场景一直伴随着她,使她对金钱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以致害怕听到“钱”这个词。
阿玉的父母应该知道,任何人都要与“金钱”打一辈子交道,正常地接触钱,正确地了解关于钱的知识,是将来进行科学理财和形成正确的金钱观的基础和前提。
像阿玉父母这样对待孩子和金钱的情况虽然少见,但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事实上,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现在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机会接触到金钱。2005年,国内9家调查机构对北京、上海、广州等9座城市的儿童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中6—15岁孩子拥有的零花钱和压岁钱已高达56亿元,其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孩子是自己来花这些钱的。
孩子的小金库大得如此惊人,人们不禁纷纷感慨:“现在的孩子们,生活条件真是越来越优越了。”
有了钱,自然产生了花钱问题和“理财”问题。上海团市委曾经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上海92.8%的青少年存在乱消费、高消费、理财能力差的问题。具体表现为花钱大手大脚、盲目攀比,消费呈成人化趋势,93%的学生缺乏现代城市生活经常触及的基本经济、金融常识,不清楚自动取款机、银行信用卡的服务功能。虽然不少孩子都在银行有着独立的户头,但大多由父母直接管理,孩子对存钱取钱、银行利息计算等没有感性认识。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即便对理财知识教育有如此迫切的要求,我国的大中小学校仍普遍没有开设专门的理财教育课程,而近两年社会上曾经出现的“儿童理财体验活动”、“中小学生理财夏令营”等也多是一些以营利为目的的机构组织的商业性活动,能够普遍持续地对孩子进行相关理财教育的实践活动几乎为零。
而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在对孩子理财知识的家庭教育方面,也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中除了传统观念影响外,有的是因为家长自身就缺乏理财知识和意识,自然对子女这方面的教育漫不经心;有的则是因为工作繁忙,对小孩子如何花钱的“小事”无暇顾及而放任自流;有的则只知道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平常较少和钱财打交道,对孩子只重学业,不问钱财……
与我国的情况相反,在一些发达国家,不论社会还是家庭,都十分重视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学校和家长会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按照不同的阶段,由浅入深地确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内容,已经形成了一整套以消费、理财、投资、创业为核心的理财教育课程。
因此,面对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理财教育的巨大差距,专家们已经开始呼吁:在经济日益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再也不能用保守的观念看待“金钱”,也不应该回避关于“理财”的话题。不但要让每一位成年人学会“理财”,也应该让每一个孩子从小就接受理财知识教育。这样,他们才能在将来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变的生存环境中,学会生存之道,获得立身之本。
理财教育要从小抓起
亮亮是个4岁的男孩,聪明可爱。一次,在外地工作的舅舅来亮亮家,因为事先没有来得及给亮亮买礼物,舅舅觉得过意不去,便决定带着亮亮去逛逛商场,顺便让亮亮自己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
亮亮听到舅舅的“邀请”,第一反应是十分高兴,然而小家伙立即又回过头来看看妈妈,像是在征求妈妈的同意。直到看到妈妈微笑着点头,才一手拉着舅舅,一手拉着妈妈,乐呵呵地出了门。
一进商场,亮亮便拉着舅舅直奔玩具柜台。原来,亮亮以前曾在这里相中了一个要价60元的玩具起重机,一般情况下,40元就能够买到,妈妈却仍然嫌贵而没给亮亮买,这次,亮亮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了。
没想到,这一次,也许售货员看出了三个人的关系,知道“舅舅”是专门来给孩子花钱的,而且还有孩子的妈妈在旁边,便一口咬定要价80元,少一分钱也不卖。
结果呢,舅舅花80元“高价”给亮亮买下了这个玩具起重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4岁的亮亮已经有了“钱”和“花钱”的概念。他知道舅舅带自己去商场,肯定意味着要“花钱”,而且因为是“别人的钱”,所以才会征求妈妈的意见。
二是亮亮肯定不明白为什么妈妈没有给自己买那个玩具,而舅舅却给买了。妈妈完全可以告诉他真实理由,比如妈妈可以直接说:“那个玩具的价格超出我们家的承受能力”,或者“那个玩具实际值不了那么多钱”,甚至可以借此告诉亮亮“并不是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的道理。当然,4岁的亮亮更不懂舅舅给他买玩具是出于亲情和人情等方面的考虑。
实际上,这个带有很强普遍性的实例,也给家长们提了个醒:一般来说,孩子从三四岁开始,就已经有了“钱”和“花钱”的意识,而从这个时候开始,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理财知识和观念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