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尴尬的理财教育
五龄童不“认”钱,3000元钞票玩“天女散花”
2005年9月的一天傍晚,北京市丰台区张仪村路一个老国有企业的家属大院里,人们突然发现从其中一栋楼房六层的一间窗户,纷纷扬扬撒下了一张张百元大钞。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纷纷惊奇地睁大眼睛,驻足观看。当最后发现这些钞票竟然是真钱,有些人便开始哄抢起来。结果,在好心人的阻拦和劝说下,最后找回了1000多元。
原来,钱是从家属院一号楼606室的郭先生家里掉下去的。郭先生和妻子曾经都是这家国有企业的职工,2000年企业破产之后,郭先生和妻子便在大院门口摆了一个小摊,做起了水果生意。每天傍晚当人们外出回来,是水果的销售高峰时间,郭先生的妻子便经常出去帮丈夫的忙。因为这段时间不是很长,郭先生的妻子通常就把五岁的儿子旭旭一个人留在家里,而旭旭一般都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在家里安安静静地看电视动画片。
可让郭先生夫妇后悔莫及的是,这一天,郭先生的妻子临出门前,把半个月来卖水果的将近3000元有零有整的钱装在了一个信封里,没有封口就直接放在了电视柜里。等她出门后,好奇的旭旭竟然将信封拿了出来。看到花花绿绿的票子,对金钱一无所知的旭旭不但把钞票扔得满地都是,还从阳台的窗户上玩起了“天女散钱”。结果,人们便看到了开头的一幕——一张张钞票从天而降。
当郭先生夫妇急急忙忙赶回家,旭旭还不知道自己闯了祸,还在一边看电视一边数着钞票的张数,郭先生的妻子气得啪啪打了旭旭两巴掌,然后因为又气又急又后悔,自己也哭了起来……
这次“事故”让郭先生夫妇损失了1000多块钱,这对一个以卖水果为生的家庭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事后,郭先生夫妇懊恼地说:“这也不能全怨孩子,都怪当父母的平时忽略了对孩子金钱方面的教育。”
的确,“天上掉钱”虽然是难得一见的奇观,但其中的根源却不得不让人们特别是年轻的父母们深思: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文化观念的影响,不管是家庭还是学校,针对少年儿童金钱和理财方面知识的教育十分欠缺,或者说基本上是个空白。这就使很多孩子,特别是文化水平有限的父母在对孩子金钱和理财的认识上,表现出不合乎智力发展水平,甚至不合乎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低能”现象。
也许会有很多家长认为:孩子还小,不应该让他(她)过早地接触金钱,更没必要也不适合学习如何理财。事实上,这种观点还待商榷。在很多发达国家,比如美国,他们对少年儿童的理财知识教育就有一个明晰的目标和要求。比如他们要求3岁左右的孩子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在5岁时要灌输“等价物”的概念;而在我国,3岁的儿童有很多还不知道钱为何物,或者只对硬币感兴趣却不识钞票——因为硬币比钞票更“好玩”。
由此看来,我们不得不承认,“天上掉钱”在我国是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的。要避免类似事情的再次发生,就要求年轻的父母们转变观念,从“我”做起,从“早”做起,加强对孩子金钱和理财知识的教育和培养——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孩子的一生负责。
会花钱还是不会花钱
如果说5岁的小旭旭“散钱”,其中有父母疏于看管的外在客观原因,那么一群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大摆生日宴所反映出的问题就不那么简单了。
2005年3月的一天,在重庆市一家颇具档次的饭店里,一群人正忙着给一位同伴过生日。在一个豪华包间里,墙壁、天花板上张灯结彩,音箱放着时下流行的歌曲,各种经过精心包装的大大小小的生日礼物堆满了沙发。餐桌上则摆了10多道菜和各种饮料、啤酒……
当生日歌唱完、酒足饭饱之后,大家自然又少不了去卡拉OK高歌一曲。最后,在饭店消费1200多元之后,这几个人三三两两地打的回了家……
如果说这是几位成年人组织的生日聚会,倒也正常,可是如果这几位出手动辄上千元的“消费者”是几位年龄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你又作何感想呢?
原来,这些消费者是附近一所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春季学期开学后,正巧赶上一位同学过11岁生日,几位要好的同学一合计,决定集体给这位“铁哥们”过个生日。过生日要花钱,钱从哪里来呢?别着急,不是春节刚过一个月吗?兜里可是有大把大把的压岁钱呢!于是,这几位10多岁的孩子,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在饭店里“花天酒地”地潇洒了一回。最后,大家AA制付了这1200多元钱。
事后,曾经参加这次“生日聚会”的小L同学面对父母的质问,竟然委屈地辩解说:“其实我们很多同学都会组织这样的活动,我们不就是花钱多了一点吗?再说了,花的钱都是我的压岁钱,本来就是属于我自己的啊。”
实际上,确实如他自己所言,小L和其他同学的行为的确反映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理财专家告诉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在金钱的观念和对金钱的具体处理方法上,存在着严重的误区。比如很多孩子意识不到父母赚钱的辛苦,不懂得每一分钱来之不易,受周围不良风气和现象的影响,在同学间相互“攀比消费”,不该花的钱花起来却大手大脚……
如果说上面几个小学生的行为存在受周围环境影响的客观因素,那么,下面的故事则反映了孩子们理财观念与实践匮乏的现实。
2005年,北京市一家银行举办了一次小学生理财夏令营。其中有一个活动是进行购物比赛。组织方要求孩子们用100元钱购买规定的用品,评判合格与否的标准是用品的价格与实用性的合理组合。结果,由于孩子们理财意识的淡薄,最后竟然闹出了很多笑话。
比赛前,主办方给10位小学高年级学生每人发了100元钱,让他们在指定的超市里购买一件生活用品、两件学习用品、一件送给父母的礼物以及一些零食。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难的啊?花钱谁不会啊,又不是去挣钱?可是活动结果却让人想笑笑不出来。
一个孩子倒是很孝顺,花了60多元钱给爸爸买了一个精美的烟灰缸,可是再买其他用品的时候觉得钱怎么也不够用了。其实烟灰缸种类很多,完全可以买一个样式普通而价格更低一些的。
另一个孩子很小心,花2元钱买了一支圆珠笔,花3元钱买了一个小日记本,花5元钱买了一只牙膏,又花10多元钱给妈妈买了一个围裙。结果,大部分物品买完之后,还剩下70多元,怎么办呢?好办啊,剩下的钱买零食吧!最后,这个孩子推着购物车,欢天喜地地买了70多元大包小包的零食。
还有一个孩子,他买的物品倒是符合要求,价格也比较均衡,可谁知道到交款台一结账,100块钱却不够用。原来孩子只顾精心挑选物品,却忘了计算物品的总价。
专家分析说,这件事情反映出父母对孩子在理财方面教育的脱节。从孩子的角度说,现在的孩子,一般都会拥有自己的零用钱,甚至数额相对不小的压岁钱,他们愿意拥有自己的钱,更想自由支配自己的钱,但是具体如何支配,他们心里大多没有具体合理的计划。因此父母在把孩子的零用钱交给孩子支配时,应该主动教会孩子如何“理财”,至少应该让孩子在实践中慢慢体会钱的意义、价值,最终养成合理支配、合理消费的好习惯。
大学生不懂理财谁之过——一位大学生父亲的困惑与无奈
在这样的基础和环境下,我们那些已经年满18岁、从法律意义上讲已经“长大成人”的当代大学生们,他们的金钱观念、理财知识和理财实践又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2006年3月,国内一家报纸刊发了一个女大学生父亲的自述文章,讲述了上大学而后又读研究生的女儿7年来的“辉煌花钱史”和“尴尬理财史”。由于这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也许使这个实例显得不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值得每一位家长深思和借鉴。
以下是这位父亲的自述节选,标题则是“父亲”在叙述中反映出的“女儿”理财问题的所在,本书后续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1.每月600元远不够花
女儿入学前,我让女儿自己提出所需生活费的数额和发放形式,并告诉她第一学期是试行期,让女儿自己把握好,最后确定一个数,以后每年上学的生活费就按照这个数字执行。女儿脱口而出:“600元就够了。”俨然是体谅我们的语气。
我内心里希望她最后给我的数额低于600元,因为和她同年考取的同事的孩子,无论地处东西南北,都低于这个数。临走之前,我把学费、住宿费4000多元和半年的生活费3000多元预支给了她。
没想到刚过一个月,她就打电话:“老爸,怎么钱花得这么快,生活费已经花了1/3了。”我耐着性子问:“花哪儿了?”她答道:“花钱的地方可多了。买电扇、床帘、自行车、电话卡、英语磁带、书架,还有可以放在床上学习的小书桌……”
我问她买这些要用这么多钱吗?女儿辩解说:“加起来就多了,每天都有想不到的花费出现。”女儿挂了电话,我却突然感觉到事态的严重。
不出我所料,女儿三天两头打电话回来:“妈妈,我今天起床晚了,上课没找到教室,就去逛街了,买了两件衣服一双鞋。”“爸爸,我们今天去游乐场了,和同学一起玩云霄飞车、急流勇进、过山车,可刺激了。”
看她这么开心,我们也不忍苛责,只告诉她别耽误了学习。
2.“私藏小金库”:亲戚给钱却不告诉父母
学期中途的时候,我又给她汇去了1000块,她居然说还有钱。我感到很纳闷,按照女儿的花钱标准和“风格”,这可有点不对劲啊!
果然,后来有一天,女儿的舅舅打电话过来,无意中说起曾给女儿寄过1000块钱,庆祝她考上大学。难怪女儿说自己还有钱!
我赶紧追问了所有亲戚,发现不少人都给过女儿钱,而她居然只字不提。
3.大学四年,没有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
大学第一年,女儿没钱了就给我们打电话,而且次次都有充足的理由。今天买水果钱包丢了,明天迷路打车回学校,后天过生日要宴请同学。
大三暑假,她提前一个月回学校上考研辅导班。一门政治,一门英语,一共500多块钱。她每次打电话都叫苦叫累,我们鼓励她多买好吃的,不要委屈自己。没过几天,她打电话说和同学一起买了几盒“安神补脑液”,还有很多水果饮料,倒是挺会心疼自己。
大四期间,我到学校去看过女儿一次。进了寝室,发现大一时空空的小床铺堆满了娃娃、衣服、挂件,书架上满是畅销书和CD,MP3、手机随意地丢在一边,桌上摆着大二时我拨款6000元买的电脑,床下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子。
大学四年间,女儿根本没有养成制订支出计划的习惯,更没有按照一个具体的标准执行。
4.金钱能树立权威吗
有一次,我出差顺便去看女儿。请她们寝室的女生吃过饭后,我和女儿在宾馆聊天。女儿很兴奋地说:“大家都羡慕我有这样的好爸爸。”“她们都叫我富婆。”在女儿的絮絮叨叨中,我得知她确实在寝室有着重要的地位:同学学期期末没钱了就找她借,面试没衣服了穿她的,平时没吃的就到她零食柜里去拿。
我哭笑不得,原来现在同学间是这样建立权威的。
5.“意外所得”与父母无关吗
大学毕业后,女儿参加了研究生考试。后来,女儿很争气地告诉我们,今年研究生分为公费自费,她被确定为公费,帮我们节省了3万块钱。女儿习惯于将可能花而未花、可能不得而得到的钱定位为“意外所得”,花起来没心没肺的。
几年来,女儿年年有奖学金,多则1500块,少则1000块。平时参加这个竞赛,那个征文的,也小有进账。可她总说这是她的钱,凭她努力得来的,不能计入生活费用。她用这些钱考了驾驶执照,报了网球兴趣班。当然,放假回来也会很有良心地给我们买礼物,并多次强调是用她自己的钱买的。
6.研究生毕业,制订还款计划却半路夭折
女儿去年硕士毕业,领到第一笔薪水的当日,她兴奋地给我打电话:“终于挣钱了,可以把大学花的都还给你们。”第二天,我如约收到她汇来的钱,说是薪水的一半,以后不定期偿还。
本无意收她的钱,妻子说就当我们是银行,帮她存着。这是月初的事。中旬接到女儿的电话:“老爸,突发情况太多,再预支一点吧。”
我和妻子笑着把钱退了回去。以后,女儿再也不提“还钱”的事了。
从这位充满爱心却又无奈的父亲的叙述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即使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他们在理财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已经不是人们常说的“乱花钱”那么简单,而是由于从小没有接受良好正确的理财观念和实践教育,而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经常犯下幼稚和让人担心的错误。特别是在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这些错误对于个人,以至整个社会,都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第二节洋娃娃会理财
“当我置身于发达国家富裕、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时,我体味到更多的不是金钱和物欲的充斥,不是挥霍无度,而是从儿童时期就开始的理财教育、自食其力的观念、崇尚节俭的美德,学会理财、学会适度消费、学做金钱的主人已成为他们的强烈愿望。”
2005年,我国南方一经济发达城市,组织了一次由全国范围内的初高中生自愿参加的到国外家庭为期半年体验生活的“民宿”活动,主要目的是让这些家境比较富裕的中国孩子们,体验一下发达国家同龄人的日常生活和理财消费习惯。
活动结束后,这些中国孩子们每人写了一份总结报告,上述话就是一个孩子的亲身体会。从这些孩子们的真实见闻,以及他们发自内心的对比“反省”中,中国的父母们可以了解到发达国家孩子们的理财教育情况和收到的效果,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和不足。
8岁小妹妹比我会理财
12岁的菲菲住在一个美国家庭里,这个家庭有一个8岁的女孩苏珊。经过半年的相处,菲菲发现,比自己还小4岁的苏珊,竟然有着良好的理财意识和习惯,这在中国的同龄小朋友当中几乎是看不到的,甚至让自己这个“小姐姐”都自愧不如。
苏珊的爸爸妈妈每周都会给苏珊5美元零花钱,由她自己支配。只有8岁的苏珊,在花钱时很会“算计”,甚至有点“抠门儿”,几乎从来不会超标,更不会因为看到好玩的、好吃的而缠着父母去买。而且苏珊还要把这5元钱是什么时间、在哪花的、买了什么一一记账,到下一周要向爸爸妈妈讲清楚,然后才能领到这一周的零花钱。原来,苏珊很早就养成了这种习惯。
苏珊还告诉菲菲说:“我现在花的钱都是爸爸妈妈挣的,他们挣钱很辛苦,所以我不能随便乱花。”苏珊甚至还找出了自己会写字以来保存下来两年多的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