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最新知识抢答大辞典
27699700000027

第27章 历史篇(6)

明中期的政治、经济改革。明中叶,英宗至武宗几代皇帝长期不理朝政,出现宦官专政、阁臣争权的局面,加剧政治的腐败。土地兼并愈演愈烈。皇帝大设皇庄,诸王、勋戚大量占田,官僚、缙绅广建庄田,地主更是疯狂兼并土地。土地高度集中,造成大量的农民破产,导致国家税田数额锐减。徭役名目繁多,官僚地主又凭借权势,将应承担的徭役转嫁给农民。致使农民避役四方,全国在籍户口数亦锐减。至明中叶,流民几乎遍及全国。明初为征派赋役制定的黄册、鱼鳞图册,已形同虚设。

赋役制度的破坏,严重影响着明廷的财政收入。但明廷支费与日俱增,入不敷出。随土地的高度集中,社会矛盾日趋激化,各地农民的起义及反抗斗争不断,统治危机不断加剧。为挽救政治危机,缓解尖锐的社会矛盾,明神宗万历初年,内阁首辅张居正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从整顿吏治开始,于万历元年(1573年)制定“考成法”,严格对官吏的考核。为保证政令畅行,坚持“用人唯才”的选官原则,裁汰冗员,起用一批拥护改革的人才。加强边防,使战守有备。在经济上,他不顾豪强地主的激烈反对,下令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漏税田产。

万历六年(1578年),制定《会计录》和《清丈条例》,颁行天下,限3年内清理完毕。经3年清查,税田增加近300万顷。在此基础上,改革赋役制度,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行“一条鞭法”,作为新的赋役制度,即将田赋和各种名目的徭役合并征收,并将部分丁役负担摊入田亩中;农民可以出钱代役,由官府雇人服役;田赋改为征银;赋役由地方官府直接征收。一条鞭法简化了赋役征收手续,赋与役合二而一,出现“摊丁入亩”的趋势。徭役征银,使农民与国家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为城镇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赋税征银,促进了货币地租的产生和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3.郑和下西洋

郑和是明代著名的航海家。1405年,明成祖派他出使西洋。到1433年,郑和前后七次率船队到南洋群岛、印度和阿拉伯等地,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郑和船队的远航,表现了我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和高超的航海技术,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扩大了我国和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人民之间的友谊。

24.平定倭寇

明朝嘉靖年间抗击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地区的斗争。14世纪以后,日本九州地区的封建诸侯组织武士、浪人及商人,常窜入中国沿海地区进行武装侵扰,抢劫商舶,杀掠居民。时称“倭寇”。倭寇之患始于元末,至明初已十分猖獗。明廷为遏制倭寇的侵扰,曾派兵阻击,且限制日本诸侯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嘉靖年间,日本再度分裂为更多的诸侯国。为攫取更多的财富,倭寇在中国沿海地区的武装抢掠活动愈演愈烈。并与中国的出海经商者相勾结。沿海地区的城乡民众纷纷组织武装,保卫家乡。

嘉靖末年,明廷派遣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等将领,赴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抗击倭寇,成为一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率领的“俞家军”英勇善战,于浙东海上抗倭长达22年,屡败倭寇。戚继光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奉命调浙江任参将。他招募3000名矿工和农民,亲自教以阵法,号“戚家军”。多次击败倭寇,后于台州(今浙江临海)重创倭寇。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犯福建,他奉命率军援闽。与俞大猷合兵大败倭寇,并捣毁其巢穴横屿(今福建宁德东)、牛田(今福建福清南)。四十二年,戚继光又与刘显、俞大猷联兵,攻克倭寇的重要据点平海(今福建莆田东南)。四十四年,俞大猷率水军,戚继光率陆军,合击剿灭盘踞于南澳的广东倭寇。倭寇之患基本平息。

25.八旗制

清朝军政合一的组织形式。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陆续制定了一系列重要制度。他将女真原出师行猎时“照依族寨而行”的氏族部落组织,改为牛录制度。即以300人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统管。万历二十九年(1602年),他又在牛录基础上,创建旗制,设立黄、红、蓝、白四旗。规定每300壮丁为1牛录,设牛录额真(汉译为佐领),5牛录立1甲喇额真(参领),5甲喇设1固山额真(教统)。固山为一旗之首。四十三年(1616年),增建为八旗,以初设四旗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增设四旗为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每旗为7500人,合计共6万人。

八旗制度为军政合一、兵农一体的组织。八旗兵丁平时生产,战时出征。八个固山额真即八旗旗主,由努尔哈赤子、侄担任。他们既是军事统帅,又是各部政治首领。努尔哈赤为八旗的家长和最高统帅。八旗内部存在着浓厚的军事民主作风,遇有军政大事,要召集八家共议;出兵掠夺来的财物,八家均分;还规定建州部首领的继承人要由八家共选。八旗制在女真统一、清朝建国和统一全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清朝入关后,八旗兵长期驻扎在北京或地方,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八旗子弟”成了腐败无能者的代名词,这时,八旗制的军事功能逐渐丧失,只保留了满旗内部的组织形式。

26.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1624~1662年),清初民族英雄。本名森,字大木,福建南安人。与其父郑芝龙同在南明唐王政权任官,被赐姓朱,改名成功,号“国姓爷”。顺治三年(1646年),郑芝龙降清,郑成功力阻无效,乃与父决裂。之后,他以厦门、金门为基地抗清。围攻福州(今属福建),攻克台州(今浙江临海)。并拒绝清廷的招降。十六年五月,他率军沿长江西上,占据镇江(今属江苏)、芜湖(今属安徽)等4府3州21县。后因失误,在南京战败,伤亡惨重,退回厦门、金门(今皆属福建)。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军基本扫平大陆,清廷遂实行迁海政策,以切断郑成功与大陆的联系。郑成功为扭转战局,坚持抗清斗争,决定收复台湾作为抗清基地。十八年(1661年)三月,郑成功率将士25万人,分乘大小战船数百艘,自厦门出发,经澎湖,驶向台湾。他命何斌将军打先锋,经鹿尔门(今台南禾寮港)登陆,围攻荷兰总督所在地赤嵌城,击败荷兰从巴达维亚派来的援军。经过8个月的战斗,荷兰军屡遭败绩,康熙元年(1662年)二月一日,荷兰总督揆一被迫投降,台湾光复。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置府县,建立行政机构。又推行屯田,招徕大陆移民,并派汉族农师到高山族聚居地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他在收复台湾5个月后病死,子郑经嗣位,率领部众继续抗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郑经死,郑氏集团内部斗争加剧。二十二年六月,清军出兵台湾。八月,在位的郑经幼子郑克塽出降,清廷收复台湾。

27.虎门销烟

中国人民在禁烟斗争中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1839年3月10日,奉命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林则徐抵达广州。他在人民群众支持下,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加紧整顿海防,缉拿烟贩,严厉查禁鸦片。3月18日,林则徐召集行商,宣布了以“清源”为核心的禁烟政策,限令外国鸦片贩子在3天之内,将其趸船上所有鸦片造具清册,尽数缴官,以绝其害;并要求外商出具甘结,声明“嗣后来船永不敢夹带鸦片,如有带来,一经查出,货尽没官,人即正法”。同时他表示禁烟决心,“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破坏禁烟,唆使英商拒缴鸦片,并准备将英商撤离广州。3月24日,林则徐下令封仓,暂停中英贸易,派兵围守商馆,撤退中国雇员,断绝商馆与澳门往来交通。由于中国人民的坚决斗争,义律无可奈何,转而命令英商缴烟。4、5月间,英、美鸦片贩子被迫缴出鸦片20283箱(每箱约120斤,其中1500余箱系美国烟贩缴出)零2000多麻袋,总计237.6万余斤。从6月3日到25日,在林则徐主持下,用盐卤和石灰将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销烟时,去现场观看的群众莫不欢欣鼓舞,拍手称快;一些外商和传教士则形象十分狼狈。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重大胜利,也是对以英国为首的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一次沉重打击。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华民族清除烟毒、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古时“秘书”干什么

秘书是古代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汉代以来有秘书监、秘书郎,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可见“秘书”之名早于“书记”。但秘书并非官名,必须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字样才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书省”,这是南朝梁始设的官署,是行政机关,虽有“秘书”之名,与秘书无涉。明清不设此官署,也没有“秘书”的职称,明代陈继儒虽有《许秘书园记》一文为张(常)州许自昌作,但许自昌仅是一位喜藏书、刻书的士绅,称之为“秘书”想是对他的美称。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大多数的行政机关都设秘书。恽宝惠先生(已故)就曾任冯国璋的秘书长。现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不同级别的秘书。

英法联军从圆明园掠走多少珍宝

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闯进了“万园之园”的圆明园,他们把无数奇珍异宝洗劫一空,并纵火把无数人间奇迹焚为灰烬。

圆明园作为著名的皇家园林,她凝聚了民族的高度智慧,代表了人类文明的精华。园林占地广达5000余亩,风景区100多处,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仅种种桥梁就达100余座,各种建筑中西合璧,九州风物,包罗万象,堪称一大奇迹。这里集中了大量的皇家御宝、文史珍品、艺术精华和无数的财富。

当时,清廷皇室仓皇西逃,英法联军蜂拥而上,究竟掠走了多少财宝,至今仍然是个谜。现在有迹可寻的只剩下少而又少的一部分,然而,它们却背井离乡,高居在英、法、美、德等国的博物馆中。在伦敦的拍卖市场上,曾罗列着龙袍、貂褂、朝珠、珠翠、诸般画轴、神像等御用之物。拿破仑三世在枫丹白露古堡专门修建了中国馆,将从圆明园掠走的上千件珍贵文物收藏在这里,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各种玉雕、如意、成对的大象牙、大犀角、乾隆玉玺等,数不胜数。绢本彩色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乾隆所作各种题咏40首共80幅珍贵文物,现在也高悬在法国巴黎国家国书馆。梁启超在他的《新大陆游记》中说,在纽约博物馆所收藏的“中国宫内器物最多”,而“得自圆明园之役者半”。

近代中国对日赔款一共有多少

近代中国曾三次被日本勒索战争赔款。第一次是1874年,日本派兵企图占领台湾,清政府立刻派兵前往抵御。日本自知无法取胜,转而谈判,最后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中日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偿付日本50万两白银赔款。第二次是1895年甲午海战后,日本侵略者仅通过《马关条约》勒索清政府的赔款达2.3亿两白银。清政府付给日本的白银总数相当于日本国家财政四年半的收入。第三次是1901年的《辛丑条约》,仅日本掠去中国的赔偿就达3400多万两白银。

在第二次偿付日本战争赔款时,清政府财政经济已经非常困难,不得不5次大量举借外债,其中有3次附带主权大宗借款。第一次是向俄、法借款折白银为9800多万两;第二次向英、德借款,折白银为9700多万两;第三次又向英、德借款,折白银为1.1亿两。这些借款条件异常苛刻,最终偿还借款本金和利息共达6.9亿多两白银。而且还丧失了一系列重要主权。

日本仅在20多年内就勒索中国三次大赔款,使其举国上下顿感富裕起来,他们用这些赔款大办教育,为今天日本根除文盲奠定了牢固基础。除此之外,日本还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军工体系,1930年后又打进了中国的国门。而清政府当初由于偿付大量战争赔款,国库被洗劫一空,财源全遭截留,中国百姓一次又一次被搜刮和压榨,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酒吧首先出现在哪一国家

“酒吧”是酒馆的代名词,但最初它只是一根横木的英语译音。

在美国西部,牛仔和强盗们很喜欢聚在小酒馆里喝几口。因为他们都是骑马而来,所以酒馆老板为方便他们,便在馆子门前设了一根像栅栏一样的横木,用来拴马。

后来,汽车取代了马车,骑马的人也少了,这些老旧的横木也多被拆掉了。有一位酒馆老板不愿意扔掉这已成为酒馆象征的横木,便把它拆下来放在柜台下面,没想到却成了喝酒人垫脚的好地方,很受顾客好评。其他酒馆闻之也纷纷仿效,很快,柜台下放横木的做法便普及开来。由于横木在英语里作“Bar”,故人们索性就把酒馆称作“酒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