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日本开始实行“重点生产方式”,即集中力量恢复和发展煤炭生产,煤炭部门增产后重点供应钢铁业,再用增产的钢铁重点加强煤炭业,力图通过扩大煤和钢铁再生产的能力来带动整个经济的恢复。1949年又采用超紧缩措施控制通货膨胀,谋求综合平衡。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日本成为美国的军事基地和军需物资供应地。1950—1953年,日本从向美国提供军需品和劳务得到的“特需”收入达24.7亿美元。美国的“特需”,为日本工业品提供了市场,使日本获取了大量外汇,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复兴。到1955年,除对外贸易外,其他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或超过战前水平,国民经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调整。
从1955年起,日本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日本先后出现了1955—1957年、1958—1961年和1965—1970年三次经济发展高潮,日本分别称其为“神武景气”(“神武”是传说中日本第一代天皇)、“岩户景气”(“岩户”是日本神话中天皇祖神天照大神降临前的隐居处)和“伊葬诺景气”(“伊葬诺”是日本神话天照大神之父)。1955—1970年的16年期间,日本经济年均增长率为10.3%,其中1966—1970年更是高达12.2%。在1956—1973年的18年中,日本工业生产增长8.6倍,年平均增长13.6%。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50年代为9.1%,60年代为11.3%,超过了其他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的地位迅速上升。1950年为第七位,到1960年先后超过印度和加拿大,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它跟美国的差距也大大缩小。1955年,它的国民生产总值只为美国的6%,到1973年上升为1/3。到70年代初,日本基本上实现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其主要标志是:
一,整个工业已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武装起来,工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企业管理实现了专家化和科学化,主要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1955—1975年间,第一产业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从23.1%降为6.6%;第二产业的比重从28.6%上升为35.8%;第三产业的比重则从48.3%上升为57.5%。工业部门内部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的低增值型工业结构变成重化工业为主的高增值型工业结构。到1970年,重化工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从1960年的53.7%上升到68.9%,超过了所有资本主义国家。与此相应,对外贸易结构亦发生显着变化。1955—1971年,在日本的出口产品中,轻工业产品的比重从52.2%下降为20.6%,重化工业产品的比重则从30.8%上升为74%。
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已居世界前列。1973年日本的船舶、收音机、电视机、铝、人造纤维等5种产品的产量占世界第一位;水泥、橡胶、小汽车、卡车、合成纤维、棉纱等6种产品产量占世界第二位;生铁、粗钢、精钢、铅、电力、硫酸、纸浆等7种产品产量占世界第3位。日本的工业生产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比重从1955年的2.2%上升为1975年的8.3%。日本的工业品,特别是钢铁、机械、汽车、船舶、家用电器等在质量上已属世界第一流,在国际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
1970年以后,日本经济发展处于稳定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5.3%。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1970年为2000亿美元,1979年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1987年为2.395万亿美元。日本经济的增长速度为世界第一,究其原因,美国的援助、发朝鲜战争之财、没有支付战争赔偿、国际有利形势等固然重要,但举国重视教育,提高人的素质,造就大批优秀人才不能不说是最主要的因素。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一、战后的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明治维新以后残存于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封建因素,为经济起飞创造了条件。
二、大力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十分重视教育事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即所谓“吸收性战略”作为坚定不移的国策来推行。1950—1973年共引进国外先进技术21863项,结合自己的经济特点和需要加以改进、补充和发展,使之更加完善、先进,并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日本自己的工业技术体系。据日本长期信用银行调查,在1955—1970年的15年中,日本就集中了全世界用半个世纪开发的几乎全部先进技术。1950年日本在科学技术上落后于美国20—30年,到1970年就基本上消除了这个差距,并在钢铁、汽车、家用电器等生产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发展科技事业的基础是发展教育事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教育经费占政府行政费用的1/5左右,这一比重在资本主义国家是最高的。教育的发展为经济的现代化提供了充分数量的有文化有技术的工人和科技人才。由于重视教育,大量引进和广泛采用新技术,从而大幅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51—1969年,日本工业劳动生产率每年平均提高10%,远远超过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三、推行高积累高投资政策。
资本积累是经济发展的主要物质基础。从1957—1973年的15年间,日本国内总积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高达38.4%,同期美、英、法、联邦德国分别为15.3%、19%、26.4%和27%。在高积累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投资。据日本官方资料,1955—1970年,固定资本投资从17784亿日元增加到255461亿日元,增长13倍以上。固定资本巨额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是:(1)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长期以来,日本工人工资一直低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据统计,五六十年代,日本工人每小时平均工资大体上只有美国的10%、英国的3%、联邦德国的5%。70年代中期,美国制造业的剩余价值率为263%,而日本工业中的剩余价值率高达431%。(2)政府的投资和贷款。日本政府用于固定资本投资的资金占其财政支出的40%—50%。在60年代,政府投资一直占国内总投资24%左右。政府通过银行对私人企业提供大量贷款,而且贷款条件十分优惠。(3)发展个人储蓄事业。日本的低福利政策,迫使国民将个人所得的1/4投入储蓄。1955—1970年,个人储蓄总额从9121亿日元增加到94309亿日元,增长9.2倍。个人储蓄通过金融机构流入私人企业,成为它们扩大企业经营的重要来源。(4)引进外资和向外国银行借款。1950—1970年引进外国资本126亿美元,向国外借款67亿美元,另外还有外国证券投资59亿美元。日本的高积累高投资带来了经济发展的高速度。
四、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
战后历届日本政府都注重对经济的指导作用,制定了一系列经济发展计划,如《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56—1960年)、《新长期经济计划》(1958—1962年)、《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1—196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6—1971年)、《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66—1975年)等。国家通过计划调节,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在10年恢复时期以后,日本政府适时地选择了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加工贸易型的面向世界的经济发展战略。此外,政府还运用财政手段,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五、出现了有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国内外条件。
这些条件主要有:(1)日本作为战败国,制定了放弃战争权的宪法,每年军费支出压缩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以下,因而政府长期内可以拿出较多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等公共投资,支持企业发展生产。(2)美国的扶持和军需订货。从50年代到70年代初,美国向日本提供的援助、贷款和投资近200亿美元。在美国侵朝和侵越战争期间,美军对日采购的军需总额达100多亿美元。这就为日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供了大笔外汇,极大地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3)战后兴起的世界新科技革命,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可能。(4)国际市场上提供了廉价的燃料和原料。日本是加工贸易国,能源和矿物资源几乎全部靠进口,然后加工成工业成品出口。1956—1972年,日本共进口石油101亿桶,每桶只售1—3美元。1958—1967年,国际市场铁矿石每吨价格从14.96美元降为12.55美元,日本进口的每千升石油价格从7114日元降为4392日元。相反,1955—1972年日本工业制成品价格却上涨了20%。无疑,这种情况对日本经济的发展极为有利。
六、建立了具有日本特色的、高效率的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这种体制是在参考欧美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结合日本传统的“集团意识”建立起来的。所谓“日本式经营”的核心是重视人的因素,采取各种措施进行“人力投资”,造就一个“优秀工人,优秀技术人员和优秀管理人员组成的优秀技术集体”。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工资制”和“按企业组织工会”等。
日本自70年代以来,经济继续发展、经济实力跃居西方世界第二位,据日本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1987年编制的《日本综合国力测算》,到1985年,各发达国家的国力以美国为100,日本为61,联邦德国为54,苏联为50,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德国《银行家》杂志1992年7月提供的数字表明,在世界上最大的20家银行中日本占了11家,其中头7家都由日本占据。80年代,日本开始了新的远航,并提出了日本“国际化”的口号。1983年中曾根首相使用“国际国家”一词来概括日本向着超经济大国方向发展。日本经济大国的崛起和经济发展的战略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瞩目。
首先,日本政府采取强化主导型混合经济的管理体制。重视中期计划的宏观调控,如1970—1975年佐藤政府《新经济社会发展计划》;1973—1977年田中政府《经济社会基本计划》;1976—1980年三木政府《70年代后期经济计划》;1979—1985年大平政府《新经济社会七年计划》;1983—1990年中曾根政府《80年代经济社会的展望和指针》。经济社会七年计划旨在纠正各经济部门间发展的不平衡;改变产业结构和克服能源制约;建立新型的日本式的福利社会。1988年5月22日,竹下登政府公布了第十一个经济计划1988—1992年的《新五年计划》。它与前10个经济计划的加快经济发展战略不同,重在大幅度地调整不均衡的外贸关系,降低高额的顺差、实现与富国相称的国民生活多样化、协调发展地区经济技术和社会。
其次,日本政府采取科技立国战略,发展应用技术和高科技。1980年3月,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在《80年代通商产业政策构想》中提出,为克服70年代以来“贸易立国”遇到的资源和商品进口的困难,应把发展独创性的科学技术提到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发展自主开发性技术,开发智力资源。日本是将科技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先进国家,1955—1982年全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4倍,到1984年,日本的制造业出口已达15.4%,在西方世界已占首位,日本的工业生产单位产值耗能和耗材在全世界最低。日本十分重视引进、吸收外国先进技术,在这个基础上带动自主性开发,在走向21世纪的800项尖端技术课题中,约有80%的项目有待借助国际合作的力量。日本的科技研究经费投入增长速度,在发达国家中位居第一,1970年约为美国的12%和德、法、英的3%,1990年已是美国的70%和德、法、英之和。日本科技的重应用、重实际倾向,明显表现在国内申请专利件数为世界之最,1987年共34万件,为美国的2.7倍、苏联的1.9倍、西欧主要国家之和的3倍。日本还推行以民用生产技术为主和军民两用的科技发展路线,在技术水平上出现了军民接近、军民趋同和军民互转的现象。
再次,日本由外向型经济为主向内需外向贸易兼顾的方向转化。70年代的三次严重经济危机和激烈竞争及摩擦的国际市场,迫使日本改变70年代前的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贸易立国战略。这明显地表现为在经营战略上强调兼顾内需型贸易。与此相联系,由“以生产为中心”改变为“以销售为中心”或“以顾客为中心”,奉行“顾客至高无上”的原则。据此,针对国内外客户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和层次化,提出了企业经营多元化、生产柔性化即管理计算机化和生产流水线的自动调整及同一流水线上生产不同规格的混流生产、生产服务专业、市场管理文明化和服务多样化即大力发展面向企业的服务业,面向家庭和个人的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同时对劳动力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专业教育的终生学习系统,重视劳动力素质的技术质量、信用和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