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人拿着一块磨刀石经过某甲家门前,心想即使某甲见了也不会讨到便宜。但某甲一见便高声把他叫住,马上取出菜刀来,在磨刀石上狠狠地磨了一阵子,然后挥手说:“你可以走了!”
削蹄斩尾
有一天申先生写信给他的朋友熊先生,写信封时把“熊”字下面的四点忘了,写成“能先生”。熊先生一看,又气又恼,提起笔来写了一封回信,故意把申先生写成“由先生”,还说:“你削掉了我的四个蹄子,我也要斩掉你的尾巴。”
“皇上”是谁
从前,有个山西籍的首饰匠去山东开铺子。山东产金多,但首饰匠少,去后果然生意兴隆,揽活很多。自己忙不过来,就收了个小学徒,一来帮自己干些零活,二来也好培养个徒弟,使手艺后继有人。
山东话和山西话口音不同,吐字相异,师徒间常常闹出笑话。
一天晚上,干完活,关了门,师傅就上炕休息。师傅有些累了,身子骨一挨炕就困得紧闭双眼。徒弟年轻,精力旺盛,躺下还在琢磨金戒指如何打得漂亮。忽然,听到房上有响动,好似有人,便急急推了师傅一把低声说:“师傅,师傅!房上是谁?”师傅睡的迷迷糊糊,把山东口音和山西口音的不同这茬给忘啦,把“房上是谁”听成“皇上是谁”。随口回答:“皇上是朝廷,悄悄睡吧!”徒弟一听“朝廷”夜访,可不能惊动。一声不吭、一动不动躺着。房上的人听了听屋里没有动静,下了房撬开门,把首饰箱、工具袋来了个一扫而光。徒弟虽然听得一清二楚。可进来的是“朝廷”呀,怎好吭声?第二天起床后,师傅一看“家当”被偷精光,急得问徒弟:“伙计,你也没听见小偷进来?”徒弟说:“师傅您忘啦?
昨晚刚刚躺下,我就听到上边(用手指了指屋顶)有响动,我问师傅‘房上是谁’,师傅您说‘房上是朝廷’,叫我悄悄地睡吧,我们的东西被‘朝廷’抄走啦。”
骗骗土地公
一个乡下妇女难产,汗流满面,呻吟叫痛了好半天,仍然生不出来。请的医生还没有来,丈夫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丈夫上香,跪在门前,面向土地庙对天膜拜,祈祷说:“小民的老婆正在难产,请土地帮帮忙,如果安然生下,小民愿献给你一个大金牌。”女的一听,便叫了起来:“我们三餐难继,哪有钱做金牌?”
先生叱责太太:“你别操心,我是骗骗土地公的,你快点生呀!”
雪天作诗
有四个行人,都在一座古庙檐下避雪。其中有一个商人,觉得无聊,建议大家来联句,另外三个人同意了。他便说了一句:“大雪纷纷坠地。”
另一个是秀才,醉心功名,便说:“都是皇家瑞气。”
第三个是财主,家财万贯,不管丰年歉年,自有佃户把租米送来。他摇晃着脑袋说:“再落三年何妨。”
第四个人是樵夫,靠每天上山打柴度日,碰到这种天气,既要挨冻,又要受饿,听了财主的联句,不禁火起,冲口而出,联了第四句:“放你娘的狗屁!”
评戏
戏班子排了一出新戏,请县老爷去看。县老爷看了开头就睡着了,将完时又醒来看了几眼。
演完戏,班主让县老爷提提意见。县老爷说:“演的不错,就是中间缺了几场,连不上。”
过河
有个财主,要过一条河,又不晓得河的深浅,正在为难,来了一个农夫,财主问:“喂,这条河有好深哪?”
农夫不动声色说道:“没得好深。”
“没得好深,到底有好深哪?”
“只有脚背深。”
财主一听只有脚背深,伸腿就往河里跨去,只听“扑通”
一声,一下子淹到了颈项。财主慌忙爬上岸来,对着这农夫发了火:“你这骗人的家伙,这只有脚背深?”
农夫笑了笑说:“谁敢骗人呀,是只有脚背深嘛,刚才我看到一只鸭子从这里走过,水就只漫到它的脚背。”
吹牛
一个爱吹牛的人夸口说:“世界上什么肉我都吃过。”
一个巫婆好奇地问道:“先生,鬼肉你也吃过?什么滋味呀?”
他信口开河说:“吃过的,比人肉还好吃呢!”
正巧一个办案的人走过,听他说吃过人肉,把枷子往他头上一夹,喝道:“走,坐牢去,这是你不打自招啊!”
两人一起活
有个瞎子和一个驼子碰到一起。
瞎子说:“大家做事都瞒着我,倒不如死了好。”
驼子说:“我一世卑躬屈膝,倒不如死了好。”
两人越说越伤心,走到河边,都要跳水自杀。但谁也不肯先跳。后来,驼子搬了一块石头,对瞎子说:“我先跳,你跟着来。”说完,把石头往水里一丢,表示跳水了。
瞎子听到“扑通”一声,满以为驼子真的跳了水。便说:
“驼子哥,你先走一步,我还要活。”说罢,拄着拐棍,转身就走。驼子赶上来说:“瞎子哥,你活我也要活,两人一起活。”
天不怕与王大胆
有两个好友,一个叫天不怕,一个叫王大胆。
一天,天不怕上街买了根扁担。回家路上,下起雨,他就到一座庙里去躲雨。这时,王大胆顶着一口新买的大锅,也进庙躲雨。天不怕见来个怪物,操起扁担就打,“叮当”一响,天不怕以为碰见了大头鬼,吓得夺门而逃。王大胆进门挨了一扁担,以为碰上扁担鬼,也吓得没命地逃跑了。
第二天,天不怕碰到王大胆,就吹起牛来,说:“我昨天在庙里躲雨,碰上了一个大头鬼,我一扁担就把它打跑了。”
王大胆听了,恍然大悟,但不点破,也吹道:“我昨天也到一座庙里去躲雨,一进门就碰到一个扁担鬼。它一见到我,就吓得没命地跑了。”
又送一碗来
婆媳二人把黄米煮熟,准备过年吃。婆婆去邻家借盆,媳妇急忙盛了一碗,端到院外草堆后偷吃。一会儿,婆婆回来,见媳妇不在,也急忙盛一碗,左瞅右看,只有草堆后才能吃得安心,急忙跑去,不想媳妇也在那里,手中那碗黄米饭已经快吃完了。婆婆脸一红,急中生智,连忙将饭碗双手递过去:“我估摸你吃了不够,又送一碗来了。”
眼神儿
有两个亲家,一个姓张,一个姓李,这两个亲家的眼神儿都不太好。有一天,偏巧这两个亲家都去赶集。张亲家先来一步,在集上买了一卷炕席,背着往回走,半路和李亲家碰上了。李亲家抱着个老母鸡,正要往集上去卖,远远看见了张亲家,就喊着问:“喂,亲家,哪儿买的大尺布,这么宽的面子?”
张亲家一听,乐了,心想,可真难为他,把炕席看成大尺布了!
心里一乐,嘴上说:“看看你那眼神吧!还有心思玩鹰呢!”
全家聋
一老头儿在别人的田埂看牛,别人告诉他说:“当心你的牛踩坏了田埂!”
老头儿回家对老伴说:“今天看牛,有人说我的牛只有二斤半。”
老伴过后对媳妇说:“你公公今天说我越老越好看!”
媳妇对丈夫学舌说:“你妈妈今天说我偷人又养汉!”
丈夫接着反问道:“什么?这春荒时候哪有钱买纸祭七月半!”
不是一首诗
有一书生在旅店住宿,夜间忽听隔壁有一老翁自言自语说:“又是一首。”
书生心想:“原来隔壁竟是一位诗翁,可惜夜深,不便前去请教。他说又是一首(手),可见已做过几首了。”
正在思索,又听老翁说:“又是一首(手)。”
书生说:“转眼间就是两首,如此诗才,实在难得。”
到了第二天,急忙整衣前去相会:“听说老丈诗学有七步之才,想平时诗篇一定很多,特来求教!”
老翁诧异说:“老汉从不知诗,不知这话从何说起?”
书生笑着说:“老丈何必吝教?昨夜隔壁,明明听见老丈一会就是两首,何必骗我?”
老翁说:“原来如此,昨晚老汉拉肚子,梦中不知,用手去摸,所谓一首者,并不是一首诗,而是一手屎。”
就是这个贼种
有个秀才,父亲死的早,想给父亲画张像。这天,来了个讨饭的,面貌很像他父亲。秀才把讨饭的叫到家中,让画郎照着画。
画好后,留讨饭的住下。晚上,讨饭的偷走了他的被子。
以后,每到大年三十,秀才挂上他父亲的像烧香叩头时,就想到讨饭的偷被子的事,便指着父亲的像对孩子们说:“记住,就是这个贼种偷走了咱家的被子。”
上当
有个人好喝酒,白喝人家的酒,从不给钱。朋友们都怕他。
年节时,朋友们欢聚饮酒,为躲避白吃白喝的人,大家躲进朋友的家里,把门闩上。
哪知,大家正饮间,白吃喝的人寻上门来了。他砰砰嘭嘭地敲门,边敲边喊:“开门呵!快起火了!”大家听后,大吃一惊,以为谁家房子起火了,忙开了门看个究竟。
酒鬼趁机一步跨进屋里来,胡乱端起酒杯就喝。边喝边道:“我喉咙渴得快起火了,给我酒浇火吧!”人们才知道上了他的当。
无法再省
有家鱼店老板,找来一个招牌油漆匠,要他写个招牌:
“此地出售新鲜鱼”。
这个油漆匠生意多,懒得啰嗦,就说:“‘此地’两字可省!看到招牌的人当然到了‘此地’。”老板觉得有理。
油漆匠又建议道:“想想看,开了店,立了招牌,这些鱼当然是卖的罗,‘出售’两字也可免了。”七个字的招牌只剩下三个字“新鲜鱼。”
油漆匠又有意见:“喂,你不会卖不新鲜的鱼吧!”
老板说:“不会。”
“那么就写个‘鱼’好了。”油漆匠决定了,正要大笔一挥,想了想又说:“我看你根本不需要招牌,两里外都可以闻到鱼腥味呢!”
谜粘门上
吴门张幼于好客,每日有人来他家作客。一次,他作一谜语粘在门上说:“射中许入。”
谜面是这样的:“老不老,小不小,羞不羞,好不好。”
王百谷见了,说:“太公八十遇文王,老不老;甘罗十二为丞相,小不小;闭了门儿独自吞,羞不羞;开了门儿大家吃,好不好。”张幼于大笑。
鹅鸭谏议
南宋高宗赵构朝见下官,有个叫董门的谏议官向高宗建议说:“近来禁止杀猪羊,这很符合圣德,但对鹅鸭也宜禁宰。”
刚说完,忽有人报:“金兵南侵,有一号‘龙虎大王’的人,特别勇猛,很难抵挡。”
高宗一时沉思不语。在旁的胡侍郎(宰相府、三省及六部尚书的副职均称侍郎)上奏说:“大王不必忧虑,这里正有‘鹅鸭谏议’,足以对等‘龙虎大王’的了。”
僧多一头
祝京兆赴宴,有个和尚非常擅长喝酒。祝京兆便行出一个古老的酒令说:“补不足,庆有余。
行不足叫和尚喝,行有余也叫和尚喝。酒令行完,和尚就要喝醉了。”
客人惊问原故,祝答道:“不足就是没有头发,有余就是多一个光头。”众人大笑。
判牛断鹅
两农家养水牛。一次,牛角斗起来,一牛触死,告到官府,县官判说:“两牛相触,一死一生;死者同食,生者同耕。”
又有一养鹅者,鹅吃了邻居所晒的稻谷被打死,鹅主告邻居,官断案道:“鹅嘴如梭,吃谷不多;鹅主偿谷,谷主赔鹅”
即事咏词
有个地位高贵、名声显赫的人,常为家里大小老婆,嫡庶子女的矛盾而苦恼。
一天,有个词人去拜访贵人,正碰上他家里内哄。贵人便故意挑起话题掩盖家庭矛盾,指着厅墙悬挂的一幅鸠鹊图,对词人说:
“你善于咏词,请就这个题目为老夫咏词一首好吗?”
客人便吟道:“鸠一声兮鹊一声,鸠呼风雨鹊呼晴;老夫却也难作主,落雨不成晴不成。”
临终远虑
某人临终立下遗嘱:要儿子在棺材两旁各钉大铜环子两枚。
儿子问:“有什么用场?”
父亲答道:“你们今后说不定要听风水先生的话,将我搬来搬去。”
破网发巾
某人的网发巾很破烂,别人见了说:“不像样,为啥不修补好再戴在头上?”
那人恼怒地说:“哼,我花了钱补好,为的是让你觉得好看!”
弄蛇旧话
吴中有个人,家境贫困,时常以弄蛇谋生。大儿子讨饭,二儿子钓捉青蛙,三儿子唱采莲歌向人求乞。这人到了晚年,家产才渐渐丰厚起来。
一天,他聚集家人说:“我们起家贫穷,今天幸而富裕了,看来子女必须学习文化,方可振作家庭声誉。”于是便请私塾先生教三个儿子学习。
一年后,教师常常称赞他们学业与日俱进。老人便邀约亲友,请当地有名儒生考试。
儒生先用对子考三儿子道:“纷纷柳絮飞。”
三儿子对道:“哩哩莲花落。”
又考二儿子道:“红杏枝头飞粉蝶。”
二儿子对道:“绿杨树下钓青蛙。”
最后考大儿子道:“九重殿下,排两班文武官员。”
大儿子对道:“十字街头,叫几声衣食父母。”
老人听了十分恼火,斥骂儿子道:“你们对的,还是过去我弄蛇时的家里话啊!”
艾子预哭
齐宣王问淳于髡道:“天地多少年后翻覆?”
淳于髡答道:“天地到十二万年时就会翻覆。”
艾子在一边听了大哭,齐宣王问他为何要哭,他答道:
“我为以后的百姓哭。”
齐宣王说:“这如何说呢?”
艾子说:“我愁他们到那时候,找什么地方去躲避这场浩劫呀!”
执子认真
一天,艾子到郊外去游玩,徒弟通子和执子两人随伴左右。艾子口渴了,便派执子去农家讨水喝。
有个老人正在门前看书,执子向他鞠躬致意,老人指着书里的“真”字问道:“你认识这个字,我就送水给你。”
执子答道:“这是‘真’字。”老人听了很生气,不肯给水。
执子只得返回汇报。
艾子说:“执子不行,通子去吧。”
通子向老人鞠躬讨水,老人还是拿出“真”字叫他认。
通子答道:“这是‘直八’两字。”老人大喜,拿出家里酿制的好酒给他。
艾子喝了酒觉得味道极其甘美,便赞扬道:“通子真聪明啊!如果他还是像执子好认‘真’(双关义),我一勺白水也吃不到了!”
无须侍郎
明朝正统年间,有个侍郎官,名叫王估。长得虽漂亮,但就是没长胡须,品质也极差。为讨好太监王振,就拜他为干爹。
一天王振问他:“侍郎,你怎么不长胡须呢?”
王估肉麻地答道:“爹爹你没有胡须,儿子我怎么敢长胡须呢!”
地府安乐
南宋右丞相叶衡被免职后,忧郁而得病,他躺在床上问道:
“我死后,到阴曹地府。不知日子好过不好过?”
有个读书人故意说:“非常非常好过。”
叶衡问:“你怎么知道呢?”
读书人笑道:“人死后到阴曹地府去如果日子不好过,死的人都要逃回来了。而人死后一去不回,这就足以证明那里的日了挺好过哇。”
穿久褪色
有个新近入学的读书人,叫仆人买绸绢做蓝色衣衫,买来后一看,觉得颜色太深,不太欢喜。仆人说:“不碍事的,穿穿就会褪淡的。”
最怕现管
两个道士在大门口相对喝酒,见知府、县官坐轿走过。全然不予理睬。一会儿,司道官又坐轿走过,他们照样旁若无人地喝酒。又过了一会儿,巡捕官过来了,他们便慌忙到屋里桌子底下躲藏起来。有人询问原故,他们答道:“这个巡捕官是专门管小偷和强盗的。”
公用厕所
四川的吴坤斋喜欢说笑话。一天,邻居造了新屋,他庆贺道:“这房做得妙(庙)。”
主人说:“做庙?不!只能做公用厕所罢了。”
吴坤斋问:“为啥这样说?”
主人笑道:“不是厕所,为什么您一进门就放屁?”
无头诉冤
艾子梦见自己飞入仙境,拜见了天帝。
他看见一个人全身戎装,腰际别着宝剑,可是没有脑袋,颈血淋淋漓漓流下来,手上拿着奏章跪在地上禀道:“我是秦国的樊于期,死得很冤枉。我因得罪秦国而逃亡到燕国,为帮助荆柯刺杀秦王借给他脑袋一个,至今连本带利都没归还。这件事可由燕国太子丹证明,恳请帮助我追还这笔债。
天帝看了他的状子,皱着眉想了一会儿,说:“荆轲他自己的手和脚都给砍掉了,至今无法讨还,哪里顾得上归还你的脑袋呢?”樊于期只得告辞。艾子也梦醒了。
打油趣诗
据说,唐朝南阳读书人张打油喜作俗话诗。
一日大雪纷飞,他脱口吟道:“江上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风趣、形象而夸张地描绘出了雪中景物的特点。
他还在官衙壁上题咏雪诗:“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县官传他进府,以南阳被叛军包围正向各处求援之事为题,命他作诗。他吟道:
“天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兵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张打油从此出了名,后人把这类俚俗浅露、引人开心的诗叫做”打油诗”。
秧苗也饿昏了
五月天,赵成同伙计们去栽秧。已是晌午了,财主蒋老统才带着伙夫来送早饭。赵成过来一看,送来的是包谷面汤汤,就每人舀了一碗摆在田埂上,去采来一些野花,照着稀汤梳装打扮起来。
蒋老统在一旁看了,又气又急,骂道:“你疯了!今天关秧门,活计紧,还在磨时间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