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富兰克林的故事
27490700000005

第5章 遭遇失信州长

富兰克林给姐夫霍姆斯船长的信发出不久,有一天,两位“贵客”前来拜访他。

这一天,富兰克林与工友们正在印刷厂里干活,两位衣着整洁体面的“贵客”朝印刷厂走来。凯梅尔老板无意中抬头朝窗外望了望,这一望使他吃惊不小。其中的一位是费城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的州长吉斯。凯梅尔以为是前来访他的客人,便立刻跑下楼去迎接。不料客人声言要拜访年轻的富兰克林先生。不一会儿,州长和同来的弗兰奇上校(富兰克林后来知道他是纽卡斯尔的弗兰奇上校)已走上楼来。州长彬彬有礼地向富兰克林问候,并邀请富兰克林同去酒馆叙谈。年轻的富兰克林答应了,随他们走了出去。凯梅尔则站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看着这一切,惊得目瞪口呆。

原来,当富兰克林的回信寄到霍姆斯手中时,吉斯州长恰好在霍姆斯的船上。读完这封信之后,霍姆斯跟吉斯州长谈起了富兰克林的事情,并顺手把这封信递给吉斯州长看,吉斯州长看过富兰克林的信后对霍姆斯说:“富兰克林是一个有远大抱负且才华出众的年轻人,我一定要尽全力帮助他。”所以,回到费城之后,州长立即带着弗兰奇上校前来拜访富兰克林。

“你的事儿,你姐夫霍姆斯都与我说了,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和才华,看得出你是一个大有前途的年轻人。相信我,我决不会看错,我非常愿意交你这个朋友,更愿意无条件地帮助你。”州长发出热情的邀请,“走,我们一道去餐馆,我们一边吃饭一边谈。”

“走吧!”弗兰奇上校也微笑着说。

吉斯州长连忙帮助富兰克林脱掉皮围裙,拉着他的手朝门外走去。

吉斯州长大驾光临餐馆,餐馆老板自然热情相迎。吉斯州长与弗兰奇上校、富兰克林三人在餐桌前坐定后,餐馆老板开始前后照应。吉斯州长大声说:“马德拉酒,我要上等的马德拉酒。我和弗兰奇上校是专程邀清富兰克林先生来品尝马德拉酒的。”

餐馆老板忙招呼伙计上酒上菜。酒菜上来后,吉斯州长让伙计为在座的每人斟满一大杯马德拉酒。吉斯州长站起身示意大家都举起酒杯,富兰克林却老老实实地说不会喝酒。吉斯州长笑着摇了摇头,举起酒杯与弗兰奇上校一饮而尽。

“也好,年轻人有志气,将来前途无量。”吉斯州长示意大家吃菜,然后打着哈哈说,“富兰克林,像你这样年轻有为的人,实话说来真的不该窝在一家小小的印刷厂里。这样吧,我建议你自己干。人们不是常说,要么当老板,要么当小工。我想,你决不是想一辈子当小工的人吧!”

吉斯州长哈哈大笑地又与弗兰奇上校对饮了一杯。经吉斯州长这么一说,富兰克林有些动心了。这样好的机会,天下难找,他还能说什么呢?但又一想,做生意需要一大笔钱,这钱又从哪里来呀?富兰克林想到此只得摇头不语。

“怎么不说话呢?”吉斯州长更来劲了,“要是你在费城开一家印刷厂,绝对赚大钱,我可以把州政府需要印刷的物品都交给你做,弗兰奇上校也可以这样做,这是一个好机会!”富兰克林有些发愁地一摊双手说:“我非常感谢二位的热情帮助,但这要一大笔钱,可我又上哪里去找钱呢?”

“这还不好办吗,去找你父亲商量商量,不就成啦。”吉斯州长十分有把握地说。

“我那六十多岁的父亲人挺好,就是有些固执,到现在他还把我当小孩看待。我想,这事没那么容易办。”富兰克林压低了哚门说。

“在父亲眼里,孩子再大也只是个孩子,好啊!”吉斯州长说,“这你放心,我写封信给你父亲,告诉他这一切,他一定会答应。”

1724年4月底,开往波士顿的船将要起航。富兰克林以访友为由,向凯梅尔告了假,带着州长写的一封厚厚的信,登船返回离别了半年之久的故里。

两个多星期后,富兰克林平安抵达波士顿。富兰克林的头发梳得光亮光亮的,他穿着时尚的服装和闪亮的大皮鞋。他人长高了,也精神多了,说话的嗓门和大人一样了,言谈举止也老练多了,大有一副衣锦还乡的派头。父母和妹妹听到他的叫声急忙跑出来迎接他,一家人高兴极了。因为姐夫的信家里没收到,所以大家还不知道富兰克林的近况,望着重回家乡的他,大伙不由得又惊又喜。

父亲看了吉斯州长的信,颇感意外,一几天闭口不谈这件事,直到女婧霍姆斯船长回到了波士顿,才把那封信拿给他看,并向他打听吉斯州长其人。霍姆斯极力在岳父面前支持州长的看法,指出这一计划的可行性。但父亲认为吉斯州长对这事的考虑欠周到,不该让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去开业。因此,他在给吉斯州长的回信中感谢州长对儿子的赞赏和栽培,但措辞委婉地表示他不能资助儿子开业,原因是儿子年纪太轻,不可信赖去经营管理这样需要大笔资金才能开办的企业。对儿子,约赛亚不乏鼓励之辞。他看到儿子得以从当地有声望的人那里得到这样一封满是溢美之辞的信,得以在短时间里靠自己的勤谨在举目无亲的环境中安下身来,感到由衷的欣慰。

等候父亲做决定的日子里,富兰克林去看望了哥哥詹姆斯,詹姆斯冷淡地接待了他,印刷所的工人们却很热情,七嘴八舌地打听费城的各种事情和富兰克林在那里的生活。那天,富兰克林穿了一身考究时氅的新西装。挂着一块表,衣袋里装有价值5英镑的银币。当工人们问到费城用什么样的钱时,他就拿出一把银币给他们看,并让他们看自己的表,还送了一块钱给他们买酒。不幸的是,这些无心的举动都被詹姆斯看做是在他的工人面前侮辱他。自始至终,詹姆斯都在冷眼旁观。

回到费城,富兰克林将父亲的回信交给了吉斯州长,州长却认为老富兰克林太过谨慎,并说:“既然他不愿帮你开业,我来帮你。你把必须从英国购买的东西列一张单子,我去订购。等你有能力时再还给我,我坚决要让这里有一家好印刷所,我也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富兰克林被吉斯话中的诚意所打动,便列出了一家小型印刷所所需的设备和物品,价值100英镑左右。吉斯过目以后,又提出由富兰克林自己去英国选购,不仅可以检查各种设备的质量,而且可以借机认识一些书商,为日后出售书籍文具建立某种联系:富兰克林同意他的看法,吉斯便说:“那么,你准备一下,搭‘安尼斯号’去。”“安尼斯号”是那时唯一往返于伦敦和费城之间的船,一年只有一趟。事情就这样定下来了,离“安尼斯号”起程还有几个月的时间,富兰克林继续在凯梅尔的印刷所做工,对将去英国之事缄口不谈。

开往伦敦的船几经延期,终究快要起航了,富兰克林伦敦之行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这就是吉斯州长的信一直未能取到。这些信是托富兰克林带给吉斯在英国的朋友的,只有靠这些信件的介绍和推荐,年轻的富兰克林才能从银行取到款项去完成此次远行的使命。

州长指定领取信件的日期一次又一次地后延,直到开船前夕富兰克林最后一次去取信并辞行时,州长秘书鲍尔德博士出来见他,说州长正忙于写信,在开船之前他会到纽卡斯尔去把信件交给富兰克林。于是,富兰克林放心而去。

富兰克林回到住所,和黛博勒好一番山盟海誓,依依惜别,又辞别了朋友们,便和新交的好友拉尔夫一同登船离开了费城。不久,船在纽卡斯尔停靠了。吉斯先生果然在城里,然而公务缠身,无暇接见,仍是秘书出来,传达了他的措辞谦恭的口信,并说将把信送到船上去。富兰克林见此,不由得有些困惑,也只得回到船上,一心等信。

船上的头二等舱已经包给了几位先生,富兰克林和拉尔夫只能乘坐三等舱了。启程前,弗兰奇上校到船上来了,船员们见弗兰奇上校亲自来为两位年轻人送行,当然对他们另眼相看,还主动让富兰克林和拉尔夫到上等舱里去休息。开船不久,富兰克林找到船长,请他将弗兰奇上校带来的邮件取出来给他。船长说,现在很忙,等船到了伦敦码头,再来取吧。富兰克林一听,也只好这样了。旅途中,他很快与同船的人熟悉了,说话风趣幽默、性格开朗的富兰克林一下子赢得了众人的喜爱,商人邓汉特别赏识他。

两个月之后,船驶进了伦敦码头。船长很守信用地将邮袋里的信件全部倒在船甲板上,富兰克林趴在甲板上,一封一封地翻找着信,可根本没有吉斯州长给他的贷款信用书和推荐信。他只好随便挑选了几封信,因为从笔迹上看,可能是吉斯州长给他的信,其中一封是给皇家印刷厂巴斯克特老板的,另一封则是写给一位文具商人的。

1724年12月24日,富兰克林一行到达了伦敦,他先按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一个文具商,把信交给了他。文具商拆信看过,却愤愤地说道:“哼!这是吉斯写来的,近来我发现他完全是个騙子,我已和他没有来往,我也不收他的信。”说着,他把信退给了富兰克林。走投无路之际,富兰克林想到了邓汉先生,他找到邓汉先生并向他述说了这一切。

“只有不了解他的人,才会相信他。吉斯州长怎么会给你写贷款信用书和推荐信,根本不可能。”

邓汉先生轻蔑地一笑说,“真是笑话,真是个笑话。”

“可我从来没有求过他什么呀,他为什么要騙我呢?”富兰克林满脸怒气地说。

“他就是这样的人。他人不坏,只是到处许愿,到处吹牛撒谎。在费城,这已不是什么新闻了,只怪你自己不知道。”邓汉摇着头说,“事到如今,你骂他、喊破嗓子又能怎样呢?”

“我该怎么办,邓汉先生?”富兰克林抬头望着邓汉。

“这没有什么。一个人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敢充分信任,甚至认为自己必将失败无疑。你懊悔也无济于事,富兰克林,你这么年轻,又有一手印刷技术,在这里你还可以学到更多的东西。”邓汉继续鼓励富兰克林道,“你在这里干上几年,有了钱,还可以买些印刷设备回去,开办自己的印刷厂。”

富兰克林点了点头说:“谢谢你,邓汉先生,就这么办,我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