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雷军:让创业回归简单
27431200000042

第42章 控股不控制

雷军

我在做投资的时候,首先要做到“无我”,如果你不违法、不做假账,我就百分之百支持你。我作为天使投资人,持有小部分股份,不需要控制权,如果我想整合,就违背了我做天使投资的初衷。无论我帮多少忙,出多少主意,或者做了或多或少的贡献,公司其实都是他们自己的。

背景:

纵观雷军的投资经历,就会发现,他从不在创业公司里占太多的股份比重。他不是怕自己有风险,而是担心这样做会伤害创业者的积极性。无论自己在创业期间给予多大的帮助,最后他都不会通过股份将公司占为己有。正是这样“绝不控制”的口碑在外,让他成为了创业者纷纷争抢的天使财神爷。

毕胜创立的乐淘网几乎是雷军在一旁撺掇出来的。2005年,百度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毕胜退出了百度,准备隐退互联网江湖。雷军劝他:“还这么年轻,为什么不试试创业呢?”倍感无聊的毕胜于是燃起了创业的激情。

但是,他不愿意做自己最擅长的搜索引擎,不愿意成为老东家的竞争对手。还是雷军开导了他:挑战自己一窍不通的电子商务。首先,从市场前景来看,电子商务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次,从可执行度上来看,电商比拼的是互联网能力、技术能力、平台能力以及资源的整合能力,这些都是你的老本行。

确定做电商之后,毕胜又犯愁了:卖啥啊?又是雷军给他支招:从玩具做起。雷军做卓越时,卖玩具收益最大。

项目启动的时候,不差钱的毕胜准备自己一个人投钱进去。经验丰富的雷军告诉他,一开始独资,以后融资的时候会比较困难。一开始就建立合理的投资结构,引进投资机构,随后再融资,就会让投资人安心很多。最后雷军干脆为毕胜找好了合作机构——联创策源。

乐淘网就这样诞生了。但是,成立后不久,毕胜觉得正版玩具太贵,不如卖鞋合算,于是瞒着雷军转型了。雷军知道后,并没有责怪他浪费自己的建议:“我只是给你提供了参考,最终卖什么都是你自己说了算,毕竟公司是你自己的。不管是卖鞋还是卖玩具,我都百分之百的支持。”

转型后,乐淘也没有快速打开局面。为了减少库存积压风险,毕胜坚持不进货的原则,这样的合作模式让很多厂商望而却步,为此乐淘一度陷入困境,失望的毕胜有了半途而废的念头,他总是对雷军感慨电商行业无光明。这时候,雷军再次伸出了援手。他不但为乐淘再融资,还促成乐淘与愤怒的小鸟的合作,推出了一款小鸟鞋。为了发现产品问题和服务问题,雷军亲自做了消费者,前后买了一百多双小鸟鞋,通过实际购买行为帮毕胜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乐淘终于成功渡过了难关。

乐淘越来越成气候的时候,投资客纷纷找上了门。有一位外国股东发现自己的投资比例没有雷军的高,就亲自找到毕胜,要求加大投资比例,超越雷军,当然,最好能直接除掉雷军的份额。面对极大的加码诱惑,毕胜严词拒绝了,他当下表示:哪怕除掉对方,也断然不可能替换掉雷军。

相反,乐淘发展壮大后,毕胜主动要提高雷军的股权地位,雷军却不为所动。做天使投资,只是雷军的副业,一个兴趣点而已。他一点也不想控制别人的公司。他多次公开表示:做天使投资,可以占据一小部分的股权,但必须放弃控制的思想。天使投资人,顾名思义就是做创业者的“天使”,如果见企业发展势头大好,而起了私心,要控制,使绊子,那天使岂不是就成为了魔鬼?

曾经与周鸿祎一起创办3721公司,后来创办了好大夫在线的王航在接受雷军投资时,见面后的第二天,王航真的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他还没起床,雷军的电话就过来了:“钱已经打过去了。”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接着雷军的话更让他犹坐云端:“我得和你事先约定三点。第一我不要投票权;第二我会提建议;第三你不需要听我的建议,如果你听了,最后的结果也是你负责。”见过那么多投资者,王航还从来见过这么“放任”创业者的人。

在雷军的认知里,天使投资的最高境界就是当一个甩手掌柜,就是把钱投到一家公司,之后最好能够不闻不问,而在几年后轻松收到数倍的利润回报。

点评:

1985年在苹果公司如日中天时,乔布斯被扫地出门;2000年在新浪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后,王志东黯然离场;对资本的险恶缺乏概念,UT斯达康吴鹰2007年被迫去职……这些血淋淋的事实一再警醒着创业者,一定要死死掌握控股权。如果投资人继续一门心思地企图靠股权管理和控制创业公司,只会让创始人丧失积极性,最终也会断送掉企业的前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资本失去了依附对象,谈何收益回报?从这个角度而言,投资者控股不控制,是一种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