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雷军:让创业回归简单
27431200000041

第41章 帮忙不添乱

雷军

如果需要帮忙,创业者来找我,我会竭尽全力,尽管我的能力和精力非常有限;如果不需要帮忙,我不会给创业者找任何麻烦,做一个安静的股东。公司是创业者的,他们是英雄和明星,是主角,我是拉拉队队员。

背景:

雷军做天使投资,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就是“帮忙不添乱”。他的这种信任与“识相”,往往让投资对象如鱼得水。

“帮忙不添乱”的投资理念,在他所投资的公司中,深有体现。包括凡客和UCweb等发展高速的投资项目,雷军在项目启动期都发挥了摇旗呐喊的作用,小到公司取名字,大到融资,他都能出多少力就出多少力。而后期公司成熟了,步入正轨之后,他选择了脱身,放手让对方去独立经营。

很多创业者对这件事情重视度不够,就随便取了一个名字。雷军曾说,取个好名字,这是创业的第一步,千万不能输在创业的起跑线上。不好的名字,用户很难记得住,推广的成本也非常高。在凡客公司起名上,雷军就曾和陈年斟酌良久。取了很多,雷军都觉得不是很满意,总让陈年再多琢磨琢磨。后来,陈年和画家方力钧聊天时,碰出了火花,方力钧说,“VAN”像法语,先锋的意思,很洋气。在后来,8848创办人王峻涛又提出了建议,国际服装品牌多半是设计师或者创办人的名字,可以考虑加入陈年和雷军的名字组合。于是,“VANCL”就诞生了:“电子商务先锋加陈年加雷军”。

很多创业者此前看似都经验丰富,但是在实战的时候,难免就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甚至犯一些错误,这个时候,雷军就会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予以传授,让其避免走很多弯路。商品网的赵世诚之前就职于惠普、IBM这样的大公司,在创业的时候,难免会犯一些大公司的毛病,过于系统化、流程化,做足了表面功夫,却效果甚微。雷军告诉他要以搞定为原则,以效果为导向。在管理上,雷军传授了他一些非常管用的技巧,比如“只抓最重要的前三件事”和“一周的会压缩在一天全部开完”等等。

作为天使投资人,雷军视融资为自己的本分,他很清楚创业者找自己的最大初衷,于是经常一手包办创业者的融资事宜。他凭借自己多年来在业内积累起来的人脉与信用,总是尽量让创业者在无忧中接到“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有时候,他甚至大度地分享出自己的人脉资源。2010年3月,兼任亚杰商会董事的雷军同时发邮件给李学凌和赵世诚,主动邀请他们进入亚杰商会,目的就是让他们自己去结识和建立人脉。如此投钱还不忘分享资源的大度之举,让合作伙伴都感动不已。

除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帮助,雷军还会充当精神导师,在创业者进入“绝望谷底”的时候,为其打气。赵世诚在尚品的商业模式急需调整、并且迫切需要融资的时候,雷军给赵世诚发来了一封“励志”邮件,鼓励他要坚信一定能够克服难关。有一句引用任正非的话让赵世诚至今记忆犹新、备受鼓舞:“一个好的企业都要经过三次的死亡。”这封邮件赵世诚一直保存着,每每心生“绝望”的时候,就会翻出来自我激励一番。

雷军对于创业者,能帮忙绝对倾尽全力的去帮,但如果对方“不领情”,他也乐意落得个清闲。拉卡拉后来融资的时候,他的强项被“剥夺”了。2008年,进入“广布网点狂烧钱”阶段的拉卡拉,开始了自己的第三轮融资。孙陶然自己找了马云,拿到了2500万美元的投资。孙陶然在事后才发来了一个短信,告知雷军融资已经完成。照一般的投资人来看,可能有点窝火:是开始不相信我了还是咋的?但是雷军却并没有多想,他反而赞了孙陶然的能者多劳。

作为“天使”,雷军非常懂得自己的最佳出现时机和最佳退出时间,他总是在对方迫切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对方不需要的时候玩消失。给予最大帮助,减少一切不必要的负担。他总是说:“千万不要小看天使投资人的作用,也不要放大天使投资人的作用。投资人不是上帝,创业者才是主角,我们只是配角。”

点评:

投资者千万不要用CEO的思维做投资,学会放手。投资人和创业者要分清各自的角色定位。投资者是“财神爷”,是帮忙的人,而不应该是帮倒忙的人。投资者千万不能投着投着就野心膨胀,要求做管理者了,越俎代庖,干涉内务,与创业者一争高低,一点儿也不利于公司发展。理性的做法就是要像雷军这样懂得进退原则,与创业者保持目标一致,这样才能既省心又能获得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