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雷军:让创业回归简单
27431200000018

第18章 用对的人把事情做对

雷军

“战略与战术”这些名词挺唬人的,其实很简单,战略就是“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战术就是“用对的人把事情做对”。

背景:

雷军认为,管理者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用对的人把事情做对”,而金山毒霸的成功就源自于对的人做了对的事。

“什么软件都可以用盗版的,但是杀毒软件一定要买一套正版的。”1997年前后,这句话在市场广为流传,这让雷军看到了未来发展的前景,“虽然金山词霸已经在中国市场占据了绝对领先的地位,但是用户持续付费的黏性不强。不像杀毒软件,随着病毒的不断出现,用户对杀毒软件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强。公司要持续发展,就需要这样的产品。”很快,金山决定开始杀毒软件的开发。

让谁来做这件事呢?杀毒软件项目启动后,这是让雷军最为困扰的问题,当时WPS97在市场上的表现抢眼,公司的主力也都集中在WPS新版本的研发上,调谁到这个看不到影子的新项目上,谁都会多少有点抵触心理。想来想去,雷军最终选择了卢新冬。

卢新冬是金山公司的老员工,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程序员。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金山陷入困境时,坚持下来的区区几十个人中,就有卢新冬,他对金山文化极其认可,并且在日常工作中非常任劳任怨,另外,他非常擅长底层开发和逆向汇编。考虑到这些,雷军认为卢新冬是最适合的人选。

正在跟求伯君一起研发WPS NT版的卢新冬接到任令后,有点不知所措,杀毒行业对他很陌生,虽说他是反病毒小组组长,但组员就只有他一个,也没人可以商量,但雷军坚持说他是最合适的,他也就义无反顾地投入了进来。

从1997年11月开始,卢新冬一个人蜷在珠海金山四楼左边的角落里,每天从早上8点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孤军奋斗着,很快就编写出了一款足够应付当前常见病毒的软件。卢新冬的表现让雷军很满意,但他非常清楚,金山要想做好杀毒软件,仅仅靠卢新冬一个人是肯定不行的,必须尽快壮大这支队伍。那段时间,雷军成了祥林嫂,见了人就问“认识会开发杀毒软件的人吗?记得介绍给我”。

唠叨也是一种力量。1998年,雷军认识的一位泉州的老板给雷军打电话,向他推荐一个人才,他就是陈飞舟。经过几轮接触、沟通,陈飞舟顺利成为了金山反病毒小组的第二个员工。

1999年5月,金山反病毒小组进行了扩充,雷军招来十几个中国最早一批的顶尖反病毒专家。这个时候,雷军越来越发现,卢新冬管理才能的匮乏将会成为金山毒霸研发小组发展的掣肘。卢新冬是一个天才程序员,却不是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人。他习惯自己蜷在角落里,写代码、思考问题,很少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交流。考虑再三后,雷军做出了调整,由陈飞舟带领金山毒霸团队。

“我不求公司给多少钱的工资,就是想做真正影响中国人生活的软件,能够真正改变人们生活的软件。”这是陈飞舟的梦想,他把这个梦想渗入进了每一个金山毒霸人的心中,在梦想的召唤下,大家不知疲倦而又充满激情地工作着,用无限的付出和努力将金山毒霸产品带向了辉煌。

点评:

顾嗣协写的《杂诗》中写道: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把合适的人才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一方面,能发挥出人才最大的价值,另一方面,复杂的任务变得简单起来。

刘邦之所以能争霸天下,是因为他有韩信带兵、张良谋划,萧何管理,有了这几个人的存在,一切事情都变得井井有条,他的成功自然是水到渠成。作为企业管理者,不可能做到事必躬亲,这就需要管理者要掌握好一批人才,进行最佳的人事匹配,让他们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