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33

第33章 慧眼识英,让员工感受聚光灯的光芒

与下属一起分享成功

当你领导的团队获得某项成功,在向上请功时,作为领导的你,应当与自己的下属分享这份功劳,同时分享成功带来的幸福和喜悦,而不应该独占功劳。若是独自占有功劳,那么下属以后再也不会为你卖力了。

因为喜欢独占功劳的领导,往往会忽视下属的利益,让下属一无所获。这样的行为可能会激起民愤,在私下里下属会大骂这样的领导:“功劳是他的,荣誉也是他的,而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现代企业中一些领导把下属的工作成果占为己有,又不能适当奖励他们,让下属觉得领导偷取了他们的工作成绩。其实人人做事都希望被人肯定,即使工作未必成功,但终究是卖了力,也不希望被人忽视,不希望自己的劳动果实被别人攫取。一个人的工作得不到肯定,他的自信心也会被打击,所以作为管理者,切勿忽视下属参与的价值。

在某大公司的年终晚会中,总经理刻意表扬了两组营业成绩较佳的团队,并邀请他们的领导上台。第一位领导,好像早有准备似的,一上台便滔滔不绝地畅谈他的经营方法和管理哲学,不断向台下展示自己在年内为公司所作出的贡献,令台下的总经理及他自己的下属听了非常不高兴。

而第二位领导,一上台便多谢自己的下属,并庆幸自己有一班如此拼搏的下属,最后还一一邀请他们上台接受大家的掌声。当时台上、台下热烈并融洽的气氛就可想而知了。像第一位领导那种独占功劳的人,不但令下属不满,总经理也不会喜欢;第二位领导能与下属分享成果,令下属感到受尊重,日后定会更加拼搏。而总经理也会尊敬这种人。其实功劳归谁老板最清楚,不是你喜不喜欢与他人分享的问题。

其实,领导应该经常轻松地提供令下属满意的回馈,如一句简短的鼓励或一句赞美的话。然而在许多企业中,领导者根本不愿意提供给下属任何工作表现良好的回报。当领导不能给予下属适当的回馈时,下属便无从设计未来,他们会扪心自问:自己的贡献受到肯定了吗?应该继续为这位领导者贡献心力吗?等等。

正如某公司的职工所说:“我不觉得受到了重视。我的领导从不会对我斥责,也不批评,即使我在工作中作了很大的贡献,他也从来不会给予赞美,只把功劳占为己有。有时我怀疑他是否在乎我的感觉。我不能确定工作做得好坏有何影响,只能混日子,拿死工资,这严重影响我的工作情绪。”

因此,管理者一定要让下属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把他们的利益与组织的成败直接联系起来,让他们对组织产生一种归宿感。只有这样才能令整个组织更好地运转下去,只有这样管理者才能牢牢地抓住下属们的心。

不与下属抢功劳

作为一个企业领导,如果做出抢下属功劳的事情,绝对是令人无法容忍的,因为这等于抹杀了下属为此做出的全部努力,让他们付出的时间、精力和心血都白流了。

一些精明干练的领导,会有同一个缺点,就是喜欢打头阵、做指挥。有时,他们还不相信下属的能力,已经派给下属的任务,自己却还更加倍努力地在做。他们对下属的要求也相当严厉,丝毫不具同情心,有时下属要休假,他们就会表现出极端的不悦。这种领导对工作是相当卖力,而且负起全责,甚至,每一个细微的部分,都要插上一手,在上级领导面前,也从不错过任何表现的机会。这样做,难免会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将下属的功劳占为己有。

一个喜欢抢夺下属功劳的领导,是不可能成功的,这样的领导往往得到了近利,却忽视了远利。领导向上邀功,想得到他上一级领导的褒奖,这种行为和动机谁都可以理解。但前提必须是,所邀的功劳实实在在是自己本人的,不是瞒着下属获得的或者从下属那里强抢硬夺来的。否则,只会令人不齿。

可是,有一些领导,在自己的下属做出好的成绩、向上邀功的时候,就会把下属撇在一边,好像成绩都是他一个人做出来的,跟自己的下属没有一点关系一样。结果这些好成绩,全让那位领导一个人独占了去。这样的结果,会让下属愤怒,就好像本是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人抢去了一样。然而,由于抢走自己东西的人正是顶头领导,作为下属,只能敢怒而不敢言。这样长期下去,员工没有动力工作,领导本人也会身败名裂。

要令下属心甘情愿地工作,就要懂得将功劳归于他们,否则他们实在很难专心投入工作。领导若独占功劳,下属则会认为:“我做得多么好,也只是你的功劳。让你在高层会议中出风头,我的待遇则不变,犯不着呀!”一旦有了这种心态,下属做事就会得过且过,所谓“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就是在没有功可拿的情况下出现的。

有时候,虽然下属的成绩并不见得突出,但经了解他们实在是尽了力,领导也应嘉奖他们。例如在他人面前表扬下属,甚至在适当时间让一些下属参与较高层的会议。单靠业绩来评价下属的优劣,不够全面。领导应从不同的角度,用长远的目光来看下属的表现。无论他们所完成的事属于重要或次要,都应给予一定的称赞,例如“我没选错人”、“你又一次成功了”、“是你的功劳”等。下属才会有成就感,有继续努力工作的意愿。

一位高明的领导,不但不争夺下属的功劳,有时还会故意把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功劳推让给他们。这样会使每个下属都乐意全心全意替他工作。

有一个民族,他们视富有者施惠于贫困者乃天经地义的事。不仅如此,据说施惠的富有者还必须感谢受惠的贫困者:“因为有你,才使我有机会做善事。我之所以能够施惠是托你的福。谢谢!”施惠者有时亦会被受惠者要求道谢:“因为我,你才能获得施惠的机会,所以你必须谢谢我。”也许有人不能接受此民族之人的想法,不过,仔细思考之后,你会发现这并非毫无道理。虽然在层次上有些差异,但是领导和下属之间不存在着类似的关系吗?

当你将功劳让给下属时,切勿要求下属报恩,也不要摆出威风凛凛的态度。因为下属可能会因此闹别扭、发脾气,甚至感到自尊心受损,进而采取反抗的行动。如此一来,反而得不偿失。

某公司的物流组长王磊,是个很民主的领导,常能听取下属的意见。他总是说:“这看法不错,你将它写下来,这星期内交给我。”下属们听了这话会很高兴,踊跃地作各种企划,大家争着提供意见。当然,其中的大部分企划或意见,也都被采用了。然而,每一次发表考核成绩时,这一切功劳却都归功于王磊一人。一年后,王磊就收集不到下属的企划和意见了。他感到很迷惑,不了解个中原因,心想:“是他们的灵感枯竭了吗?那么再换些新人进来吧!”于是他和其他部门交涉,调换了几个新人。

新人刚进入部门,王磊就向他们提出了一个要求:“我们物流组,传统上是要发挥分工合作的精神,希望大家能够同心协力,提高物流组的业绩。”然而,并无人加以理会,新人们心想:物流组的功绩,最后都总归于你一个人,你老是抢别人的功劳,一个人讨好领导。

像这样,将自己部门内的工作成绩,完全归功于自己,是领导很容易犯的毛病。任何工作,绝不可能始终靠一个人去完成。即使是对于下属提供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协助,领导也要表示由衷的感激,绝不可抹杀下属的努力。作为一个领导,这是绝对要牢记的。

领导不夺下属们的功劳,才有可能获得管理上的成功。对于有些领导,不滥夺下属功劳,似乎很难办得到。也许领导们会想:他的工作这么有成果,难道没有我从旁协助的功劳吗?这项工作由计划到指派,都是我的主意。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下属的表现突出,领导有一定的功劳,应属无可厚非的事。如果领导经常将好的成绩据为己有,就会不得人心了。

同时,作为领导的你,应该心甘情愿地把功劳让给下属,并且对其表达感谢之意。换言之,你该换个角度想,由于你身在一个可以使你“施惠”的公司,并且拥有值得你“相让”的下属,才能让你尝到了满足的滋味,这一切都是值得感恩的。如果你能持有这种心态,相信你所得到的喜悦将是不可限量的。而在如此充满和谐气氛的公司里,领导与下属也绝不会发生摩擦。

领导把功劳让给下属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事,但就是这滴水之恩,却可以令下属以涌泉相报。

要学会赏识你的下属

懂得赏识自己的下属,其实与赞美自己的下属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学会赏识自己的下属,也是领导在管理下属时需用到的方式之一。每位下属都有不同的个性,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愿意得到领导的认可。只有领导对下属有了认可,下属才能感觉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调动起自己的工作积极性。

在工作完成之后,作为领导的你不妨对自己的下属说一声:“你做得很好,好好干。”就是这么简单的一句赞扬,就能使下属了解领导对自己的态度,明白自己在领导心中的地位。

赏识下属,可以体现在把部分决定下放给下属上。如果在公司里,每一件事都由领导自己来决定,显得有些太专断,对下属没有一点信任感。假如在公司里需要签一份合同(当然是在下属有能力签订这样的合同时),领导可以适当地把这件事情下放给下属去做。这样做的好处也有不少:

(1)增强了下属的自信心。如果一个下属一直在被动地做工作的话,他永远都不会有大的突破。因为从自信心上来说,他就不具备突破的勇气。所以适当地给予下属自信心是很必要的。

(2)下属会感觉到领导对他很信任,对他很了解,很相信他的能力,他便有动力完成这项任务。

(3)下属得到了心理上的自我实现。领导的赏识可以让他明白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他心里会想:这样重要的合同,老板都让我去签,说明我还是有能力的。

事实上,就算我们力求完美,有时也会忘了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别人赏识。我们每天都匆忙地处理日常的工作及许多随之而来的问题,很容易忘了要赏识下属。赞赏下属的进步往往能使下属保持现有水准,受到赏识的下属会继续把工作做好,并且对自己更有自信。

职场中的不快,大多来自上下级间的误会。上下级既然有级别之分,自然就有位势落差,明显的落差非常容易造成沟通障碍。领导因为相对权力较大、威望较高(不必然)、视野较广等因素而拥有更大的沟通主动权(顾虑较少)。下属由于相反的原因在沟通上较为被动(顾虑较多)。

此时,领导若不主动赏识下属,甚而经常板起面孔,出言凌厉,势必造成紧张氛围。双方沟通渠道因此会“带宽”变窄,晦涩不畅。同时下属在心理上会产生畏惧、厌恶情绪,下意识尽量躲避与领导的接触。作为条件反射,领导会加重误会,恶感渐生。这种情况对下属来说伤害尤重。

因此,若上下级沟通出了问题,几乎可以肯定其责任主要在领导。退一步讲,既然自己管理范围的目标要仰仗下属去达成,没有理由让他们在沮丧的心情中开始下一次努力。仅从功利角度来看,学会赏识下属也是做好领导的基本技能。

作为领导,只有在工作中赏识下属,用自己的能力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使下属满意,才能很好地发展自己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