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29

第29章 和风细雨,信任和赞美让下属更忠诚

有时候信任能够改变一个人

信任是一种绝妙的“攻心术”,它可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量,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信任,会直接给人以力量,会让人感到自我价值的存在,感觉到自身的正直和伟大。信任是以高尚的动机度量人,以美好的愿望设计人,是直接为他人设定行为选择的方向,并让其按照你所信任的方向选择他的行为。

一个名叫法瑞的人,他出租的房子当中,有一个很挑剔的房客,扬言要搬离他的公寓。但这房客的租约,尚有四个月才期满,每个月的租金是550元,可是他却声称立即就要搬,不管租约那回事。

这个房客,已在法瑞这里住了一个冬季。如果他搬走了的话,秋季前这房子是不容易租出去的。眼看2000多元就要从口袋里飞走了,法瑞实在是着急。如在以前,法瑞一定找那个房客,要他把租约重念一遍,并向他指出,如果现在搬走,那四个月的租金,仍须全部付清。

可是,这次法瑞只是向他这样说:“先生,听说你准备搬家,可是我不相信那是真的。我从多方面的经验来推断,我看出你是一位说话有信用的人,而且我可以跟自己打赌,你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房客静静地听着,没有作任何表示。接着,法瑞提了个建议,让房客将他所决定的事,先暂时搁在一边。劝他不妨再先考虑一下,并给了他充裕的时间,如果到时候还是决定要搬的话,法瑞说他将会接受他的要求。

最后,法瑞一再强调他相信对方是个讲信用的人,会遵守自己的租约。事情果然不出法瑞所料,到了下个月,这位先生自己来见他,并且付了房租。他说,这件事已经跟他太太商量过,他们决定继续租住下去。他们都认为至少应该住到期满。

这种事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看过《天下无贼》这部电影的人一定还记得,傻根对大贼推心置腹的信任,居然让两只图谋害“羊”的“狼”变成了舍命护“羊”的“牧羊犬”。可见,信任的力量有多么巨大。试想想,若能将这种力量运用到你的员工中,那将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信任”是一个很简单的词,却是一个包含深妙玄机的概念。信任产生的心态就是认可,管理者只有认可下属,才能信任他。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信任就是一种绝妙的“攻心术”,是一种最具有智慧光芒的激励。信任让彼此心照不宣,共同等待成功的到来。

感受到被信任和重视的员工往往会更充分地认识自我,挖掘个人潜能,增强信心。因此,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向下属表明公司对他们的信任和重视,相信他们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非常重要,得到这样暗示的员工将更加努力地工作以报答管理者的依赖之情。

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四川希望集团的老总刘永好兄弟在管理中施行的“信任原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希望集团在全国各地的分公司的经理都不任用饲料行业的人士,而是任用一些外行。这不符合一般用人准则。

据刘永好兄弟解释说,只要充分对外行人士信任,他们就马上会变成内行人士,而且会融入新的管理模式,取得比饲料业内人士更大的成就。原因何在?我信任你了,给你权力,你必须得去巩固它,发展它,那么你就得赶快变得内行起来,愈快愈好。

素有“企业经营之神”之称的松下幸之助更是把信任应用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每一个方面。他首创的“电话管理术”就是利用电话时刻与员工沟通,传达他对员工的信任。接到总裁亲自打来的电话,员工们总是能够从中得到鼓舞和力量。

在这样一个追求速效与财富的年代,信任员工就是信任效率和财富。唯有信任员工,让他们放手去做,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如果你不想与利润过不去,就信任你的员工吧!

巧妙的赞美能够收服人心

调动下属的积极性,除了信任,还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就是赞美。如果管理者能够恰如其分地赞美下属,就会起到人心归附之效,让他们对管理者和企业产生情感皈依。

毕业已有三年的小吴最近总是神采飞扬,情绪颇佳,谈到新公司的老板,更是赞赏不已,他说公司在创业的时候工资不高,但老板却有着神奇的本领,他平易近人,没有一点架子,最会夸奖人,令手下员工心情舒畅,自信心大增,积极性高涨,甘效犬马之劳。

小吴在工作中之所以积极性高,主要原因还是折服在老板的夸奖中,有一种受重用的感觉。可见,作为管理者,若想收服人心,就要懂得如何利用赞美这个“攻心术”。

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人都希望自身的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希望别人欣赏和称赞自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否获得称赞,以及获得称赞的程度,便成了衡量一个人社会价值的标尺之一。

每个人都希望在称赞声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是人类的普遍需求。回忆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谁没有热切地渴望过他人的赞美?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性最深的企图之一是期望被人赞美和尊重。渴望赞美是每个人内心里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我们都希望自己的成绩与优点得到别人的认同,哪怕这种渴望在别人看来似乎带有点虚荣的成分。”

一句普普通通但却真挚诚恳的赞美之语,也许对别人却是莫大的鼓舞。它可以给平凡的生活带来温暖和欢乐,可以给人们的心田带来雨露甘霖,给人带来鼓舞,赋予人们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天底下所有的人在付出心力之后,都不希望别人无动于衷,都希望别人至少对自己的付出有一点认可和肯定。不论是经理还是普通职员,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无论是教练还是运动员,尽管每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好像都很独立很自足,可是骨子里,我们谁都需要别人的肯定,来确定自己存在的价值。

你的下属也不例外。他们都想要得到领导的欣赏,需要得到别人包括团队同事的肯定,需要别人知道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优点。

著名的心理学家史金纳说,要想达到最大的诱导效果,你应尽可能地在行为发生之后,立即加以赞美。

事实确实如此。每一位家长都有这样的经验,要你的孩子学好,与其用严厉的责备,不如用称赞鼓励。“你的字写得真好!”你这样对他说了,下一次他写得一定更好。这一方法同样可用于对待你的属下,这比用命令督促好得多。

多数人都有闪光的地方,每一段人生都有值得回味的经历。多数人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美,这会让他们有一种价值感,并由此充满自信。可以说,恰到好处的赞美无论对谁都很受用。

许多做领导的永远不会对他的下属说一句称赞的话,他整天只是不断地板起面孔来督促着下属,以致团队里显得暮气沉沉,毫无活跃的景象,这样的团队,绝对不会有长期的发展。

善于“攻心”的管理者懂得,激励员工最好的方法就是赞美。在员工取得成绩时,他们最想得到的,就是上司对他的一句表扬与鼓励。你的员工感受到自己的表现受到肯定和重视时,他们会以感恩之心表现得更加出色。对于员工来说,他的成绩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如果大方地给予如蜜般甜美的赞美之词,在他们看来就会是一种莫大的鼓舞。那么,工作在员工眼中会是一片灿烂与美好,把良好的心理状态带到工作中、带到客户中,这个公司的效率自然会得到提高。

把赞美送给员工,即使是只言片语,也会在他精神上产生神奇的效应,令他心情愉快,神经兴奋。在赞美的过程中,双方的感情和友谊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增进,而且会调动其交往合作的积极性。得体的赞美,会使你的下属感到很开心、很快乐。它是一种博取好感和维系好感最有效的“攻心术”,还是促进他人继续努力的最强烈的兴奋剂。以温言轻语来褒奖他人,会让对方产生接纳的态度。如果有一天你对下属说:“公司对你的工作很满意,你安心努力做下去吧!”这一句话比后来你给他加工资时更让他感到高兴。

赞美具有不可思议的魔力,是管理的有力手段,管理者要善于使用赞美把自己的员工变得干劲十足。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赞美是贴近人的本性的一种“攻心”管理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赞美是一种产出远远大于投入的投资。给人以赞美,甚至不需要做物质上的付出,但却可能得到超出想象的回报。

赞美之所以有这样的妙处,是因为当你称赞员工的时候,他觉得一切都是自己主动的,自己的继续努力也是主动的。所以,当你想让你的员工把工作干得更好,当你想尽快地收服人心时,最好不要老是站在管理者的地位来严肃地教训他;留心他的工作,找到一点点值得称赞之处时,就紧抓住它来促进你的鼓励,那么,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管理效果。

善于从细节处称赞你的下属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在我们周围,伟人、名人毕竟是凤毛麟角,大部分人还是凡夫俗子,他们也不可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每个人不可能都轰轰烈烈,而只会平平淡淡。所以,管理者应该善于从小事上称赞员工,以调动他们的工作干劲和热情。

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赞美员工也是一样,勿以善小而不赞。大事的影响和意义一般人都能看得见、说得出,而小事却未必。诸如员工乐于助人、整理办公室等,不一而足。诸如此类的小事,粗心的管理者往往视而不见。怪不得许多公司的员工都抱怨自己几乎成了“隐形人”,他们虽干不成大事,却默默无闻地为公司、机关、学校等付出自己的劳动。从日出到日落,兢兢业业,几十年如一日。然而,有的管理者却熟视无睹。在他们的眼里,这些人仿佛不存在一样。

真正善于“攻心”的管理者,能避开盲点,从微不足道的小事来夸奖别人,其“攻心”效果,可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事物是由无数个局部构成的,因而局部可以反映整体的某些特性。一个人也是如此。一般来说,人的整体形象反映在一个个有意无意的小动作、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中。善于“攻心”的管理者就应该具有从员工的小动作、小事情中了解一个人的本质和抓住他心灵的本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小事都值得赞美。从小事情上赞美别人,需要把握好一定的技巧。否则,你的称赞可能就会被员工认为是大惊小怪。

1.要善于发现小事的重大意义

单就小事而论,它不可能有多大意义。但如果用联系的观点来认识问题,却会发现一件小事往往会引发重大的事情,或具有重大的意义。

2.要留心观察,细心思考

因为小事往往很容易被人们忽视。要想从小事上赞美员工,自己必须做一位有心人,善于发现赞美的题材,发掘潜藏于小事背后的重大意义。这就要留心观察,细心思考。

小事犹如一块块未经雕琢的璞玉,如果你不留心鉴别,它就永远埋藏于土层或山野中,人们很难发现其价值所在。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如同山野般荒凉而无温情,置身其中,犹如繁华的沙漠。相反地,如果管理者去挖掘一滴水中的世界,那么,在赞美中,人们获得的是人世间荡漾的温情。

3.让更多的人知道

有些特定的情况下,发生在两人之间的一件小事,似乎不足挂齿。你事后若再提起它,自认为曾受益匪浅,对方或许认为微不足道。而且,如果你们已是以诚相见的老朋友式的上下级,某些称赞在对方看来是客套甚至俗套,属画蛇添足。这种事情,你不妨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当众说说,这不失为一个上策。

4.排除遮挡视线的障碍

大多数管理者没有从小事上称赞员工,这是因为现实中有许多障碍,遮住了他们的视线。

(1)分工不同,责任不同,使人们认为别人做的事都是“分内”的事、“应该”的事,不值得大惊小怪。做不好应受到批评,做好了就算是尽责。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很多人不能正视别人的小成绩。

(2)有人胸怀治国平天下的大志,眼高手低,对于“小打小闹”不以为然,认为那些事情没什么了不起,小菜一碟,形同虚无。

(3)“熟人效应”。周围的人对大家来说,太熟了,要么就是区区小事不足挂齿,不屑说什么;要么就是熟视无睹。每天我们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去上班,都认为这无所谓,脏了就骂清洁工。父母亲为你呕心沥血,碾平生命道路上的坎坷,我们却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他们在你眼里,是“隐形人”。下属、朋友、爱人时时都在关照着你,你却受之以泰然。

由此看来,要能从小事上赞美别人,我们还应该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才能从小事上发现美,发现其重大意义。这样我们不仅能发现更多值得赞美的小事,而且能使我们的赞美显得更真诚,也更容易打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