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21

第21章 礼贤下士,不要忽视“小人物”的作用(1)

放下架子,与下属平等相处

领导者若总是以高人一等的身份出现,盛气凌人,久而久之,与下属的冲突将难以避免。领导者需要与下属平等对话,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用心去和他们沟通。

领导者不要摆架子,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和下属平等交往。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下属的支持,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否则,就会上下离心离德,即使领导者其他方面的品质很优秀,也很难获得众人的支持。

领导者与下属之间只有职务和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领导者放下架子,不以领导者自居,下属就会把领导者当做“知心人”,轻松愉快地与领导者交流思想、提出建议,从而有助于领导者有效地实施管理。反之,领导者颐指气使,态度粗暴僵硬,只能让下属感到屈辱,要么唯唯诺诺、被动应付,要么心怀怨恨、阳奉阴违。如果下属觉得领导者面目可憎,从而不愿接近,这样就难以与下属建立融洽的上下级关系,也无益于管理的有效实施和工作的顺利开展。

要想做一位真正有经验、有修养的上司,就要平易近人,与下属平等相处,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下属的真心拥护和爱戴,才能真正树立自己的威信。领导者要做到这一点,要掌握以下要领:

1.警惕“权力效应”

在真理面前,领导者应把自己摆在与下属同等的位置上,相互之间可以平等地商讨、争论和批评。特别要警惕“权力效应”:认为真理须以权力做后盾,没有权力就没有真理。各级领导都是一定权力的拥有者和行使者,这往往很容易形成领导至上的局面,而下级只能唯上是遵、唯命是从了。下属们也常常议论“领导嘴大,我们嘴小”,“胳膊拧不过大腿”等,这都反映了有的领导者在真理面前强化“权力效应”,而使“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流于形式。

2.平易近人

领导者要对人随和、亲切,而不要自抬身价,故示尊严,使下属觉得高不可攀。这样不但不能使人亲近,不能有融洽的人际关系,而且领导者自己的生活也会孤寂而没有生气。

3.防止“地位效应”

平等原则还要求上下级之间在人格上平等。领导者和下属之间只有工作和分工不同,而没有人格上的高低贵贱之分。然而,在有些人那里“地位效应”还在起作用。在有些人眼里,地位越高人格越高贵,地位越低人格越低贱。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仅仅是地位发生了变化,即当了“官”,挂了“长”,就引起了一系列变化,甚至某些称呼也一下子变了。这就不难看出“地位效应”对平等原则特别是人格平等的冲击。所以,作为一个领导者,时时刻刻要铭记在真理和人格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切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4.注意自身的习惯

平等的态度,除说话本身的内容外,还通过语气、语调、表情、动作等体现出来。所以,不要以为是小节,纯属个人的习惯,就不会影响上下级的关系。实际上,这往往关系到下级是否敢同你接近。

5.责备下属时要保护下属的自尊心

每个人都期望得到尊重,希望获得平等的与人交流的机会。在责备下属的时候,千万不可以用到“笨蛋”或“混蛋”这一类字眼。因为这样的责备,不但会伤害到下属的自尊心,还会让下属一辈子都记得这次侮辱。此外,责备的时间也不可太长,尤其是当下属已经知道做错了,并且已有悔意时,即使不责备也没有关系。

让每个下属都感觉自己很重要

管理是一门艺术,它的最高境界是让每一位下属都感觉自己很重要。一位有智慧的领导者,应该创造条件,营造氛围,铺设台阶,让下属觉得自己很重要。那样,下属将感受到尊重,感到光荣和自豪,同时也会感受到领导者的关心和支持。

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私人雇主,但这个公司不把下属当做“雇员”来看待,而是视为“合伙人”和“同事”。公司内部没有上下级之分,下属对领导者也直呼其名,这样就营造了一种上下平等、随意亲切的气氛。这就能让下属意识到,自己和领导者都是公司内平等而且重要的一员,只是分工不同而已,因而下属就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为公司也为自己谋求更大利益。

因此,领导者必须花时间让下属感觉自己在企业中很重要,以激发他们的责任心与主人翁意识。

1.倾听下属的意见

领导者要放低姿态,充分倾听下属的意见和建议,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想法,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

一家零售公司的领导者告诉他的下属说:“你不可能告诉我任何我没想过的问题,所以除非我问你,什么也不要告诉我,明白吗?”这些话必定浇灭了下属所有的倾诉热情,下属只能对领导来个闭口不言。

2.对下属赋予权力

当人们被赋予责任时,他们会觉得自己重要。但只有责任没有权力会摧残一个人的自尊。上述那位零售公司的领导者不仅不聆听下属的意见,同时也剥夺了下属做任何决策的权力。最后,那位下属由于失去自尊,便离开公司到另一家公司去了。在新公司,他不但有责任,也被赋予权力,他觉得自己很重要,不断地向公司领导提供新的零售理念。由于贡献突出,他迅速爬升到了副总经理的位子上。

3.重用有本领的下属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个人都渴望自己成为重要人物,管理的成功就在于使每一个人都感到自己重要。”为了让下属有展示才能的机会,领导者要有意识地压担子,培养锻炼下属,在下属做出突出成绩时,重用下属。

4.抓住一切介绍下属的机会

大多数下属都是默默无闻的工作者,不图名声。但如获意外的肯定,特别是领导者公开的肯定,会顿感无上荣耀。因此,领导者要抓住一切介绍下属的机会,充分肯定其成绩,从而使下属更加努力工作。

5.让下属知道你赏识他们

作为领导者,要让下属知道你赏识他们。领导者应该用明确的语言和行动,在恰当的时间和场合,以恰当的口吻赞赏下属,激发下属“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斗志。比如说,称赞下属准时上班,可以说:“你每次都能在八点钟准时上班。我真佩服像你这样守时的人。”每个人总有一些可赞赏之处,领导者要随时挂在嘴上,不要藏在心里。

他山之石,“小人物”也有大作用

大家都听说过魏公子无忌盗取魏王的虎符,指挥郓人解救赵国之难的故事。你知道这个高明的点子是谁出的吗?他就是一位看守大门的小吏——侯嬴。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而且是魏安董王的异母弟弟。昭王死后,安董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这时,范雎逃离魏国,到秦国任相。因为怨恨魏齐的缘故,秦军围攻魏国,打败了魏国在华阳城下的军队,赶走了魏将芒卯。魏王和公子无忌都很担忧。

魏公子无忌为人仁义,而又能礼贤下士。不论士人才能高低,都能谦虚地对他们以礼相交,从不因为自己富贵而怠慢士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人,都争相前来归附他。他招徕的食客有3000多人。在这个时期,诸侯各国因为魏公子贤能,门客又多,所以长达十几年都不敢进军侵犯魏国。

有一次,魏公子正在跟魏王下棋,忽然从北方边境传来了烽火警报,说:“赵国军队来了,快要进入边界了。”魏王停止下棋,想要召集大臣来商议。

魏公子劝止魏王说:“赵王只是出来打猎而已,不是前来入侵。”于是两人仍然继续下棋。魏王有些担心,心不在下棋上。过了一会,便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只是打猎而已,不是进行侵扰。”

魏王十分吃惊地说:“公子为什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呢?”魏公子说:“我的门客中有能够打听到赵王秘密行动的人,赵王的所作所为,门客总是会报告给我的,所以我会知道。”从此之后,魏王开始害怕公子的贤能,不敢把国家大事委任给他。

魏国有个隐士名叫侯嬴,70岁了,家里贫困,担任大梁夷门的看门小吏。魏公子听说后,前往问候,并厚赠他财物。

侯嬴不肯接受,说:“我修身养性,品行纯洁已几十年了,怎能因为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呢。”

于是公子就为侯嬴摆酒设宴,大请宾客。客人坐定后,魏公子亲自到夷门迎接侯先生。

侯先生整理了破旧的衣帽,直接登上公子乘坐的车的上位,毫不谦让,想借此来观察公子。魏公子握着马缰绳,显得更加恭敬。侯先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客人在市场的屠宰坊中,希望委屈你的车马经过那儿。”魏公子驾车到市场里,侯先生下车去见他的朋友朱亥,但眼睛斜看魏公子,故意久久地站着跟他的朋友说话,暗中观察公子。公子脸色更显得温和。

这时候,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满一堂,正等待公子举杯祝酒。市场里的人都看着公子拿着马缰绳,随从人员都暗暗咒骂侯先生。侯先生看到公子的脸色始终不变,才辞别朋友,登上车子。回到家里,公子领着侯先生坐在上位,并一一向他介绍宾客,宾客都很吃惊。正当酒喝得酣畅的时候,公子直立,来到侯先生面前敬酒。

于是侯先生对公子说:“今天我侯嬴难为公子也够了。我只是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却亲自委屈车马,亲自在大庭广众之中迎接我,我本不该去访问朋友,却故意去访问他。然而我侯嬴想成全公子的美名,故意让公子的车马久久地站立在市场里,而我去访问朋友,借此观察公子,公子却更加恭敬。市民都认为我侯嬴是小人,把公子看做是能礼贤下士的长者。”

酒席至此结束,侯先生于是成为公子的上宾。

侯先生对公子说:“我所访问的屠夫朱亥,是个有才能的人,世人没有谁能了解他,所以隐居在屠宰坊里。”于是魏公子多次前往访问朱亥,他却故意不回拜,公子对此很是不解。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已经打败赵国在长平的驻军,又进军围攻邯郸。魏公子的姐姐是赵惠文王的弟弟平原君的夫人,她多次送信给魏王和公子,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带领十万军队前去援救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