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20

第20章 放下身段,让员工处在轻松的环境中

幽默是一种高超的管理艺术

幽默作为一种交谈艺术,在日常的交往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富有幽默感的领导周围,很容易聚集一批为他们效力的员工。员工在与他们共事时,会因其幽默而摆脱许多尴尬情景,从而保住面子。员工会为有这样的领导而高兴,从而勤奋工作。

美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人物,如林肯、罗斯福、威尔逊等,都是具有幽默感的人。有一次,林肯与一位朋友边走边交谈,当他们走至回廊时,一队早已等候多时、准备接受总统训话的士兵齐声欢呼起来,但那位朋友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应退开。这时,一位副官走上前来提醒他退后八步,这位朋友才发现自己的失礼,立即涨红了脸,但林肯立即微笑着说:“白兰德先生,你要知道,也许他们还分辨不清谁是总统呢!”就这么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立刻打破了现场的尴尬气氛。

从管理的角度看,幽默不只是孩童的把戏、开心的笑脸,它和改善工作氛围、提高生产效率应该是相辅相成的。竞争的加剧,经济的动荡,都会使企业员工面对着超乎寻常的压力。对公司而言,如何保持员工的士气,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和突破桎梏的思维,显得比任何时候都重要。

在管理中运用幽默感,管理者往往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据美国针对1160名管理者的调查显示:77人在员工会议上以讲笑话来打破僵局,52人认为幽默有助于其开展业务,50人认为企业应该考虑聘请一名“幽默顾问”来帮助员工放松,39人提倡在员工中“开怀大笑”。

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上至总裁,下到一般部门经理,都将自己的幽默融入日常的管理活动当中。

幽默的力量还可以融洽人际关系,化解公司的内部矛盾。经济的衰退使公司不得不面对裁员问题时,还可以利用幽默化解裁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美国欧文斯纤维公司曾解雇了40名员工,考虑到可能由此而引起的种种问题,该公司管理层聘请了专门的幽默顾问,利用两个月的时间对1600多名员工施行了幽默计划,在公司内开展了各种幽默活动。结果,没有出现公司所担心的聚众闹事、阴谋破坏、威胁恐吓、企图自杀等可怕后果。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领导者很幽默,所做的报告饶有风趣,群众和下属们都爱听;做思想工作时,语言生动,容易入耳入心,群众和下属乐于接受;平时和下属接触,大家觉得他们可亲可爱,愿意和他们接近。这样的领导,必然会赢得群众的尊重和爱戴,人际关系也会协调得很好,在工作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说到底,幽默是一个人智慧的表现,是其修养、学识等的表现。切莫小看有的领导者随机说出的三两句幽默的话,它蕴涵着言者平时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日积月累的心血。

一个领导者只有平时善于学习、善于观察、善于积累,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才能真正掌握幽默的艺术。

营造出自由、和谐的交流气氛

人与人之间是很容易产生误会的,更何况是存在等级差别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呢?所以,要想避免沟通不畅对管理效果造成的不良影响,领导者必须营造出自由、和谐的气氛,促进组织内的信息交流顺畅。

要形成一种非常平等、和谐的自由交流信息的气氛,管理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总结起来,其技巧有三。

1.信任

要进行顺利的沟通,企业的管理者应该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相互信任、和谐沟通的氛围。管理者应当信任员工,员工也应当信任管理者;员工之间也应当相互信任。只有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融洽的沟通。

著名管理学教授费尔南多·巴托洛梅曾写了一篇文章,标题是《没有人完全信任老板,怎么办?》。巴托洛梅教授在文章中指出:

(1)对管理者而言,尽早抓住问题是重要的,而找出会使你头疼的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让你的下属告诉你。这取决于坦率与信任,但这两点都有严格的内在的局限性。在需要坦率和信任的时候,大部分人倾向于选择沉默,这是一种自我保护,而权力斗争也妨碍了坦诚。

(2)管理者必须认真培育信任的氛围,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增进下属的信任感。

(3)管理者还必须注意麻烦要出现时所显露出的蛛丝马迹,比如,信息量减少、士气低落、模棱两可的信息、非语言的信号以及外部信号等。

彼此信任,实际上是一个组织得以成为组织的基础。这是我们看重这个话题的缘由。而中国目前的经理人正在朝着职业化挺进,在这个进程中,信任显得更为重要。许许多多企业员工和经理人之间的纠纷,大都缘自信任。所以,每时每刻,管理者们都需要自问:我信任他人吗?我被他人信任吗?

2.真诚

很多讲沟通的书上,都在讲“以对方为中心”和“同理心”的概念。

其实,在现实社会中如果你做作,如果你用所谓的“沟通技巧”,有经验和阅历的人,会很容易看穿你。要把所谓的沟通技巧与自己融合为一体非常困难,有的时候就像穿一件不合身的西服,怎么看怎么别扭。因此,自我修炼比技巧更重要,自我修炼就是修炼一种品质,而不是某些技巧。要从三个方面来修炼:

(1)诚心。“诚于内而形于外”,“相由心生”就是对诚心的很好诠释。诚心就是说要有一颗正直、诚实的心。这种诚心,别人是可以从相貌、声音等外在表现感觉到,无形中可以使得别人更快地接受你,使得沟通更为顺畅。做到了诚心,让别人认可了你,才谈得上“以别人为中心”,才使得沟通有一个好的基础。

(2)诚恳的态度。诚恳是一种态度。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怎样的态度来对待你。因此,我们要保持在不同的对象、不同的环境下都采取诚恳的态度。

要发自内心地,对别人真正感兴趣,要有一种:“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我都能从别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的观念。在沟通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找到话题,这些话题可以是新闻、市场变化、天气,也可以是办公室环境、身体状况等。在沟通的时候,还要严格自律。我们每个人都是对自己最感兴趣,每个人都善于表达自己,想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自己的事情,而不是以对方为中心,这就需要严格自律。不要经常打断别人,要做到对别人的话题保持耐心而专注的态度。所有的这些在别人看来就是诚恳的态度,不加掩饰的诚恳的态度是沟通交流最好的武器。

(3)诚实的话。诚实是一个说话的原则。但是诚实是有条件的,分情况的,不是在任何时间、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要诚实。绝对的诚实那就是迂腐了。

我们在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品质。在沟通过程中要以对方为核心,态度要诚恳。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沟通的主动权,才能达到沟通的目的。

3.平等

在沟通之前,一定要提醒自己拿出平等的态度对待员工。没有人喜欢和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领导打交道,即便是在路上相逢,他们通常也会绕道走,就像老鼠见了猫。特别是知识型员工,他们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抱负,他们往往和管理者一样对很多事情有深刻的认识,甚至在一些方面要超过他们的上级。他们与管理者的接触要比工人与管理者的接触频繁得多,所以他们往往可以发现管理者的种种不足和弱点,并且不加遮掩地把自己的看法公开交流。明智的管理者应该以平等的姿态对待他们,把自己摆到与员工相同的位置上,谦虚地接受员工的批评,与员工一起来讨论如何改进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