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17

第17章 冷静沉着,学会藏而不露

半藏半露,防止下属钻空

其实,一个人可控制的东西并不多,你控制不了别人,控制不了环境,但可以控制自己。

作为管理者,纵然你具备相当好的管理才能,但如果不会控制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态度,你就会很容易把“真相”暴露出来。思想感情暴露在外,如同被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对方所控制而屈居下风。

作为一个精明的领导,要想维护自己的威严,使自己更加成熟,必须时刻保持理性的头脑,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尽量控制个人的感情,以冷静客观的态度来应付事情。

只有学会控制自己,才不会把事情搞糟,也才不会被别人所控制。精明的管理者,一般都习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隐藏起来,不让下属窥探出自己的底细和实力。如果摸不透管理者的想法,下属想钻空子恐怕就很难了。

只要智商不是很低的人,察言观色的本事都会有一点。有些人会根据你的喜怒哀乐来调整和你相处的方式,进而顺着你的情绪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样一来,如果你的情绪表达失当,你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别人的掌握。

高明的管理者一般都不随便表现这些情绪,以免被人识破你的弱点,予人以可乘之机。那么,管理者该如何控制自己呢?其要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在你欣喜或愤懑时,不要让别人看出来,尽量做到喜怒哀乐不形于色。

第二,你外在的形色或许是你内心的反面,又或许是你内心的表现,但都要通过控制外在情感来达到你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它们都要为你的管理目的而服务。

通常,不被人知晓的东西,才能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正因为神秘莫测,才会引发人们的重视和好奇。

如果人们无法知晓一条河流的确切深度,就会对这条河流产生一种敬畏之情。

同样,作为管理者,也不要把自己的底牌公之于下属。

深藏不露或者只露一半,让下属觉得你深不可测,那么,你在下属心目中的地位,就能稳固而不动摇了。半藏半露比一览无余要好得多。

聪明的管理者,知道如何让所有的人了解他,但又摸不清他的底数。出奇制胜,往往最令人心悦诚服;过分显露,既无用也无趣。即使你必须道出真相,也最好有所保留,别一下全都倒出去,尽量做到含而不露,这绝对是一个让下属注视你、敬仰你的良方。

不过,不是所有事都要不为人知,比如,在向下属安排任务时,你应当让你的下属对状况完全了解,并不断地提供给他们新的资讯。要下属做什么,必须解释明白,否则不利于他们正确地贯彻执行。但有关你自己,不要说明和解释太多,“犹抱琵琶半遮面”会让你在保持神秘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尊重。

在适当的时候戴上“面具”

无论何时,对自己都要有所保留,全盘托出是非常危险的。当你的心思让人摸透时,你就会陷入一个被动的境地。因此,如果你不想成为一个“透明人”,就要随时给自己戴上“面具”,以此来掩饰你真实的一面。

1.说话掌握分寸

事实证明,人只有先求安身立命,适应环境,然后才能设法改造环境,顺利地走上成功之道。任何一个单位,都不是真空般一尘不染,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亦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和方式,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以柄。因此,说话小心些,为人谨慎些,避开生活的误区,使自己置身于进可攻、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牢牢地把握主动权,对自己无疑是很有好处的。

2.掩盖自己的“野心”

管理者获得升迁,通常是单打独斗的结果。作为管理者,很多时候只注意对手,却往往不善于保护自己,这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一方面要友好竞争,另一方面,更要在众人的竞争中保存自己。在势孤力弱的情况下,千万不要露出自己全力拼搏、一心向上爬的“野心”,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虽说“不招人忌是庸才”,但招人忌也很麻烦。聪明的管理者,往往在积极争取往上前进的同时,还能很自然地摆出一副“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超然态度。

学会“牵着下属的鼻子走”

南宋初年,面对着金人的大举入侵,当时号称名将的刘光世等人,只会一味地避敌逃跑,而不敢奋起反击。一方面因为他们天生患有“软骨病”,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官已高、位已尊,以为即使立了大功,也没有更大的升迁,他们便安于现状,什么朝廷利益、民众利益,此时对他们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只有岳飞在和金人进行着殊死的战斗,当时岳飞虽然已崭露头角,但毕竟还没有太大的名望和地位。有个叫郡缉的人上书朝廷,推荐岳飞。

“如今这些大将,都是富贵荣华到了头,不肯再为朝廷出力了,有的人,甚至手握重兵,威胁控制朝廷,很是专横跋扈。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再重用呢?

“驾驭这些人,就好像饲养猎鹰一样。饿着它,它便为你博取猎物;喂饱了,它就飞掉了。如今的这些大将,都是还未出猎就早已被鲜汤美肉喂得饱饱的。因此,派他们去迎敌,肯定不行。

“至于岳飞却不是这样。他虽然拥有数万兵众,但他的官爵低下,朝廷对他也未有什么特别的恩宠,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低级军官,这正像饥饿的雄鹰,准备振翅高飞的时候。如果让他去立功,然后赏他某一级官爵,完成某一件事,给他某一等荣誉,就好像猎鹰那样,抓住一只兔子,便喂它一只老鼠,抓住一只狐狸,就喂它一只家禽。以这种手段去驾驭他,使他不会满足,总有贪功求战之意,这样他必然会为国家一再立功。”

虽然说这位郡缉将岳飞看成一个贪功求利的人,实在是对英雄的曲解、贬低。但是,他在推荐书中所涉及的这种管理的谋术却值得运用。

满足下属的欲望,应该是一点一点地满足他,而不是一下子给他他想要的结果。一个人工作上的欲望过早满足了,立功进取的意志便懈怠了,一旦达到其欲望的顶点,不但立功进取的意志消失,甚至还可能滋生野心,以致对你的权威和地位造成威胁。这也是藏而不露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