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小老板掌控下属36计
27388400000015

第15章 以利诱人,让下属尝到一定的甜头

给“好处”要讲艺术

聪明的管理者应该让员工适时地尝到激励的“甜头”,这样员工才能越干越有劲,觉得有奔头。否则,就看不到显而易见的工作效率,结果是管理者吃苦头,下属也会跟着吃苦头。

在激励部属,使他们热诚而自信地工作之前,领导必须先了解以下基本原则:

(1)信赖你的下属。被信赖的下属,都会心甘情愿地为信任他们的领导赴汤蹈火。记住,你要在行动、言词上处处表现出你信赖他们。

(2)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每位下属都是独立不同的个体,不要认为他们的期待、需求完全一致,否则,你的激励行为会徒劳无功。因为,对某位下属堪称极佳的激励方法,可能对另一位下属完全失效,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并用。赞美、表扬等精神上的鼓励是激发下属斗志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如能和奖金、红利等物质上的奖励相结合,就更能激发下属的热情,促使他们全力奋发地投入工作。

(4)支持上级或组织所定的目标。一旦你这样做,你的部属们也会看样学样,全力支持你,并接受你的指挥。

(5)为下属设定合理的目标。设定目标时,应就部属的能力、水准与完成任务的难易度,做合理、公平的考量。

作为一名领导,应将激励作为一门艺术,并且掌握激励的艺术。激励的艺术包括以下内容。

(1)公私分明。

用公家的钱,做利己的人情,这是一种明得暗失的算盘。得到实惠的人,表面感激,但潜意识里会有样学样,也变得公私不分明。其他的人,看在眼里却怨在心里,他们会想:既然是公家的钱,为什么不索性多花一些,连我也照顾在内?

(2)明暗分开。

激励可公开或暗中进行,但两者都应以正当而合理为宜。凡是大家看法一致,不易引起众人反感,可公开激励,目的在于获得大家的良好的回应,以扩大影响;若是其他员工看法不一,而又非奖赏不可,便暗中进行,以减少误解或不满。

牵涉到个人荣誉的,最好私下激励;牵涉到单位或团体荣誉,要公开表扬。有关苦劳的奖赏,大家差不多,可以公开;有关功劳的奖赏,彼此相差颇大,奖赏最好暗中给予,以维护较差者的面子,激励其下次努力赶上。有时公开奖赏等于撕破脸,使激励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要学会激励时明暗分开。

(3)动静并用。

动静不是两种孤立的状态,而是两者相互依存,动中含有静,静中也有动。比如,活动过程比较引人注意,而活动前后的企划、准备及沟通、协调,则容易被忽略。激励者不可只看见动态的工作,只对其加以重视,却对自己看不见的静态工作予以忽略,这样会厚此薄彼,招致不满。

对于动态工作的激励,必须掌握时机、把握重点,以配合活动的进行;静态的激励,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在一项工作结束或过程中,指定专人或由某些人交互实施。无论动态工作,还是静态工作,都要给予合理的激励,使大家明白动态、静态各有其贡献,并无轻重之分,这样,员工才能各安其职,共同朝向目标。

(4)大小并重。

管理者应做到赏当其功,罚当其罪。罚要向上追究,不论地位如何高贵,有过失就不能掩饰或推脱;赏应推及基层,地位再低微,有功就不能忽视或遗漏。大小并重,赏罚明确,才具有激励效果。

大功劳要隆重奖励,以示礼遇;小功劳也要适当奖赏,以表重视。因为若管理者轻忽小功,大家就会希望夺取大功,这样会导致小问题无人注意,势必酿成大祸害。

(5)顺逆分清。

有时请将不如激将,激将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但如果完全靠逆取,也不见得有效。顺逆之间,必须小心衡量。有些人顺着请他帮忙,他会推三阻四,勉强答应,好似欠了他个天大的人情。对于这种人最好就用激将法,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困难,暗示不是他能力所能胜任的,这样一来,他便会毅然地自告奋勇。有些人老于世故,便要顺着激励。先说明他的长处,以引起其知遇之感,再表示以他的才华肯定能胜任工作,请他不必顾虑太多,他就会更加努力工作,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

领导者通过各种艺术化的方式激励下属,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才是现代公司领导者的职责,也是其必须掌握的技能。奖励是否有效,能否真正达到激励的目的,与奖励的策略和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现代公司的领导者,必须了解奖励的有效策略,熟练运用奖励的艺术,通过奖励的有效性,调动下属们的积极性。

当然,激励下属有很多技巧,例如:

(1)注意下属的优点,不要因下属的一些小错而忽略了他们的长处和好的表现。例如,迟到、工作时吃零食、午饭时间长、聊天等,都非严重错误,如犯错误的下属一直工作勤奋,表现优异,管理者当然要容忍他们一些小缺点。不过,如果某个下属的缺点成了其他下属的效仿对象,则要把问题向他告之,让他知道领导一直没有批评他,是因为他的工作表现良好,但如其问题影响其他人便要注意了。

(2)下属犯错,领导也有责任。如工作上出了问题,往往反映出工作程序上有问题。绝不要只追查谁出的错,更重要的是堵塞工序上的漏洞。

(3)不要当众骂下属。要尽量顾及下属的个人尊严,尤其当下属本身也有部下时,更不要在他的部下面前斥责他,这只会影响公司日后的整体运作。

(4)偶然借助下属生日或节日,请下属吃一顿,以多谢下属日常的帮忙,也是鼓励士气的方法之一。

(5)鼓励下属发表意见。除了令下属有被重视感之外,更能了解下属的潜能。

(6)不拒绝下属的提议。即使该提议不大可行,仍应让下属讲解完再指出问题所在,并鼓励他继续提出意见。因为一口拒绝下属的建议,会让下属日后不敢再向你提意见。

给下属设个“金套”

给下属设个“金套”,听似有点阴险,实则不然。既然设了这个“金套”,就不怕自己的下属们“识破”,而且有时候还会故意告诉他们,让他们自愿地“钻”进去。而且无论是哪家公司的领导者,都希望自己的下属为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而自动自发地工作,下属们也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满足自己各种层次的需要。领导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满足下属低层次的需要,而是要完全调动下属的工作积极性。

但是,怎样使下属全力以赴地为公司工作呢?目前,国际上流行的一种做法是实行下属持股计划。用时下最流行说法,就是给下属设个“金套”,这可以让下属把公司当成自己的家,而不仅仅是打工挣钱的地方。让下属感觉到是为自己在工作,是为自己的家添砖加瓦。因此,公司在积极提高下属待遇的同时,可以根据下属对公司不同的贡献,使其持有不同的股份。可以通过赠送的方式,也可以将奖金的一部分折为股份。

由于下属持有的股份都是记在每位下属个人名下的,最终属个人资产,所以,它可以在公司与下属个人之间维持长期利益的一致性。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其奥妙就在于把各个方面的利益捆在公司资产的战车上,增加了共同利益的驱动作用。

总的来说,下属持股计划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下属提供保障

由于下属持股计划的实施,下属可以从公司得到生活上的保障,在退休时可以老有所养。同时,下属也会以公司为家,安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

2.有利于留住人才

在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日益频繁,但人力资源的配置存在着很大的自发性和无序性,而且劳动力技术水平越高,人才的流动性也越大。购股选择权和其他建立在股份基础上的鼓励措施,对于留住不安心工作的下属行之有效。实行下属持股计划能有效地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而且当下属和公司以产权关系维系在一起的时候,下属会主动参与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

3.有利于激励公司经营者

建立公司内部良好的激励机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经营者的激励问题。公司的管理层持有较多的股份,这样既有利于公司实现产权多元化,又有利于充分调动公司骨干的积极性。

4.增强公司内部凝聚力

社会的不断进步使人们的观念也不断转变。高薪不再是人才追求的唯一目标。公司通过下属持股,可以构造出崭新的利益激励机制,从而真正实现下属当家做主。下属持股后就成了公司的股东,他们会着眼于公司的成长而恪尽职守。这样,公司内部的凝聚力无疑会得到极大提高。

5.构筑利益共同体

采取下属持股权,可以使公司与下属达成利益共同体。这就好比一艘行驶在茫茫大海上的小船,管理者与员工就是船长和船员,那么,他们之间不论有多么深的矛盾和冲突,此刻他们唯一应该做的,就是齐心协力使小船安全抵达目的地。无论对公司,还是对下属来说,共同的目的都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此外,由于管理体制和产权的差别,对于不同性质的公司,员工持股也应采取不同的方式。

1.高科技公司

高科技公司对人才和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烈;技术人才面临广阔的外部市场,流动性比较强;经营风险高;成长性好;投资项目的见效期比较长,短期内难以衡量业绩;公司在成长过程中投入较大,人员成本对公司而言负担较重。

高科技公司的特征决定了其下属持股计划必须体现零成本、高风险和高回报的原则。在这个意义上,股票期权(包括认股权和股份期权)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因为它不需要激励对象任何投入;能否从股票期权中获利完全取决于公司将来的发展情况,风险较大;同时,一旦高科技公司得到发展,其速度和成绩将非常显著,因此回报较高。虚拟股票和股票增值权也具有类似的功能,不同之处在于无法成为实股,可以作为高科技公司股权激励的又一选择。

2.民营公司

民营公司股权转让比较容易,思想障碍和操作障碍均比较小;公司成长性高;对人才的依赖性强;人才流动市场化;经营管理比较符合市场规律。因此,民营公司可推行高科技公司式的下属持股方案,例如,股票期权(包括认股权和股份期权)、股票增值权、技术入股、管理入股等。

3.非高科技公司

非高科技公司经营情况相对稳定,各类人才的供求也相对稳定。因此在下属持股计划中应体现适当激励、适当约束的原则。年薪制、直接持股、期股、延期支付计划等均是比较合适的方案。

4.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具有反映公司业绩的外部指标——股价;股票可以流通;股东分散,产权多元化,具有良好的外部监督体系,受信息披露的约束;具备相对完善的现代公司制度,经营管理比较符合市场规律。上市公司的特征显示,其市场化比较明显,因此,可以实行多种形式的下属持股计划,包括激励效果最为明显的股票期权(包括认股权)。所以,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上市公司首先可以大力推广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其次可以采用期股、虚拟股票、股票增值权、限制股票等方式。

5.非上市公司

非上市公司缺乏衡量公司业绩的外部指标,因此只能用每股净资产等财务指标衡量公司的业绩。因此,年薪制、直接持股、期股、延期支付计划、股份期权等是比较合适的股权激励方案。

作为领导的你如果能明白这其中的奥妙,那就巧妙地给自己优秀的下属设个“金套”,将他们“套牢”。如此一来,聪明的下属都应该明白,他们已不再是简单地给他人打工了,而是在给自己干,有了这样的心理,何愁他们不为企业卖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