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心态与细节
27361300000021

第21章 勤奋苦干造就天才

我们需要用新的思维方式来跨越已有的知识体系和价值观间的鸿沟,需要新的原则来指导我们努力地将知识转化为实践。 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你都要重视创造性的发挥,在对整个知识体系的理解基础上做出决定,拿出信任的态度来判断事物。

也就是说,尽管知识和信息在今天的社会中仍然是需要的,但我们必须明白仅有知识是不够的,“知识就是力量” 这条长期被人们信守的格言,应该被创新思维的新格言所取代: 知道如何使用知识才是力量。

在当今社会只有新的信条才是适用的,因为对于各种层次的知识和资料,社会都必须找到使用它们最有效、 最可行的方法。

不管人们是否承认,每个人最为关心的就是人类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和价值观,因为它们总是在你解决问题和做决定的过程中表现出来。 它们使人类的行为更加趋向于具体的目的性。 也就是说,它们在人们从事的每一种生活和工作的激动和规律中,都起着改造观念和衡量行为的作用。 但对于不同的个人和组织,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和价值观是迥然不同的。 我们认为,创新思维是建筑跨越鸿沟的最好桥梁,是你完成由知识向实践转化的最好方法。 在另一个领域中,它又是将技术和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最好方法。 人工制品、 体系和关系是我们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结果,是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证明。 不管它是以什么形式出现,是原始的泥制砖坯、 现代的摩天大楼,或是一个组织中的结构关系。 人类假想、 价值观和目的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人工制品、 体系和社会的相互作用,随着知识的不断更新,知识和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产生了,在跨越鸿沟的桥梁上,知识和价值观起着沟通的作用。 这座桥梁就是我们用以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思考方法。

积累知识资本的5种方法

我们在读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其长,避其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继承和创造的读书目的。

愈深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学贵专一。

活到老,学到老。

我们做学问时,不但要好学,还要好问。

知文知人,学以致用。

成大事立大业者,他们的读书方式也与众不同,下面让我们看看他们是怎样提高他们的知识积累能力的。

1.郑板桥“善诵精通”。

不论是成大事者,还是做学问者都必须勤奋,认真钻研,才能修成正果,下面我们看看郑板桥是怎样学习的。郑板桥不但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还是中国清代著名画派“扬州八怪” 的领袖人物。 虽然,他早年家贫但却正是凭着他的勤奋努力,持之以恒,才最终学有所成。

郑板桥有三绝,三真。 三绝分别曰画、 曰诗、 曰书。三真分别曰真气、 曰真意、 曰真趣。

郑板桥在绘画方面求教于大师石涛,在写诗方面则效仿杜甫、 陆游,在书法方面则用隶体掺入行楷,并自称“六分半书”。

郑板桥虽然陆续地钻研了各代名家的书法作品。 但却真正做到了“虽师勿师,不取变取”,形成了自己的一派风格,一家之言,一体之范。

有人认为郑板桥之所以有如此的造诣,是因为天资聪明,记忆力强。

但郑板桥自己却不这样认为,他曾这样描述过他读书时的情景: “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 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 马上、 被底,或当食忘举箸,或对客不听其语,并非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

从郑板桥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郑板桥读书刻苦到了何种程度。

郑板桥在《潍县署中寄舍弟墨弟一书》 中还有一段话与之相印证,在信中他是这样对他的弟弟们说的: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 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 千古过目成诵,孰有如孔子者乎? 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阅过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深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虽生知安行之圣,不废困勉下学之功也。 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 至四鼓,老吏苦之,坡洒然不倦。 岂又是过目即记,遂了其事乎!”

郑板桥不推崇“过目成诵”,他一向都主张书要经常诵读,只有在不断地反复吟诵之间才可能体会出书中言语的真义来。 郑板桥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愈深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的境界。

否则虽“过目成诵”,但没有进行反复吟诵,仔细体味,只会一眼即过,不会有真正的收益。

显而易见,郑板桥所赞扬的就是苏东坡“苦读四鼓”的精神和孔子“韦编三绝” 的苦心,而不是他们惊人的记忆力与脱俗的文采,郑板桥正是运用了这种善读强记的读书方法,才成为了画、 诗、 书三绝的。

郑板桥不仅主张善诵,而且推崇“学贵专一”,即读书不能泛泛而读,毫无目的,而应该有选择,有针对性。

他在家信中曾说: “如《史记》 百三十篇中,以《项羽本纪》 为最,而《项羽本纪》 中又以巨鹿之战、 鸿门之宴、 垓下之会为最。 反复诵观,可叹可泣,在此数段耳。 若一部《史记》,篇篇都读,字字都记,岂非没分晓的钝汉! 更有小说家言,各种传言恶曲,及打油诗词,亦复过目不忘,如破烂厨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

从这封家信中我们可以看出: 郑板桥是不赞成盲目地胡乱背诵记忆的。 虽然那样,可以“过目成诵”,但无所不诵,却是读书治学的一大陋习。 那样做的人,就是一个十足的傻瓜、 钝汉!

郑板桥在读书的学以致用之中总结出了“善诵精通”

的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必须有方法,必须要记诵。因此我们可以从郑板桥的读书方法中得出这一宝贵经验: 在记诵时讲究“善” 与“精” 两个字。

2.钱钟书追本求源。

称为“书痴” 的钱钟书先生有其独特的读书方法,我们不妨从中学习。著名的作家、 学者钱钟书先生也是一位爱书之人,他从小就酷爱读书。他的著作有《谈艺录》、 《管锥篇》 和《围城》 等,另外还有散文集、 小说集、 学术著作等。

围城》 在20世纪40年代出版之后,曾倾倒当时的所有读书人,当时就曾有“交谈不说《围城》 记,纵读诗书也枉然” 的说法。钱钟书的成就,与他的酷爱读书密切相关,而他的读书方法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这种方法就叫——追本求源读书法。 追本求源读书法就是在读书时发现问题后,与多种读物相联系,经过详细的分析、 比较、 求证之后,求得一个能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本书针对这种读书方法举了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 里曾批评毛奇龄错评了苏轼的诗句。

因为,苏轼在诗中说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所以,毛奇龄评道: “只该鸭先知,难道鹅不知道吗?”袁枚对此事觉得既好气又好笑,认为如果要照毛奇龄的看法,那么《诗经》 里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也是一个错误了,难道只有雎鸠,没有斑鸠吗?

袁枚与毛奇龄的这场笔墨官司,到底谁是谁非,如果是一般人看看也就过去了,但钱钟书并没有就此打住,草草了事,他要追本求源。

钱钟书把《西河诗话》 卷五找了出来,想要看看毛奇龄的原话到底是怎么说的。

在经过钱钟书的一番查找后,他发现毛奇龄的原意是: 苏轼的诗摹仿的是唐诗“花间觅路鸟先知” 句,但是其摹仿得非常拙劣。

人寻路时,由于鸟熟悉花间的路,所以鸟比人先知。而水中的动物都可以感到冷暖,苏轼却说只有鸭先知,那就不对了。

比较严谨的人研究到这可能也会觉得满足而不再深究了,但钱钟书仍不罢休。 他又找来了苏轼的原诗《惠崇春江晚景》,诗中说道: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原来苏轼的这首诗是为一幅画而作的,由于画面上有桃花、 春江、 竹子、 鸭子,所以苏轼在诗中写道“鸭先知”。 看来苏轼并没有错,而是毛奇龄错了。

为了将问题弄清楚,钱钟书又找出了张渭的原作《春园家宴》,原作里写道: “竹里行厨人不见,花间觅路鸟先知”。 人在花园里寻路,不如鸟对路熟悉,这是写实。而苏轼在诗中说鸭先知,是写意,意在赞美春光,这是画面意境的升华,是诗人的独特感受,看来苏轼“鸭先知”之句无论从立意或是内涵来说都要比张渭之句高出一筹。最后,钱钟书引用了《湘绮楼日记》 中的“上上绝句” 这句话来称赞苏诗,并下了一个结论,认为毛奇龄只是错误的“会讲理学的,讲诗往往别具心肠,卑鄙可笑,不懂得东坡苦心”。

从这一事例中我们不难得出钱钟书的读书方法——深钻细研,对各种作品相互参照相互比较,实事求是地对待各家文言。

钱钟书的读书方法,有助于读书人博采众长、 举一反三,进行新推理和新想像等多种思维的锻炼; 有助于培养读书人严谨求实的学习精神; 有助于提高读书人慎思慎取的能力。

3.巴金“回忆式”。

巴金先生的“回忆读书法” 更是与众不同,我们也可借鉴使用。

巴金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 他一生都勤于笔耕,从不间断,著有家喻户晓的名著“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 《雾》、 《雨》、 《电》、 《家》、 《春》、《秋》。 他的作品被译成法、 英、 日、 俄等多国文字,在国际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巴金的读书方法即回忆读书法。 所谓回忆读书法是指在没有书的情况下回忆、 体味自己以前读过的书,往往能够得到独特的见解与感受。

巴金曾在《读书》 杂志上撰文说道: “我第二次住院治疗,每天午睡不到一小时就下床坐在沙发上,等候护士同志两点钟来量体温。 我坐着,一动也不动。 但并没有打瞌睡。 我的脑子不肯休息,它在回忆我过去读过的一些书、 一些作品,好像它想在我的记忆力完全衰退之前,保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

回忆读书法有如下的好处:

(1)可以充分利用时间、 摆脱恶劣条件与不良环境的制约。

巴金在十年动乱中亲身体验了回忆读书法可充分利用时间,不受条件和环境限制的好处。

巴金说: “‘文革’ 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 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上了封条,加了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阅读? 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能得出这个结论: 在不具备读书条件的情况之下,回忆读书法仍能充分利用时间进行“读书”。

(2)可以做到温故知新,深入吸收营养。

通过回忆,可以将过去所读之书“拿” 出来,一点点品味,就像牛反刍一样,进一步地消化吸收。 每对读过的好书回忆一次,对书的理解、 认识,对主题的把握都会更深一层。

(3)可以使人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

巴金说: “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力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的消耗。 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回忆读书法是一种奇特而有益的读书方法。 但要注意的是,你首先需要有回忆的内容,这就需要在此之前阅读大量的书籍,并对这些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认识。巴金曾自述道: “现在有200多篇文章储蓄在我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 究竟是怎么回事。”

巴金这种有意识、 有计划地在头脑里“储书”,是读书治学必不可缺的基础性工程。

4.毛泽东“四多” 方案。

毛泽东的才能和智慧,让人惊叹,那么,这位能力巨大的成大事者,是怎么学习的呢?

毛泽东同志也十分喜爱读书。 毛泽东经常对他身边工作的人说: “饭可以少吃,觉也可以少睡,书可不能少读啊。”

毛泽东每当沉浸于书中时,往往会不记得吃饭。 工作人员催促他,他总是说: “还有一点点,看完就吃。” 端起饭碗后,还是边吃边看,有时饭热后又凉了,凉了又热,这样热上几次才吃完。

有一年除夕,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想: 过年了,全国人民都在喜庆新春佳节,我们也该让他过个好年,尽量做顿好一些的饭菜,给他补一补。

但是,当工作人员把饭菜端到他跟前时,却看到他正在聚精会神地重读线装本的《资本论》,并不时地在书上圈圈画画。

看到这种情况之后,工作人员虽然怕打扰了他,但为了主席的健康着想,仍然对他说道: “主席,吃完饭再看吧。”

毛泽东一看,饭菜已摆在了茶几上,他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只好放下手中的书,狼吞虎咽起来,但是,最后一口饭还没咽下去,他就又看起书来。

毛泽东酷爱读书,广收博览。 他爱书已爱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他在中南海的每个房间里都装满了书。 他的起居室、 卧室和办公室里也都立着好几个书柜; 饭桌上、 床上,就连卫生间里也摆满了他平时最喜欢阅读的书。他在外出时也要带上几箱子书,在外地时他还常借书看。 他真是实现了那句“活到老,学到老” 的名言。毛泽东的学生周士钝,在谈到毛泽东读书的情景时,说毛泽东读书有个“四多” 的习惯,就是多读,多写,多想,多问。

这“四多” 充分反映了毛泽东虽然酷爱读书,但是却不迷信书本,有独立进行思考和追根问底的精神。

毛泽东读书的主要作法有如下几点:

(1)多读。 所谓多读,有两层含义: 一是指读的书数量多,内容广; 二是指对有价值的文献书籍读的次数多,以致“滚瓜烂熟” 的境地。 毛泽东读过的一些散文和诗词经常能读到脱口背诵的程度。

毛泽东在晚年时还能流畅地背诵500多首古诗词。 他对很多小说的重要段落,也经常能一字不差地背下来。 使得一些在他周围工作的文科大学生都被惊得目瞪口呆。毛泽东同志一生中都酷爱读史书,一套线装的《二十四史》 陪伴了他几十年,就在他无数次地翻阅下,这一套书的封面都被磨破了。

虽然,他到1975年已病魔缠身,就连写字时手都打颤,但是他还在许多书上亲手写下“1975.7 再读”、“1975.9 再读” 等字样。 他对司马光 《资治通鉴》 尤为喜爱,在一生中他竟将《资治通鉴》 通读了17次之多。

(2)多写。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这样的话: “不动笔墨不读书。” 可见作笔记、 写随感等也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毛泽东同志动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 他青年时,在课堂上听讲写“课堂录”,在课后自修时写“读书录”,另外他还有选抄本、 摘录本等等。他读书时要在书中的重要地方画上各种符号,丰泽园的图书室里就有他圈点批画过的书1.3万余册。

例如: 《伦理学原理》 全书总共有10万多字,但是,毛泽东用小楷在书的空白处,就写了1.2万多字的批语。他读《辩证法唯物教程》 时,就用毛笔和红蓝色铅笔在书眉处也写下了将近1.3万字的批语。

例如: 他在延安读艾思奇的辩证法一书后,就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笔记,在读书笔记中写出了该书的提要和自己对该书的看法。 毛泽东同志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写读书笔记,内容大多为指正书中的错误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钻研的深度与治学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