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多想。 读书时的多想,是指读书时不仅要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同时也要将自己的观念与其对照,并将自己对书的一些看法用笔“谈” 出来,似乎与作者切磋一般。 这种“笔谈” 使读书变成了反复思考的过程。毛泽东在他的读书批语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见解和精辟的评价,而这些见解和评价都是他熟读精思后的结晶。
(4)多问。 毛泽东常说: 学问,讲的是又“学” 又“问”。 我们做学问时,不但要好学,还要好问。毛泽东青年时代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习惯,他总是许多学者家中的座上客,拜访求教,发问不已。
在毛泽东成为中国的领导人之后,仍然保持着这种多问的学风。 他遇到不懂的问题后,不是读一些通俗的小册子,就是请教专家,或者查工具书。 他一生都在无止境地追求着知识。
毛泽东的才能和智慧,是他艰辛地劳动换来的,是他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的硕果,是他革命经验的升华和结晶。
5.贾平凹“知文知人”。
贾平凹,中国的著名作家,创作了如《商州散记》、《月迹》、 《爱的踪迹》、 《废都》、 《怀念狼》 等许多重要作品。 其“知文知人” 的学习方法尤其值得我们学习。贾平凹非常爱读书,他认为什么都不用眼红,但是读书却要眼红。 朋友可以抛弃,但书之为友不能一日不交。他认为书是一种财富,所以人们应逼着自己静下心读书,探知书中的精华。
贾平凹在给他妹妹18岁生日的信中提到了知文知人读书法。 读文学作品时,如果是知文的作品,就要精读,多读几遍; 如果是知人的作品就要泛读,读这个作家的所有作品,以及评论他人的文章等。
就一本书多读几遍的问题,贾平凹认为: 你若喜欢上一本书了,不妨多读: 第一遍可囫囵吞枣,这叫享受; 第二遍静心坐下来读,这叫吟味; 第三遍便要一句一句想着读,这叫深究。 三遍读过,放上几天,再去读读,常又会有再新再悟的地方。 只有这样,才可能将一本书读通、 读透,把握住整本书的精髓。
当有人问及是否应该把一个作家的全部作品都读完时,贾平凹说: “你真真正正爱上这本书了,就在一个时期多找些这位作家的书来读,读他的长篇,读他的中篇,读他的短篇,或者散文,或者诗歌,或者理论,再读别人对他的评论和为他所写的传记,也可再读读和他同期作家的一些作品。”
这样做往往会比只看作家的全部作品有用的多,因为它能对作家有一个更为完整与深入的了解。
贾平凹还指出: “这样,你知道他的文了,更知道他的人了,明白当时是什么社会,文坛如何,他的经历、 性格、 人品、 爱好等是怎样促使他的风格的形成?” 如果你在读书时能够做到知文知人,那么你的理解能力、 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同时他还指出,读书抱有的应是继承的态度,万万不可“跪倒” 读,对任何作家作品都是这样。
贾平凹说: “任何一个大家,你只能继承,不能重复,你在读他的作品时,就将他拉到你的脚下来读。 这不是狂妄,这正是知其长,晓其短,学精神而弃皮毛啊。 虚无主义可笑,但全然跪倒在他人的脚下来读,他可以使你得益,也可以使你受损,你就永远在他的屁股后面了。”我们在读书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其长,避其短,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继承和创造的读书目的。
总而言之,贾平凹读书方法的着重点就在于“知文知人,学以致用”。 他将博与专、 学与创相结合,不仅仅对于那些爱好文学的人有帮助,对于有其他爱好的人也一定会大有裨益。
每天拿出 “为将来的一小时”
每天拿出“为将来的一小时”,我们大家都相信,将来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事,将有超越目前的可能。
美国生活顾问和畅销书作家理查德·卡尔松与许多顾客一起做试验: 每天拿出一个小时解决问题“我怎样才能挣更多的钱?” 在坚持不懈地实施了两年“一小时方法”之后,都为自己带来了经济上的独立。
先决条件是,您事实上每天要有整整一个小时专门和不中断地为这个任务奉献。 大多数的人实现不了他们的经济梦,其原因是,在坚持了不长的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就心灰意冷了。
每天用一个小时检查自己和自己的能力。 我愿意做什么? 什么对我特别有利? 我还希望改善什么能力? 对此您应该开辟所有的机会: 额外的教育、 新的雇主、 新的职业、 新的兼职,或者也可以做自由职业者。
在您的“为将来的一小时” 里,您应该读书、 看报,您应该看电影,您应该与朋友和同事打电话,您应该浏览招聘广告或四处打听工作,您应该利用录音课程、 录像和书籍接受继续教育,或者,您干脆散步一小时同时幻想自己的将来。
重要的是: 您不应该弱化“为将来的一小时” 的主题。 您不要苦思冥想您过去的失败或当前的困难,而应该专心致志于您可以完成的事情。
当您失业时,要把自己看成非失业者。 当您负了债,要把自己看成无债一身轻。 如果您仅依靠中等收入生活,却要把自己的收入看成较高的。
许多刚听说“一小时方法” 的人,首先嘲笑这种想法。 把自己与其他任何人相比都会感到困难。 但是,我们大家都相信,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事,将有超越目前的可能。 就像我们在小孩子时学习写字一样: 6岁时就已经知道,总有一天,您的涂鸦会变成完美的手写文字。 这样的事情同样也发生在您学习乐器、 游泳或滑雪上。
把握一日中精力充沛的时间
我们应当把一天最好的时间用在最优先的重要事情上。 因为这些事情需要以最好的精力、 敏锐的思维,以及最大的创造精神去做。
如果你是一位经常坐办公室的人,那你办事的功效就会比体力劳动者具有更大的波动性。 而你一天的大部分工作可能都是在某一段时间做好,这一段时间可称为精力充沛的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的头两个小时是精力充沛的时间。 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这种情形,而把这几个小时花在例行事务上: 阅读早晨来的信件(其中很少包含最优先的事项)、 刊物、 报纸,打几个例行的电话等等。 我们不需要深思就可以看出,这真是一种浪费。 我们应当把一天最好的时间用在最优先的重要事情上。 因为这些事情需要以最好的精力、 敏锐的思维,以及最大的创造精神去做。因此,你要把一天中最优先的一两项工作安排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时候去做,然后再做次要的工作。
现在你已经选定了你优先要做的事项,并且把它们安排在你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去做。 下一步就是不让别人干扰你,便于你有足够的时间把这些工作做好。
工作与生活中高效运用时间
工作与生活中,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在于怎样分配时间,怎样安排时间。 下面,我们介绍如何在工作中高效利用时间:
1.如果方便的话,尽量不要召集别人在自己的办公室开会,而要利用其他的地方开会。 你会发现找借口离开会场比打发别人离开你的办公室容易得多。
2.把空闲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比如在开车时收听教学录音带,利用在办公室外或机场、 火车站等候的时间阅读书籍。
3.尽量在同一时间完成一组相关的差事,而不要一次只做一件。
4.尽可能不散乱放发文件,要使之保持最大程度的整洁有条理。
5.学会将自己不能胜任或是那些不太重要或是异常紧急的任务,分派或委托给其他人去完成。
6.不要为了用最便宜的价格买到某样东西而不辞辛劳地驾车跑遍整个城市。 要知道你的时间是无价之宝,不要因小头而得不偿失。
7.如果可能的话,尽量通过邮递或互联网购物。
8.必要的时候利用速递服务。
9.将你想读的所有书籍开列成书目清单,按照其价值大小排列出阅读的先后次序。 你的时间是有限的,所以要先抓紧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书,余下的书如有空闲再阅读,或者干脆将那些价值不大的书弃置不顾。 如果预定的书不在你最近的优先阅读列表上,那么就取消预定。
10.集中处理一堆电话联系业务,而不要把一整天都投资在不停地打电话上。
11.使用语音邮件的时候,尽量给对方留一个完整的信息,这样对方就无须在你不方便的时候急于给你回复。
12.在工作时间,尽量减少社交谈话。
13.给他人的电话录音留言时,别忘了告诉对方给你回电话的最佳时间。
14.商业信函要写得简明扼要。
15.对于一些书信尽量使用固定模式和套路,如商业感谢信、 产品的跟踪调查报告以及营销信件。 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格式化信函。
16.全面仔细分析你所有客户的委托报告,考虑他们的成本效率。 把时间花在那些能给你带来最大收益和利润,却只花费你最少时间的客户身上。 这一点至关重要。
17.与善于安排运用时间的人一起工作。
18.充分利用好今天。 不要被时间压力和最终期限搞得焦头烂额,成为时间的奴隶。 不要太刻意专注于未知的将来,否则你将无法更好地完成当前的任务。
勤奋使人走向成功
许多人都在寻找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当众里寻“它” 千百度,蓦然回首之后,才发现“勤” 是成大事的要诀之一。
“路边草青无人问,书房常有诵经文” 古人尚能如此,今人就更应倍加努力。
天道酬勤。 没有一个人的才华是与生俱来的,在成功的道路上,除了勤奋,是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的,在每个成功者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勤劳的好习惯。
“成事在勤” 这是俗语,也是真理。 做一项事业,人的行动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你用什么样的态度来付出,生活就会有相应的成就回报你。 如果以勤付出,回报你的,也必将是丰厚的硕果。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成事在勤” 实不为过。 所以,对于每个青年人来说都应该养成勤的好习惯。
鲁迅先生常常用诙谐的语调说: “其实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 在别人称他为天才的时候,他说: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创作上。”笨鸟先飞,尚可领先,何况并非人人都是“笨鸟”。勤奋使青年人如虎添翼,能飞又能闯。
任何事情,惟有不停前进方可有生命力,学习更是如此,不前进就是后退。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人才云集,竞争对手太多太强大。 快节奏的生活,高度的竞争又时刻令人体会到一种莫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又潜移默化地催人上进。
成绩的得来可不像老鹰抓小鸡那样容易,而是通过勤奋努力得来的。 只要停滞一步便会落后于人。
有人将人生比作一段旅程,是因为人生的艰难曲折,人在旅途上,每个人都肩负着人生的使命,每个人都要向前走,不停走,一直走到人生的终点,勤勉努力的奋斗,人生才有意义。
旅途上的食粮是勤奋。 没有它,一个人不可能在旅途上走多远,即使能走远,也是碌碌无为,走了很长的路,却依然两手空空。 只有拥有勤奋,才能走好人生的路,获得事业的辉煌。 所以说成功者不是天生的,而是勤奋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