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人体记忆地图
27324700000004

第4章 头偏向一侧,掉转困难

身体异常

当头偏向一侧,并且掉转困难时,这种症状多属扭伤,亦偶尔见于瘿瘤、痈或疽。

——扭伤

由于扭伤引起的头偏向一侧,一般不需做特殊处理,经过自行调整可自愈。

——瘿瘤

瘿瘤是生在皮肤、肌肉、筋骨等处的肿块,多生于颈部,皮宽不急,按之较软,始终不溃;瘤遍体可生,肿块界限比较分明,按之较硬,有可能溃破。

根据引发瘿瘤的不同原因,瘿瘤可分为五瘿,即筋瘿、血瘿、肉瘿、气瘿、石瘿。六瘤即筋瘤、血瘤、肉瘤、气瘤、骨瘤、脂瘤等。

瘿瘤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1.火针疗法

患者要请比较有经验的针灸医师来操作,主穴是阿是穴,要以中粗火针速刺局部,散刺法,点刺不留针。进针达肿物2/3.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可以起到理气化痰,疏肝解郁,滋阴清热的功效。对病情恢复有很大帮助。

2.中药治疗

可选取党参15克,白术15克,首乌15克,千斤拨18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黄药子18克,重楼18克,夏枯草12克,桔梗6克,山豆根12克,白花18克,蛇舌草18克。用水煎服。对治疗瘿瘤有很好的疗效。

患者除以上治疗方法以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调理

饮食要多以清淡为主,不宜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多摄取一些新鲜蔬菜与水果。在这里特别提醒瘿瘤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柿子,因为它对治疗瘿瘤有极大的帮助,生吃柿子有润肺去痰、健脾、止咳、止血、解毒的作用。用鲜柿捣烂取汁,每日温水冲服15~30毫升,连饮数周,可有效治疗瘿瘤。

2.调节情绪

中医上讲忿郁恼怒或忧愁思虑日久,使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壅结颈前,则形成瘿病。因此瘿瘤患者要特别注意情绪的调节,尽量避免情绪偏激,肝火旺盛也是引起这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可以有效避免瘿瘤的产生。

——痈

痈是由于感染毒邪,气血壅塞不通而致的局部化脓性疾病。发病迅速,易脓,易溃,易敛。痈发于肌肉,红肿高大,多属于阳症。

主要症状为初起时局部光软无头,很快结块,表皮焮红肿胀、疼痛,逐渐扩大高肿而硬,触之灼热。

如果属于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炎症初期患者以服用清热解毒,和营消肿的药物为主。可服清血解毒丸、解毒消炎丸、梅花点舌丹等,当出现溃脓时,患者应服用清血内消丸、痈疽消毒丸等。外用二宝丹、金黄膏。对溃脓会有所控制,当患部即将痊愈时,可以停止内服药物,用些外敷药物即可,如白玉膏掺生肌散等。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护理方法:

1.清淡饮食

患者饮食要以素净清淡,易于消化为主。可以多吃一些绿豆芽、西瓜皮、菊花脑、陈小麦粉等清凉食物。疮口破溃宜食蛋花汤、猪肝汤、藕粉、绿豆粥等,以增加营养。高热时应多饮开水和药茶。忌食鱼腥、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甜腻食物、烟酒等。

2.卫生护理

患者要特别注意卫生,保持皮肤清洁,特别是疮口皮肤更应保持清洁,可用淡盐水洗涤。同时切忌挤压。患在上肢者宜以三角巾悬吊;在下肢者宜抬高,并减少行动。唇痈患者应少讲话。高热时应卧床休息。并注意防止跌跤,以免碰伤患部。

——疽

疽是为毒邪阻滞而致的化脓性疾病。疽发于骨之上平塌色暗多属于阴症。疽初起时如栗,不发热胀痛,易向四周扩大。溃烂之后,状如蜂窝,发于肌肉之间,凡皮肤厚而坚韧的地方都可发生,但多发于项后及背部。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护理:

1.中药治疗

取生甘草3克,黄连6克,竹叶心6克,牡丹皮9克,黄芩9克,生栀子9克,玄参9克,赤芍9克,麦冬12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鲜生地黄30克,紫花地丁30克。

用水煎服,每日早晚各一剂。

2.中成药治疗

患者可选用牛黄清心丸与新雪丹等中成药治疗,早晚各一次,牛黄清心丸每次2丸,新雪丹,每次1.5~3克,每日温开水送服。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采取以下护理方法:

1.注意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在休息室,要特别注意不要让胸腹部受凉,如果出现头昏烦躁可以用冰袋敷头颈部,尽量避免下床走动。

2.饮食调节

患者要以清淡为主,不要吃太硬或者难以消化的食物,忌食荤腥动发及甜腻之物。在口渴时,大多数患者喜欢喝冷饮,可以给予适当的西瓜汁或者菊花叶汁加凉开水冲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