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于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7234400000006

第6章 父母在亲子沟通中不应犯的错误

案例导引

小雪有个时髦的妈妈,更有个大款的爸爸。小雪有高档的服装,还有比其他同学多几倍的零用钱。每当爸爸妈妈来到学校一回,小雪都要被同学们羡慕一番,嫉妒一番。可小雪就是高兴不起来,心里总觉得缺些什么……

星期五,同学们都神采飞扬地忙着回家,小雪却无动于衷,这时老师走过来拍拍她的肩膀说:“小雪,你怎么还没走呀!你好像有好长时间没回家了吧?该回家看看了。”小雪感激地看了看老师,下意识地点了点头。于是便打点行囊,乘上了回家的末班车。

还没到家,远远就感受到迪斯科的阵阵旋律,对此小雪早已习惯了。到了家,小雪掏出一串钥匙来开门。尽管院门上装有高级的门铃,可她懒得去按,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是没有人来开门的。

门开了,疯狂的迪斯科乐声抑制不住地从客厅漫进院子里。小雪知道,家里人又在享受周末的“潇洒”了。小雪从一群纵情的男女中找到了浓妆艳抹的妈妈。“妈,我回来了。”妈妈见了小雪,很高兴,稍稍把音量调得小了点,对小雪说:“你回来了!来,我们一块玩玩吧。这些叔叔阿姨都是我的好朋友。对了,你不会跳舞,妈教你……”又是老话。而小雪多么希望妈妈能停下来陪陪女儿,问问女儿饿不饿,问问女儿在学校生活得怎样……可妈妈没有这样做。小雪无言地挣脱她的手,奔向了自己的卧室。身后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小雪,小雪,这孩子……哎,没事了,没事了,大家尽情地玩吧!”结果音量又被调到了最高点。

走进卧室小雪才发现有几个小孩正在里面玩,他们在房里乱涂乱画。小雪问他们的父母在哪儿?他们指了指隔壁的卧室。小雪推门而入,见爸爸与那几个人玩得兴致正浓却丝毫没有察觉女儿的到来。

“爸!”小雪叫了一声,他抬头一望:“噢,小雪回来啦!”便又专心致志地垒起“长城”来,见小雪迟迟未走开,便又像想起什么似的对小雪说:“锅里没饭,你自个儿上街买吃的吧。”说着递给小雪一张50元的票子……

小雪转过身去,泪水悄悄地顺着脸颊往下流……

1.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

强迫孩子做事会导致他们用其他的方法来抗争。在一个充满强权的家庭里,很难想象会产生好的教育结果。

父母命令孩子做事情,或强迫他去做,是在显示我们的权利,而这种权利无非是身份、年龄或体力的差别,孩子当然无法在这些方面去与大人竞争,因而反抗心理与日俱增。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不能引导和影响孩子做正确的事情,只是意味着我们没有用心去寻找不同的、有效的方法。

狄娜已经13岁了,妈妈成功地说服狄娜洗自己换下来的衣服。两周过去,事情很顺利。每到周末狄娜就把自己的衣服洗净叠好、放好。然而有一个周末,妈妈发现狄娜的脏衣服堆了一堆却不去洗,就批评了她。接下来的一周,狄娜还是没洗。她已有两星期没洗衣服,几乎没剩几件干净的衣服了。这次妈妈不再理会狄娜。狄娜的衣服留在那里没有洗,只好不换衣服,看她怎么办。但脏衣服的堆积似乎并没有使狄娜为难,她从脏衣服里捡出一些稍微干净一点的继续穿,她心想:“我就是不去洗那些衣服。”妈妈天天看着那些脏衣服越来越恼火,终于有一天,她发了火,狠狠地说了狄娜一顿,当着她的面扔掉了一些太脏的衣服。狄娜流下了眼泪,但暗自高兴,你把太脏的衣服扔掉了,我还不想要那些衣服呢,正合我心意。妈妈把她拉到洗衣机旁,强迫她把衣服洗了。“你记清楚了吗,下次记住及时洗衣服,否则没有衣服穿!”

对这件事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妈妈应该对狄娜洗不洗衣服不再提出意见。当妈妈将照料脏衣服的事交给狄娜管理时,就承认狄娜已足够大,可以自己照料这件事,不再需要妈妈操心,洗不洗衣服是狄娜自己的事。如果狄娜不洗,她就穿脏衣服。一个女孩子其实很小就开始爱打扮,爱干净,她懂得什么是美观漂亮,什么是邋遢肮脏。她不可能长期穿脏衣服,但她绝不希望妈妈干涉,一大堆脏衣服留到洗衣机旁是对妈妈干涉的抗议。

许多父母在无法实施有效的教育手段时,就去运用权利强制孩子入轨,这是很武断的,也是很难成功的。这位母亲感到她的权利地位受到威胁,因为狄娜不听她的劝告。当然妈妈也非只有一个选择:除了运用自然结果法使狄娜自觉地洗衣服,妈妈还可以同狄娜谈谈话,发现她不洗衣服的原因。比如,先搞明白狄娜为什么洗着洗着就不洗了,不保持这种好习惯了,会不会是狄娜有几件衣服旧了,小了,她不想穿了。如果是这种情况,妈妈耐心地和狄娜谈谈话,狄娜会告诉妈妈,她不喜欢哪几件衣服,就会避免一场长时间的对抗。

2.别让命令成为父母的习惯语言

在对亲子关系的研究中,有位教育专家发教子忠告

父母强迫孩子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带来更为强烈的对抗。真正的解决之道是通过与孩子沟通,从思想上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地去做想让他做的事情。

现许多父母和孩子之间,从早到晚不过就是那么20多句话,比如一大早母亲就对孩子喊开了:

“快点起来!到点了!快点!快点!你动作快点行不行啊?上学来不及了你知道不知道?不吃饭怎么行?快吃……”

孩子走出家门了,母亲还要追出去喊:“上课注意听讲!不要做小动作!放学早点回来!不要和那些坏孩子玩……”

放学回来了一见面就问:“考了多少分?挨老师说没有……”

晚饭后:“怎么还不写作业?还不快点去写,明天早上又起不来……”

这位教育专家把这些父母常常和孩子唠叨的话称之为“正确的废话!”和“无效的命令”。

这些“正确的废话”对孩子的作用是什么呢?不是父母期盼的听话,而是腻烦和逆反。到了腻烦透顶的时候,这些话便不再起任何作用,因而就成了“无效的命令”。

有些父母由于老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语言习惯已经变成了否定、指责、怀疑等,而自己却没有感觉,这是很可怕的现象。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类似下面这样的话语:

否定式:你能不能安静点?你能不能像点样子?不、不行……

指责式:你怎么就不能快点学习呢?你怎么老玩呀?

负标签:你太笨了!你怎么就不能学好呢?你是没有希望了!

转折式……但是/可是……

怀疑式:你现在这个样子,让我怎么相信你?

以上这些制造沟通障碍的词汇和句子在家庭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就是现在父母常常奇怪的为什么孩子没有自信心,为什么孩子不爱和我们说话的原因。

孩子的眼睛是明亮的,孩子的耳朵是机敏的,他们常常从成人的评价和态度上获取对与错的信息,慢慢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有时成人不注意的事、不在意的话却会在孩子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

父母要随时留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千万不能给孩子纯洁的心灵上留下任何误解和阴影,这样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才能让他们更健康地成长。

3.“成人主义”的家长无法与孩子交流

有一些家长,喜欢用完美无缺的标准,用高出孩子实际年龄的尺度要求孩子,这种持“成人主义”的家长总是对孩子挑剔指责过多,要求过高。他们认为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而不是尊重他们,这样不光是极大地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而且使得孩子离家长远远的,有话也不愿意说,有情况也不报告,根本不与家长交流。

教子忠告

父母只有真正尊重孩子,才会平等地对孩子以礼相待,如此,孩子才会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如何说话、如何做事,进而自然愿意与父母交流。

“成人主义”是家长希望和要求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理解和行动,这种不现实的希望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认为自己微不足道,从而造成敌对情绪和反抗。

“成人主义”的家长总是这样问孩子:“你怎么总是这样?”“你为什么从不……”“你应该知道……”“我告诉你多少次了……”“你为什么总是孩子气?”“你什么时候能长大?”“你能不能……”

如果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抱着平等的态度与孩子交换看法,他们会这样说:“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是怎样理解的?”“让我看看是不是理解你所说的。”如果家长肯丢掉成年人的认识框架,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世界,并给予引导,就会使他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学到知识。如果家长站在成人的立场,用成人的思维方式为孩子分析问题指明方向,并命令他们如何去做,就会使他们怯于亲身去体验。如果家长坚持认为自己的知识渊博,滔滔不绝地向孩子们灌输,不失时机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就限制了孩子自己去积累知识。

家长用希望了解、希望倾听的态度与孩子们谈话,就是向孩子表示尊重他们的能力,尊重他们的独立性。家长应启发孩子运用自己的思考与能力去探索,尽管成年人对孩子所做的许多事情认为不尽如人意,但是也不能显出不屑一顾的样子。

若想与孩子很好地交流和沟通,父母必须对不同年龄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有所了解,特别是对孩子的所见所思及看人看事的角度有深刻体会。

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了解你孩子的感受,不但可增进亲子沟通的感情,也可以令孩子明白,当遇有任何烦恼时,回到家里都会得到父母的体谅和支持,这会增加孩子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便可使孩子的创造力和理解力得到全面的发挥。

4.“领导式”家长会使孩子丧失独立意识

在不少家庭中,父母很像是领导,他们从不与孩子商量什么,凡事都用命令式。在教育孩子方面,他们更是惯用教导的口气。教育专家指出:父母过多地“教导”孩子,会使孩子习惯于服从,而丧失自我意识,成为父母的附属物,缺乏独立意识。

许多西方教育学者都认为,替孩子安排一切,是对他们积极性的最大打击,因为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实践的机会,这样做等于是在告诉他们,我们不相信他们的能力、勇气,我们使他们感到危机、不安全。因为安全感是建立在能够用自己的能力去对付要处理的问题的基础上的。为了使我们成人只顾自己保持不可缺少的角色和形象,我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权利。

西方教育中这种对孩子独立意志的重视,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经过近代教育观念的变革,人们注意考虑到孩子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能力范围和性格特点,但是放手让孩子去锻炼去挑战困难,以培养孩子自立自强的品质,这种传统意识并未遭到摒弃,很多家长和教师甚至认为这是比传授孩子知识更重要的职责。美国著名作家亨利希·曼就曾回忆过在孩提时代常常跟随父亲进城下乡时的情形,他从那时起自上而下地认识了社会。这也要归功于父亲有意地对他进行独立人格的塑造,增强他的自我意识。亨利希·曼回忆说,“和父亲一块儿走在街上,是我礼节方面最严格的训练。我必须根据每个人的地位来回答或招呼不同的对象。”

教育的目的不是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要从人生命深处唤起他沉睡的自我意识,这也是人作为个体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的觉醒。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从外部解放成长者,而且要解放成长者的内部力量,这才是成功的教育。

现代美国文化教育学派以斯普朗格、鲍勒诺夫等人为代表提出了“唤醒”理论,对全世界教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斯普朗格的名言是:“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孩子对父母的感情,在不同年龄段会有所偏颇,表现在幼儿时期,多数依赖母亲,因为他们的母亲喋喋不休的“教导”像一个枷锁桎梏着他们。这个观点,也许冒犯了许多女士,但这却是个不幸的事实。

所以,哈佛素质教育专家主张:现代父母要做孩子的顾问,而不要做孩子的领导。父母必须让孩子从“保姆式”教育中解放出来。

5.不要为亲子之间的沟通设下绊脚石

常常有父母问这样一些问题:“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问话的父母大多想要具体的方法。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在经历了对孩子的说教、训斥、打骂丝毫不起作用,感到束手无策而来求助的。然而,没有任何一种具体的方法适用于每一个人,父母们真正需要的是观念上的转变。所以,父母们首先需要弄明白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不弄清楚原因,问题就无法真正得到解决。

孩子为什么不爱学习,为什么不听父母的话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好多事情的发生和产生的结果都和我们对事情的认知和所采取的态度有关系。

曾有一位母亲说:“我什么方法都用过了,都不管用,真的是没办法。”那么,她都用了什么方法呢?她说她如何说教孩子,如何让孩子向邻居家的孩子学习,如何惩罚孩子,如何和孩子苦口婆心地谈话……原来她拿沟通绊脚石当方法,当然不管用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亲子沟通中的绊脚石呢?

父母往往是出于好意指责、否定孩子,却忽视了这样做孩子会不会接受,是不是真有好的作用。一般来讲,父母和孩子沟通的障碍,基本都是由于这些看上去是为了孩子好的负面话语和令孩子反感的态度造成的。而这些影响沟通效果的语言和态度就是“沟通绊脚石”。

沟通绊脚石在家庭教育中几乎是处处可见,下面是一些最普遍的:

(1)抱怨

“你怎么就不知道努力呢?你学习这么不好自己就一点都不着急吗?世界上哪有你这样没有上进心的孩子呀?”

(2)说教

“你应该好好学习,不该和不好的孩子玩。”

“你只有现在加倍努力,才能考一个好大学,将来才有可能找到一份好工作。”

(3)唠叨

“儿子,妈妈怎么这么说你还是不懂呀?你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不要惹老师生气,否则老师不喜欢你就麻烦了。在学校可千万不要和同学打架,要讲礼貌,讲卫生。给妈妈省点心啊。”

(4)比较

“你看邻居家的小胖,学习好,又听话,年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你要好好向他学习。”

(5)评价

“你知道你为什么学习成绩老上不去吗?就是因为你学习态度不端正,你就是不懂事,还不如幼儿园的孩子懂事!”

教子忠告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赞许和肯定,孩子也如此。当他们感到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只会是负面评价时,就会关闭沟通的大门。

“我肯定你做这件事不能坚持到底,因为你就没有一件事情坚持到底过。”

(6)责备

“你看,你不听我的,怎么样,又错了吧?所以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父母在说这些话时,一开口已经否定了孩子,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所以无论他们说的正确与否,都难以得到孩子的接纳与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