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孩子不懂你说的话
很多家长常犯的一个毛病是:把认为孩子不懂的事全都替孩子想了和做了,不给孩子思考和实践的机会;相反,对那些以为孩子懂的事情却又缺乏要求和指导,实际上孩子对此恰恰不懂。许多家长都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和感受,比如有一天和孩子外出采购回来,到了家门口时,母亲手里拿着许多东西,却要用其中的一只手拿钥匙,身体倾斜着很费力地开着门,而孩子在旁边若无其事地看着。很多母亲就觉得孩子不懂事、没有爱心,其实孩子往往是真的“不懂”。由于父母从来没有对孩子做过必要的要求,孩子就习以为常,视若无睹了。虽然父母在孩子的学习上说过很多的话和要求,但却从来没有很详细地做出说明,孩子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无所适从。
认真也是如此。家长总以为孩子天生知道如何认真,其实孩子真的不知道如何认真。
许多家长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喜欢单方面地表达自己的感觉、感受、愿望及想法。这种主观上的自以为是,就是习惯性地对孩子的漠视。这样做不仅说不清问题,也很容易造成双方情绪上的对立。这种主观的行为特点,似乎也是东方人的特点。许多看起来很听话的孩子表现为——做一件事情不是因为本身的意义,考虑更多的是家长对“做这件事情”的感觉,而不是自己做这件事情的感觉。不大会想“我该不该做”,而是考虑“家长是不是同意”。这种依赖心很强的孩子表现得如此乖巧,但自主性、独立性、创造能力却被强有力地束缚了。
相反,那些看起来很不听话的孩子行为乖张,由于总是陷入与家长的对立情绪的漩涡中,不能正确理会家长的意图,结果丧失了许多大好时机,最后后悔也无济于事了。很多父母都对孩子说过这样的话:等你大了的时候才知道父母的话是对的。但遗憾的是当他们成为父母时却不能从自身的教训中总结出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样的家长通常有两个特点。
一是与孩子对话交流时缺乏足够的耐心,这与家长自身的文化教育程度没有太大关系。家长的表现往往很主观,认为孩子对这么简单的事情一定是很明白的,所以只是主观地提出了要求和愿望,但具体怎么做却又疏于指导!可是做事情不是只靠愿望就可以实现的,何况还只不过是家长本人单方面的愿望。
教子忠告
其实很多事情并不复杂,把许多简单的事情搞复杂的人是我们的家长。原因就在于家长缺乏耐心地、全面地、科学地去解释和指导的习惯。
二是他们说“认真点”往往是针对学习,而学习到底该怎么进行,他们自己心里并不太清楚,清楚的又往往是偏颇和不完整的认识,甚至是错误的理解。“认真点”、“一定要认真”给孩子更多的信息只不过是主观意愿的表达,缺乏对客观行动过程中的明确指导。孩子们怎么能知道如何“认真”,如何实现“认真”呢?
在家长对孩子说“认真点”的时候,孩子常常会回答:“是,知道了。”而脾气大点的孩子会说:“知道了,你烦不烦人啊。”其实孩子即使知道自己错了,也知道怎么实现“认真”,但是往往在听到“认真”二字后,心理上引起极大的厌恶和反感,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也不想去做了,这就是“逆反”心理的典型体现。
所以,要想达到正确理解“认真”的意义,正确执行“认真”的目标,同样需要我们的家长耐心地、全面地、科学地给孩子讲解“认真”,对“认真”做出具体的要求。
事实证明,越是频繁空洞地使用“认真”、“努力”、“仔细”等词汇,越是说明家长教育认识的苍白,教育手段的无力。与其如此,趁早把这个词从您的头脑里遗忘吧!
在需要的时候,请告诉孩子该做什么,怎么做,多长时间做完就可以了。
2.不了解孩子的思想使交流难以通畅
父母不了解孩子的思想是造成与孩子沟通不畅的重要原因。父母不了解孩子,就抓不住问题的中心,那么即使与孩子交流,也难以把握要点。因此这样的交流和谈话只能以敷衍了事的形式而告终。
孩子和成人一样,都是按照自己对事物认识的程度去表达。因为孩子的阅历、经验和知识有限,做出一些在成人看来不对的事情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于孩子做的事情,父母有时会认为是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孩子有思想的表现,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主意、自己的见解,父母应该高兴才对。孩子固然单纯但并不等于没有思想,他们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父母用全部心思去体会。
孩子虽小却有思想,他们有好多心事和想法,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支持,也希望知道父母的想法,他们在寻求与父母沟通的方式。而有些做父母的总觉得孩子的想法幼稚,没有什么价值,不值得重视,因而认为“我了解他就行了,用不着让他了解我,他懂什么?”在沟通之前就先关上了自己这扇门,又怎么能让心灵的交流通畅呢?
现在的三口之家,有个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父母对孩子很娇惯,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有求必应;另一方面,父母却从不把孩子当作一个有思想、有主见的人,也不考虑对孩子的做法是否恰当,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想法。
这样在孩子身上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后果呢?
李斌已经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马上就要升中学了。可是,他却不善于口头表达,在他人面前,一说话就脸红。
原因是什么呢?
教子忠告
为父母们,想方设法了解孩子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与孩子的沟通畅通无忧。
李斌的父母要求孩子有客人时要有礼貌,要懂事,大人们说话时,小孩子不许插嘴,最好是到别的地方去玩,让大人们清静地说话。无外人时,李斌的话也时常被打断。
这就使得李斌兴致大伤,缄口不言。
看来,李斌的父母就是不善与孩子沟通的那种,正因为他们不了解李斌的内心思想,因此,影响了李斌的个性和能力的发展。
3.不尊重孩子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父母与孩子沟通不成功是很普遍的现象。许多父母往往过分地重视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先入为主,总是从负面评价孩子,对孩子进行羞辱和讽刺,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尊重。也有些父母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能学习好,考试达到自己的要求。当孩子做不到时,就会采取过激行为羞辱或责骂孩子。
赵小华期末考试,英语考了65分。这种成绩在班上算是居于中等,可是他母亲却骂他:
“考不上80分,以后还有什么出息!”
甚至还说:
“你为什么不好好用功?是不是想当寄生虫?”
像这种讽刺的方法,简直是毫无理性可言。孩子当然知道要用功,只是一时还无法达到母亲所要求的水准,母亲怎能一生气就骂孩子“想当寄生虫”呢?这样的母亲实在是不够理智。
或许这一类的父母认为,这样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心想:“儿子都念初中了,即使骂得重了点,也不会怎么样,何况,如果不这么骂,他根本就不当一回事。”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这样的责骂,孩子心里会觉得人格受到侮辱。总之,不管怎样,这种责骂的方式,显得非常不明智。
聪明的父母在这种时候更应该懂得安慰自己的孩子:
“我知道你是因为考得不理想而难过,不过,你也已经很努力了,是不是?考到这种成绩,我觉得还可以嘛!”这样才会使孩子愿意与父母沟通,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而父母则可以乘机鼓励孩子,使他有信心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如果像前面那位母亲那样责骂孩子,可以说父母只是拿孩子当出气筒而已,不但无法达到鼓励孩子的目的,反而会在孩子的心中留下不良影响,使他起反感、闹别扭,甚至会出现强烈的逆反心理。
4.孩子青春期逆反,不愿意和父母沟通
逆反心理是孩子在青春期出现的一种比较突出的心理现象。逆反的孩子,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性,让父母明白自己已经长大,他们总是顶撞父母,甚至和父母唱对台戏。这样,必然阻碍亲子间的正常沟通。
15岁的王晓玲,从小就很聪明,也很听爸妈的话,可近来变化较大,凡事总爱与父母顶嘴,自作主张,有时还偏要同父母“背道而驰”。小学毕业后,父母为王晓玲选择了就近的一所重点中学作为报考志愿,而王晓玲偏挑选了一所离家较远的中学。她不是喜欢路远,而是有意与父母闹别扭。王晓玲有鼻炎,父母为她配制滴鼻药水,她却有意把瓶摔了;父母问考试成绩,她故意说不及格;父母平时工作忙,找机会想跟王晓玲聊聊,她却把父母拒于千里之外……父母十分焦急,不明白王晓玲为什么突然这么不听话,以前在书上看到的“逆反心理”竟然这么明白地发生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其实“逆反心理”并非只发生在王晓玲一个人身上。“逆反心理”是孩子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有的孩子从十五六岁时,和父母对着干,能持续好几年。有关理论把这段时期称为“仇亲期”。
从客观方面来看,孩子到了青春期,生理上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出现了第二性征,各种生理机能基本发育成熟;从主观方面来看,青春期的孩子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思维方面由童年时的形象思维逐渐转变为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多种思维方式;个体把关注的重点转向内部,开始去发现、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关心自己的形象,不再简单地认同别人的观点,而有了自己的独特理解。伴随这诸多方面变化的一个特殊转变是“自我意识”的逐渐清晰和“独立意识”的日益强烈,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体现“自我”的存在,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他们不久之前还是小孩,许多父母的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成孩子看待,对于孩子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地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孩子在心理需要不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他们靠和父母对着干来体现“自我”,显示自己的“成人感”。
对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更新教育方法,首先在主观上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人格,有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享受的权利,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选择,让孩子感觉到自我的独立性,在和孩子交流时以朋友身份,平等地对待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再通过逆反的行为来凸显自我。
5.唠叨也要有技巧
经常有父母抱怨:“我家孩子老是不听人说,真让人操心。一样的事情要说好几遍才听得进去。”究竟是孩子不听话呢,还是另有原因呢?“一样的事情要说好几遍”,既然那些话随时都能听到父母讲,今天没注意,明天还可以再听,孩子当然也就心不在焉了。
还有的父母发牢骚说:“不管你说多少遍,他根本都不会理会,跟没听见似的。”父母有没有感觉到自己在很多时候都说过了?整天在孩子耳边唠叨一样的问题,孩子不烦才怪呢!换了谁,恐怕也受不了。
老调重弹,反反复复述说同样的话题,会让孩子很容易产生一种习惯性的模糊听觉,换言之,就是看着孩子在听,其实根本就没往心里去。这是由于长期重复听一样的声音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上的不在乎。所以,父母们不要总是只怪孩子不听话,也该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是否真的太唠叨了。
教子忠告
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选择的空间,不应该给孩子下达硬性指令,依靠不停地唠叨来督促孩子,那样往往并不能收到好的效果。
父母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假如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要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往往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总希望孩子事事都能顺自己的心愿。假若一有不顺心就不停地说教,翻来覆去,便成了唠叨。父母唠叨一般是批评得多,指责得多,报怨得多,有时甚至带有挖苦、讽刺的味道,孩子当然不乐意听了,甚至会产生厌烦、反感。唠叨没有明确的要求与目的,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说到哪,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这会有损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唠叨无效时,不能随意惩罚孩子。在对孩子唠叨无效时,父母就要小心地运用惩罚。因为孩子处在被惩罚的阶段,很自然地父母与孩子会变成敌对状态。
由此可见,要想增进与孩子间的沟通,与其喋喋不休地向孩子强调一些大道理,还不如选择一些有意义的活动让孩子去参加。通过活动来寻找更合适的沟通话题,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促进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