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巧于沟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27234400000021

第21章 怎样和上网成瘾的孩子进行沟通——用沟通化解孩子的网络情结

案例导引

一位母亲向心理医生诉说了这样一件事:

我女儿叫方琴,今年16岁,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现在在市里教育质量最好的重点中学读高一。由于丈夫长年出差在外,我与女儿互相支撑,亲密无间。这十几年来,养育女儿虽然千辛万苦,但我觉得,只要女儿健康、快乐、向上,我心里便充满着幸福和满足。女儿也一如我的愿望,既懂事、听话,学习成绩也很优秀。我的同事和朋友也都很喜欢她,并称赞她是一个好孩子。

可是,上了高中以后,女儿发生的变化让我感到发愁。今年暑假,她喜欢上了上网,就常去家里附近的网吧。我不放心孩子一个人去网吧,怕她浏览不健康的东西,就买了一台电脑,让她在家上网。女儿也很高兴,就开始在家上网,我也放下了心来。

开始时,她能够做完家庭作业再上网。可是后来,她一吃完晚饭就打开电脑,我预感不太对劲儿,就提醒她先做作业,再上网。起初她还能听我几次,后来就根本不听我的。我怕耽误学习,就和她约法三章,除了周六、日外,平时不许上网。我见她满口答应,就放心了。可是,有一次半夜醒来,发现女儿又在上网。我才意识到,她表面上听从我的话,可等到我睡了以后,又偷偷地起床上网了。我很生气,就批评了她。

女儿不但没有接受批评,反而说我跟不上时代,不懂得上网的乐趣,而且说自己年纪不小了,让我别管得太多。

我想,对她来说,高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不好好学习的话,就可能上不了大学。于是,就把电脑的电源线藏了起来。女儿当然很不高兴,说我限制她的自由。我对她说我这样做都是为她好,希望她能把精力放在学习上。

自此,她开始不理我,放学回家进门打个招呼都难开口,问她个什么,也仅以“是”或“不是”作答,吃完晚饭就回自己的卧室,并把门紧紧地关起来。

我满以为把电脑线藏起来,就可以让她安心学习。可等我晚上睡觉以后,她竟然偷偷地溜出家门,去了网吧。我被她蒙在鼓里,老师说她上课经常打瞌睡,我才发现了这一点。为了防备她晚上出去上网,睡前我就把门反锁起来。女儿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为达到上网的目的,她白天开始逃课,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事。我见孩子上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怕她上瘾什么的,一方面让老师严格管教,同时自己一有空就去学校看看,而且在中午和晚上放学时尽量抽时间去接她回家。见我这样做,女儿要么不理睬我,要么对我发脾气。我并没有批评她,而是尽量安慰她。

可她并没有改变,仍然想尽一切办法去上网,如趁我上班忙,没时间接她的时候,或者谎称身体不舒服不去上课而去上网。我想这样下去,迟早是会出事的。因此,从前天起,我就请了假,跟着她去学校,放学后把她接回来,希望能让她不去接触电脑。当天晚上一回到家,女儿就和我吵开了,大哭大闹,还嚷着说我不尊重她的人格,限制她的自由。从昨天起,她就开始绝食。医生,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无疑,方琴的境况值得人们忧虑,值得人们沉思。但是,又有多少像方琴这样的孩子让父母们忧心重重呢?

1.网瘾的孩子在增加,家长的烦恼无穷尽

上网成瘾已成为当前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且孩子已成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据权威机构统计,目前城市上网小学生比例为25.8%,初中生为30%,高中生为56%。同时研究也表明,患网络成瘾的孩子高达10%~15%。在校学生中,因迷恋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学的现象日益增多,有的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道路。而且犯罪率越来越高,不少地方每年以10%的速度在增大,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今天网络游戏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游戏的污染性极强,甚至比重工业污染环境还厉害,因为它污染的是中国几百万青少年的未来。

据报道,上海某大学有81名大学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合格而被学校退学,有的学生已经到了大学三年级,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因为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的。这才仅仅是一所学校的情况,而全国的状况更令人担忧。

教子忠告

网瘾对家庭的影响是灾难,它影响的不仅仅是青少年本人,而是还有青少年身后的六个人: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及姥爷。

重庆有一个孩子的家长患有小儿麻痹症,需要靠轮椅行走到各网吧去寻找孩子。为了不让家长找到自己,孩子故意跑到这座山城最高的网吧去打游戏。为了找到孩子,这个家长顺着坡往上爬,一直爬到四肢流血。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每天下班以后,多少家长一条街一条街、一个网吧一个网吧地呼儿唤女。这样的家庭太多了,家长们痛心啊,绝望啊!

不少家长都觉得孩子上网成瘾是孩子有心理问题。其实,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但有心理问题并不是说就有心理病。就像人们有癌细胞并不表明就有了癌症一样,同样还是个量和质的区别。希望家长们不要以为孩子不听话,上网成瘾就是有了心理病、精神病,而强迫孩子去精神病医院看病,强迫孩子乱吃药。那样做的结果是,不但问题得不到解决,反而会使孩子与父母的对立情绪更严重。

一般来说,孩子上网成瘾是认识问题、习惯问题、教育问题,也可以说是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但绝不是心理病、精神病或生理上的问题。

生理病要用物质的药来解决问题,而心理问题则需要用心药来解决,这种心药就是理性的心灵沟通。

2.充分认识网络成瘾对孩子的危害

专家研究发现,网瘾患者由于上网时间过长,大脑神经中枢持续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会引起血压升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这些将导致睡眠、健康问题,并且影响生长发育。此外,还会诱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症、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导致死亡。

最新的科学研究还发现,长期沉迷于网络游戏,会影响到大脑的正常发育。日本科学家对一些玩“任天堂”游戏与另外一些做简单、重复性算术题的孩子脑部活动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计算机游戏只刺激了与视觉运动有关的那部分脑活动,而算术则刺激了负责学习、记忆和情感和大脑额叶左半球和右半球的活动。我国的研究者对一些7~18岁的孩子进行的脑像图分析,也得出了类似结论。这说明,如果沉迷于网络游戏,将会影响大脑全面地发育。

沉迷于网络,也会引起孩子心理健康的问题。如果孩子沉迷于网络,会更加缺乏人际交流,产生自闭倾向。长期沉迷于网络和游戏在导致左前脑发育受到伤害后,会进一步影响右脑发育,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或直接导致心理障碍。更为严重的是,暴力互动游戏容易诱发孩子的冲动,近年来因为游戏中的小争执引发现实冲突的案例已经发生多起。有报道称,调查数据显示,因玩电子游戏性情变暴躁的占27%,玩游戏与校园暴力有关的占29%。

更有甚者,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犯罪,通过网上交友及其他方式骗取涉世未深的孩子的信任,既而达到骗财骗色的目的。

3.提醒孩子别误入“网恋陷阱”

当父母们为孩子的“早恋”问题伤神的时候,一些孩子已超前一步,勇敢地到网上寻找伊甸园,甚至有的已经坠入情网。

《现代健康人》2001年第6期曾经刊载过这样一件事情:

中学生小芳听说网上可以聊天、交友,便加入“网虫”一族。一天,有个叫“骑士”的网友进入她的视线,不久,他们便成了无所不谈的网上朋友。“骑士”在网上告诉她,他是江西某冶金公司驻深圳的营销主管,涉世不深的小芳对此深信不疑。

4月18日是小芳的18岁生日,“骑士”知道后决定给她庆贺生日。他们在深圳某酒店见面后,小芳被“骑士”潇洒的外表和出手的阔绰所倾倒,之后,他们多次约会,并发生了关系。“骑士”信誓旦旦说一定要到深圳买房子,等小芳中学一毕业就到他单位来工作,两人结婚。

9月,小芳将自己省吃俭用积攒的两千多元现金一起交给了“骑士”。此后一个多月过去了,小芳给“骑士”打过无数个电话,但一直没有回音。小芳到“骑士”的出租屋一打听,才知道“骑士”早已没了踪影,连房东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一些孩子,他们是因为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无处倾诉而上网聊天的。例如,学习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烦恼、家庭纠纷等等。一开始,他们上网聊天往往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并非有目的的恋爱。但是,女性心理的脆弱和女性的虚荣心,使她们对异性的恭维与追逐并不反感,甚至以此为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利用这一点,给失意者以安慰,给天真者以恭维。

由于少女们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还比较差,总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自己处在无比幸福之中,以梦幻代替现实,因此往往轻易上当。

教子忠告

“网恋”是孩子的陷阱,是父母的心病。父母要提醒自己的孩子:当心网上用爱做幌子的“温柔陷阱”,切莫被一些谎言所迷惑。更不要与“网友”草率见面。

孩子一旦沉迷于网恋,父母应做好以下工作:

其一,面对孩子的“网恋”,父母们不必太紧张。把它看作孩子这个年龄所需要的一种游戏,不必谈“网恋”色变,根据情况,解决问题。

其二,提醒孩子不要与“网友”草率见面,谎言往往是欺骗的华丽外衣,不小心会落入“陷阱”。

其三,父母的防范应当从“风起于青萍之末”开始,因为“网恋”中低级庸俗的打情骂俏也会污染孩子纯洁的心灵。

4.耐心交流是化解网瘾的秘方

教育孩子是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们会不配合,会出现反复。旅美归国的儿童素质教育研究专家陶宏开教授说:只要遵循教育规律,不断尝试采用各种办法,就能耐心地打开孩子心中的一个个死结。

陶教授曾接待过这样一个孩子,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网,和别人交流时总是一副目空一切的样子,陶教授想了很多办法,却一直不顺,打不开话题。

陶教授没有气馁。这个孩子爱讲歪理,于是陶教授心生一计,问他:“今年多大?”他说:“20岁。”陶教授问:“那明年呢?19?”他说“21!”陶教授又问:“那后年呢?18?”他烦了,大声说:“当然是22!你怎么净瞎说!”陶教授说:“是啊,你是一年一年长大的,你也会成家,当你有了小孩,你也让他每天上网吗?”他马上回答:“当然不行!”陶教授接着说:“那你找个像你一样喜欢上网的女朋友怎么样?”他反应更强烈:“那当然不行了!”陶教授说:“是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不愿让自己的孩子、女友沉迷网络,但你却这样对待你的父母,这样对吗?”就这样,他终于敞开了心扉。谈到最后,他承诺回家就把电脑封好,再也不上网了。

还有些家长,带孩子来找过陶宏开教授一次,孩子承诺不再上网,就以为像打了退烧针,撒手不管了。等到以后,孩子管不住自己,又开始上网了,家长又火急火燎地找来,想要“灭火”。

要知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是一次、两次谈话就能彻底解决的。比如说第一个到陶宏开教授这里接受咨询的曲倩,她的母亲付出了大量心血,天天和女儿交流,一出现反复,母女俩就一起电话咨询,三个月里他们一共通过20多次电话,每次都在半个小时以上,现在曲倩的情况就非常稳定,不再上网,一心一意刻苦学习。所以要让孩子真正转变,耐心是重要因素。

作为家长,我们不妨问问孩子为什么那么爱玩电脑游戏,他们肯定会说“好玩”,你可再问问他:“这样你就快乐、幸福吗?你现在整天上网,不爱自己,就是害了自己,将来可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吗?”接着,家长不妨就和孩子们讨论如何成为一个好人,他们反应一定会很热烈,很愿意发言,因为过去没有人和他们交谈过这些道理。

现在都说“与时俱进”,从挽救行动而言,“时”字最重要。其实孩子上网成瘾,关键是家长、老师没有与时俱进,或者根本不懂电脑,把它视为洪水猛兽;或者没有引导孩子看清主流,明白哪些应该学习,哪些应该避免。正如打开窗户可呼吸新鲜空气,但蚊子苍蝇也会飞进来,所以我们要装纱窗,要过滤,为孩子把握时代的脉傅。

5.掌握治疗孩子网瘾的四个步骤

陶宏开教授曾给从事帮助孩子戒除网瘾的志愿者们讲述了治疗孩子网瘾的几个基本步骤,而这个几个步骤对大部分家长来说也是一样适用的。

步骤1.在刚接触有网瘾的孩子时要让他认同你、不反感你。涉及具体做法时,陶教授还总结了“人格、素质、哲理”六个字加以补充。

所谓“人格”,即“正人先正己”,作为一名志愿者,先要在衣着、仪态等方面要表现得大方自然,给对方以“清新纯洁”之感;“素质”是指志愿者的个人谈话技巧和知识积累,当志愿者在与孩子进行交谈时,态度一定要真诚,切记不要做作,特别是你的语速、语态或是肢体语言,甚至是一个眼神,都要让孩子感觉到你和他是平等的,是真正和他来交流的,而不是来训斥、敷衍他的,这样孩子才会向你打开心门;“哲理”则主要是指志愿者在和孩子交谈时所用的依据,陶教授自己就常用哲理来和孩子们沟通,如他在前一晚的报告会上就提到曾以“物质决定意识”的基本哲学原理来激发孩子考虑问题,在他看来,科学就是“把复杂的或者无法理解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简单化为有强烈社会实效性的法则和原理”。

步骤2.在确定了孩子对自己已经认同后,志愿者们要把这种认同感转移到孩子的父母身上。在陶教授接待的这些孩子中,不少都已经和家里闹翻,与父母的关系也处于僵持状态,而陶教授在和孩子细致入微的谈话中,常常会以“你觉得父母这样做错了吗?”、“他们这样做是为了爱你还是为了害你?”等问题来让孩子自我反省自己对于家长的态度是否对。

步骤3.志愿者们又要将孩子对父母的这种认同感转移到对学习重要性的认同上来,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对自己有意义的书。

步骤4.孩子们会自我认识到上网的坏处而自觉地将其戒除。

陶教授还向志愿者们提出了几点告诫:尽量不要到孩子的家里,尤其是孩子自己的房间里去和孩子谈,因为那是他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谈话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和孩子谈上网、游戏的话题,应从其他方面寻找话题;不要按照教科书或是一些术语给孩子们贴上标签,要看到每个孩子都有好的一面;而所有的这些方法都不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要靠自己从实践中去感受、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