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没有任何人能逼着一个有主动决策权的人去决定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可话往往不能说这么满,这让我不自觉想到学生时代难道还少了这些被迫要去喜欢的东西吗?
既然已经如此了,不管是不是腐女,标不标准,只要自己喜欢,没有任何形式的强迫,都是大大的欢迎,这关系到一个人基本的自由选择权。对,此刻我必须夸张点儿写,不能因为小众而让它发不出声音,不能因为自己是小众就失去被提到的意义,没有小众,谈不上主流。
而不管是不是核心队伍认可的腐,大家有一点是必不可少的相通,那就是宅,反正我身边优质文艺范儿的妹子几乎都很有个性,都多半宅,但和外界完全不失联,也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腐女,多半都说自己腐(虽然有可能她们之中的某些人指的是宅,所以我想,极有可能腐女这个概念会随着大众认知而进一步扩大涵盖群体而发生概念变化)。
我已经从开始的惊讶转到完全、彻底、自然、开心地接受与喜欢这样的表达和沟通。
有次南锣某小店下午茶,和某辣妈聊到正写的书,她露出标准的12颗美牙,拨弄着黑黑的长发,说:我就是啊,腐女有啥稀奇的嘛。
我连忙搭腔:是呗,可是显然还有些人不知道腐女是何物,有必要介绍介绍。
她喝了口姜汁奶茶:那倒是,腐女喜欢美男啊,不过,你是心理咨询师,倒是可以写写里面的事情。
我问:啥事情?
她说:腐女这个词儿包含的年龄层太大了,我都有点糊涂了,有次看到几个初中生,说说笑笑地提到腐女这个词儿,还和旁边的男同学调侃问人家是不是喜欢男的,我当时就无语了。
我问:为什么?
她说:很简单啊,现在的腐女早就不像我们那会儿从看漫画开始一心一意地喜欢里面的故事和人物,真走心啊,而现在好像更多的是种潮流,显然现在也比我们那会儿开放多了。
我说:你左一个我们那会儿又一个我们那会儿,弄得跟你多老了似的。
她瞪起漂亮的黑白分明戴了美瞳的眼睛:我不老吗?拜托好不好,我都29了,孩子都一岁了。
……
停!看到了吧,一个29岁的御姐级别超级无敌个性辣妈,能想象过去也是个萌极了的人物,回头率是200%,结了婚,生了娃,看到新生代腐女显然有点儿不适应了。这也对,时代不同,腐女虽然还这么叫,但形态、表现一定会有差异,越资深,越骨灰级,越御姐范儿,越成了极品中的极品,可要有给后辈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去成长,而自己何尝不是从那个青涩与宅萌时期过来的呢。
话说,腐女也可以跨时代的,谁说不是呢。
虽然有所谓的数据显示16~24岁中居多,但放眼望去,类腐、微腐、亚腐,若加一起恐怕远不是这个年龄层的,咱们不去做那个中坚力量,咱就做自己舒服的样子。
而腐女这个称谓本身就会给一部分人带来确定感,追求个性是天经地义的。就像我们这本书的独特性,也离不开读者、大家的兴趣,高品质的内容,我每个宅在家的时间、精力、心力,以及支持的朋友们;这本书就是我思想的归属地,没有它,这些话都无法安放,这些东西无从和大家交流起。
所以,归属感无时无刻不是重要的,不管你是不是主流。
对于任何类型的腐女来说,大家都有基本的心理诉求,我不止一次说过,耽美文化里给了我们无限对美的渴望和期待,那是人类普世的动力,那些华美的文字和画面不吸引人是不可能的。
然后才谈是不是纯粹腐女的问题,而纯不纯有那么重要吗?有什么必要呢?
当一个事物被规范到非要怎样怎样才称得上正宗时,不由得让我想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儿,那可是连芝麻烧饼的层数都要数清楚才好的,我晕!
腐女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日本生发,漂洋过海扎根本土被汉化之后的一个事情。
它具有些许罗曼蒂克的浪漫和些许说不上来的诡异。
那是少女情窦初开时对异性似懂非懂的憧憬。
那是男男爱的世界首次用这样的方式呈现给世人。
那是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能区分虚幻与现实的过程。
那是不管怎样,美好的就是美好的,不能因为它的特别而抹杀它的美好。
精华与总结:腐的精神分析
本章的主要目的是所有和腐女有关或延展的领域从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的角度做一次深入讨论。其实,除却精神分析,后现代和现在西方,如自体心理学、主体间性等理论支撑下视角可以更丰富些,不是百家争鸣胜似百家争鸣。
现实生活中就有人拿同样的逐字稿案例给不同流派的分析师,得到很不同的见地,别看大家都来自精神分析,但各有各的容貌、脾气、个性、喜好,或许这就像一个家里出来的孩子也各有千秋。
其实弗大爷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对,有人抨击他一个成功案例都没做成,也有人说他的精神分析倒推了成人病患的一些普遍心理规律而已,实践证明也有局限性。是,这没错,但,这依然无法抹杀弗大爷的功勋和历史意义,他对研究人类的无意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没他,估计其他任何大爷也难以完成这样的事情,非他莫属。
你见证了一个重要时刻,那就是对腐道的进一步了解,这个道上我们同在。同在的理由是我们都向往美好、完整、纯洁、善良、美丽、无暇不由分说的爱,那种被全然承认、接纳的感觉。
这点上,如母婴的融合关系,那是生命最原初的无缝连接,而若这个时候出问题(如母亲情感反映不对等,婴儿就会遭到自我怀疑和负面情绪,可前语言期又无法表达,就由压抑或者其他防御机制帮助自己度过这个困难,如否认、回避、升华、反向形成等)。
思路不理不明,动机不说不透,一切发生都有背后的动力推动,这个估计大家都有共识。有的人会觉得这样做太矫情,干吗非去思考,任它发生就好了。话虽这样说,但显然在情感上远离了事情本身,腐女及其衍生现象激起了我们的好奇,为什么这种现象会吸引腐女?从心理学角度上看,世界上的新鲜事物不计其数,腐道引导出和满足了人的什么需求?这个在前面已经分析过。
此处补充的是,适龄青年(萌妹子?突然想不起更合适的词儿了)接触到了适龄的内容,如情感、爱、竞争、试探、暧昧、性(虽然这个话题在国内还处于遮遮掩掩,可出于对心理现象的尊重,姐实在必须得提,虽然我们的社会不可能一下变得很开放,但起码,我们可以从语言上给予这个群体一些正向的心理知识,好让她们了解现象背后的自己怎么了),可以在BL及ACG中寻找到契合点,这个很重要,就像有了面镜子,能看到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的甚至是幻想的实现,如中二病,那种自我专注度已经能支撑一个完美的精神世界了。
话说如果不是阳性的精神分裂症症状,一般这样的情况会随着年龄发展而回归到常态,请注意,我们经常会说,一个没有青春期的孩子是“悲催”的,而第一反抗期如3岁左右,和第二反抗期12~13岁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貌似乖巧的孩子势必会在一个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问题,如上大学或大学毕业,或交朋友、结婚、工作遇到挫折等都有可能成为青春期滞后爆发的促发原因。可见,腐女、中二病、萌主、控家族都是彰显个性的渠道,没有这些,人的精神能量无处可去,就会找旁门左道了。
通过看本章,或许你对自己的动机都感兴趣了,还是那句话,最后成了心理学控,可不是我的错。就这个意义上,弗大爷“控制”了我们上百年,错,是无意识控制了人类,或许也不是,而是生死“控制”了我们。
腐道真没多难,看了这些,或许你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够得上半个腐女呢,也许那谁谁谁早就是腐女了,怪不得整天花痴状看隔壁座帅哥就是不下手。当初还以为她腼腆,其实是不忍心破坏她自己心里的美,腐女的优良品德就是爱他就给他自由!
腐道儿上面的大仙儿超级多,耽美狼群自顾自地欣赏,不妨碍任何人,有时甚至会让人心疼这些女娃儿,大好机会眼前溜走,拥有GAY闺蜜就跟拥有了世界上最大的宝藏一样,这是什么心理状态呢?不排除这样的可能,就是世界最美好的人和事物都不可能属于我,写到这里不由得一阵心酸,似乎这个前面没写到过,当一个人可以无条件地去祝福和接纳对方时,要么就是真无感,要么就是爱到深处一切以你的愿望为愿望,爱不能,就做一个永远的朋友和知己吧。
异性恋写同性恋这个视角把我牢牢抓住了,后来写着写着越来越发现这不矛盾,真正了解男人的可能未必是男人,就跟时装设计师大多数都是男人一样。
腐女中萌主可不少,乖巧而小坏。你说她矜持吧,她有时开放得让你觉得汗颜;你说她开放吧,她又明明举手投足都萌爆了,跟个婴儿似的说什么做什么都让你认为情有可原。一旦她认真卖萌起来,你也会捂着满口掉了的牙赔笑脸,怎么这么贱骨头呢?
这就是爱啊,是无条件积极关注啊,是心理层面那种渴望被依恋感啊,谁不希望身边经常有个撒娇的?哪怕刁蛮时家庭暴力或情感虐待你也不放弃,那就自问下在这样的关系里你要寻找的满足是什么好了,御姐也好,萌妹子也好,无疑都是彼此的一种投射性满足。
不管怎样的宅法儿,关起门来我们无权干涉宅门儿里的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宅人都是不社交焦虑,这只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对走出门与人交往的回避与焦虑,可能还有恐惧,不由得想到经典的依恋模型,它直接反映出一个人和他人的互动关系,有如下类型:
安全型: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离开表示难过,回来后就感觉高兴。
回避型:重要的人离开或者回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反映,似乎自己很不在乎。
焦虑矛盾型:重要的人离开表示难过,回来后又不能马上平复情绪而是用比较激烈的情绪方式表达不满,以此来“惩罚”对方。
紊乱型:没有一定规则的情绪波动个,重要的人在场与不在场均不能让婴儿平静下来且无法预判其情绪方向。
以上类型中你会与宅联系上的是哪种?恐怕本能会想到回避,不排除回避可以让一切互动成为不可能,也就变向规避了与外界交往的风险,而时间过长就是值得去关注的事情了。因为,每个主体都是即独立又依附周围环境才能生存的,长时间与外界隔离是不能完成一个人的社会功能以及检视自己的社会属性的。
话说一个人的社会属性会帮助一个人更好地肯定自己的胜任感及价值感,找到乐趣,从而对自己的满意度增加,这样的状态会更有利于继续宅着,什么也不耽误。
看完这本书,你是否会成为精神分析控?这可不好说,我们毕竟是本弥漫精神分析思路的书,所以自由联想与“暴力”分析随处可见,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包容,在某个时刻若你的亲身感受和我写的相似,那么就是我们彼此的幸运,说明在那刻,我们的情感是协调一致的。如果不是,那就是天意的规律,想必我们也如弗大爷那样推论出一些背后的动力。
人类的心理动机也是有模型的,那是源于我们每个人的基因携带以及天性中携带的动力。有科学数据表明,这还有代际传递的意义。在西方做的跟踪实验,观察很多家庭关系以及成员的个性类型中发现,原来每个家庭成员都对下一代有着影响,不管你信不信,这是真实发生的。你的家庭氛围,每个人的关系会潜移默化被复制被延续,“续香火”三个字该加上注解,那就是依恋模式。
反复提到依恋是因为目前西方前沿心理学领域已经越来越注视它,从母婴观察中逐渐发现依恋对一个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性,成年后在每个个体之间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主体间发生着什么)。
在主体间性理论框架下,移情是不存在的,更强调当下彼此互动中激发出来的感受,是基于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他/她过去对什么人的感觉,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由过去走到现在,但现在是唯一的。
我们会被不同的人激发出不同的感受,可见人的情感不是固化的,是因人而异的,于是要尊重每个和你此刻在一起的人。你们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回馈与给予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都会对关系产生影响。
以上可以很好地补充关于宅人的内容,单纯否认宅的积极性是不合适的。一个拥有心理学思维的人是会弹性解释看到的事物以及现象,不然,那就是单向思维,而真正的心理咨询就是为了唤醒每个人全然对自己的体会,不留死角,不让自己宅在意识中,而是走出意识的“假象”,了解更丰富的自己与世界。
书里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关于病与非病,有很多和传统医学上的“病”不一样的现象,甚至跨在病与非病的边缘(注意,这里说的不边缘性人格障碍,而是特指一些特殊的现象,如萝莉控与恋童癖、宅与社交障碍、中二病与精神分裂等,这在章节中已有呈现)。此刻要强调的是无论哪种看上去非常态的事物,若深入了解它以后,我们会对其产生新的认识,包括心理学,它也逐渐在完善自己的功能和视野,显然维多利亚时代和21世纪的病就有很大区别了。
可见发展的不仅仅是时代,随之而来人的意识形态也会发展,虽然核心恐惧比如死亡、性等都还保留着,那是人类的普世问题,可它的样貌已经大不一样了,所以,不能用老一套思路来看新问题。
要想深入了解更多类似的变化,不妨关注我们针对这本书的线下活动与讨论,想必面对面互动与面对文字互动会很不一样。
写到现在,越发觉得我带大家从所聚焦的人群中扩展开来了,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湖中激起的涟漪,而这涟漪带我们去看了看壮观的湖面以及湖面下面的情况,就像著名的冰山理论,露出来的永远都是事物的一部分,且是比较肤浅的一部分。而导致这些形成的原因却在深深的湖底,若想探索,就看这书,再不然,就成为精神分析控。
而这,不用分析就知道,你对自我和世界保持永远的开放与好奇精神,恭喜你,你将看到更神奇的风景。
路上,我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