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规律和必然性,那些主流文化就算再排斥和谴责那些事物勾引我们天真可爱的孩子,可正如大禹治水,既然无法阻挡这种趋势,就宜疏不宜堵。
当日本漫画拥有越来越多受众群时,文化势必也传了过来,审美更是如此,大家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都受影响,派生出很多有趣生动的词语和称呼,看到这些称呼不免心生一丝丝“敬佩”和惊艳。
BL: 原英文为Boys" Love,特指男同性恋,又称耽美。
GL:原英文为Girls" Love,特指女同性恋,又称百合,蕾丝边。
BG:原英文为Boy and Girl,特指男女之间的配对。
御姐:由日文中姐姐的含义引申过来,在动漫中常指有姐姐个性的女子。长发、丰满的多见,但主要是指个性强势。
废柴:很无用的动漫主角,通常指男性。
腹黑:外表善良、温柔,内心恶毒、邪恶,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不折磨死人誓不罢休的人,腹黑也有较多的版本。
二次元:泛指动画、漫画、游戏(主要是日式风格的动漫美少女游戏)中的平面女性角色(非3D)。
有爱:如今已被滥用的词汇之一,大体上意思等同于“很专业”“喜欢”“兴趣”。
……
可又感觉分析这些词儿很矫情,好像我们习惯把每件事都要赋予一个意义才罢休,才心安,才觉得自己权威。殊不知,意义背后是自然人的需要而已,这个需要形成一个动力,然后有一些人去实现它,就有一些人去欣赏它。
貌似是种娱乐,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恰恰是大家的一种潜能,是对现实的补充,现实有时会让人感到太冷漠、太隔离、太……总之,很多美好的感情无法实现,所以才有那些温暖的歌曲、纯真的追寻、神奇的能力、穿越时空的爱,这些都是生活中难以被摆在桌面上的,因为禁忌太多,观念不同。
动漫里也有挫折,会教人越挫越勇,宁可浑身是伤也绝不放弃,要么就是至死不渝同归于尽也不妥协,挺极端的。好像生活中大家都很容易妥协,为了适应社会规则,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好,我们多少要收起锋芒,戴着面具,甚至牺牲部分个人利益。
那么,就不难出现压抑情感、打碎牙往肚子里咽的情况。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着急上火,话不投机就打起来了,还有那么多暴力事件发生。回过头了解当事人,原来有很多苦造成人格扭曲甚至分裂样人格或反社会型人格。
动画可以让很多人“活”在里面不出来,是种避世哲学,想必画画的人沉浸其中就会加个“更”字。此刻我写这些也是一种半封闭或分裂状态,必须全身心不考虑别的,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把我要传达的东西写清楚,还要有趣。而写下这些文字似乎也要冒一定风险,如会不会被很多人接受,会不会通过审查诸如此类的。但,我更渴望能写出贴近主题的文字,而这里有个悖论,那就是——表面上看是和大家在一起,其实是和自己创造的世界在一起。
动漫人物如作者的孩子,从构思到诞生,跟十月怀胎似的,还要赋予每个人物独特的性格、关系、脉络、发展,有的系列可以长达数年。生命力如此顽强让人叹为观止,更说明了作者或者整个团队的活力与创造力,才能不断出新出奇,抓着人的眼球和心。
这个抓字一语道破了一个真相,那就是,只要用心,只要有心,就不难让人接受自己的东西,跟着自己且毫无怨言,义无反顾,说得跟谈恋爱似的。你还别说,看一个故事,一个艺术形式,就跟谈恋爱差不多,先要一见钟情,然后慢慢了解,深入关系,直到不离不弃。
外界对日本动漫还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多半都是基于那里面的暴力或性,这和它们的文化相关。当然,并不是说其中的暴力和性就有益,但哪个国家没有,而谈到文化,就没可比性了,比较谁更“优越”很明显并没有任何意义,与其纠结于此,不如看看如何引导其中的有益部分。
1.弥补了一些国家对青少年娱乐匮乏的短板。
2.传递真善美,不空洞,不浮夸,不说教。
3.新奇有趣、创造力强、想象力丰富、多变,正好符合适龄男女的口味。
4.对爱情的描写唯美而不是谈爱色变,那是一种背离人性的教育。
……
为什么BL现象会引人关注
替身与投射
初看BL时我们还不懂什么是爱,更关注那些美得不能再美的场景,花样帅男,身材、个性,每个相遇、每个心动都让人如此纠结。
我们还关注一见钟情和日久生情般的吸引与暧昧与表白。
那时我们也根本不懂什么是性,可周围总有人(老师、父母)不厌其烦地叮嘱我们要以学习为主,少想一些不该想的,可他们明明在幼儿园时就整天编排把谁谁谁说成男女朋友,订个娃娃亲什么的,生怕我们长大了嫁不出去,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个很无聊吗?
再大点儿,我们早就不屑于和什么人保持一致,那多无趣,电视里那些咿咿呀呀的东西不知道说的是啥。而耽美文里却正好不一样,那里面有大人画不出的美好,他们都太现实了,当然他们也辛苦,在社会上奔波,求生存,明明很悲催还要赔着笑脸,回到家就全不是自己了,透支着自己的情感和身体健康。
想象着若他们也有同样的喜好该多好,或者,能够与他们彼此沟通,释放压力,相信世间还有真爱,心态平和自然就不用整天盯着我们是不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完全禁止是不可能的,哪儿像以前那些封闭年代,不让看的,还真找不出来。
当然,小时候谁没玩过过家家的游戏,两个男孩子可能为争取一个女孩子当自己的女朋友或老婆而生气,女孩也一样,瞅准了小帅哥就不想撒手,然后被身边的大人打趣。
看吧,不管是不是成年人,孩子之间懵懂着很多关于性的吸引了,弗大爷说过儿童性欲这个事儿,指的是性欲能量是人赖以生存的动机。若没有它,人类都不得发展,人的心智也无法发展。
很有道理呀,你看,过家家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激发了孩子们表达自己情感的能力,同时有竞争意识,且童言无忌。你会发现孩子们的愿望很容易表达,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没有成人一样的顾虑和遮掩,同时也不怎么怕受伤。
前面说了,性不是BL的核心,那仅仅是情感走到那个程度的自然呈现,若不写,才觉得奇怪,想必作者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真正的仙女是不存在的。
BL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而已,让那些看惯了儿女情长、剪不断理还乱的情感纠葛的人们换个思维方式。不知道或者排斥只能说明有的人无法开放自己的心态和视觉,去了解和探索更丰富的情感世界,而这个世界绝不是凭空捏造的,它也许就生活在你的周围。
它更是一种作者的投射(投射: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作用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
说白了就是自己先有一个“球”,可没有一个对象和自己玩儿,于是创造出一个故事,一些人物,一些情节(桥段),用这些人物的嘴说自己想说的话,这个球就有个朝向,彼此可以玩儿起来,还挺爽。
这个球里包含着很多情感,一个能写出故事的人一定是个情感丰富到爆的人。
一个非性少数性倾向的人能写出BL故事,更是有无法估量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那些所谓的深入生活,在同人女中显然不可能,她们虽然写得精彩绝伦,但几乎不是百合,可见人的想象力是何等的“可怕”。
一定有不少人质疑俄狄浦斯情结这种说法,别急着反对,我们不妨问问自己或观察身边的人,选择伴侣时多少都有父亲(或母亲)的影子,要么是外貌,要么是性格,神似者不占少数,完全不同款型的很少。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对父亲(母亲)的情感很复杂,时间长了,一定会出现多多少少的心理问题(这里不再做暴力分析),也一定会影响自己的人际和亲密关系。
不是非留悬念不可,毕竟这不是一本心理分析类的专业书,只是心理学普及读物,恐怕跑偏了。亲们若喜欢继续探索这方面,会在不同的章节里看到一些蛛丝马迹,若还觉得不过瘾,权当一种延迟满足(延迟满足,顾名思义,就是不马上被满足,需要忍耐和等待。过程肯定不舒服,因没马上得到想要的东西或答案,如孩子饿了不能马上喝奶一样,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人的成熟就要靠不断体验延迟满足来平衡愿望不能即刻实现的现实)了。
好处是,我们可以等更丰富的资料出现时仔细分析,其实不用我怎么细说,例子明晰后,结合自己的感受,很容易理解这些看上去艰涩的心理学名词儿。
同人创作因此而生
前面提到过象征,一切艺术门类,诗歌、小说、绘画、摄影、舞蹈无疑都是作者和表演者共同参与的一个象征活动,通过这个活动来抒发作者的感情。读者也一样,通过看这些来象征化自己难以表达的情感,不然就不会有触景生情这个词儿了,指的就是被某个场景触发了一个情绪按钮,那刻情绪无法抑制地流露了出来。
喜好与个性特质有很密切的联系,不妨想想自己,为什么偏偏喜欢这个而不是那个?
谁不喜欢美好的东西呢?食色性也,这里的性不是性爱,而是一种食人间烟火的意思,是生动活着的意思,是开放的心接受一切未知的意思。就如初看那些漫画故事一样新奇,那里有纯真的懵懂,不被扭曲和拒绝,不认为那是不好的,不该现在想的,而是水到渠成的一种自然,如日出日落,该吃饭时吃饭,该睡觉时睡觉,该恋爱时恋爱,该失恋时失恋。
怕就怕在我们不知道爱什么东西的时候整天听妈妈们八卦,这恐怕才是“暧昧”的源头。
有个好处,可以很快地投入到故事人物的关系中,敏感捕捉到“不清不楚”的感情,每到关键时刻他们偏偏犹豫不前,或者一个主动得不得了,一个横竖就是不回应,这可急死个人,虐心不过如此了。
合上它,我们开始留心身边的男男女女,八卦成了我们的娱乐,即便不跟人分享,起码在心里,这个八卦早就演绎了不知道多少个版本,从这点看,恐怕是得了真传。
我们在还没有特别多的道德观念的年龄接触了BL故事,不带评价地去接受与理解这个情感,这些文字都那样优美,更给了我们平等之心,有了这个理念,恐怕才好继续相信爱。
但太美、太纯洁、太执著、太热烈、太坚持自己、太非此即彼,浓烈到化不开的彼此伤害,直到失去似乎才肯罢休,可那个人已经永远回不来了。于是就有个哀愁与愤怒,甚至对作者的某种不满,也促成了同人创作者应运而生,你写不好,我来。
有多少个作者就有多少个故事,有多少个故事就有多少个爱情的主人公,仅就这一点,别纠结于什么性别、年龄、国籍、肤色、那些都是外在的东西,真正走心的故事肯定能抓住人心。
看到这里是不是鸡皮疙瘩好多了,看吧,真正打开一扇门,你就会发现这里面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另一片早该去了解的天地,它不会让人的视野变狭隘,只会更开阔……
微腐与归属感
腐女中有两个阵营吗?谁分的?干吗要分?有啥意义?分别代表什么呢?她们彼此怎么看对方?
有天和我的腐女朋友聊天,问了她一个问题,对伪腐怎么看,啥感觉?她说,一般腐女都心领神会,或者一带而过,我们不需要通过谁谁谁认可,可伪腐女好像特别希望被别人认可,一有机会就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是腐女。
我问,是不是这样觉得自己就时尚了?她说,不是,我们不跟风,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腐女的精神分析和社会学上的定义前面说过了,大家想必有了点儿脉络,此刻再拿出标准是不是有点多余?真心不多余,虽然已经有较为公认的定义,但现实中依然有模糊和灰色地带有待开发和认识,比如伪腐,听上去要打假?那就太残忍了,更没那个必要,况且腐女作为一个心理研究现象,还没有形成明确权威的定义,因此有狭义和广义或者核心和外延的现象就很正常,所以“伪”并不代表错误或不是,只是对腐女人群归类的一种方法。相对于“伪腐女”的说法,可能亚腐女或微腐女的说法会更正确一些。
还有重要的一点,我不想把大家的视野禁锢在真假上。
宅腐不分家,宅腐双修听上去是不是很具有侠士闭关修炼武功秘籍的意思?若没有这些,显然也看不到这本书了。
推开这个大宅门儿,想必里面风光无限。
资深腐女是不用别人给自己认可的,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有些事情若通过证明才可以,就根本不是资深这个级别该去考虑的事儿,而资不资深向来都是人家给的头衔而已,而资深的背后被什么支撑就是我该干的活儿了。
于是我想,用一个心理学的头脑想,对美好事物的无限接受热爱是最基本的动力,对外界批判的抗争加速了自己要这样的动机,而这显然是无意识的。
过程中发现原来还有一群人与自己一样时,那种被认同感如孩子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般欣喜,各种论坛、贴吧的出现,物以类聚,不同类的自然不凑上前。
任何现象和队伍既有铁杆骨灰级粉丝又有喜欢或感兴趣或跃跃欲试的爱好者,腐道也有微腐与亚腐,大家进同一个大宅门儿,喜欢的都是美少年和唯美的爱情,非要分个是非黑白就犯了彻底的认识偏差错误了。
此刻突然冒出一个感觉,那就是对于“归属感”与“边缘化自己”的关系,这激发了我的兴趣,为什么这么说?
抛开常规的边缘化不说,那属于任何现象的正常比例,肯定有些人不特别认同核心而只是欣赏外围的美,就如纯喜欢美男篮球运动员,而篮球什么规则可以不去管。
当认同核心理念,却不深入走进该群体,而让自己置身于边缘,就是有意思的事情了。因为规避掉了被这个群体主流吞没的危险,似乎一旦被纳入该团体就有被模块儿化的担心,从而失去了自己。要知道,融合带来的快感很可能会被没有边界的控制感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