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文化常识全典
27223600000052

第52章 医疗卫生(3)

望闻问切是古代中医调查了解疾病的四种方法,各有其独特作用,不能相互取代,但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全面了解病情,作出正确的诊断。

所谓的牵线切脉

中医诊察断病,素来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才能准确地辨证施治。至于中医切脉的专着,当推晋代王叔和的《脉经》和明代李时珍的《濒湖脉学》最驰誉中外。

中医的切脉术可谓博大精深,且颇灵验。但把它吹捧得玄之又玄,则莫过于历史上宫廷医官为皇亲国戚的夫人、千金们看病时的“牵线切脉”了。

相传,有一次清代慈禧太后患病,陈御医就是在既不能目睹其神色,又不敢探问其病情的状况下,隔着帷帐,在红绿丝线上切脉,然后小心翼翼地开了三贴药方。慈禧太后服药后,果然药到病除,于是特赐予陈御医“妙手回春”金匾一块。

牵线切脉纯属故弄玄虚之举,是历代医官因受缚于封建礼教不得已而为之的骗技。据说,陈御医晚年隐退之后,透露出了当年他为慈禧太后牵线切脉的内幕。

原来,当陈御医获悉将召自己为慈禧太后看病的消息后,急忙变卖家产,花重金贿赂太后身边的内侍、宫女,从他们口中得知慈禧太后是因贪嗜螺肉太过而生疾。牵线切脉时,陈御医强装镇定,然后开出消食健脾的处方,终使慈禧太后药到病除,化险为夷。

针灸疗法的起源

针灸是中医的特色疗法,它所用的针来源于原始人的劳动工具——砭石。砭石就是打制的石器,它有锐利的尖端或锋面,可以用来切开痈肿、排脓放血。从砭石经过植物尖刺、骨针等阶段,然后才出现金属针,依次经历铁针、铜针、银针,直到现代的不锈钢针。

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这就是针刺的萌芽。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

灸法则与发明用火有关。学会用火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大标志,同时也使卫生条件得以很大改善。它可以将生食变成熟食,将生水烧成开水,减少肠胃疾病。

当古人知道用火以后,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当身体某一部位发生病痛时,受到火的烘烤而感到舒适或缓解;进而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故认识到久熨可以用于治疗,继而从各种树枝施灸发展为艾灸。

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和灸法。而原始人当身体某处有了痛楚时,除祈祷鬼神外,很自然地会用手去揉按、捶击以减轻痛苦,这就是按摩法的雏形。

针灸学发展到汉晋,逐渐完备。开始用图形表示针灸穴位。一些总结性的针灸着作也出现了。其中西晋人皇甫谧撰写的《甲乙经》是一部重要的也是我国目前保存最早的针灸着作。该书对针灸治疗及穴位都记载详细而有条理。

唐代开始在太医院中设针灸科,有针博士、针助教进行针灸教学。宋代是针灸学大发展时期,不断发现新的穴位。随着针灸学的发展,元、明、清三代都整理和章纂了一些针灸学专着。这无疑对针灸学的总结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中国针灸疗法最大的特点并非所使用的工具,而是针与灸所依赖的经络与穴位理论。经络与穴位至今未能在人体解剖上找到对应的物质,却又客观存在,并在临床中有着神奇的效果。它们是如何被发现的?至今仍是一个谜。可以肯定的是,经络穴位理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气、阴阳等哲学观念,是中国文明的特有产物。

国宝针灸铜人的由来

北宋初年,虽然有前世的针灸书籍流传于世,但是错误百出。于是,宋仁宗赵祯诏令翰林医官院医官、尚药奉御王惟一,考证针灸之法,铸造针灸铜人,作为针灸之准则。

王惟一是宋代着名针灸学家,公元1027年,他制成了两个铜人,高度跟成年男子一般,外壳可以拆卸,胸腹腔也能够打开,可以看见腹腔内的五脏六腑,在铜人身体表面刻着人体十四条经络循行路线,各条经络之穴位名称都详细标注,都严格按照人体的实际比例。

两个铜人铸成后,一个放在翰林医官院保存,一个放在大相国寺仁济殿中。针灸铜人的制成,使经穴教学更为标准化、形象化、直观化,很快针灸铜人就成为针灸教学的模型,对于指导太医局里的学生学习针灸经络穴位非常实用。

据说,学生进行针灸考试时,先将铜人的表面涂上蜡,遮盖铜人上刻的穴位、经络说明,穴位上的针孔也被黄蜡堵塞,铜人体腔内还要注入水银或水。

然后,学生根据考官的出题,用针扎向铜人的穴位,如果针刺的部位不准确,针就不能扎进铜人体内;如果取穴正确,正好扎在被堵上的铜人穴位点,那么针就能刺进去直到体腔内,这样拔针之后,水银或水就会从针孔中射出。学生对于穴位掌握得是否准确,可以非常明显地考查出来,而且标准统一,对于针灸教学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这两具铜人既记载了完善的经络腧穴学知识,又体现了宋代高超的金属铸造工艺,集科学性与艺术性于一身,难怪宋金战争时,金人曾以索取针灸铜人作为一项议和的条件。

王惟一在完成针灸铜人制作后,又重新章成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对铜人的经络的穴位进行具体说明,由翰林医官院刊刻印行,政府颁行于各州进行推广。

书中共记载腧穴657个,又按头部、面部、肩部等不同部位论述穴位,成为官方的针灸穴位标准。宋仁宗还下诏将此书刻成石碑,镶于大相国寺仁济殿四壁,供有志者学习。

由于宋金议和未成,后来金兵破城,不但将铜人掳走,连大相国寺的铜人图经石碑也一并敲断,统统运回了北方。此后,有关铜人的下落偶有记载,但最终失传,石碑也下落不明了,只有《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流传至今。

1972年,北京在进行清挖旧城墙的工作中,无意中挖出几块断裂的石碑,从碑上残留的碑文来看,正是当年大相国寺的铜人图经石碑的片段。

原来,北京在那时归金朝统治,金兵将石碑运到此处存放,在后来的战乱中遭到破坏,被用作砌城墙的材料。直到将近千年之后,这一国宝才重见天日,它们为研究我国医学史及针灸学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中医的经络学说

经络是针灸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几千年来对中医临床尤其是针灸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先秦时期,就已有了较完整的经络概念和学说。1973年,在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十一脉灸经》,这说明,当时人们利用经络来治病已经很普遍了。

中医传统理论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经”是经脉,有路径的意思,是直行的主干。而“络”指的是络脉,有网络的意义,为侧行的分支。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其中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脉和难以计数的浮络和孙络等细小的络脉结构。

经络系统将人体的组织、器官、四肢百骸联络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通过经气的活动,调节全身各部的机能、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从而使整个机体保持协调和相对的平衡。

经络运行于全身和五脏六腑相联系,又沟通体表和内脏,所以人体有疾患可以通过经络表现出来,就是说通过经络的色泽、温度、痛感反映出来,这就是经络感传现象,通过经络的感传现象可以预测疾病。针灸治病主要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的穴位,达到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那么经络是否有其物质基础呢?人体里究竟有没有这个神奇的生理系统?尽管科技发展到今天,迄今科学界还无法对经络给出一种权威的解释。然而几千年来,经络理论对中华民族的健康保健一直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对经络实质的研究成了众人关注的话题。

火罐史话

拔火罐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民间疗法,它的起源很早。

唐朝以前,拔火罐又称为“角法”,或简称“角”,因为当时的拔罐工具是用动物的角制成的,即用兽角,中间挖空,罐口四周打磨光滑即可使用,这样的火罐,不仅不易破碎,而且兽角在当时是比较容易得到的材料。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用角法治疗的记载。在唐代,医学分科还比较粗,只分八个科,角法即为其中之一。

唐宋以后,由于动物不断被猎杀,兽角的来源逐渐减少。于是人们把寻求火罐材料的目光转向了竹子,同兽角相比,竹火罐不仅其材质轻巧,加工方便,而且来源更为丰富,成本也低廉,故千百年以来一直沿用,直至近代。随着时代的发展,又相继出现了铜火罐、玻璃火罐等,它们与竹火罐相比,都各具优缺点。

何谓刮痧疗法

刮痧疗法,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运用手法强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从而起到醒神救厥、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的效用。

刮痧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确切的发明年代及发明人,难以考证。较早记载这一疗法的,是元代医家危亦林在1337年撰成的《世医得效方》。“痧”字从“沙”衍变而来。

最早“沙”是指一种病证。刮痧使体内的痧毒,即体内的病理产物得以外排,从而达到治愈痧证的目的。因很多病症刮拭过的皮肤表面会出现红色、紫红色或暗青色的类似“沙”样的斑点,人们逐渐将这种疗法称为“刮痧疗法”。

小议种痘术

种痘术最早在16世纪中叶由中国人所提出。

大约在2世纪,天花从中国南方传入,此后,就迅速向北蔓延。在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中国的中医在世界上率先找到了对付天花的方法,这就是人痘接种。

在《张氏医通》(1695年)和《医宗金鉴》(1742年)两部医学着作中,记述了痘衣法和鼻苗法两种人痘接种方法。这项伟大的成就首先诞生于当时的宁国府太平县。到清朝时,由康熙帝大力提倡后开始推行全国。

1717年,英国人蒙塔古夫人学会了中国种痘术后,将这种方法带回了英国。然后,又从英伦三岛传到了欧洲各国。

华佗的医术贡献

华佗(约141~208年),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医学家。关于华佗的精湛医术,历史上流传着种种动人的传说,如他为三国蜀汉大将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老幼皆知;他章制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五禽戏,一直流传至今;而他发明、运用中药麻醉剂——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的事迹,更成为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美谈。

在西晋陈寿撰着的《三国志·华佗传》和南朝宋范晔所着的《后汉书·华佗传》中,都有关于华佗用麻沸散进行开腹手术情况的详细描绘。《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遇到病人“若疾发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先用酒服麻沸散,即醉无所觉,因刳剖腹背,抽其筋骨……”。

从上述这段记载来看,华佗进行手术的过程大致与现代外科手术过程相符合,即先用麻沸散对患者进行麻醉,然后才开腹进行手术,割掉病变的部分,再行缝合,最后敷以“膏药”并进行伤口包扎。

华佗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医学史上外科的开山鼻祖”,“世界上最早发明麻醉剂和首创开腹手术的医学家”。

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医学着作

《黄帝内经》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医学着作,简称《内经》,由现存的《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该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的丰富医疗经验的总结,战国时期就开始章纂,到西汉时经过修订充实而成。

《黄帝内经》运用的哲学思想突出地表现为吸收了阴阳五行学说,这一学说便成为中医分析生理、病理及进行辩证施治的一种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它以阴阳为天地万物以及人的总根源,以阴阳形容人体的平衡。又采纳五行相生相克的学说,以为肝、心、脾、肺、肾依次分属于木、火、土、金、水五行,并认为人的五脏也同五行生克一样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

《黄帝内经》丰富了哲学思想,主要表现为形成了整体平衡观念。它认为,人体结构的各个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人体某个部分的病变可以影响全身,而全身的状况又可影响局部的病变。

《黄帝内经》还将人放在同外界环境的相互联系中进行考察,注意人和自然的平衡关系,强调按照自然界的变化来调节人的各种活动。

《黄帝内经》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它既运用了传统哲学,同时又丰富了传统哲学。总之,在《黄帝内经》中,我们可以找到许多很有价值的哲学思想。

太极图成为中医药标志的由来

古代中医药的标志是太极图,又称阴阳鱼,其图案呈圆形,是由一条白鱼和一条黑鱼组成。

中医学以太极图作为行业标志是具有历史渊源的。太极图常见于中医古典医籍之中,古代药店也常以阴阳鱼作为招牌,即在店门口两边各挂一串膏药,膏药下面是一条鱼,左右两侧的鱼合起来便形成了阴阳鱼。用阴阳鱼作为中医的徽章,是为了说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与《易经》和阴阳学说有关。此外,另外一个含义是说,医生和药铺就像鱼一样,昼夜睁着眼睛,随时能为病人看病、取药。

阴阳鱼之所以称为太极图,“太”,表示极大的意思;“极”是最高最远,至尽而无余。“太极”是说明宇宙广阔无垠,是万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根基,所以朱熹说:“总天地万物之理便是太极。”太极图以外周圆形表示宇宙充满元气,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均是永恒地运动着,往复循环,无始无终。圆周内的黑白鱼以“合二而一”表示太极,以“一分为二”表示阴阳,其要义是说自然界各种事物均是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赖的。

太极阴阳鱼图,不仅概括了阴阳运动的规律,而且同样亦反映了阴阳运动失常的病理机制,中医学就以阴阳鱼为思维模式,阐述人体生理病理变化。阴阳对抗运动的形式为消长,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反过来说,阴消则阳长,阳消则阴长,这是一般正常的生理演变。但消长不足,或过盛,将形成病变。如果阴阳离别,则是人的死亡状态。

太极阴阳鱼图的出现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象征,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以太极图论述万物的根源及发展规律,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正因为古人掌握了“阴阳”这一认识世界的最佳方法,才使中国古代文化及科学技术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至今仍受到各国学者的重视。

导引术是怎样的养生法

导引是我国古代的医疗体育和养生方法,是中国最早的一种医疗保健体操。据《吕氏春秋》记载,它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

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已成为一种流行的疗病保健和养生方法,并出现专门从事导引的养生家。他们把民间导引写进了医书,其大意是说,那些属于肌肉萎缩、关节转动不灵、或由于寒热造成血气不调的疾病,都可以用练习导引或用按摩的方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