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44

第44章

唐宣宗时,有个叫魏扶的人考中了进士,后来当了主考官,刚上任时,他踌躇满志,曾在试院的墙上题诗一首,表明自己要当个正派考官。诗曰:

梧桐叶落满庭阴,缫闭朱门试院深。曾是昔日辛苦地,不将今日负前心。

但他的实际行为却和诗中写的完全相反,在考试时,谁行贿他就优先录取谁。于是有士子将其诗的每句前两字删去,变成了意思完全相反的一首诗:

叶落满庭阴,朱门试院深。昔日辛苦地,今日负前心。

宋代诗人莫子山有一次游寺庙,想起一首唐人的绝句: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可他在与寺庙主持僧的交谈中发现其庸俗浅薄,不学无术,与昏醉者无异。临别时主持僧请他做诗留念,莫子山把那首诗颠倒了一下次序,便成了这个样子:

又得浮生半日闲,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终日昏昏醉梦间。

这样,由原诗是作者抒发忙中偷闲,在春尽时游寺庙的闲情雅趣,变成了讽刺庸僧的诗。

乱七八糟

“乱七八糟”意为极端混乱、毫无条理和秩序。它源于历史上两个重大的事件。

“乱七”指的是西汉时的“吴楚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建议扩大中央集权,削减诸侯王的封地,这导致各诸侯王的不满。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楚、胶西、赵、济南、淄川、胶东等七个诸侯国,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发起叛乱。

“八糟”指的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司马衷继位,称为惠帝。晋惠帝是个白痴,朝廷大权落入杨骏手中。公元291年,以楚王司马玮进京杀死杨骏为开端,汝南王司马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为夺政权,先后大动干戈,直至公元306年晋怀帝司马炽登基。

此后,人们经常把这两次动乱联系起来,逐渐产生了“乱七八糟”一语。

三长两短

“三长两短”通常用来指意外灾祸,其由来与棺材有关系。

棺材是用六块木板拼凑而成的,棺材盖及棺底俗称“天地”,左右两片叫“日月”,这四片是长木板。前后两块称“彩头彩尾”,是四方形的短料。因为尸体放进棺材后才能盖棺盖,所以只称“三长”,加上“两短”便成了“三长两短”。

响遏行云

传说,有个叫薛谭的人向秦青学习唱歌,开始的时候,薛谭很用功,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不懂就问。这样,他学习很扎实,进步很快,不仅学会了乐理,而且也学会了唱歌。秦青很高兴,多次在众人面前表扬他。

后来,薛谭虽然还没有完全掌握秦青的艺术技巧,但自认为已经全部掌握了。于是,他就向秦青告辞,要回家去。秦青说:“好吧,咱们相处的这一段时间,有了师生情谊,等到明天为师给你送行。”

第二天,秦青和学生们到郊外十里长亭给薛谭送行。在送别会上,互相敬酒,当喝得兴致正浓时,学生们每人唱一支最优美动听的歌儿献给薛谭。最后,学生们提议请老师也唱一支。

秦青很愉快地接受了。只见他一边弹琴一边唱了起来。手指在琴弦上敏捷地跳来跳去,有急有缓,有轻有重,歌声振动林木,遏止了飘浮的云彩。

薛谭听了,立即向秦青道歉,说:“老师,我错了,从今以后我再也不骄傲了!我不回家了,我还要留下来,继续向老师学习。”

从此以后,薛谭更加努力地学习,终于成为了当时最有名的一位歌手。

后人遂以“响遏行云”来形容嘹亮、优美的歌声。

曳尾涂中

战国时的思想家庄子在濮水旁钓鱼,楚威王想请他出来做官,便派了两位大夫去见他,对他说:“愿将国事委托先生处理。”

庄子听后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国王把它装在竹盒里,用布巾包着,藏在庙堂之上。你们认为,这只龟是宁可死了留下一把骨头让人供奉呢·还是愿意活着在泥涂上摇曳尾巴呢·”

两位大夫都说:“当然愿意活着在泥涂上摇曳尾巴。”

庄子说:“那就请你们回去吧,我还是在泥涂上摇曳尾巴吧。”此事后来就演化为成语“曳尾涂中”,用来比喻自由自在的隐逸生活。

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是在向老人们祝寿时经常要用到的颂词,但是,为什么要用南山来比喻高寿呢?这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南山即是山东益都县的云门山,因为山在城南,所以被称为“南山”。在这座南山上,有明嘉靖年间衡王府管家周全所写的“寿”字,其大无比。仅“寿”字底部的“寸”,就有一个平常人那么高,因此,当地人常用“人无寸高”来形容它的巨大。“寿是一座山,山为一个寿。”人们希望寿命像山一样长久,于是有了“寿比南山”的颂词。

在另一种说法中,“南山”指的是海南三亚的鳌山。

据说很久很久以前,琼州突然电闪雷鸣、山崩地裂,河流改了道,山脉变了形,人们更是死的死、伤的伤,唯有这座南山安然无恙,连一棵草一棵树都没有损坏。从此,人们便把南山称为仙山,传说到过南山的人个个长寿。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寿比南山”的说法。

其实,最早把“南山”和“寿”联系起来的,是《诗经·小雅·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这首诗作于西周,是为贵族祝寿的乐歌。

在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北)的南面,横亘着一条山脉叫终南山(秦岭),诗中的“南山”指的便是终南山。想来是因为终南山绵绵不绝,才有了这“寿比南山”的说法吧。

豆蔻年华

豆蔻年华这个成语,最早出于唐人杜牧的《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这首诗的大意是说,她轻盈苗条的身材,年纪只有十三岁多一点儿;这么娇艳美好,就像是二月枝头的豆蔻,柔嫩芬芳。当这春风和暖的季节,在扬州繁华的十里路上,许多美貌的女子,卷起了珠帘,探望春景,但总比不上她的美丽。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外形似芭蕉,花淡黄色,其状娇嫩,所以杜牧拿它来形容一个妙龄少女。自此以后,“豆蔻年华”就用来代指十三、四岁的女子了。

三令五申

“三令五申”即再三地命令告诫。

在古代,“三令五申”都是有确指的。宋代曾公亮撰写的《武经总要》就记载了“三令”与“五申”的具体内容。所谓“三令”即是:一令观敌之谋,视道路之便,知生死之地;二令听金鼓,视旌旗,以齐其耳目;三令举斧钺,以宣其刑赏。所谓“五申”即是指:一申赏罚,以一其心;二申视分合,以一其途;三申画战阵旌旗;四申夜战听火鼓;五申听令不恭,视之以斧钺。

从以上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三令五申”实际上就是将士在作战中应遵守的原则,将士要在旗、鼓的号令下,全神贯注,依令而行,违令者必受到严厉的惩罚。

“三令五申”这个词最早见于《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那上面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各诸侯国国君对战争都很感兴趣,对军事人才十分珍重,往往以优厚的待遇来招徕良才。一天,孙武带着他的《兵法》去见吴王阖闾。阖闾隆重地接待了孙武,并要求他以宫女来小试一下兵阵部署。

这些宫女来到校场后,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的两个宠姬分别做两队队长,命她们都各持一把戟。孙武又对她们说“你们知道你们的心、左手,右手、背吗?”宫女们说:“知道。”

孙武又说:“我命令你们向前看,就注视心的方位;向右看,注视右手,向左看,注视左手,向后,就往背后看。鼓声为号,懂了吗?”

孙武便在一旁设下军队行刑的斧钺。将规矩三令五申。然后击鼓发令:向右。

宫女们俏皮地相互望望,终于憋不住地哈哈大笑起来。孙武皱着眉头喊道:“军令传达不明,是将军的过错。好,我再把规定讲一讲。”于是,他又三令五申,然后命令擂响了左边的战鼓。鼓声一响,妃子们又忍俊不禁,笑得前仰后合。

孙武声色俱厉地喝道,“军令已明,知法不行,就是官吏和士卒的罪过了!”说罢,他就命令卫兵将那两个队长推出去斩首。

吴王忽然看见孙武要杀他最宠爱的妃子,大惊失色,慌忙阻拦。孙武出阵回令道:“臣下既已受大王之命担任将军,有道是: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请大王不要干涉军中执法。”吴王哑口无言,只好眼睁睁看着孙武将两位爱姬斩首示众了。

孙子接着派两名排头的宫女作队长,这时宫女们早吓得双腿发抖,再不敢嘻嘻哈哈当儿戏了。个个规规矩矩,随着隆隆战鼓进退卧倒,每个操练动作都符合了孙武规定的标准。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孙武治军之严,还可看出古人对“三令五申”的重视态度,一经“三令五申”再不执行,就要依法处治。因此,“三令五申”可以说是严明法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半夜三更

半夜三更,说的是夜已至半的意思。“三更”就指的是半夜。

中国古代直至上世纪初,人们的生活中还没有钟表,城乡都很流行夜间打鼓报时。大城市设有“鼓楼”,小镇或是乡村大宅院有“更楼”,每夜有值班更夫(巡视兼报时仆役),按时辰从更楼走出巡视一番,一路击鼓报时。

中国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两个小时一个时辰。白天人们可看太阳、日晷或计时的“铜壶滴漏”这一类东西判断时间,夜晚则不行了,于是就由专人看着“铜壶滴漏”,到了一个时辰,就打鼓告诉民众。

古人将戌时(约合现在晚上七点至九点钟)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时,即合现在夜晚九点至十一点钟;三更是子时,即夜间十一点至凌晨一点,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更五更,已到寅时,即黎明前的三点至五点钟了。

难兄难弟

“难兄难弟”现在多用来讥讽两个人同样坏,但它最开始的意思却不是这样的。

据《世说新语·德行篇》记载,汉朝时,有个叫陈寔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名元方,一名季方,都是功业有成,尊长爱幼,有德行的人。一次,陈元方的儿子长文和陈季方的儿子孝先一起玩耍,二小儿谈论人品问题,都极自豪地夸耀各自父亲的功德,争论得不可开交。

两个小孩僵持不下,于是就去找祖父陈寔评理。陈寔听后,也认为陈元方、陈季方两人都很好,难分高下,于是就说道:“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思是,元方实在是好啊,好到很难做他弟弟(去效法学习他);季方也好得很啊,好到很难做他哥哥(去效法学习他)。

由此可见,“难兄难弟”最开始的意思是褒义的,是说兄弟两个都很好,无可挑剔,并驾齐驱。但是,这个本指好到“难于做兄,难于做弟”的意思后来渐渐被人遗忘,大家把“难于”之“难”解作了“落难”之“难”了。这样,这个词的意思就变得恰恰相反了。

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是指一些微不足道的技能,为什么要用“雕虫”来形容“小技”呢?

“雕虫”的本意是指雕刻虫书。所谓虫书,是古代篆字的一种。这种篆字,是以纤细曲长的笔画所写的字体,多由鸟虫形体发展而来,是西汉学童必习的小技。现在仍有“雕虫篆刻”一语,说的就是这种雕虫鸟的篆刻,意指微不足道的小技艺。

汉朝扬雄在《法言·吾子》一书中自问自答说:“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均也!’”意思是说,有人问扬雄:“你在年少的时候喜欢写辞赋吗?”扬雄回答说:“是的,但那只不过是孩子写写画画的小技能罢了。”过了一会儿又说:“大丈夫是不会干那小玩意儿的。”

此后,李白说过“恐雕虫小技,不合大人”的话;《北史·李浑传》还有“雕虫小技,吾不如君”的谦词。意思是说,“我这点小本事,根本比不上你呀。”由此可见,雕虫小技也可以用于自我谦虚之辞。

暗送秋波

“秋波”是指秋水清澈明净,这里用来比喻明亮的眼睛,“暗送秋波”就是指男女间暗自传送互相爱慕之情。现在,“暗送秋波”还有暗中勾结的意思。

这一典故出自《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跋扈,弄得国家危在旦夕,天怒人怨。司徒王允一直想铲除董卓,但却一直想不到好的办法,因此常在自家花园里长吁短叹。一次,王允从小养大的歌伎貂蝉又见到王允在花园里唉声叹气,就上前说道:“有什么不高兴的事呢?如果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万死不辞。”

王允突然想起,董卓及其义子吕布都是好色之徒,眼前的貂蝉国色天香,美艳绝伦,正好可以使一个美人计,目的是除掉董卓。他将这想法告诉貂蝉,貂蝉同意了。

于是王允出面先将吕布请至家中,让貂蝉为其敬酒添菜,貂蝉对吕布频送秋波眉来眼去,王允顺势答应选择良辰吉日将貂蝉送吕布为妾室。过了几天,王允又请董卓吃饭,让貂蝉跳舞助兴,又暗送秋波于董卓。董卓大喜,立即就将貂蝉带回了自己的府邸。王允这次赶忙去告知吕布,说是董卓抢了貂蝉,吕布听后大怒,持戟将董卓杀死。“暗送秋波”一词从此就传了开来。

巫山云雨

“巫山云雨”,现在常用来形容男欢女爱,这是为什么呢?

战国楚·宋玉《高唐赋》记载:楚襄王和宋玉一起游览云梦之台的时候,宋玉说:“以前先王(指楚怀王)曾经游览此地,玩累了便睡着了。先王梦见一位美丽动人的女子,她说是巫山之女,愿意献出自己的枕头席子给楚王享用。楚王知道弦外有音非常高兴,立即宠幸那位巫山美女两相欢好。巫山女告诉怀王,再想找自己的话,记住就在巫山,早晨是‘朝云’,晚上是‘行雨’。朝朝暮暮,都可以在阳台下相见。”

梅开二度

梅开二度,指的是某件事情连续做了两遍,现在常用在足球比赛中,说某位球员在一场比赛中连续进了两个球,就说他“梅开二度”。

这个词语来自旧时的戏曲《二度梅》。

主人公梅良玉,因为父亲被奸臣陷害,他家被押赴刑场满门抄斩,梅良玉侥幸被人救出送到父亲好友陈日升家寄居。陈日升也将梅良玉视同己出,十分疼爱,常带他在自己花园的梅树前拜祭故友,梅良玉也不辜负陈伯伯的厚爱,在梅树前跪拜先父时,发誓要苦读诗书,决心考取功名,出人头地,将来好为父报仇。

有一年冬天,花园中本来盛开的梅花,在一天夜里被风雨吹打得凋谢了,陈日升带着梅良玉诚恳地再拜,祈求让梅花重新开放。他们的这种诚心感动了天地,结果满园的梅花果然再度盛开,亦即梅开二度了。

后来,梅良玉进京参加科举考试,果然中了状元,还和陈日升的女儿结为了秦晋之好。

溜须拍马

“溜须拍马”是用来形容阿谀献媚的词语,同“拍马屁”语意类似。

“溜”是滑动、理顺的意思,“溜须”就是指把胡须理顺。关于“溜须”的来源有这么一个故事:

据《宋史》记载:宋真宗的时候,有位大臣叫丁渭,一贯对有权势的人巴结奉承,以献媚取宠,后来居然被他由一个掌管财赋的“转运使”飞黄腾达升任为“参知政事”,这个职务相当于副宰相。当时的宰相是寇准,丁渭便将献媚之功对寇准施展。经常和寇准凑在一起吃饭,史书上说“事准甚谨”。

有一次,二人在一起吃饭时,寇准的胡须粘了一些饭粒,丁渭见状,连忙哈腰上前,伸出手轻轻地为寇准溜胡须,还肉麻地大赞寇准的胡须如何漂亮,寇准不禁心生厌恶,于是嘲讽式地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那意思是说参政大人你可是国家的大臣,还为上司拂须?自此,丁渭成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溜须宰相。“溜须”一词有了谄媚新意。

“拍马”本来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礼节,他们在路上相遇时,便下马闲谈,互相拍拍马的屁股,赞一句“马养得真是好啊”之类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