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语文大观园
27222600000040

第40章

当时杨仪只有十九岁,他在一旁见了,用清水将涂墨洗去。狂生题的诗几乎灭迹,但还留下了些字。杨想了好久,保留了这些洗不掉的字,填了阕《长相思》词道:

桃花红,杏花红,两样春光便不同,各自逞娇容。倚东风,笑东风,绿叶青枝共一丛,静爱碧烟笼。

唐见了,十分赞赏。

金山大如拳

明人王守仁十一岁时曾随父王华等长辈去金山寺游览。王华饮酒正酣时想做诗,却一直想不到佳句,结果却是在一旁的王守仁先做好了: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楼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在座的客人听到后都感到十分惊奇,便又要他做《蔽月山房诗》。王守仁又随口吟道: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人不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在座的客人听了更加惊奇。

题壁诗传语儿孙

有一长洲县的老翁善于写诗,他老了以后,子孙们不愿好好地奉养他,老翁一直郁郁不乐。有一天,他用大字在堂壁上写首诗:

人生七十强支持,帘卷西风烛半枝。

传语儿孙好看待,眼前光景不多时。

这时,他的两个儿子因诗文写得好而有点名气,看到此诗后,很担心会影响自己的声誉,就托亲戚来恳劝老翁,将诗从壁上洗去了,但此诗已经流传开了。

两押“多”字名句

吕留良年轻时善作诗文,有五言一联云:

病嫌宾客满,贫觉子孙多。

此诗被人广为传诵。无独有偶,吴绮富诗才,官湖州知府时,因湖州地接常州、苏州,一时四方名流过从,吴为才气和名声所牵累,不久被罢官,吴伟业赠以诗,其中有一联:

官如春梦短,客比乱山多。

与吕诗均押“多”字,艺林并称名句。

拒不改句

吴伟业擅长写诗,很有名气。曾赋《圆圆曲》曰:

太息六军同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又曰:

不为君亲来故国,却因女子下雄关。

叙述吴三桂因听说爱妾陈圆圆为李自成所得,怒而降清,发兵攻李自成的事。吴三桂颇忌此诗,托人送金三千两给吴伟业,请求改掉这些诗句,吴伟业始终不肯答应。

红杏秀才

陈谋道,字心微。善于作小令,所作颇有南宋词的风韵。王士禛将陈词编入《倚声集》,并对他的“数枝红杏斜阳”一句,倍加称赏,认为胜过宋代词人宋祁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人们因此称陈为“红杏秀才”。

一身花

袁枚认为,乡下儿童甚至是放牛娃的一句话,都可成为读书人的老师。只要善于取舍,就能成为好诗句。有一位在随园中挑粪的人,于十月中旬在梅树下面欣喜地说:“有满身的花了!”袁因此而写成诗句: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二月里,袁出门远游,有一个和尚送他,说:“园里梅花开得这样茂盛,可惜你却一点也带不走!”袁又受到启发,写成诗句:

只怜香雪梅千树,不得随身带上船。

一个人行江上江

清嘉庆十三年,秀才樊梦蛟赴京赶考归,行至江西,盘缠用尽,只得以仅剩的百余钱搭乘商船,坐在最低等的船尾部。当时舟中有人正拈韵作诗,樊听到后,亦高声吟哦,与之相答。舟中客人十分惊奇,试请樊作旅夜诗,限“江”字。樊随口即成一诗,中有:

三更魂入梦中梦,一个人行江上江。

众人大为叹服,于是将樊迎进客舱,纷纷将金帛赠给他。

不加一圈

林章曾作有送别诗一首:

不待东风不待潮,渡江十里九停桡。

不知今夜秦淮水,送到扬州第几桥?

林将诗送给梅鼎祚过目。梅读后密加圈点,以示激赏。宣城有位老儒丘华林,也持诗请教于梅。因丘诗平平,所以梅读时只作断句而已。丘见之愤愤不平地问梅道:“林诗寥寥二十八字,你加了二十八个圈,我的诗字数倍于林诗,难道就得不到一个圈吗?”听说此事的人无不失笑。

毛三瘦

毛先舒的《玉楼春·闺晚》道:

闲庭悄立愁时候,秋色满阶花似绣。

月明背着陡然惊,不信我真如影瘦。

嘹嘹孤雁丁丁漏,又是三冬街鼓后。

露珠珠泪一般多,谁湿银纱衫子袖。

他的《踏莎行·书来》道:

数点黄花,一行衰柳。凄其客况秋时候。

空闺寂寂念相闻,书来墨淡知伊瘦。心似悬旌,人如中酒。

恹恹最怕黄昏后。枕头耳热浪频猜,想伊不忍将人咒。

他的《临江仙·写意》道:

我醉古人千日酒,醒来月挂床边。仰头大笑看青天。

胸中无限仄,江海总平川。

鹤背山腰同一瘦,且看若个诗仙。

抱琴抚弄意冷然。不思明日事,更探杖头钱。

这三首词中都有一个“瘦”字,所以沈谦对毛戏言道:“宋代词人张先因在所作诗词中善用“影”字而被人称为‘张三影’,如今,你毛先舒则可称为‘毛三瘦’了。”

俱是不如人

罗隐为人傲慢,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当初赴京赶考的时候,在钟陵的宴席上与娼妓云英同桌。十二年后落第回乡,又经过钟陵,再度与云英相见。云英拍着手说:“罗秀才还没有脱去白衣(举子所穿的服装)吗?”罗心中深感惭愧,但他马上也嘲笑对方说: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知州罢灯

宋人蔡襄任福州知州,元宵时下令每户点灯七盏。陈烈做了一只一丈多高的大灯,上书:

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

蔡见了,下令罢灯。

蒲桃架倒了

关汉卿曾经见到一个随嫁的婢女很美,千方百计想得到她,为夫人所拦阻。关无奈,作《朝天子》小令一首,送给夫人:

鬓鸦,脸霞,屈杀了将陪嫁。规模全似大人家,不在红娘下。

巧笑迎人,文谈回话,真如解语花。若咱,得他,倒了蒲桃架。

夫人见了,作诗答道:

闻君偷看美人图,不似关王大丈夫。

金屋若将阿娇贮,为君唱彻醋葫芦。

关见诗,只有长叹而已。

阿婆脸不搽

嘉兴人林镛在江浙行省任官时,贪财好贿,吝于用钱,但喜欢结交名人,以此沽名钓誉。有达官贵人来,他就杀猪宰羊,宴席丰盛,如果是读书人只不过供给一碗素面。一天,林请黄公望绘画,许多名士都去观看,到吃饭时,素面又拿了出来,名士们捧腹大笑,纷纷讽刺嘲戏。

林很羞愧,不敢正面看人,于是向潘纯行礼,求他为画题诗。潘当即写了一首绝句说:

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

好水好山涂抹尽,阿婆脸上不曾搽。

黄公望见了笑着说:“好水好山,是说达官贵人;阿婆脸不搽,是说素面。”

题墨兰诗

元代画家赵孟頫之子赵雍,善于画兰木竹石。道士张雨在他画的墨兰图上题诗说:

滋兰九畹空多种,何似墨池三两花。

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

讥讽他们父子为宋帝室之后而出仕元朝。赵雍见了很惭愧,从此不再画兰。

江南散乐家

杨维桢晚年住在松江,有四妾,名竹枝、柳枝、桃花、杏花,都擅长声乐。杨带着她们坐在大画舫上,随意漫游,所到之处,豪门巨室抢着迎接。当时有人作诗讽刺说:

竹枝柳枝桃杏花,吹弹歌舞拨琵琶。

可怜一解杨夫子,变作江南散乐家。

放宽些子

明洪武年间,政令严苛,令天下人恐惧。有一天,明太祖朱元璋游览一寺庙,令随从停在寺门外,独自一人入内。寺内悄无一人,只见墙上画了个布袋和尚,墨痕犹新,画旁还题有诗偈:

大千世界浩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

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又何妨。

这画与诗分明含有讽刺之意,太祖看后,即令搜捕作者,但始终也没抓到。

容我采萍

杨复虽出任大理寺少卿,但因家里贫穷,就养了头猪,每天令家僮去玄武湖畔捞浮萍为猪食。当时吴讷掌管都察院,认为这地方太靠近都察院而不让那家僮采萍。于是杨就开玩笑似地写了首诗给吴:

太平堤下后湖边,不是君家祖上田。

数点浮萍容不得,如何肚里好撑船?

嫦娥报我名

黎淳中举后去京城参加会试。有次在某酒楼,忽然听见有个妇女叫他的名字,他抬头一看,原来是个妓女。黎知道是同伴们故意捉弄他,于是从容地走上酒楼吟诗道:

千里遨游赴帝京,忽闻楼上唤黎淳。

状元自是天生定,先遣嫦娥报我名。

后来黎果然中了状元。

运灰运炭

李东阳任翰林时,有次因为误了早朝而被罚运灰炭。翰林院原先流传着这样两句话:

一生事业惟公会,半世功名只早朝。

意思是说翰林院清闲无事。李被罚后,便又续了二句:

更有运灰兼运炭,贵人头上不曾饶。

在座听到的人都笑了起来。

方盘大西瓜

明朝时,吴县县令派差役去虎丘采茶,由于那儿的和尚无法满足差役的各种要求,差役就回来讲和尚的坏话。县令下令将和尚打了三十大板,并带上木枷。和尚托人请唐寅来求情,唐没有表示。

一天,唐正好经过和尚带枷示众的地方,便在枷上题了首诗:

官差皂隶去收茶,只要纹银不肯赊。

县里捉来三十板,方盘托出大西瓜。

县令见到这首诗后一打听,知道是唐写的,便笑了笑把和尚放了。

使君杀人多

明弘治初年,钱塘安溪山有老虎,为患乡里。一次,该县一人捉到三只老虎,县令就把它们送给了镇守。镇守很高兴,夸奖他治县有方,政绩好,其实这县令却是十分残酷的。当时镇守有个府办叫俞瑶,字鸣玉,他为人好诙谐,做了首诗嘲讽这县令:

虎告使君听我歌,使君比我杀人多。

使君若肯行仁政,丢自双双北渡河。

老人灯

明嘉靖初年,李梦阳在镇江就医时,很自负,遇人故为矜重。元宵晚赴杨一清酒宴时,王磐无官职而坐末席,李对他很不礼貌。后来分韵赋诗时,王分得老人灯,便应口吟道:

形骸憔悴不堪描,还自心头火未消。

自分不知年老大,也随儿女闹元宵。

李知王是嘲讽自己,但也只得默然不语。

黑风吹酒鬼

杜浚善于谐谑,在淮扬一带以诗文会友。中秋节那天,他参加扬州一豪门家的宴会。酒席间,大家约定了酒令:每人必须朗诵唐诗律句中的一句话,第二字须是“月”字。

座中有个纨袴子弟不懂诗,杜撰了句“白月照诗人。”众人哄闹,问他:“这是唐代哪一位诗人的作品?你能说得出上句吗?”那人迟疑不答。杜就在一旁说:“是‘黑风吹酒鬼’。”他诙谐的代答,引起哄堂大笑。

期期不可

林嗣环患有口吃,他有一侍僮名絮铁,曾与主人共患难,林因此对他尤为钟爱,不肯轻易让他见外人。一天,宋琬(曾官道台)来访,入座后,宋唤絮铁前来一见,然而久唤不至。宋因此戏作《西江月》一阕云:

阅尽古今侠女,肝肠谁得如他。

儿家郎罢太心多。金屋何须重锁。

羞说余桃往事,怜卿勇过庞娥。

千呼万唤出来么?君曰期期不可。

词中多有诙谐嘲戏之语,引得众人忍俊不禁。

全树借汝

李义府因得大臣李大亮、刘洎等推荐,得到唐太宗李世民召见。太宗以乌鸦为题命他咏诗,他即刻写成。诗云:

日里扬朝彩,琴中半夜啼。

上林许多树,不借一枝栖。

以乌鸦自比,抱怨不得机遇。太宗深为赞赏,对他说:“我把整个树都借给你,岂止一根树枝。”于是把他从门下典仪破格提拔为监察御史。

广文博士

唐朝天宝年间,国学增设广文馆,主管修进士业的学生。荥阳人郑虔贬官多年,这一年才回长安,他被任命为广文馆博士。郑茫然道:“不知广文博士管什么事?”执政者说:“新设广文馆,用来管理文士,因你声名久着而任命你。并且让后代人称你是第一任广文博士,不也是美事吗?”郑于是接受任命。

广文馆设于天宝九载。《新唐书·郑虔传》谓郑虔还京,玄宗爱其才,欲置左右,而为之增设广文馆。杜甫《醉时歌》:

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甲第纷纷厌粱肉,广文先生饭不足。

为他的冷官身份感到悲伤。

放归南山

唐玄宗开元年间,诗人孟浩然很受王维推重。王在宫中值日,有一天,让孟来谈论诗文,突然玄宗李隆基来到王住所。孟大惊,藏于床下。王不敢隐瞒,据实奏报。玄宗很高兴地说:“我久闻此人。”命孟出来拜见。玄宗问:“你身边带有诗作吗?”孟没带诗篇。玄宗命他吟诗,孟行礼后吟道: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极言困苦,不受君王恩遇。玄宗不悦,说:“我并未不用你,是你自己不求任职,怎么反倒作出这种诗。”于是下令放孟归南山。孟终身不曾入仕。

戎昱之诗

唐宪宗李纯在位时,北方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大臣们奏议:实行和亲有五利,且不必动用军队,无日耗千金之费。宪宗说:“近来我听说有位诗人,姓氏较冷僻,你们说是谁?”宰相答道:“恐怕是包子虚、冷朝阳。”宪宗摇摇头,吟了首诗:

山上青松陌上尘,云泥岂合得相亲?

世路尽嫌良马瘦,唯君不弃卧龙贫。

千金未必能移姓,一诺从来许杀身。

莫道书生无感激,寸心还是报恩人。

侍臣说:“这是戎昱的诗。京兆尹李銮准备把女儿嫁给他,要他改姓,戎昱固辞不从。”宪宗高兴地说:“我还记得他写的《咏史》诗。他倘若还在世,请他当朗州刺史。朗州有武陵桃花源,足以引发诗兴。”大臣们听出宪宗言外之意,再也不提和亲了。

乃脱其祸

王建和宫内的王枢密是同族,二人常有往来。后来,由于言语不当,产生隔阂。有一次,二人小酌,王建喝酒过量,信口说道:“东汉桓帝、灵帝因过分信任宦官,正直的士大夫被诬为‘党人’,而遭牢狱之灾,于是,汉室才会衰亡。”王枢密疑心王建是借古讽今,讥刺他擅权误国,便责问王建:“你的宫词,传诵天下。宫词说的是深宫秘事,宫禁严密,你怎会知道的?”王建无言可答。后来写了首诗,才解脱了这场无妄之灾。诗云:

先朝行坐镇相随,今上春宫见长时。

脱下御衫偏得着,进来龙马每交骑。

常承密旨还家少,独奏边情出殿迟。

不是当家频向说,九重争遣外人知?

意谓宫中之事,倘若不是本家你向我讲起,我身在宫外,怎会知道?王枢密怕被牵累,也就不敢告发王建了。

得力于猫狗

卢廷让研习诗歌,考了二十五次,方才及第。诗中说:“狐冲官道过,狗触店门开。”度支使张浚亲眼见过这一景象,对此二句十分称赏。又有“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之句,受到中书令成油的见赏。又有“栗爆烧毡破,猫跳触鼎翻”之句,受到前蜀先主王建的赏爱。卢曾对人说:“平生拿诗文投献公卿,想不到得力于猫儿狗子。”人们听了都觉好笑。

跻身侍从

有一次,晏殊去杭州,经过扬州时下榻于大明寺。寺中墙壁上有不少题诗,晏闭目徐步,让侍从念题诗,但告诫他不要报出作者的姓名、官职、籍贯,很少有诗能让晏从头听到尾的。这时,侍从又念了一首。晏听罢,问明是江都尉王琪所作,就请他来共餐。饭后又同至池边散步。

这时正是暮春时节,落花片片。晏说:“每逢我做了一句好诗,就把它写在墙壁上,以便对出下句,有的甚至过了一年还对不出,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这句诗,至今没对出下句呢。”王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晏大为赏识,举荐他任馆职,终于跻身为皇帝的侍从。

魂飞汤火

元丰年间,苏轼因被诬告而入狱,苏轼与长子苏迈相约,送饭只放蔬菜和肉,如有不测,就单送鱼。一个月后,苏迈去陈留筹粮,委托一亲戚送饭,忘记把约定的话告诉他。亲戚正好得到蚱鱼,就单送蚱鱼给苏轼,苏轼大为惊吓,认为自己性命难保。于是做了两首诗,请狱吏送出去给弟弟苏辙(字子由)。

苏轼料到狱吏不敢隐瞒,皇帝必然会知道。果然宋神宗赵顼知道了此事,但本来就不想杀他,看了苏轼的诗,更加动了慈悲之心,便要释放他。那些想置苏轼于死地的人再罗织罪名也无济于事了。

其中一首是:

柏台霜气夜凄凄,风动琅珰月向低。

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额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

他日神游定何所,桐棺知葬浙江西。

另一首是: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了须还债,十口无家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藏骨,他时夜雨独伤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