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折中说:“今天如果不吸取以前宦官专权祸国的教训,再走翻车的老路,只怕秦二世覆灭的灾难会在我朝出现。像赵高发动的那种事变,恐怕早晚会在我朝重演。”
桓帝虽然昏庸,却认为窦武的话还是有道理的,就把李膺等人释放。可是宦官们不会放过他们,汉桓帝也就起了个折中作用,将李膺等人终身禁锢乡里,永远不许他们做官。
成语释义
比喻不吸取失败的教训,重犯以前犯过的错误。蹈:踏上。覆:翻。辙:车轮碾过的痕迹。
故事出处
《后汉书·窦武传》:“今不虑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出处译文
今天如果不吸取以前宦官专权祸国的教训,就会再走上翻车的老路。
020大材小用
南宋时期,出了一位着名的爱国词人,名叫辛弃疾。他曾发下宏誓大愿,要用剑杀尽天下的奸贼,为国建功。
那时金人占据中原地区,宋室只拥有半壁江山。为了收复失地,辛弃疾英勇地加入到抗金前线中去。他在故乡起义,组织了一支两千多人的抗敌军队。后来,他率领这支部队,投奔济南府农民耿京领导的起义军。不久,起义军接受南宋朝廷的任命,与政府的正规军队配合作战,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军。
辛弃疾在抗金杀敌之余,还写下了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词。
一次,辛弃疾拜访善写诗词的文坛前辈陆游,二人聚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都觉得相见恨晚。陆游认为辛弃疾才能出众,为了鼓励他找到用武之地,建立盖世之功,特意写了一首长诗送给他。
诗中写道:“你的才能,和古代政治家管仲、萧何差不多,现在只担任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有大才能的人用在小事务上。你应当为恢复中原而努力奋斗,千万不能因为受到排挤而耿耿于怀,丧失斗志。”
但辛弃疾这位才能出众的英雄,始终被朝廷“大材小用”。他直到六十七岁那年,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舞台,终于饮恨而终。
成语释义
原意是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常用来比喻对人才使用不恰当,从而导致人才的浪费。“材”也可写做“才”。
故事出处
宋代陆游的《送辛幼安殿撰造朝》一诗:“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出处译文
你的才能,和古代政治家管仲、萧何差不多,朝廷让你担任浙江东路安抚使,实在是把有大才能的人用在了小事务上。
021下车泣罪
原始社会时期,洪水泛滥,大禹受命治水,立下盖世功勋。舜帝很喜欢禹,死前有遗命,让禹接替他的位置。禹登基后,对人民显示出十二分的宽厚、仁爱,人民也信任禹,愿意为他赴汤蹈火。
一天,禹坐车巡游,体察百姓的疾苦。在路上,几名武士押着一个犯人经过。禹想知道这犯人堕落的原因,就跳下车子,拉住犯人的手询问道:“你到底犯了什么罪呀,为什么要忍心犯罪呢?”
犯人眼望着禹,心中充满着悔恨、愁苦,一句话也不说。禹却因为怜悯而泪流满面,小声地哭泣。
押解犯人的武士对禹说:“大王,法令早已公布天下,他却置若罔闻,才造下这等罪孽,您何苦为他落泪呢?”
“唉!你不晓得,”禹长叹一声,对武士说,“尧舜时,人们都以尧舜的心为自己的心。现在我做了君王,一定要与百姓心心相连,百姓的哀痛便是寡人的哀痛呀。百姓犯下过错,是由于我的品德还不够好,不能教化他们向善,所以我才悲伤啊!”
武士和罪犯听了禹的话,大受感动。
其实,这绝非是禹的品德不够,实在是由于当时已进入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制,所以犯罪现象才层出不穷。
成语释义
常用来形容为政宽仁。
故事出处
《说苑》:“禹出见罪人,下车问而泣之。”
出处译文
有一次禹乘车出外巡视,见到有个犯罪的人被押着走过,禹于是下车流着泪向罪犯及押送的人询问缘由。
022指鹿为马
秦朝秦二世的时候,由于李斯、赵高拥立皇帝有功,皇帝封李斯为丞相,赵高为郎中令。赵高这个人非常贪权,为了独霸朝堂,就设计陷害李斯。秦二世中了赵高的圈套,将李斯满门抄斩,让赵高当了丞相。
可是赵高仍不满足,想废掉秦二世,另换一个完全听从他意旨的新君。但是,他怕这样做大臣们会反对,就决定弄清楚哪些大臣是反对自己的。
有一天,他故意对秦二世说:“万岁,今天我得了一匹马,要献给您。”说着,就命手下人将一只鹿牵到朝堂上。秦二世见是一只鹿,就笑了起来:“丞相,你原来也有搞错的时候,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说是一匹马呢?”
赵高就问满朝文武:“你们看一看,这是鹿呢,还是马呀?”多数大臣惧怕赵高,有的不发表意见,有的说是马。只有少数大臣不愿意说假话,就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一只鹿。后来,赵高就故意陷害那些说是鹿的大臣,对他们进行迫害,投入监狱。
从此以后,赵高在朝中堪称权势通天,无论说什么话都没有人反对。
成语释义
比喻故意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故事出处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
出处译文
赵高想要犯上作乱,害怕群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计谋进行试探。他牵着一头鹿,献给二世皇帝,指着鹿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皇帝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怎么指鹿为马呢?”
023道不拾遗
战国时期,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宰相,对他言听计从。商鞅制定新法,将维护贵族特权的旧法废除。这次变革,在历史上被称为“商鞅变法”。
商鞅主张,不管是什么人,只要为国家做出了一定贡献,就应该对他进行奖励。他废除贵族世袭制度,使得朝廷赐爵以军功大小为标准。他鼓励耕织,发展农业生产,大搞水利建设,规定生产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由于商鞅积极推行变法,秦国的老百姓普遍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军队纪律严明,士兵们都心甘情愿地为国家出力。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富裕起来,社会秩序安定,民风非常淳朴,人们晚上睡觉连门窗都不用关,在路上丢了东西也不用担心被别人拾走。
从此,秦国越来越强大,别的诸侯国对它非常畏惧。
成语释义
原意是道路上有东西遗落,却没有人拾起来,占为己有。形容人民生活富裕,社会风气淳朴。遗:丢失的东西。
故事出处
《战国策·秦策一》:“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出处译文
一周年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
024约法三章
秦朝末年,朝政腐败,各地起义风起云涌。刘邦与项羽约定先入关中者称王。刘邦一路西进,没有受到什么阻挡,秦军纷纷溃败或倒戈,于是很快占领了秦都城咸阳。
为了安定民心,刘邦召集各县父老及豪杰,他说:“暴虐的秦王使你们受苦了。我与诸侯约定,先入关的称王。我先入关,所以应称王。现在我与大家约定三条法律:第一,杀人者判死刑。第二,任意伤人的要治罪。第三,偷盗抢劫的人要受惩罚。”
刘邦的措施受到了关中人民的拥护,后来,他被封为汉王,退居巴蜀,但很快又占领了关中。刘邦同项羽打仗,关中的老百姓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这同他建立起来的良好群众关系密切相关。
成语释义
原指约定法律三条。现在多指定出几条规矩,大家严格遵守。
故事出处
《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
出处译文
跟父老乡亲约好三条法令。
025楚材晋用
春秋时楚国有个大夫叫伍举。一次,他的岳丈犯了法偷偷跑掉,有人造谣说,是伍举向他通风报信并送他逃走的。伍举怕楚王听信谗言治他的罪,便带着一家老小逃到邻近的郑国去了。刚好遇到好友、要出使晋国而路过郑国的蔡国大夫声子,问明情况后,他们便去了晋国。
声子在晋国办完事后,特地来到楚国。楚国的令尹子木接见了他,并询问他说:“晋国的大夫和楚国的大夫相比,你以为哪国的大夫才能更强?”
声子回答说:“晋国的人才没有楚国多,晋国虽然有不少大夫很有才能,不过他们多半都是楚国人。这些人因为在楚国得不到重用,所以到了晋国。就像杞梓和皮革等,在晋国都受到了重用。有人说,这叫楚材晋用。”
后来在声子的说服下,子木恢复了伍举的职位,并派人把他接回了楚国。
成语释义
比喻本国的人才流失到别的国家去工作。
故事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虽有材,晋实用之。”
出处译文
楚国虽然有许多有才干的人,但是大多被晋国所使用。
026如狼牧羊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叫宁成的官吏。宁成当过济南都尉,这个人非常狠毒刻薄,执行法律的时候非常严厉。当地的民众和富豪都怕他。
汉武帝即位后,宁成升官当了内史。由于被对手参了一本,结果被抓起来坐了牢。后来,宁成贿赂高官,从监狱里逃了出来。逃出以后,他在乡间买了一千多顷的田地,雇用了几千家的贫民为他耕种。没过几年,宁成凭着对农民所收的租子,很快发了财,成了当地有名的富豪。
汉武帝可能还是比较欣赏他的,后来又想起用他当郡守。但是御史大夫公孙弘反对,他对汉武帝说:“我在山东当过小官,当时宁成是济南都尉,他这个人残暴无比,管理百姓就像用狼去牧羊。陛下不要让这个人去做官,否则百姓会怨声载道。”
汉武帝当时听从了劝告,没有提拔宁成。不过没多久汉武帝还是起用宁成为关都尉,出入关的百姓听说宁成到了那里当官,一个个都不寒而栗,说:“我宁愿去面对一只老虎也不愿意面对宁成。”
成语释义
比喻酷吏欺压人民。
故事出处
《史记·酷吏列传》:“宁成为济南都尉,其治如狼牧羊。”
出处译文
宁成当济南都尉时,他的管理就好像是狼在放羊一样。
027祸起萧墙
春秋时,鲁国大夫季孙氏掌握着鲁国大权。鲁哀公很担心季孙的权势太大,会对他构成威胁,于是想收回权力。
季孙知道了这个情况,担心鲁哀公利用一个叫颛臾的地方来袭击费邑,对他构成威胁。于是他以颛臾国靠近费邑,会给子孙造成威胁为借口,要出兵伐颛臾。当然,季氏对鲁国疆域之内的附庸国大动干戈,是不得人心的。
孔子的弟子子路和冉有把这个消息告诉了老师孔子,孔子十分反感。他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季孙氏当时只是一个卿大夫,是不能擅自征伐的。
孔子说:“对于统治者来说,担心的不应该是贫穷,而是分配不均;不是人少,而是不安分守己。分配均匀,便不会觉得贫穷,安分守己,便不会有危险……”说了一通季孙不应该伐颛臾的原因,孔子最后说:“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一语点破了季氏伐颛臾的真正原因。
成语释义
常指内部发生祸乱。
故事出处
《论语·季氏》:“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出处译文
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鲁国的内部。
028鞭长莫及
鲁宣公十四年(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到齐国出使。由于楚庄王势力强大,所以他吩咐申舟不必向宋国提出借路的要求。宋国得知后,认为这是楚国在侮辱本国,感到不可忍受,就把申舟杀死。楚庄王勃然大怒,立即派人马讨伐,大军直打到宋国的都城,将城池团团围住。
两军相持了几个月后,宋国派遣大夫乐婴齐去晋国求援。
晋景公觉得这是一个称霸天下的好机会,想答应宋国的请求。大夫伯宗却劝道:“大王,我们现在不能出兵。古人说得好:‘马鞭子虽然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去。’现在楚国的力量非常强大,又受到上天的保护,我们怎么能和它争斗呢?尽管我们晋国很强大,又怎能与天意相违抗?我劝您还是忍一忍,不要出兵吧。”
晋景公觉得伯宗说得在理,也就打消了出兵的念头,只是派大夫解扬去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说晋国援兵正在路上,很快就会到达宋国。
宋人听说有了援军,便精神百倍地坚守城池。几个月后,楚军见还攻不下城池,怕别的国家出兵干涉,就同意停战修好。
成语释义
指马鞭子虽长,却打不到马肚子上。比喻虽然很想去做,但是能力却达不到。莫:不能。及:达到。
故事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使乐婴齐告急于晋。晋侯欲救之,伯宗曰:‘不可。古人有言曰:“虽鞭之长,不及马腹。”天方授楚,未可与争,虽晋之强,能违天乎!’”
出处译文
宋国派大夫乐婴齐去晋国求援。晋景公打算出兵解围,大夫伯宗说:“不可出兵。古人说‘马鞭虽长,但打不到马肚子上去。’上天正在保佑楚国,不可以同他争斗。虽然我们晋国很强大,但能违背天意吗?”
029众怒难犯
春秋时期,郑国掌握朝政大权的是子驷。大夫尉止与子驷有矛盾。后来,尉止一伙人发动叛乱,他们打进宫内,杀死了子驷等人,并将郑简公劫持到北宫。公子子孔因为事先听到风声,所以提前作了准备。他与子产一起平定了叛乱,杀死尉止等叛乱分子。
公子子孔乘机接管了郑国朝政。他为了保持自己的统治地位,给官员们定下了许多规矩,他制作盟书,规定官员各守其位,听从他的命令。他的做法引起了强烈的反对,子孔打算把不服从他的人全部杀掉。
这时,有远见的子产赶来制止他,劝他烧掉那些盟书。子孔不同意,说:“如果没有规矩,那国家不是要乱了吗?”
子产说:“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不如烧掉盟书来安定大伙儿。这样,您得到了需要的东西,大伙儿也能够安定,不也是很好的吗?要知道,专权的愿望是不能成功的,如果偏要触犯大家,那只能引起灾祸。”
子孔听从了子产的劝告,当众烧掉了盟书,官员的情绪才渐渐安定下来。
成语释义
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
故事出处
《左传·襄公十年》:“子产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出处译文
众人的愤怒不可冒犯,专权的愿望难于成功,把这两件难办的事合在一起来安定国家,这是危险的办法。
030舟中敌国
战国时期,吴起是着名的军事家,但他总是遇不到赏识自己的明主。一次,吴起听人讲魏文侯比较贤明,就到魏国去投奔。
魏文侯对是否重用吴起举棋不定,就向大夫李克问道:“你觉得吴起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李克说:“我听说,吴起这个人贪官好名,人品低劣,可是在用兵打仗方面却是出类拔萃的!”
“既然如此,就让他当个将军,带一支部队,看看他到底有多大能耐!”魏文侯终于下定了重用吴起的决心。
吴起当了将军后,忠心耿耿地为魏国操练兵马,整天和士卒待在一起。他吃的饭菜、穿的衣服和士卒没什么两样。吴起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战马,打仗时不让士卒为自己背军粮。因为他与士卒同甘共苦,所以大家都很爱戴他。
有一回,一名士卒背上生了痈疽,流脓流血,感到非常痛苦。吴起为了安抚军心,竟然张开嘴巴替他吮吸脓血。士卒们见到将军这样爱惜士兵,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吴起治军有方,又有杰出的指挥才能,结果一连打了几次胜仗。魏文侯见自己果然没有用错人,就让他镇守西河,防备秦国和韩国的军队。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他仍然很赏识吴起。
一次,魏武侯乘船在西河进行调查,船行到中流,他突然高兴地说道:“你们来看,我们的山河何等壮美,山河的牢固真是我们魏国的宝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