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晨窗集
27149400000022

第22章 人生之河(散文随笔卷)(3)

爱绿者圣洁,爱绿者高尚,爱绿者永恒。让我们都来爱绿,护绿,用双手选出惠泽子孙万代的一片片新绿吧!

(1993.4)

搬家

前阵子搬了一次家,累得骨架都要折了,那活儿至今想起来还有余悸:设计呀,装修呀,预算呀,购置新家具,清理打扫,布置房间,没完没了,不亦乐乎。搬完后才长长地舒了几口气、然后扳起指头说,这回又是第几次搬家了,但愿这是最后的一次。

人就是这样的怪。没搬家之前老是想搬,喜迁新居嘛,永远充满诱惑和希望;而真搬起来,又要叫苦叫累,搬过后,又总一个劲地说但愿今后不再搬。

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搬家可不是像吃饭睡觉那样随随便便,而是人生中郑重的大事。一个人一生能搬几次家,谁个心中都有数。不像人家外国,譬如大西洋、太平洋彼岸的法兰西、美利坚等国家的公民们,搬家是家常便饭;东方的蒙古牧民、西方的吉普赛人更是说搬就搬,搬家就好比上班和赶集。

正是因为搬家是人生之大事,于是乎提高认识,认真对待。一位同事搬家,可是掉了不少肉,除了业余忙上三个月外,关键阶段还请假半个月,拿他的观点就是乔迁之喜,人生大事,非要弄出个名堂来不可。据此公之论说,搬家可分为“准备阶段——搬迁阶段一一善后阶段”这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重点做什么怎么做都有讲究,乔迁之日前往观看,果见气象一新,粉红翠绿,气势不凡,大可跻身上流社会二十年不落后。

现在兴房改,房子买下来那产权就归自己,乔迁之工作也就更非同一般了,事关门面,装修工程就大有文章可做,对那些领到新房钥匙者更是如此。人生就这么一次,还不倾尽家囊,拿出点气派来。因此,搬家就很显出各人的气派、实力和品位来。那次院子里某单位里分新房,到几位同事的新居去看,便令人瞠目慨叹,地板是瑞典的,酒柜、壁柜是法国的,卧床沙发是日本的,灯饰是西班牙、英吉利的,金碧辉煌珠光宝气,颇有“大富豪”的气派。当然,搬家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同单位一位同事,做了十几年处长,新居没装修,搬进去的是60年代的家具,寒碜得很,真是“人比人,叹死人”;更有一位“老副处”,要搬家了却住不起新房,只好怀着一腔感慨和搬进了价格低廉的旧房。

搬家还很能反映出人们的价值观念。老一辈人在搬家时总要简约俭朴,舍不得花钱装修,舍不得丢掉旧坛旧罐旧家具,理由是钱来之不易,而年轻人却敢花钱会花钱,为了讲新款气派,赶欧美时髦,兴港台流行色,出手成千上万毫不犹豫,理由当然也有,现在时代变了,观念也在变,能挣还要会花,且想要解放思想跟上时代新潮流。因此,每个搬家的家庭几乎都要发生这“父与子”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前者节俭惜物花钱心疼,要保住先前的坛坛罐罐;后者观念更新,非要打破旧坛旧罐,追赶时尚,图个风光不可。

搬家虽然是个“系统工程”,可眼底下也就有不少搬起家来再也简单不过的。前不久去穷困山区一个村,刚好碰上几户黎族人家告别茅屋住入瓦房,他们搬家就十分简单,几个木箱,几个包袱,几对锅碗瓢盆,几把犁耙刀斧,几件简单电器,算是主要家什,30分钟可解决问题,而咱们城里人搬家却要几个月。还有那些帮咱们搬家的民工,四海为家,搬起“家”来最方便,背起包袱就走。对他们来说脱贫的任务还很重很重。

家搬多了,故有如此搬家的感慨:搬家看人生,乔迁识社会。搬家的个中味,很值得吾辈品品。

(1996.4)

壁虎

风起了,雨下了,窗户被砰的一声推开,风推着雨水哗啦啦地涌了进来。不好不好,我一个箭步跳了上去顶住关好。然而那书斋的地板早湿了一半。

说不清是雷雨还是台风,这风这雨刮个不停、下个不停。

关好窗,继续在灯下读写,妻女老母早已入睡,风声雨声她们早已不再入耳。

台灯下飞来了群飞蚁。一只飞来飞去栖在我的鼻子上,好几只扑扑地飞到灯下的稿纸上,还有十只八只在桌前破玻璃窗上拼命往外飞。

我弹掉了鼻尖上的那只飞蚁,它掉于地上还乱蹦乱飞,仿佛是对我的抗议。“看你还硬!”我不知哪儿来的火,扬起右脚对准它重重地一踩。这飞蚁成了肉酱。

平息了无名火,本该专心读写了。

忽然,桌上又不知什么时候已出来三只淡黄色的壁虎。一只大的,一只小的,中的那只是断了尾巴的。壁虎们凶而无情,在出其不意地咬噬和鲸吞着飞蚁,“嚓”一只飞蚁吞了,“嚓嚓”,又两只在丧命,成了壁虎的美餐。

最使我感兴趣的还是那只“断尾虎”。这家伙虽然无尾,然还是那么敏捷,凶狠,“突扑突扑”地蹿到我的胳膊上捕食那还不知是怎么回事的飞蚁。

那只“断尾虎”的嘴巴张得特别大,那胃口也特别大,一连噬了十几个飞蚁,还像景阳岗上那只要吃武松的白额大虫一样又饥又渴,每吞吃一只飞蚁,它总是动动嘴,鼓鼓腹,眨眨眼,又跳到桌子上一动也不动地“隐蔽”起来,等待下一个猎物。

这“壁虎捕飞蚁”的壮观场面,不由使我放下读写,眼不转睛地欣赏着这人间鲜见的场面。我要是摄影师,那定能摄下这珍贵的镜头,为动物学家们提供壁虎生活的第一手资料,然而事实却是这样可惜。

壁虎们不怕人,是知道人是善良的不会伤它还是美餐于前忘乎所以?说不清。

壁虎不怕人,可人却要抓壁虎,换换脑,刺激刺激一下思维。

心灵手快,手快心灵,嘿嘿,真的抓到了。是那个“断尾巴”。它使尽吃奶的力气拼命挣扎,可也无济于事:也不见它咬我,咬我我才不怕呢!

可我怎能伤害它呢,壁虎食蝇蚊,是益虫。

我放了它。它哧扑扑跃上了窗台,在玻璃窗后一拐,不见了。

不见壁虎了,我又伏案写作。谁知,又是一阵“嚓嚓”,有情况!抬头一看,又是那三只壁虎,正在起劲地捕噬着飞蚁,如入无人之境,真是几经沧海难为水!那“断尾虎”,更是大开吃戒,时而又紧紧地趴在桌面上一动不动,只有“虎眼”转了几下直瞪着我,仿佛警惕着再陷入我之手,然而,似乎它早把更多精力去等待“猎物”,去享受它千载难逢的那场美餐。

壁虎,属于爬行动物,比万物之灵长的人自然要低级得多。

然而,不知为什么,我真有点佩服和赞美壁虎热爱生活,顽强不屈地拼搏求生存,不知疲倦,百折不回地追求生活,追求新的目标。这不正是人所应有的精神吗!遗憾的是,有些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却浑浑噩噩饱食终日无所进取。

夜深了,风还在刮,雨还在下,灯下看着壁虎出神的我却毫无倦意。

(1990.8)

竹情

家有阳台而无竹,实有点遗憾,尽管家人说有一盆文竹,然而文竹并不是竹。我常自嘲,无竹盼有竹,要在家乡该多好。

家乡多竹。在小时的记忆里,大抵总有这么几种:有长在山岗丘陵上个头不高,杆茎细小的小黄竹;有质地坚硬,黄澄澄的石竹、金竹;有扎根沃土,挺拔茂密的青竹;有大腿般粗细,高大耸天的麻竹;有长于大山峻岭之间,质软皮薄,长如绳缆的藤竹;还有团团簇簇,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浑身是刺,有“绿色蒙古包”之誉的刺竹什么的。

孩提时代,玩竹是和玩风筝一样有趣的事。把那笔杆样粗的小竹子割短,去掉两头竹节,配上植物树籽当子弹,权当竹枪,啪啪啪,小孩们满山遍野追逐战斗起来。砍来青竹,劈成细条做鸟笼,制风筝,织小簸箕状的简易捕鸟器,玩起来快活极啦。还有跟着大人学破竹,削竹编箩筐,竹席,戽头,渔具什么的不亦乐乎。不过那竹也够锋利的,稍不留神,就会将手指头划出几道血来。有时跟着大人提着钩刀钻进密密匝匝的剌竹丛里割竹笋,然后回家泡浸成酸笋拿到市场去叫卖;有时与小伙伴捉迷藏,钻进后山那片密麻的竹林里谁也找不到谁。

竹是人们最喜爱的植物之一。土壤还是那片土壤,绿叶还是那种绿叶,可它比别的植物往往要高雅。它与松、梅一道被士者、君子、文人、墨客誉为“岁寒三友”。而士者、君子、文人、墨客往往喜欢将它入诗、入画、入文,其府宅庭院中总爱与它做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和他的好朋友文与可就常聚在一起论文、写竹、画竹。那文与可更是爱竹成癖,门前种满竹子。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先生深得竹之韵趣,辞官归田里,安居茅庐作画,在茅庐西间以南,遍种竹子,时竹影零乱,绿荫照人。文人墨客们如此这般染上竹癖,大概是竹生性高雅所致,“无竹令人俗”。

竹还是文人墨客的寓意寄情之物,“湘江竹上痕无限”(李商隐),“斑竹一枝千滴泪”(毛泽东),妃子的泪滴在秀丽的青竹上,那竹居然成了斑竹。竹子系情,难怪它要与文人墨客结下不解之缘了。

竹令人们所喜爱,岂止在其高雅和系情,还在于它的生命的本色:倔强、坚韧和奉献。不论生于山坡和沟壑,只要有土壤,它就深深地扎根,生长,繁衍,用不着烧山施肥,依样根深叶茂,亭亭玉立,任凭风吹、雨打、霜压、兀然傲岸挺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你东西南北风”,可谓竹之坚韧顽强的绝好写照。竹默默地生长于山野伺,默默地向人类奉献出自己的一切:竹丛可给人类带来阴凉,去噪音,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竹笋可入食,素为美味;竹篾可编制箩筐篮子和匾蒂等各类用具;竹竿可用于造纸,做建筑材料,真可谓全身是宝,然而它并没有向人类索取什么。古往今来,竹几乎没有被人骂过,怨过一句,而总是在被人极力讴歌,赞美乃至崇拜。

进城十几年来,居住于钢铁水泥之丛林中,吃穿住玩样样不愁,身边尽是电话电视电脑之类的“机”,但就有一种挡不住的感觉:越来越“俗”了——缺竹。

阳台无竹,城中有竹。清晨、傍晚散步公园,观竹赏竹,抒情得趣。回乡下过年或扫墓,拥抱大自然,同样可以徜徉竹林,尽情呼吸翠竹气息,感受竹林之幽雅,吟几句要吟的竹诗,以过几把“竹瘾”。尽管如此,阳台无竹之憾总不时叩打着心扉。

古人做文写赋,大都有三愿,余今写竹的文章,想来亦未能免俗:一愿阳台添竹,脱“俗”赏趣;二愿城里遍种竹,绿化美化添幽雅;三愿告老赋闲时,常居故乡拥抱竹林,吟竹赏竹长为趣。三愿若遂,不亦人生乐哉美哉雅哉之至境乎!

(1996.7)

(第二章)想回老家过年

元旦一过,天气骤然冷了许多,然而大年新春的气氛却是火热火热的。看着满街满眼的年货、柑桔、春联什么的,不由又在感慨:天增岁月人增寿,又要过年了。

年年要过年,问题是在哪里过。姑母从广西寄来500元钱,说是给老家几位孩子的压岁钱;四弟从珠海打来电话,说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抵达;老家也捎过话来说今年养了肥鸡十几只,还有肥羊一只,让尽快确定回家日程。

想起回老家过大年,那心里就甜滋滋不由要笑出声来。搬进车水马龙、钢铁如林的城市以来,每年春节都回老家过,舒心极了。老家在乡下,离省城不远,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开汽车两个钟头便可抵达。记得每年回老家,沿着乡间小道走进村子,扑面而来的是再也熟悉不过的田园风光和再也亲切不过的乡音乡情。右邻大妈左舍二伯绽开笑脸迎上来。这个说小子回来了,又升官发财啦,今年家里的鸡可肥了;那个上来抚摸着手说,嘿,当年又瘦又黑的,如今小子成人长进了,村里就出你这个文墨秀才。那大妈总要拉了我身边的小女儿搂在怀里边摸边说:“哟,小宝贝这么高了,乖不乖,认不认得你阿婆?”那亲热劲儿叫你心里热乎乎的。

在乡下过年,生活条件,恐怕要比城里差多了:过去没自来水,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到了晚上,只能挑水洗澡,点煤油灯照明。如今家乡已经大大变了样。水龙头一拧水自来,开关一拉灯自亮。按钮一按可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直播。所以我总是愿意回老家过年。在家乡,一切都比过去好多了,外边怎么好,总不比家乡安静,少一点噪音和电话的骚扰,不就比城里更好么?

乡下过年,“年味”甚浓。想起孩提时代,那一件件事儿至今还要发笑。那时过年的就盼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和吃鸡肉、啃鸡腿、放鞭炮、领红包。年三十,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忙着杀鸡,大人拿刀割鸡脖子,小孩儿拿碗盛鸡血,老人烧开水烫鸡拔鸡毛,洗菜洗姜捣蒜配酱料。大锅水一滚,几只肥鸡往锅中一抛,九成熟了,捞上来便剁白斩鸡,整整齐齐堆了一盘又一盘,然后点起香烛,捧出白酒,祭慰祖先。祭品中免不了有一对咸鱼(年年有余)。燃放爆竹以后便吃团圆饭。一时觥筹交错,欢声满堂,那欢乐劲儿只有亲身感受才能说得出来。

除夕之夜,是大年高潮。团圆饭过后,一切都沉浸在欢乐之中,男女老少都通宵不睡觉,守岁迎春。上半夜,打牌玩耍做游戏,到了“更岁子时”,便燃点爆竹,看谁家的爆竹响得最早,声音最大,时间最长,于是,“霹雳火”、“三千头”、“万三三”,万炮齐炸,一时铺天盖地,此起彼伏。成串炸炮刚停,大人小孩,一齐欢呼雀跃,冒着硝烟去捡碎炮。大年初一,便穿新衣、戴新帽、着新鞋、吃年糕。大人告诉小孩年糕年糕,就是年年高,多吃些,快长快高快大。那年糕,粘粘糊糊的沾得满口,笑声满堂。还有压岁钱满天飞,飞来飞去都钻入小孩们的口袋里。小孩们都乐得抿不住嘴,老实听话的孩子立刻交给父母保管,鬼灵精的却自己藏起来,数目不公开,图个花得过瘾呢。

大年初一去逛村,也是一件难得之事。家家户户,披红挂彩满目春联,美不胜收。男女老少,喜气洋洋。到村里走走,就会发现谁家干哪些事业发了富了;谁家盖了新楼房,添了彩电冰箱摩托车;谁家小子娶了媳妇,生了贵子千金;谁家添了几头猪牛和拖拉机。乡亲们特别感兴趣的还是大城市里的事儿,现在省城建设得怎么样了,生意好不好做。你小子官做得多大了,住房好不好,工资高不高,有啥发财门路和信息好拉扯咱一把,真是乡情融融,亲意浓浓,城里怕是没有这码味道吧。

人生谁个无故乡,人生谁个无亲情,回家过年,实乃人生一乐事,至少是一次亲人的团圆,一次亲情乡音的洗礼,一次爱乡爱亲的良好教育,也是人生难得的温馨的陶冶和享受。项羽说过,富贵不还乡,有如锦衣夜行;而我说:大年不回老家过,才真正是锦衣夜行。

忽然,夫人闯进来说:今年过年不回你老家。夫人乃省城人,城里有娘家。如今男女平等,她也有她的理。我说这怎么行,咱家的年三十团圆饭还吃不吃,咱家小千金还要不要守岁吃年糕放鞭炮(城里禁止放鞭炮)?夫人听了,捶过来两拳:“看你这副贫嘴!”

看来,今年回老家过年有希望。可不,当千门万户张灯结彩,爆竹阵阵,亲人团聚,年糕喷香,欢声满堂之时,夫人哟不由你不回。

此刻心痒热,真想回老家过年。

(1995.2)

家有亲戚乡下来

现在大都市时兴小家庭。三房二厅属自己,两人世界加孩子。然而理想往往与事实相违:家庭欲小而不能小,常有亲戚乡下来。

搬进省城十几年,其家庭暂住人口往往与常住人口对半开,二房一厅也好,三房三厅也罢,住房的利用率每每达到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