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约翰施特劳斯生平与作
27083800000012

第12章 《春之声圆舞曲》赏析

作品简介

作于1883年。当时作者已年近六旬,但本曲依然充满活力,处处散发着青春的气息。据说小约翰·施特劳斯是在一个晚上就在钢琴上即兴创作出本曲的,因此本曲最早的版本是钢琴曲,后经剧作家填词而成为流行一时的声乐曲,直到现在,本曲的声乐版本仍然是许多花腔女高音十分喜爱的曲目。本曲的管弦乐版本也十分流行,百余年来一直深受世界人民喜爱。

本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不朽的名作。作为一首圆舞曲,本曲与作者其他的圆舞曲迥然不同:它并不是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体裁,其节奏自由、充满变化,旋律生动而连贯,具有较强的欣赏性,很少用于伴舞,原谱中也没有注明各个段落,另外本曲还带有回旋曲的特征。全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性,雅俗共赏、经久不衰。曲中生动地描绘了大地回春、冰雪消融、一派生机的景象,宛如一幅色彩浓重的油画,永远保留住了大自然的春色。

欣赏提示

为了方便欣赏,这里把《春之声》的歌词列了出来:啊,春天来了,大地在欢笑,蜜蜂嗡嗡叫,风儿啊吹动树梢多美妙。

春天多美好,鲜花在开放,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美丽的紫罗兰,焕发着芳香,春天来了,来了啊美妙!春天多美好,鲜花在开放,春天来了,春天来了!美丽的紫罗兰,焕发着芳香,春天来了,来了啊美妙!

多么鲜艳玫瑰,向着我们微笑,美丽春天阳光,啊,金色的阳光多温暖。多么鲜艳玫瑰,向着我们微笑,美丽春天阳光,啊,金色的阳光多温暖。

那露水在绿色草地,像珍珠发光,小鸟歌唱在树梢,歌唱在树梢。多么鲜艳玫瑰,向着我们微笑,美丽春天阳光,啊,金色的阳光多温暖。

白云像面纱,在蓝天飘扬,美丽芬芳的花,遍地争艳开放。白云像面纱,在蓝天飘扬,美丽芬芳的花,遍地争艳开放。

啊,春来了!(这一切多美好)啊,春来了!(这一切多美好)啊,春来了!(这一切多美好)啊,啊,多美好!啊,春来了!啊,春来了!啊,春来了!啊,啊,多美好!

啊……大地一片春光,鸟语花香,多么美好。啊……大地一片春光,春天啊多么美好!啊……大地一片春光,鸟语花香,多么美好。啊……大地一片春光,春天啊多么美好!

春来了,春来了,多么美好,多么美好!春来了,春来了,多么美好、美好、美好!春来了,春来了,多么美好,多么美好!春来了,春来了,多么美好、美好、美好!

那小鸟在树林里高声唱,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叫,美丽的鲜花到处在开放,春天来了多美好!那小鸟在树林里高声唱,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叫,美丽的鲜花到处在开放,春天来了多美好!

多美好!春天多美好!鲜花在开放,春天来了、来了!(春天来到了)多美好!大地在欢笑,大地在欢笑,春天来到了多么美好!春天多么美好!

本曲没有序奏,而是在四小节充沛的引子之后,贯穿全曲的第一主题(降B大调)随之出现,复杂而具有装饰音色彩的旋律给听众一种春意盎然的感觉;紧接着第二主题(F大调)进入,旋律趋于平和,但色彩依然生动;经过重复第一主题之后,优美的第三主题在竖琴的琶音伴奏之下缓缓进入,给人以春水荡漾般的舒畅感;第四主题运用大音程的跳动,显示出无穷无尽的活力);第五和第六主题略带一丝阴暗的色彩,仿佛是在描写春日里偶尔飘来的阴云;第七主题节奏自由,阴郁的气氛一扫而空,旋律又呈示出春天生机盎然的感觉;乐曲的结尾也较为简单,只是重复一遍第一主题之后,利用第一主题的旋律加以变奏,干净利落地结束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