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课外雅致生活-约翰施特劳斯生平与作
27083800000011

第11章 《皇帝圆舞曲》赏析

作品简介

约翰·施特劳斯的《皇帝圆舞曲》又叫《皇帝庆典圆舞曲》,1889年10月,在柏林王宫花园的舞蹈大厅首次演出。作于1889年秋,当时作者担任宫廷舞会乐长。同年十月在柏林王宫庭园舞厅由作者亲自指挥进行首次演出,当时作者已年过花甲。这首圆舞曲由序奏、四个小圆舞曲和尾声组成,其中序奏部分采用了并非圆舞曲节奏的2/2拍子。整个乐曲给人以端庄严肃、富丽堂皇的感觉。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创作核心是圆舞曲,以民间舞曲的节奏和其他表现手法为依据,旋律酣畅,节奏自由,音乐语言真挚而自然,他被称为“圆舞曲之王”。他的作品是一部维也纳风情的编年史,其中《皇帝圆舞曲》,实际上反映了维也纳市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生活情趣,因此受到群众的欢迎。

欣赏提示

乐曲采用维也纳圆舞曲形式、由序奏、四首小圆舞曲和结束部构成。序奏本身独立成章,为带结尾的三部曲式。它以从容的速度出现,庄重而具有进行曲风格。仿佛正在辉煌的大厅中行进的队列。结尾处大提琴奏出宣叙性的旋律,使人联想到邀舞的场面。第一小圆舞曲为二部曲式,两个主题充分体现了全曲的基调。第一主题徐缓、舒展,以大跳音程为主的旋律如波浪起伏奔涌,它的主要音调在序奏中已出现;第二主题热情活跃,与第一主题形成对比。

第二小圆舞曲为二部曲式。第一主题温情脉脉;第二主题顿挫跳跃,活泼而富于生气。

第三小圆舞曲也是二部曲式。第一主题突出附点节奏,富有弹性;第二主题端庄稳重,表现了富丽堂皇的气氛。

第四小圆舞曲为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第一主题以短促的八分音符使乐曲显得活泼而又诙谐;第二主题以悠扬舒展性格与前后形成对比。

结束部首先再现第一、第三小圆舞曲,在热闹的舞蹈氛围中忽然放慢速度,并在宁静的意境中再现第一小圆舞曲的第一主题,最后快速度,乐队全奏,形成热烈的气氛。

乐曲的开始部分具有典礼进行曲的特点,大提琴的旋律,使人联想到邀舞的场面。接着是由四个小圆舞曲组成的中段。

序奏部分为C大调,2/2拍子,三部曲式。开始,乐队以从容不迫的速度揭示出具有典礼进行曲特点的音乐,仿佛是在舞会正式开始之前,人们纷纷步入舞池时的情景。序奏的最后,出现了富于男性特点的大提琴独奏旋律,极为抒情、优美,正是后来的第一圆舞曲主题的变奏形式,使人联想到男士们邀舞的场面。

第一圆舞曲为C大调,二部曲式。前半部分以徐缓的速度奏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人们认为这是上了年纪的主宾起舞的场面,后半部分的音乐开始活跃起来,喻示着参加舞会的人们都开始翩翩起舞。

第二圆舞曲为降A大调,二部曲式。流畅的旋律充分地体现出了施特劳斯圆舞曲所独具的特色。

第三圆舞曲为C大调,二部曲式。第一段的音乐体现出富于变化的美;第二段音乐富于男性气质,气氛变得富丽堂皇,将乐曲推向了高潮,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结束部分先是再现了第一、第三、小圆舞曲,在热烈的舞蹈场面之后音乐急转直下,突然转入宁静,然后乐曲速度加快,最后结束在热烈的气氛中。